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商帮传奇(第四部)——浙商纵横
19454700000048

第48章 挤进“计划”的缝隙

商界常青树的万向王国

从4000元钱创业到每年数百亿元营业额,鲁冠球说,这一切都是干出来的。鲁冠球具备一个出色企业家必备的素质:远见卓识、积极进取、敢为天下先。当文化大革命风潮席卷神州大地时,他便开始了东躲西藏的创业之路,一直到今天,成为少有的商界常青树。

1945年鲁冠球出生于杭州萧山的普通农家,父亲在上海一家工厂工作,工资微薄,他和母亲住在贫苦的乡村,日子过得很艰难。鲁冠球居住的宁围乡与杭州市仅一江之隔,望着对面都市的繁华,鲁冠球那时的梦想就是进城做个工人,改变自己的命运。

那时候进城做工人是很多农村子弟的理想,走出农村,就是为了摆脱贫困。做农民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起早贪黑,辛苦种粮种菜,好的卖给城里人吃,坏的差的留着自己吃。日复一日地辛苦劳作,但是依旧富不起来。

15岁初中毕业后,为减轻家里的负担,鲁冠球主动辍学。当时正赶上“大跃进”,城里大量招收工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介绍到萧山县铁器社当学徒。一开始一个月14块钱,还有2块钱的衣服费,工资最高涨到35.5块,这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简直是神仙般的待遇了。3年学徒生活中,鲁冠球对每天接触到的各类机械工具倾注了很多感情,他的技艺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好景不长,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养活不了那么多人了。1961年,全国精简2000多万工人,鲁冠球就是其中之一。三年工人的经历,让鲁冠球有了手艺,也有了见识,他不想再过贫苦日子,就开始在宁围村里修自行车、钢丝车,算是开始了最初的创业。

后来,鲁冠球向亲友们借贷3000元买来一台磨面机和一台米机,创办起一家小型米面加工厂。但在那个年代,私办米、面加工厂是不允许的。加工厂没敢起名字,更不敢四处宣扬。但就靠乡亲们的口口相传,也引来不少生意。没过多久小厂还是被发现了,并被扣上了“地下黑工厂”的帽子,被迫关闭。所有机器设备被强行贱卖。最后,鲁冠球不得不将刚过世的祖父留下的三间老房子变卖,才好不容易还清了办厂时所欠下的外债。20世纪60年代鲁冠球为了创业,先后三次将祖父、父亲和自己的房产都变卖了,六年间搬了七次家,每天东躲西藏,为的只是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这种寻求脱贫的个人努力,从新中国成立后就没有间断过。即使在“文化大革命”那个年代,萧山、绍兴照样也有民营企业存在。

第一次创业几乎让鲁冠球倾家荡产,他很长时间都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整日闭门不出。让他感到特别痛苦的是,父母血汗换来的钱就这样化为乌有,他成了败家子的典型。不过,他也在第一次创业找到了“感觉”,不服输的他一直在等待机会的出现。

1969年,蛰伏多年的鲁冠球终于等到了机会。当时,国家批准每个人民公社可以开办一家农机厂,年仅24岁的鲁冠球再一次跃跃欲试。终于,鲁冠球借了4000元钱,带领6个农民一起,办起了宁围公社农机厂,戴上了计划时代的“红帽子”。

起初,没有地方买原材料,鲁冠球就蹬着一辆自行车每天过江到杭州城,走街串巷收废旧钢材。在那个铁桶般的计划经济年代,生产什么,购买什么,销售什么,都由国家下达指标,如果指标之外的物品流通便属“非法”。

好在聪明的鲁冠球有过米面厂的痛苦经历,他吸取经验东钻西闯,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条能够让农机厂活下来的缝隙——为周边公社的农具提供配套生产,比如饲料机上的榔头、打板,拖拉机上的尾轮叉,柴油机上的油嘴,要什么做什么。

之后的10年间,鲁冠球就是靠作坊式生产,生产犁刀、铁耙、万向节、失蜡铸钢等五花八门的产品,艰难地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