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名师教写作系列丛书:十分钟爱上写作.初中卷
19505100000007

第7章 给心灵插上想象的翅膀(2)

这一句话,确实是我所未想到的,把月亮比拟成孩子,可以。可是为什么会“撒谎”?句子还不完整啊。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于是沉默了会说:再认真想想噢,老师下次课来告诉你答案。”

走在回去的路上,脑子里反复回想着刚才的那一幕——在离开的时候,我似乎见到了那浅淌在她眼角的泪。想到眼泪,我猛然大悟:“对啊,她是个视弱的孩子,只能非常艰难地看清眼前的景物,而月亮,或圆或缺,她又怎能知晓?于她而言,她只能从书本上或别人口中知道月亮的形状,有人说它像一艘弯弯的船,而有人却告诉她那是圆圆的满月。既然她从未看过月亮,而月亮却又无端变化,她便自然觉得它就是一个会撒谎的孩子。如此想着,我自责不已,她的造句是想让我这位老师告诉她困惑在她心中已久的确切的答案,而我的回答,却如一阵冰冷的风,让她原本生机勃勃的春天迎来阴霾寒冷的冬日。”

第二日在学校上课,我拿她的造句“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问学生们是否正确,几乎是一大半的学生都否定了这个句子,可当我将女孩的故事陈述给他们听时,那些幼小的善良的心灵一下子便被感动填满,千万般要求我带他们去见这位女孩。

当我们40多位学生排成一排,依次出现在女孩家里,并说着“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的造句真美时,女孩愣住了,然后冲上来,抱住我,哭了。她说,从来没有人对她这么好。最后学生们相拥一起,强烈要求女孩跟他们一起到学校上学读书,做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女孩允诺了,那是她第一次,抬起头,正视我们。那浅浅的酒窝里,绽开出一朵灿烂的自信之花。

数日后,我收到了女孩家长的来信,信的结尾这样写着:“孩子从未见过月亮,也看不见,但是,老师您却在她心中勾勒出一轮美丽的月亮。相信,那皎洁的月光,会让她走出迷顿、困惑与自卑的时光……”

读完信,心中徜徉着一种温暖的幸福感。是啊,“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这是我听过的世上最动人的句子。

美文简析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脑海中反复浮现那个小女孩的身影,可爱、懂事也聪颖,只是生命对她不公,视力上的残疾,让她变得压抑与自卑。当初如果我只是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老师去给她辅导功课,那么,她心理上永远都有那么一种隐忍的残缺。所以,师者或者家长,只有俯下身子,真正去走进和关心孩子们,才能消除他们内心的阴霾,给予其一片自信与开朗的艳阳天。

而若此文只单纯地去描述女孩成长的事件,全篇会显得很单调,所以,就需在写作中运用情感线索的衬托。这样的线索,通常是攫取生活中的景物,一草、一木、一叶或一花,如善心可以是花,生命可以如花,一个孤独的老人可以是墙角一株柔弱却又坚强的草的象征。而此文的情感线索便是月亮。通过“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的前后正确与否对比,揭示出文章温暖与爱的主题,勾勒出了朦胧却又清晰的意境。

所以,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与其真心想学好如何写文章,不妨先试着去融入生活,静心谛听生命的声音,让笔端的文字顺着心声而浅浅流淌,那样,会很美很美!

四、实战技巧解析

这样想象作文通常有一个共同的创作思路。结合《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来分析。

1.根据生活中景物或事物的特点进行抓取或合成。

《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一文抓住了“月亮或弯或圆,形状变化不定”这一特点。

2.根据景物或事物特点展开联想。

《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一文根据“月亮形状的变化”的特点联想到了淘气的孩子,会撒谎,一下说这,一下说那,总是无端变化。

3.结合联想,确定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

主题通常有哲理感悟、情感温暖或励志等。《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一文便是想要营造一种温暖感人的主题,从而表明一位老师应该更多地去呵护学生的心灵世界。

4.根据联想,铺展情节,并使情节戏剧化。

这是最难的一个写作步骤,因为只有合理的想象才不会使文章显得太假,可是,即使想象合理了,文章没有起伏与波澜,仍会非常枯燥。那么,到底该怎样做才能让情节开始具有戏剧化呢?

