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我们偶尔也会歇斯底里
19456900000006

第6章 理解不是等来的(人际交往中的歇斯底里人格表现)

第一节 为何我会感到孤独?

心理学上把孤独定义为个体对自己社会交往数量的多少和质量好坏的感受。也就是说,孤独是一种个体感受。这就可以帮我们理解,为什么歇斯底里人格者有很多朋友,可是仍然觉得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时常陷入一种与世隔绝、孤单寂寞的情绪中。而有些人虽然不善交往,喜欢远离人群,交往活动不多,可是他自己却满足于这样的交往情况,自得其乐,并不会顾影自怜。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孤独是一种个体感受。

有些歇斯底里人格者感到他们没有什么朋友,也不知道该怎样去与人进行深入交往,他们很羡慕那些能在一起工作、玩乐的同事,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是不能够拥有这样的快乐。有些歇斯底里人格者在大家的眼中也是很不错的人,也有人愿意跟他交往,而他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朋友,可是却总是感到没有人能理解自己,总是产生一种孤独的恐惧,总是感到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读书时有很多朋友,可是工作了以后,却找不到这样的朋友了,好像大家都各忙各的,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建立新的友谊。

歇斯底里人格者在人际关系方面很典型的表现就是人际孤独,常常感觉自己的心里话不知道向谁说。他们本身的性格就比较内向,而长期只关注工作,忽略了跟同事的交往更加重了他们的个性,也使他们没有机会学习到交往技能和体验到成功的人际交往的喜悦。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人际圈子,不知道如何跟同事打交道,在受了一点“怀疑”以后就不敢再与人交往。

有关心理学家指出:孤独感是因为离群所产生的一种无依无靠、孤单烦闷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它是人存在的感受标志。只要有自我意识,就会有孤独感的体验。只有当一个人的独孤感特别严重,并且长期存在,同时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学习工作,才属于歇斯底里人格者,才需要寻找解决的方法。

那么,正在对自己的孤独感忧心忡忡的歇斯底里人格者应该怎样合理地对自己的孤独感进行调适和处理呢?一般可以采用以下的处理方法。

1.自信训练法

通过自信训练,增强自信心。自信训练可以帮助歇斯底里人格者正确、适当地与人交往,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培养自信、自立的态度。大多数情况下,歇斯底里人格者的孤独感是由于他们的自卑和缺乏人际交往技巧造成的。所以,对他们进行自信训练是合适的。针对歇斯底里人格者不敢询问别人自己不懂的事情,怕被别人笑话的问题,可以教他们学一些问话技巧,比如“你能不能告诉我电脑的这个操作是怎么回事?我以前没有见过”。当在别人帮助下学会后,可以跟别人说:“谢谢你啊,真好。”

现实中,许多人说:我相信我自己,我是最棒的!当我们在喊这些口号时,我们是否真的相信自己?我们会不会一出门或遇到一点困难,就忘掉刚才所喊的这句话呢?只有自己真的相信,才能让别人相信你。

2.提高歇斯底里人格者对自我及人际孤独的认知水平

从认知上消除歇斯底里人格者对于孤独的疑虑,让其清楚自己的孤独并不是绝症,不必那么灰心,先打消这种消极念头。要知道孤独是人存在的感受标志,它并不一定是绝对有害的。适当的孤独并不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危害,而真正危害人心理健康的是对孤独的恐惧。

3.分析症结,找出病因

歇斯底里人格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心理专家共同分析造成孤独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自我暴露是消除孤独的常用办法。通过自我暴露,歇斯底里人格者一方面能够让心理专家了解自己的心理成长过程,从中找到产生这种人际孤独的原因,更好地帮助自己。另一方面,通过心理专家有技巧地引导自我暴露,可以尝试在心理专家面前打开自我封闭的心理,一旦把心声吐露给他人,自身孤独感也会在这种自我暴露中有所减轻。

第二节 得了社交恐惧症应该怎么办?

