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腼腆害羞,妈妈怎么办?
19450200000063

第63章 我踩到你了,你一定很疼吧!——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关于恻隐之心,孟子曾经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也就是说,同情心是每个人都拥有的,而且这种怜悯、关怀他人的同情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仁爱思想感情的开端,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同情心,就等于丧失了人的本性。

婷婷是个内向害羞的孩子,平时总是不好意思主动找别人一起玩。

一个夏天的午后,乌云低垂,成群的蜻蜓飞舞着,有好些蜻蜓还落在了婷婷家的纱窗上。婷婷高兴极了,她觉得终于不用再一个人玩耍了。

婷婷费了好大劲,捉了几只落在纱窗上的蜻蜓,把它们装在了一个透明的玻璃瓶里,并盖上盖子,兴奋地看着它们在瓶子里撞来撞去。妈妈看后,赶紧过来劝阻:“婷婷,蜻蜓帮我们捉了很多蚊子,所以你才没有被蚊子叮得满头包,放了它们吧。”

婷婷犹豫地说:“可是我捉了很久,而且它们会陪我玩。”妈妈告诉她:“你可以和它们在外面玩啊,但是你把它们关在瓶子里,会闷死它们的,你忍心吗?”

婷婷一看,玻璃瓶中的蜻蜓看上去确实好像飞不动了,婷婷赶紧把瓶盖打开。虽然很舍不得,但婷婷还是把捉到的蜻蜓都放了出去。看着在外面自由飞翔的蜻蜓,婷婷开心地笑了。

由此可见,孩子的有些看似残忍的行为并不代表他没有同情心,也许是因为孩子腼腆害羞,对外界关注得太少,所以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什么伤害,这时就需要我们耐心的引导。然而,很多妈妈通常没有耐心引导孩子,而是直接斥责他,勒令他不许做什么或应该怎么做。

还有一些妈妈则是对孩子的某些残忍行为不闻不问,甚至支持他的行为。比如,有的妈妈看到孩子踢打流浪猫狗,不仅不去阻止,还在旁边添油加醋说:“以后见到这种脏兮兮的动物,要不就绕道走,要不就赶紧打跑!”

正是因为很多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孩子的同情心缺失,看到别人摔倒、受伤或痛苦,有的孩子竟然能幸灾乐祸地哈哈大笑,而一些腼腆害羞的孩子虽不至于嘲笑别人,但也会表现的茫然不知所措,甚至十分麻木,好像根本没看到一样。孩子若是如此冷漠,又怎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培养、呵护他的同情心。

引导孩子从爱护小动物做起

在这个过于忙碌的社会,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已经变得越来越冷漠,一开始是对动物的痛苦视而不见,渐渐地就会发展为对父母不孝,甚至对他人的性命视而不见。所以,让孩子从爱护小动物做起,实际上是对孩子同情心的培养。

腼腆害羞的孩子因为性格内向,很少主动和人接触,但他对于小动物却不会排斥,当他忍不住关心路边一只瘸腿的狗或生病的猫时,我们应该支持他帮助这些小动物,而不是因为担心流浪猫狗身上脏就阻拦孩子与它们接触。

当然,我们要告诉孩子与动物接触的正确、安全的方法,也要告诉他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帮助动物,而不至于让孩子“好心做了坏事”。

如果家里有小动物,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亲自照料,让他从中学会爱护弱小的生命。这样才能让孩子保留一份难得的同情心,并从爱护身边的小动物中养成对生命怜惜和爱护的习惯。

引导孩子从点滴小事做起

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同情心的萌芽,只要我们悉心地引导支持,孩子一定能永葆同情心,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孩子从点滴小事做起。比如,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或孕妇让座;如果长辈生病,要启发孩子主动表示关心,帮忙递水果、拿药;还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的衣服、书包等寄给边远贫困地区的小朋友……这样,孩子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能感受到乐趣。

利用一些文学作品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有许多好的文学作品通常对孩子有着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三毛流浪记》等故事,都可以激发孩子的同情心。

我们可以通过给孩子讲这些故事,来启发他思考应该怎样对待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孩子也能从那些鲜活的故事人物身上获得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