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小心理大道理
19457400000010

第10章 交往的秘密

你可以和任何一个人建立关系

只要你想,就可以和任何一个人建立关系;

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和任何一个人保持关系。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这是数学领域的一个猜想,中文翻译过来叫“六度分割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的名字叫“连锁信件实验”。

他将信件随机寄给美国各个城市的一部分公民,信中只有一个波士顿股票经纪人的名字。而且要求收到信件的人,将这封信转寄给自己认为更接近或有可能接近的股票经纪人的手中,收到信件的朋友也将手中的信件寄给自己认为更接近的股票经纪人的手中。结果显示,这位股票经纪人收到了大部分信件,平均每封信在经过6.2个人之后,到达他的手中。

因此,米尔格兰姆提出了“六度分割理论”,他认为世界上,不管你是在南半球还是在北半球,最多通过6个人就可以建立起联系。

这个理论说明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联系。所以无论你想要认识哪一个人,只要自己去寻找关系和联系,都可以认识。

这个理论已经被网络熟练应用。打个比方,如果你经常使用腾讯软件的话,你就会发现,该软件经常会提醒你可能认识的人有哪些。又比如模拟时光,这些都是对这个理论的应用。

如果你是一位销售人员,那你就要留心自己周围的人,尤其是有可能和你在业务上有关系的人。或许在某一天你就可以从这些关系中获益。

想要收获,就要先播种

图拉德是一位精明的商人,因为他靠自己空空的双手就为自己赚得了1000万的油轮,以及每年通过油轮获得的大笔运输费。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在开始这项交易之前,了解到阿根廷畜牧业发达,而且每年的牛肉都生产过剩,但是非常缺乏石油资源。于是,他找到了阿根廷的一家牛肉进出口公司,说要购买价值1000万美元的牛肉,但是有一个条件,对方要向自己购买价值1000万美元的石油。对于这家进出口公司来说,这是一桩赚钱的买卖,于是爽快地签了协议。

图拉德知道西班牙牛肉资源紧缺,但是造船业很发达。于是他来到了西班牙,找到一家造船厂,表示愿意购买价值2000万美元的油轮,但是这家厂商必须购买价值1000万美元的阿根廷牛肉。面对这样明显赚钱的买卖,船厂也爽快地签订了合同。

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丰富,但是缺乏运输工具。于是他在拿到油轮的合同后,找到石油产地,以包租他购买的油轮为条件,向一家石油公司购买了价值1000万美元的石油。而那家石油公司也欣然接受了这个条件。

就这样,图拉德成功地实现了空手赚钱的“神话”。他成功的原因就在于了解各自的需要,在满足对方利益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关系纽带,最终实现了自己对利益的追求。

人与人的相处,也存在互惠的利益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有因为缺乏某种东西而想要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所以要想与别人建立关系或者获得自己的利益,就首先要满足别人的需要,在惠人的基础上才能惠己。而且在这样的互惠中,各种关系才能平衡,也才能够得到维持。

热情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投资

1946年,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做了一个实验。

他选取了两组被试,分别向两组被试描述同一个人。在第一组中,所罗门·阿希列出这个人的六项品质,包括聪明、干练、勤奋、热情、实干和谨慎。在第二组中,所罗门·阿希只将这个人品质中的“热情”换成“冷酷”,其他不变。然后让被试分别对这个人进行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被试对这个人的评价非常好,他们几乎不假思索地用各种褒义词来赞美他;第二组被试对具有这种品质的人的评价极差,他们用各种贬义词来描述他。仅仅是“热情”与“冷酷”的区别,却引起了如此巨大的反差。

换一个词就引起那么大反差的原因就在于这两个词给人的印象是不一样的。“热情”给人的感觉是有爱心、乐于助人、乐观、积极、容易接近等,而“冷酷”给人的感觉是自私、自以为是、不易接近、古怪等。所以后者并不受人欢迎。

有一家肉店,面积不大,虽然地处热闹的社区,但是生意并不好。于是老板就把铺面转让给了一个年轻人。然而,这个年轻人经营得很好,顾客盈门。

有人问这个年轻人是怎么做到的。这个年轻人回答:“就是热情,面对顾客热情的呼叫,让客人高高兴兴地来,高高兴兴地走。”比如说在顾客走的时候,就道上一句:“这群可爱的排骨跟着这位漂亮的女士回家啦。”

一个肉铺因为投入了“热情”,铺子人气、利润都增加了。那么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也可以将“热情”作为一种投资,为我们赢得融洽的人际关系。

为什么我们都喜欢毛绒玩具?因为温暖、安全是我们的需要

绝大多数人对毛绒玩具都很感兴趣,因为它可爱、娇小玲珑。对婴儿来说更是如此。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喜欢毛绒玩具呢?