生活当中,你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特别是白领阶层,社交是展示个人风采的重要方面,比如你需要和重要人物交谈,在公众场合发表你的观点,但是,你总是不由自主地退却,或硬着头皮去了,最终因表现失态而让好机会白白溜走。你懊恼、后悔,可当下一个机会出现的时候,你又开始胆怯、犹豫、心慌、手颤,久而久之,自信心在一次次窘态中消耗殆尽。

你或你身边的人是否经常会有这样的经历:

“我在上司面前说不清楚我的意思,表现力极差,越是想表现越是不知所措。”“我在公司做广告策划,我知道自己很能干,也有很多好的想法。但我每次当着公司高层的面,就笨嘴拙腮起来,根本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就像刚才的策划会议,我在底下和同事们讨论得相当热烈,好创意不断涌现,精彩极了。但是,一看见公司领导,就忽然说不出话来,仿佛所有的东西都卡在了嗓子眼儿里,而且当我看到老总越来越紧皱的眉头时,就更是说得七零八落的,频频让我在大家面前失分”。

有些人讨厌面对人群或是害怕面对人群,他们不只是觉得害羞、不好意思,而是对自己以外的世界有着强烈的不安感和排斥感。这种由于对社交生活和群体的不适应而产生的焦虑和社交障碍称做社交恐惧症。而社交恐惧症是歇斯底里人格者最常见的特征和表现。

歇斯底里人格者的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大多是因为自己个性上的内向、害羞而苦恼,和真正患了社交恐惧症的病人是不一样的。歇斯底里人格者的社交恐惧通常表现为对群体的看法很负面,除了几个亲近的人之外,他们很难和外界沟通,这些人无法主动走出自我的世界,也不愿意加入人群。这些人在人多的地方会觉得不舒服,担心别人注意自己、担心被批评、担心自己格格不入,情况轻微的人还是可以正常生活的,情况严重的话会造成生活上的障碍,导致无法正常求学或工作。

歇斯底里人格者要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患了社交恐惧症呢?可以用以下三点来做自我检测。

◇会因为在别人面前觉得害羞或不好意思而不和他人说话或不愿意做某些事情吗?

◇不愿意成为别人注意的焦点吗?

◇你害怕别人觉得你愚笨或担心看起来很害羞吗?

如果以上三点中你有其中两点情形的话,就有可能是患了社交恐惧症;如果这些情形已经让你想躲在家里,不愿意和任何陌生人接触,你可能就需要接受咨询或治疗了。

歇斯底里人格者的社交恐惧症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面对陌生人而手足无措,而且还表现为不能在公众场合打电话,不能在公众场合和人共饮,不能单独和陌生人见面,不能在有人注视的情况下工作等较为极端的行为。在这种恐惧、焦虑的情绪出现时,还常伴有心慌、颤抖、出汗、呼吸困难等症状。

歇斯底里人格者千万不要小看了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已是继抑郁症和酗酒之后排名第三的心理疾病,这可能是因为现代人面临的生存压力愈来愈大,特别是网络时代的来临,为人们带来了新的社交领域,也带来了隐患,若长期沉溺于网络上虚拟社会的社交活动,则会减弱与真实社会中的人的直接交流的社交技巧。

中国人,特别是女性多数内敛、含蓄,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交焦虑症的判定。多半以为这只是性格上的弱点,而不是病态,或者不认为这是一种疾病,或者根本就非常忌讳说这是一种心理疾病。

第三节 小心人际敏感这块“绊脚石”

我们知道,敏感是一种良好的体态反应和机体功能,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全的标志之一。但是,过于敏感就是一种扭曲的心理状态了,它是人际关系的“绊脚石”。

一位年轻的大学生曾向笔者坦言过这样一件事:他走上工作岗位后,埋头苦干,提出入党申请。不久,据小道消息,支部将要讨论他的“入党申请”,他高兴得眉飞色舞,但不久又紧锁双眉了。党支部有五个委员,有两个委员曾因工作与他有过摩擦。他回到宿舍,躺在床上,暗自思忖这个人大概会提些什么意见,那个人会设什么“关卡”,甚至连对方的神情都想象得非常具体。过了几天,当他得知自己的入党申请未被通过时,他对这两个人便“恨之入骨”了。后来他才知道,这两个委员其实是同意他入党的,他错怪了人家。过于敏感,害得他憋了一肚子气,而别人无端地成了怀疑对象。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在交际明显不顺或彼此相处不够融洽时,往往抱怨对方,却缺少自我反省。这种表现,就是歇斯底里人格。

