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是什么伤了孩子的心:少儿心理教育72问答
19505400000032

第32章 困难家庭的孩子,该如何去教育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的确有一些穷人家的孩子读书很用功,并考取了理想的大学,但在我们的社会调查中,发现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不争气,既不好好学习,也不听话,很多还是问题少年。作者在×市少年法庭做陪审员,审理了很多未成年人犯罪的案子,这些未成年人绝大多数来自贫困家庭,一部分来自农村,一部分来自下岗职工的家庭。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教育问题,贫困家庭的孩子也存在教育问题,也存在难教的问题。

困难家庭的孩子普遍存在自卑心理,有的孩子自卑心理还很重,他们一般内向,甚至孤僻,不喜欢说话,往往独来独往,如果这样的人再加上成绩差,他们就会厌学,甚至彻底厌倦学习和学校。很多在社会、农村闲逛的未成年人就是这样的,他们几人一伙,经常出入网吧等场合,资金大多数是通过盗窃、抢劫等方式获取,直至最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在被抓获的未成年犯罪分子中,很多甚至连义务教育都没有完成,就浪迹社会了。

困难家庭的不良教育常见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内容。

(1)放任自流。穷人家经常为生计发愁,哪有闲心管孩子,除了让孩子能吃饱外,至于孩子学习上和心理上的事情,这些家长根本不知。

(2)父母教育态度粗暴、简单。这些父母大都自身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他们的教育态度主要还是用武力来使孩子暂时屈服,如棍棒教育、拳头教育、赶出家门等。在这种教育环境里成长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成问题少年。

(3)父母不良习惯对孩子的影响。由于父母自身素质不高,他们自身的一些不良习惯,甚至是恶习在孩子面前暴露无遗,如打架斗殴、盗窃、好逸恶劳等,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理所当然会染上一些不良恶习。

(4)消极的人生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有些下岗职工和农民致富无望,索性破罐子破摔,他们既无奈又悲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消极的态度会成就消极的孩子。

(5)缺乏对孩子的人格教育。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很多贫穷的父母都是这样想的,他们教育孩子要刻苦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有个好的出路。但他们大多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格塑造,或由于自身文化的局限,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6)缺乏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对于孩子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很多父母无可奈何,不知从何入手去教育他们,索性听之任之。

困难家庭的孩子不可能不教而成长,虽然贫穷的家庭环境能激发孩子学习,但教育在先,没有良好的教育,再特别的环境也是白搭。父母应该如下去做。

(1)用客观存在的环境去激励孩子。现在对城市的孩子,要倡导挫折教育,这很有意义,困难家庭的孩子就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环境,发愤图强,给自己以希望,也给父母以希望。

父母的教育态度、行为准则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父母需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不能用拳头对待孩子。

(2)对孩子信念的培养。现在很多家长忽视对孩子信念的培养,有研究表明,信念给人的力量,是兴趣力量的99倍。树立孩子积极的人生信念,可成为孩子的一种精神支柱。父母要能正确回答孩子为什么要读书、为谁读书等问题。

(3)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自信心是人生成败的一个关键,基于贫困环境,孩子普遍都有自卑心理,父母要用实际行动来影响孩子,用从苦难中走出来的成功人士的案例来教育孩子。

自信心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充满自信的孩子性格开朗,人际关系和谐,爱助人为乐。因此,自信心对孩子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