示例:有这样一个故事,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了。这个故事,只是故事,没有任何故事情节。

改一改:国王死了,王后因伤心也死了。

这样,这个故事就具有故事情节了,为什么?因为它有了因果联系。这样的因果联系对表现人物性格特点非常重要。

再改一改:王后死了,原因不详,后来才发现她是因国王去世而悲伤过度致死的。如此,不但有了因果联系,还有了神秘韵味,产生了戏剧化情节。

如《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一文中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这只是一句话,并不是文章,要是写成文章,肯定要涉及情节故事。那么作者就选取了老师和学生这么一个故事,通过“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造句来贯穿全文,表现出一个温暖主题,从收到信件开始,文章前后一直都有因果关联。并先将“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这个造句否定,然后又肯定,到最后觉得这是世上最动听的句子,使情节产生戏剧特性。

5.在文章的结尾点出全文所想表达的主题。

如《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一文结尾:

数日后,我收到了女孩家长的来信,信的结尾这样写着:“孩子从未见过月亮,也看不见,但是,老师您却在她心中勾勒出一轮美丽的月亮。相信,那皎洁的月光,会让她走出迷顿、困惑与自卑的时光……”

读完信,心中徜徉着一种温暖的幸福感。是啊,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这是我听过的世上最动人的句子。

这样的结尾有几处作用:

(1)营造了一个感人的画面,给读者以想象和感动延续的空间。

(2)揭示出“我”的做法的成功,让女孩走出了迷顿、困惑与自卑的时光,说明老师除了教授,更多的是要关注与呵护学生心灵世界。

(3)说明幸福有时很简单,就因为一个简单的句子,侧面说明温暖别人才是幸福的根源。

五、技巧延伸训练

1.根据以下两个特点情节,你会如何构思一篇文章?

(1)市场上,一个汉子卖苹果,9角钱一斤;

(2)市场上,一个女子在买汉子的苹果,讨价还价至8角钱一斤。

答:女子为一毛钱计较不已,后终于如心愿买下苹果,但却遭到了汉子的心里歧视,以为她如此小气。可后来的后来,汉子才知道女子背后的故事,一毛钱于她而言是大钱,她担负着非常沉重的负担,为了孩子原本大方得体、风光无限的她变得……

你的构思:

根据以上两个情节,请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并使情节戏剧化,选择适当主题,写成一篇不低于600字的文章。

例文精示:

哈,深圳人

路灯,散出淡淡的金黄色。灯下,一溜排去,是卖水果的小贩。叫卖声响成一片,“苹果,买苹果啊!”——倚在灯柱下的那位精瘦的汉子喊得最是起劲儿。

不远处,走来一个女子,二十多岁,穿一套黄黑相间的运动装,俊眉俊眼,长长的黑发被晚风轻轻掀起,柔软、潇洒。好一个标致的特区姑娘!

“买苹果吗?小姐。吃苹果有助美容!九毛一斤。买吧,小姐你看这苹果,多么……”汉子殷勤地拿起一个苹果,展开攻势。

姑娘嫣然一笑,犹豫着,似乎又不急于美容:“太贵啦,八毛还差不多。”

“小姐,一分价钱一分货嘛……好了,好了,一人退一步,八毛五吧。”瘦汉子手一挥,张开五个手指头。

“不!八毛。”偏偏这姑娘不领情,回答得那么干脆,一甩长发,做出欲走之状。

明白到美容也抵不住五分钱的差价,汉子只好忍痛让步。

“算啦,给你!深圳人还在乎五分钱,真是的!”

姑娘返过身来,俏皮地咧一咧嘴,并不争辩。

秤尾高高翘起,汉子麻利地收秤:“两斤。”

姑娘递过五块钱,瘦汉子忙不迭地从裤兜里抓出一把钞票,大一张小一张地点给对方。

“多找两毛了。”姑娘平静地望着汉子。

“啊?”汉子心一跳。

“多找两毛了。”姑娘认真、清楚地又说一遍。

“哦……”汉子很庆幸地舒出一口气。嘁,送到嘴边的肉不吃,天下竟有这样的傻人。

“小姐,你真是好人,到底是深圳人,够气派。”

姑娘不在意地笑笑,忽然想起了什么,咬咬嘴唇从手袋里拿出个小圆筒筒。

弹簧秤!汉子的心又是一跳。

“那两毛钱最终还是属于我的。”姑娘手一伸,弹簧秤几乎到了汉子鼻尖。“好家伙,少二两半。”

汉子脸上尚未散尽的甜笑僵住了,现出几缕苦涩;灵巧的舌头仿佛也结住了,支支吾吾地说不出完整的话。

目送姑娘远去,一时间,汉子心里有点糊涂,两毛钱在瞬间三易主人……

很快地,他恢复了常态。望着金黄的灯光下来来往往的行人,对旁边的小贩说:“哈,这些深圳人!”

