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的奖励都具有激励意义
给你第一颗糖你会笑,给你第二颗糖,你还会像刚才那样笑吗?
奖励也是一门艺术,是有技巧的。
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的时候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是想验证一个人对一项活动感兴趣是不是因为外在的奖励。为了进行这项实验,他在大学生中挑选了一些被试,让这些人单独做一些智力难题。
实验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都没有获得奖励;第二阶段,实验者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学生在做完一个难题后获得一美元的奖励;但是另一组学生没有奖励;第三阶段,让被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个阶段主要观察那些学生是否愿意继续做题。
结果发现:没有获得奖励的学生比获得奖励的学生更愿意继续做题。这说明获得奖励的同学因为在第三阶段没有了奖励,兴趣也随之衰退。这就是“德西效应”。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在进行一项任务的过程中,如果盲目地给予一个人奖励,不仅不会激发这个人的动机,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在实验中,德西顺利将被试的动机从内部动机转变成外部动机,随着动机的转变,被试的行为也发生了改变,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奖励都具有激励意义。
我们的动机分为两种:内部动机和外在动机。如果按照自己的内部动机去做一件事情,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做事情的时候就不会在意外在奖励,就像没有得到奖励的被试一样还会继续工作。如果我们做一件事情的动力是外在因素,我们就会成为外在因素的奴隶,做事的兴趣就会减退。
奖到点子上:了解对方的需要
奖励和惩罚都是有效的激励手段。奖励作为一种正性的、积极的手段,更能强化一个人积极的、有效的行为。
但是应该怎么去奖励,这就是一个学问。
一家企业的产品开发速度总是比不上竞争对手。于是管理者想出一个解决办法。在平时的工作中,他就发现有几个员工工作很认真,并且每天都会加班加到很晚才走。所以他决定先奖励这几名员工。他给这几名员工发了加班费,而且还有一笔丰厚的奖金。于是主动加班的员工越来越多,但是产品开发速度及产品的质量却仍然没有上升。
在企业的管理者中,大多数人都认为主动加班的员工是好员工。至少他们的态度是非常好的,于是就对这些员工进行奖励。
领导是想通过这样的奖励,来激励其他的员工。但是他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加班的员工为什么会加班,不加班的员工为什么不加班。有的员工加班,是因为自己的效率跟不上,或者因为在上班期间不够专注而延误了时间。而不加班的人是因为自己的效率已经达到,或者自己制定的目标已经完成。
两种人的工作都是积极的行为,但是后者的工作态度才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他们有目标,并且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将其完成。如果奖励后者,大家就知道有目标、有效率的工作是好的,自然在以后的工作中就会更加积极努力。
如果盲目地进行奖励,就会造成案例所示的结果——为了奖励而加班,而不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从而产生“加班效应”。这样的效应,只是使员工看起来忙碌,但是对问题的解决或者工作效率的提高没有丝毫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