人际敏感的人既以自我为中心又感到自卑。这种人总是希望成为周围人心目中的焦点和强者,希望得到周围每个人的称赞。

歇斯底里人格者人际敏感通常表现为:与人相处谨小慎微,患得患失,多疑多虑,坚信人心难测而孤僻封闭。敏感是个中性词,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有一个度的问题。敏感的人可能是性格细腻,容易接受别人的信息和感受,不过,敏感的人也可能比较容易受到伤害,因为敏感的人如果太过于关注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就难免会对别人的评价和反应过于在意,从而造成“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误会。歇斯底里人格者常常会觉得周围的人都不喜欢自己,或者是故意针对自己,可是问及具体情况,你就会发现,其实很多都是由于当事人多虑造成的。

纵观周围,人际交往中由这种“敏感”引发的问题还真不少。比如,人家一扬眉,你就觉得人家看不起你;人家一撇嘴,就说人家讨厌你了;人家说的话本没有什么恶意,经你一想就矛盾突出了;人家在说自己的悄悄话,你便怀疑在说你的坏话。总之对别人的一举一动都耿耿于怀,敏感得连对方一声咳嗽就是对你的不敬,对方一转身就是对你的鄙视,这种极端的敏感几乎可以制造出一个“邪恶的世界”。其实,正像“杯弓蛇影”的成语故事一样,有许多怀疑都是这种过于敏感的心理在作祟,而事实并非如此。

人际敏感属于一种不良个性,且会发展成多疑、幻想等心理障碍,在人际交往中最容易导致失败。引起人际敏感心理的主要原因如下。

(1)在生理上,这类人神经系统活动类型多是弱而灵活型,天生感情脆弱,疑虑重重,多忧思,经不起强烈刺激和沉重打击,微小的刺激就会引起紧张反应。

(2)在早期经验上,这类人有过分保护的家庭教育或家教过严。在过分保护的家庭教育中,由于长期处于绝对安全状态下,从未承受过恶劣言行的刺激,也未学会积极的自我保护,没有抵抗外来侵扰的经验。而在管教过严的家庭环境中,由于习惯性地接受批评,他们缺乏自信,常有自卑倾向,对别人的负性言行敏感而反应强烈、持久。

(3)在个性特点上,这类人缺乏宽容的气度,好斤斤计较,爱钻牛角尖,他们的第一念头就是:“难道就让他(她)白白骂我吗?”有的人甚至像美国的西部牛仔那样,为一点小事而进行决斗。

歇斯底里人格者要想自己生活得快乐,要使别人对自己感兴趣、有好感,克服人际交往中存在的过于敏感心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要调适自我意识,把自己融入大集体中。把自己看得渺小一点,平凡一点,就可以避免因为过于自尊而导致的过于敏感。把自己看成“西湖美景”,独树一帜,就容易计较别人的“风风雨雨”,看淡了,自然心胸开阔。

(2)要有与人为善、与人为友的精神。这种健康的心理能使人心平气和,能宽容、宽厚,能应变自如。你的周围没有这么多“假想敌”,人们的合理冲撞并不妨碍共同生活,既没有必要用放大镜“扩大化”,也没必要用显微镜“缩小”。

(3)要大大减少对别人行为的过多思虑。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不要让任何一件事都在此停留得过久,因为你不是为分析别人而生活,也不是为自己过于敏感而生活,让一切顺其自然最好。

(4)有时间不妨走出室外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大自然中去,到海边去,到丛林中去,让环境的变迁来改变自己过分内向的性格。改变过于敏感不难,生活是一个湖泊,你可以尽量想象出它的浪花和你在上面泛舟的欢乐。此时,过于敏感便会离你远去!