心理学家哈里·哈罗为了研究婴儿是不是由于被母亲喂饱了才对母亲比较依恋,做了下面的实验。

在实验中,他选取猴子作为被试。他将出生的小猴子跟母亲分开,并将这些小猴子养育在有两个“猴子妈妈”模型的笼子里。其中一个模型是由铁丝做成的,另外一个则是由厚绒布做成的。“铁丝妈妈”有一个吸吮的奶头,但是“绒布妈妈”没有,它唯一的优点就是摸起来很柔软、很舒服。这个实验的假设是,如果婴儿是因为喂养关系(也就是食物)依恋妈妈的话,那么这些猴子就会和“铁丝妈妈”更亲近。

但是实验证明,小猴子们更喜欢“绒布妈妈”。它们只有在饥饿的时候才去找“铁丝妈妈”。而且当它们受到惊吓的时候,会找“绒布妈妈”。

哈罗由此推论,婴儿更喜欢和那些摸起来比较舒服,像毛绒玩具的东西在一起,并建立依恋关系。和坚硬的东西比起来,柔软的东西更能让人体会到安全、温暖。所以小朋友喜欢和毛绒玩具在一起。

这个研究启示我们,温暖和安全是我们共同的需要。如果你能让别人感受到温暖、安全,自然就会很受欢迎。

积极也要分对象

小A和小B两个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她们都选择在国内的一线城市工作生活,只是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在她们还是学生的时候,两个人就有很大的差异。A很实在,而B似乎要自私一点。所以两个人的性格并不是很合得来。

两人在自己的城市安顿好之后,开始了各自的独立生活。A很满足于自己小资似的生活,很积极、很乐观地生活。而且她觉得做好自己的事情,就不会有人来干扰,她还打算过一年只有自己的生活。并开始根据工资预算,为第二年的游玩行动做计划。

而B呢,也在努力地赚钱,为自己努力建立社交圈子。而A更多的是享受,而且很少去想人情世故。而B因为更懂得人与人交往的基础,以及这个社会的现实性,所以适应很快。

但是A在这个城市却开始遇见麻烦,比如房东的麻烦,还有工作任务上的麻烦。这样的情况使得小A开始从积极、乐观变得悲观。她想,为什么自己那么友善还是会有人来找麻烦呢?是自己太好欺负了吗?

小A和小B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你是怎么看待这个故事的?小A的遭遇是因为她好欺负吗?那么在面对社会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这件事情,并不是小A太好欺负。她拥有的积极心态可以帮助她在面对困难和压力的时候,很好地去应对。但是她却忘记对人对事都是需要区分看待的,还有一点就是小A似乎没有是非观。在别人找麻烦的时候,只要自己有理,而且对方也是一个讲理的人,那就要端正是非,是自己的错那就改正,如果不是,就不要往自己身上揽。

积极让你更受欢迎

林某执着的精神,让他获得了一份很成功的事业,所以他的经济状况很不错。而且他兴趣爱好广泛,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在周围的一些人看来,他是值得交往,而且值得优秀人士尊重的。但是他却面临一个问题,女性都对他没兴趣,觉得他不具有吸引力。

一个各方面都很好的人,为什么会给异性留下那样的印象呢?

原来是因为林某的积极情绪指数很低,他很少大笑,甚至连微笑都很少。试想,异性怎么会喜欢和一个不懂得愉悦的人相处呢?

但是并没有必要因为自己的积极情绪指数低,而变得沮丧。你可以通过调整,多接触一些新的东西,多和积极的人交往。慢慢地就会发生改变。当然,如果自己觉得好,也可以不改变。

最主要就是,要对别人产生兴趣。

制造见面机会,让对方更喜欢你

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就在于它会影响到后续的交往。但是第一印象也会随着交往的深入发生改变,比如对你很喜欢的一个人,最后因为了解,会变得不怎么喜欢;而你一开始讨厌的人,随着彼此交往的深入,你可能越来越喜欢对方。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效应叫做“曝光效应”。它是指,我们对某一件事物的喜爱程度,会随着与某一件事物的交往次数而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交往次数越多,就会越喜欢这些东西。

