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是什么伤了孩子的心:少儿心理教育72问答
19505400000048

第48章 如何辅导孩子克服马虎心理

有位家长求助于心理咨询师:我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马虎了,当我看到孩子的数学本上都是大红叉时,感到很恼火,细看孩子的错题,不是抄错题、抄错运算符号,就是把平行四边形当三角形来求面积。孩子也苦恼地说:“做题的时候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出错,做完后自己还查不出错。”不少孩子在作业和考试中,常常是大错没有小错不断,老师会认为是孩子“马虎”、“粗心”造成的。这似乎是一个顽症,无论家长如何严厉训斥,无论老师如何反复叮咛,孩子自己如何下保证,都很难改变……

宋代时京城有一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小儿子问他时他却说是马。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人家的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他的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却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画家悲痛万分,把画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马虎是指学生学习时,不细心,疏忽大意草率行事。本来这道题他会做,但还是做错了,就因为马虎,写错了公式;本来这个英语单词他记得,但由于马虎少写了一个单词,结果刚好不及格。孩子马虎,往往会影响他们的考试成绩。如果马虎形成习惯,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学习将会有很大影响,中考、高考落榜,就差那么几分,就因为他马虎,做错了几题,也许中考或高考就是他们命运的一个转折点。因此,孩子克服马虎心理是很重要的。

导致孩子马虎的原因有如下。

(1)学生对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责任心不强。这在学生马虎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由于工作忙或下岗、失业,自顾忙自己的,从不管学生的学习,放任自流,因此,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学习有什么重要性。导致他们时常应付差事,马虎从事。

(2)性格方面的原因。如急躁的学生、冲动型的学生、感情用事的学生,他们往往会马虎。

关羽大意失荆州;马谡大意失街亭。孟子也曾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辅导孩子克服马虎心理的方法如下。

(1)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当做完作业或答完卷子的时候,要在心里反复提醒自己,一定要认真地检查每一道题,一定要仔仔细细地看,精神要全部集中,一定要把作业做对,把卷子答好,这样反复告诫自己、提醒自己,能慢慢养成耐心细致的习惯,克服马虎的毛病。

(2)自己每犯一次马虎毛病,就给自己一次惩罚,或是把毛病的原因用笔记录下来,平常多看几遍,或是警告自己,并在心里默念:别人都不马虎,为什么我马虎呢?并不是自己不会,如果连自己会的都要错,那么还能有什么作为呢?一个不认真、不负责的人是成不了大事业的,我还年轻,我一定要克服它,让我学习生活得更好,我一定能成功。马虎并不是我的专利,它控制不了我,我一定要战胜它。

(3)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每一天,力争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坚持下去,从而克服遇事急躁、慌张的毛病。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的粗心马虎不仅仅体现在做题上,生活中也有很多踪迹可寻,比如整理书包、放好自己的复习资料等,经常马虎的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较差,他们会忘记带作业、学习用品,会把自己的书桌弄得一团糟,会把刚刚发到手的试卷弄丢。所以,平时在生活中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也会对孩子改正马虎的毛病有帮助。

(5)教孩子掌握检查的方法。做计算题是最容易马虎的,所以要学会“三对照”:抄在作业本上的算式要与书上的算式对照;竖式的算式要与横式的算式对照;抄在横式上的得数要与竖式的得数对照。每算完一道题不管是口算还是竖式计算题都一定要验算,不管题目有没有要求。做应用题时,有的孩子会列错算式、用错算法,这时可以告诉他们,算出答案后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这个数字可不可能出现,以及与题意相不相符合。

(6)培养自我纠错能力。每次作业完成后,一定让孩子养成自己检查纠错的习惯。如孩子未能查出错误,家长也不要直接指出,而是让孩子自己再检查,争取自己查出错误。找到错误后,要和孩子一起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共同总结检查的方法和技巧。

(7)老师和家长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任何事有了兴趣就好办。因为有了兴趣,就会有动力,就会热情,对自己会自觉、细心地完成。

(8)辅导学生进行自我暗示,要细心。大考、小考都要求学生细心,可这样自我暗示:细心,一定要细心,否则,我就会出错,我要反复检查,直至确信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