第四节 揭开歇斯底里人格者人际冲突的真相

引起歇斯底里人格者人际冲突的原因如下。

首先,性格原因。歇斯底里人格者虽然很冲动,但是其实他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他很少向别人吐露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总是先积压在心里,直到积压到一定程度再用暴力发泄出来。

其次,歇斯底里人格者有严重的社交障碍。由于成长环境和个性特征,平时不爱说话,很不爱跟人交往,不善于与人相处,也从来没有真正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虽然有时候他们也很想与同事搞好关系,但是话到嘴边总是说不出口,有时候甚至会弄巧成拙,被同事误会。他们不懂得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更不要说在有了矛盾之后进行解决了。所以,慢慢地就变得自卑和恐惧,不愿跟同事交往,以尽量避免冲突。

最后,认知错误。有些歇斯底里人格者认为有些同事、朋友交往能力很强,所以上司和领导对他们评价很高,可是在私底下就“原形毕露”了,于是,歇斯底里人格者便认为这些人都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出于忌妒,他们看到这些人常常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厌恶的感觉。

由于生活习惯不同而造成人际冲突是歇斯底里人格者人际冲突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比如,有些歇斯底里人格者习惯工作时安静,而有些同事却喜欢在办公室里高谈阔论。这样,喜欢安静的歇斯底里人格者便会为此焦虑、烦躁。

有些歇斯底里人格者对因人际关系出现的问题沟通得比较好,彼此之间相互谦让,过了一段时间也就能够发展出一种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相处模式。可是,有些歇斯底里人格者一开始没有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一味忍让或者采取一些小手段进行报复,比如,你不让我安静工作,我就在上司面前说你坏话。结果导致矛盾越来越深。这其中还涉及人际交往技巧的问题。

人际冲突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冲突双方的认知、情绪和关系都可能发生变化。美国学者潘迪曾经提出冲突的五阶段模式:冲突潜伏阶段、冲突知觉阶段、冲突感受阶段、冲突外显阶段、冲突结果阶段。

在人际冲突潜伏阶段,可能导致双方冲突的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也就是说,双方相互依赖,而且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难以兼容,但是,双方还没有明确意识到这种不兼容。当双方认识到他们之间的差异,而且认为不能相容时,就进入了冲突知觉阶段。当双方开始分析冲突性质、思考应对策略,而且还出现一些情绪性的反应(如紧张不安、不舒服、愤怒等)时,就进入了冲突感受阶段。在这个阶段,双方都需要做出选择:是回避冲突,还是公开面对冲突?只要一方将冲突公开化,就会进入冲突外显阶段,这时,双方可能发生言语上的争执、情绪上的对立,甚至行为上的对抗。在这个阶段,很容易出现冲突升级,将矛盾扩大化、情绪化。

冲突意味着人际平衡关系的打破,经过一段时间的互动,双方关系一般会达成一个新的平衡,这时就进入冲突结果阶段。冲突的后果可能是两败俱伤,也可能是一胜一负,如果处理得当,也可能双赢。当然,能否达到双赢效果,取决于冲突的性质与双方管理冲突的水平。

对于人际冲突,每个人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歇斯底里人格者在处理人际冲突时通常有以下表现。

(1)忽视问题的所在:忽视问题,并不说明问题就不存在,反而会因为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导致负面情绪的积攒而产生更大的冲突。

(2)因为情绪失控把客观、理性抛到一边,把针对问题的争执变成人身攻击,使冲突进一步升级。

(3)妥协和息事宁人:通常是自我不很肯定的人,害怕得罪别人,为保持双方和谐,宁可牺牲自己。这在冲突中往往是一种力量的失衡。真正的关系,是建立在力量均衡的基础上,否则冲突的后果更可怕。就像我们常常说的,平常好脾气的人发起火来最可怕。

真正成熟理性和有健康人格的做法是妥善处理问题和分歧。首先,稳住自己的情绪,尤其是不要看到别人生气自己也跟着生气。然后,找出双方的争执点,肯定对方的善意并说出自己的真正用意,不只从自己的立场说话。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同时顾及双方的利益和感受。

人际冲突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大家都回避冲突,人与人的关系就会维持表面的冷淡客气,所以说人际冲突也是进入深层关系的一个契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成熟理性地看待、处理人际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