心理学家罗伯特·扎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快速地在被试面前放一些图像。

在屏幕上的图像放映完毕后,询问被试对这些呈现图像的喜爱程度,并得出结论:图像在被试面前出现的次数越多,得分越高。由此可以得知,亲密,也就是接触的次数会带来喜爱和愉悦的感觉。

这个实验结果并不为人所熟知,因此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接触次数对喜爱程度的影响。所以在了解这个现象之后,就要应用到生活中。要想加强别人对你的好感,就要常联系,增加见面或碰面的次数。而且这个实验可以很好地解释“日久生情”。

我们的交往都需要保持距离

在寒冷的冬天,有两只困倦的刺猬为了取暖而依偎在一起。但是因为双方身上都长满了又坚又硬的刺,所以在一开始靠近的时候,就刺伤了对方。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办法,它们只好远离对方,自己独自忍受寒冷。

但是天气越来越寒冷,它们受不了冬天的严寒。于是又一次试探着走近。经过一番努力,它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取暖方式。

这就是著名的刺猬法则,也叫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

虽然我们身上没刺,但是靠得太近也会觉得不舒服,甚至也会受伤。

有一个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在一个很大的阅览室中,有几位读者分坐在不同的角落看书。研究人员选择了其中一个角落的读者,并走到这位读者身边,轻轻地坐下。当这位读者发现身边坐下来一位陌生人时,下意识地挪动了身体,和研究人员保持了一段距离。

没过多久,研究人员选择另外一位读者,坐在那位读者旁边。这位读者看见研究人员坐在身边,望了望偌大的阅览室问:“那边有很多座位,你为什么非得坐到这里?”

这样的实验经历有差不多上百次,几乎没有一个人愿意有陌生人坐在旁边。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独立的空间,不希望受到打扰,否则,就会感觉到不安全,或者有被侵犯的感觉。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空间留给自己,所以需要和人保持距离。有人说:“我们不要靠得太近,近得都看不见自己的存在;也不要离得太远,远得看不见对方。”

我们并不能完全感受别人的痛楚

在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两个人你一拳我一拳地打闹,拳头会越打越重,最后就由打闹变成了打架。

英国的神经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名字叫做“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在这个实验中,每个参与者的食指上都夹着一个夹子,实验者通过这个夹子向戴着夹子的人施加压力,然后让他施加同样的压力给自己的同伴。

在向同伴施加压力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尽量做到使用同样的力量,但是结果发现他们大多数都会向同伴施加更大的力量。

研究人员认为这个实验有助于解释一个现象:两个人你打我一拳,我打你一拳,结果拳头会越打越重,从打闹变成了打架。而且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在以相同的力度回应,但是事实上,他们是在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有一个古老的笑话是这样说的:别人断了一条腿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破了点皮就要大呼小叫了。

这个笑话揭示了我们大脑的神经系统运作方式。我们不可能真正地感受到别人经历的痛苦,除非我们也亲身经历过。亲身经历的事情,不管是正性的事件还是负性的事件,都会让我们记忆深刻。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只能部分地了解别人。因此,当别人不能理解我们的痛苦或者我们不能理解别人的痛苦的时候,不要难过,这是人之常情。

我们的朋友会越来越少还是越来越多

大多数人都明白自己的朋友会变化,但是数量上会不会发生变化呢?

在心理学中,是这样界定“友谊”的,友谊关系的建立需要具有共同爱好、共同的期望、互惠、等价。

我们在每个阶段对友谊的界定是不一样的。

在儿童3~4岁的时候就出现了“友谊”这个词。这个时候的友谊都是明确的,比如,我们一起玩。这对儿童来说就是友谊。

绝大多数青少年都会有自己的朋友圈子。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将自己的朋友进行划分,比如哪些是好朋友,哪些是普通朋友。这个阶段友谊的基础是情感支持和坦诚。

对于成年人来说,同学和同事就是他们的朋友。因为工作和共同的活动实现了感情的融合,为友谊奠定了基础。

以上是各个阶段对友谊的界定,事实上,一个人在各个阶段拥有的亲密朋友都不会很多。

比如,童年时期拥有的亲密朋友为3人左右,青年时期可能有四五人,新婚夫妇的朋友会比较多,为9人左右,这些朋友来自双方的社交圈子。中年之后,朋友就逐渐减少。

所以说,朋友的数量和质量,都会随着发展阶段变化。所以有人就将我们的生命比喻成列车,会遇见很多人,也会离开很多人。

而朋友在一起所带来的亲密关系,是每个发展阶段必需的。这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都很有必要。所以不管在哪个阶段都要保持一些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