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是什么伤了孩子的心:少儿心理教育72问答
19505400000040

第40章 为什么会出现恋父情结

心理咨询师曾收到一位求助者的来信:现在的我有14岁了,我一直都沉浸在自己小时候的世界里,总是希望找个男朋友能像爸爸一样,总是喜欢爸爸抱着我的感觉,看见爸爸和妈妈吵架,虽然希望他们和好,可是有的时候我会吃妈妈的醋,喜欢跟爸爸一起睡觉,直到这么大了,有时候也会跟爸爸一起睡,可能在别人眼里感觉不正常,可是我却觉得没什么的。有时候爸爸还会吻我的额头,虽然我知道他只当我是个长不大的小孩,可是我却很享受这样的吻,还经常胡思乱想的,就连做梦都梦到爸爸。跟爸爸在一起就像情侣一样,其他的亲人都说我长大了,不应该跟爸爸抱来抱去的。我应该怎么办,这件事情我困扰了好久,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去面对爸爸了,请帮我想想办法吧!

恋父情结最初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相传古希腊神话,爱列屈拉公主因母亲与其情人谋杀了她的父亲,故决心替父报仇,与其兄弟最后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弗洛伊德借此来说明儿童性心理的特征。认为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潜意识中有一种取代母亲位置的愿望。他认为在孩子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最先要在亲近的异性家长那里得到满足:女儿会对父亲产生爱恋,爱父嫌母,还有的单亲家庭,父亲如果和哪个女人亲近一些或者再婚,女儿就以极端的手段反抗,甚至自杀,这叫作恋父情结。

一般说,女孩在3~5岁时常常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恋父烦母,但这种现象大多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如果到了青春期前,女孩子还表现出对父亲的情爱独占欲,那就成问题了。

过早失去父爱的女孩,常常会将对父亲的感情转移到现实中某个人物的身上,这个人物便会成为父亲的替代品,但他又不同于父亲。在父亲的光环效应下,“他”的形象往往更加高大,成为无可替代的“情圣”,供奉在女孩记忆的深处。

在童年时期失去双亲中的任意一方,都会严重破坏儿童内心的安全感。不安全感导致的最直接反应,是防御心理加重,常常拒绝或者回避一切不确定的因素。

“情结”不等于“爱情”,但是懵懂的女孩分不清,所以,青春期里的特殊情感就变成了“沧海水”或者“巫山云”,令之后的感情黯然失色。正如桑妤所说,她并不是真的想固着在单身的状态里,但是爱情似乎打了结,总也理不顺,更不消说婚姻。要想“破茧而出”,只有先解开情结。

在心理咨询中,曾有过好几例恋父情结的个案。有恋父情结的女性在我国还是一个不小的群体,那么为什么一些女孩会出现恋父情结呢?其原因大致如下。

(1)单亲的小孩。父母离异或母亲早逝,女孩随父亲生活。由于从小就与父亲形影不离,很容易使女儿产生情感偏移。以后,将父亲形象投射到未来男友身上,由于同龄异性很少有与父亲形象相似的,因此,一般都是些年龄比较大和年龄很大的男子,产生吻合父亲的形象。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个女子找了一个老头做丈夫的现象,即女孩存有恋父情结。

(2)父母之爱失调。一般来说,孩子较大之后,女孩喜欢父亲多点,男孩喜欢母亲多点。如果母亲由于工作忙或对孩子爱的少点,而父亲管孩子多点,会使女儿对父亲产生依赖,这会对她们今后的婚恋选择造成影响。

(3)孩子与异性接触少。孩子在青少年时代,父母就应该鼓励他们与异性多交流。如果孩子很少与异性交流和沟通,而她心目中的形象只有父亲,这样的话,会产生恋父情结。

(4)对父亲的崇拜。由于父亲很优秀,而孩子对其他异性了解甚少,很容易使孩子对父亲产生崇拜,而最终导致恋父情结。

恋父情结的负面影响比恋母情结小很多。女小男大的婚姻在我国较普遍存在。

但由于恋父情结,女子找的丈夫年龄太大,由于生理、心理差异太大,会导致男性性自卑,性生活不会太和谐,这样的夫妻往往是精神满足在主导婚姻。咨询中,也发现一些恋父情结的婚姻由于丈夫年龄太大而导致婚姻失败的。

关于恋父情结的咨询处理,还是以预防为主。有的丈夫甚至与妻子父母年龄相等,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父母难以接受这一事实。要改变成年女子的恋父情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经历漫长岁月,这样的女子情感态度基本定型。关于预防问题,应做到这样几点。

(1)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注意,切记要对女儿做好性教育,尤其是父亲要注意引导女儿,当女儿有很多亲昵行为时,父亲不能听之任之,该回避得回避,要鼓励女儿多与异性同学交流。

(2)鼓励女儿多看一些成功男士的书,不能让女儿心目中只有父亲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