提示:本文就是抓住两毛钱的细节点,通过故事来放大,反映出“深圳人的精明”的主题。

§§§第二节听风说话的孩子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诗人”。写作文就应该要时刻保持你的童趣、童真与童情,结合想象,让答案丰富多彩,让作文不拘一格。在成人的世界里,答案很可能是被束缚的,而孩子不同,他们可以是五彩斑斓的。因此,这类想象美文的创作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基准点——孩子。借助他们来表现出“不正常”。

一、素材点击

花为什么会开?

有一天,幼儿园的老师问她面前的孩子。

第一个孩子说:“睡醒了,想看看太阳。”

第二个孩子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

第三个孩子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更漂亮。”

第四个孩子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她摘走。”

第五个孩子说:“她也长耳朵,她想听听小朋友唱歌。”

第六个孩子问老师说:“老师,您说呢?”

老师想了想,又想了想,才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们都喜欢她,就仰起她的小脸,笑了!”老师的回答很有趣,孩子们全看着老师笑了,那笑脸比花更好看。其实,老师原来的答案是:“开花了,是因为春天来了。”是受到孩子的启发,才有了这个完美的答案。

问: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诗人”。写作文就应该要时刻保持你的童趣、童真和童情,结合想象,让答案丰富多彩,让作文不拘一格。成人的世界里答案很可能是被束缚的,但孩子不一样,他们可以斑斓多彩,所以,这类想象美文的创作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基准点——孩子,借助他们来表现出“不正常”。

二、技巧点拨

1.结合自然或生活中的“风”,你能想到哪些人生哲理或感悟?

①我们手中拿一面旗,没有风,它根本就飘不起来。可是,怎样才能有风?奔跑。对,只有勇敢地大踏步地往前跑,才能有风,才能让我们的人生之旗高高飞扬!

②没有风的湖面,如一面镜子,湖边景物倒映地非常清楚。可是,起风了,湖面就抖动了,湖边的景物也就在湖中显得模糊不堪了。人生,应该在纷繁妖娆之中保持一个独特、宁静的自己,让自己的心湖风平浪静,这样,才能将混浊不堪的外界景物分辨得清清楚楚,保持纯净的人性。

③风雨是人生的挫折,可是,人生更应有风雨才更完美。因为,历练之后的生命才能更加坚强,这样,风雨就成了美妙人生的伴奏曲。

提示:很多时候,我们在公园里,在马路边,在阳光下,在沙滩上等,都要带着思索的心灵去观察周围的景与物。记住,自然中的每一处风景,都可以与我们的人生、心灵、生命相结合,它们都有震撼人们心灵的品质。如“风”。

2.请以“风”为话题,写出三句或五句优美的比喻或拟人句。

①微风是夏日里外公手中那不知疲惫的蒲扇。

②微风是午后蔓延在庭院里那浅浅的忧伤。

③风是一个会撒娇的孩子。

④头顶有和煦的风,吹过,淡淡的,似我对你那透明而又哀伤的情思。

⑤风是一种灵动的音符,或浅唱,或低吟,它总可以让我们的灵魂很舒坦。

⑥风是一个慈善美丽的天使,它能将我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爱隽永传播。

⑦风是爱的碎碎而又喃喃细语。

⑧风是手心握不住的遗憾。

问:将这些比喻句整合一起总结一下,为何“风”可以那么美,那么诗情画意?

提示:在特定的条件下,风只能是风,它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当场所变了,时间变了,所承载或寄托的情感变了,“风”就可以很美,可以百变,可以成为很多美丽或爱的象征。所以,想象美文的关键是让思想跳出常规的框架,挖掘出景物背后的故事与情感。

3.请想出有关于“风”的三个优美题目。

①“风是很重很重的”

②“听风说话的孩子”

③“风是一双美丽的心灵翅膀”

④“聆听,风的声音”

⑤“装在瓶子里的风”

问:将上面这四个题目整合一起总结一下,它们都有什么类似的共同点?

提示:每个题目都包含一种或美或朦胧的意境。如一看到“风是很重很重的”这个题目,我们就会问“微风明明很轻柔,为何要说风是很重很重的?它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如看到“听风说话的孩子”这个题目,我们就想问“为何这个孩子会和风说话?是怎么说的?风能懂吗?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如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