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是什么伤了孩子的心:少儿心理教育72问答
19505400000061

第61章 乖孩子的弊端

赵女士最近好烦恼:我女儿妞妞读小学五年级,是老师、家长眼中不折不扣的乖孩子。从小品学兼优。回到家,懂事的她做完功课后,还会经常抢着帮我干家务———拣菜、洗碗、拖地,做起来像模像样的。但是,这么乖的她偶尔也会让我很担心。前不久,妞妞去竞选大队长,在自我介绍演讲时,她自信地说了一句“我是老师的好帮手”,没想到班里就有同学嘀嘀咕咕议论开了,说妞妞这么说是想拍老师马屁,妞妞满腹委屈,一回来就哭,还说自己再也不想去当什么大队长了。她爸爸平时对她的教育比较严厉,可以说几乎不对她笑。孩子一遇到挫折还是六神无主,情绪沮丧,我也不知道该咋办……

很多父母都喜欢乖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听话、爱学习,使父母少操一些心,这样的乖孩子一般邻居和老师都喜欢,并总是夸奖他们,父母听了也是高兴不已。但这样的孩子也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他们进入大学和踏入社会后表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1)强迫人格特征明显。在社会心理咨询中,我们曾接待很多患强迫症的求助者,咨询中发现,他们小的时候,强迫人格很突出,这样的人格特征小时候受到父母肯定,但他们踏入社会,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压力,心理问题就表现出来。

(2)思维不活跃,创新能力不强。笔者调查很多私营企业的老板,发现他们虽然文化不高,但他们思维活跃,喜欢奇思妙想,最终有所作为。有些乖孩子,总是按规矩办事,思维刻板,长大成人,依然是那种按规矩办事的思维模式,因此创新能力不强,这样的人可能一辈子就过着那种极平淡的生活,知足而乐。

(3)心理问题困扰多。乖孩子的整体素质并不高,因为听话、爱学习,家长和老师都认为他是有出息的孩子,这就更加强化孩子的这种乖巧行为,而使他们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笔者曾接待一位女大学生,是母亲陪她前来咨询的,她的问题是社会恐怖症。原来,这个大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一直是母亲和老师心目中的宠儿。但她的社交能力很差,她母亲由于对自己婚姻的失望,泛化到对男人的不信任,从小就教育她不要跟男生来往,提防异性。读中学由于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心理问题表露不怎么明显,但上了大学,环境发生了变化,她的心理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乖孩子,一般心理素质不高,难以应对突发事情,挫折承受力也差。因此,父母和老师都要积极关注乖孩子的心理素质,别忘了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

(1)不要采取过激的方式。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骂不容易成才”。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通、打一顿。这样粗暴地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能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2)以身作则。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空洞说教远不及实际行动的影响力大。有这么一则公益广告吗:母亲给外婆洗脚,儿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样学着要给母亲洗脚。同样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长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说不是一个失败的复制品。可见大人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

(3)大人的意见要统一。有的时候家长之间相互要通气,对于同一件事情的看法要争取一致,态度也要统一,切忌你说东我说西,你扮白脸我扮红脸,更不能当着孩子面就相互数落。否则孩子往往会迷茫,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时间一长,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就会荡然无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较困难了。

(4)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学业固然重要,但兴趣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源泉。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是读书机器,而是全面发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出某方面的爱好,千万不要干涉,而是应该鼓励他,说不定这方面爱好还能成为孩子的一项技能。

(5)如果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应先改变自己。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从环境或父母那儿直接传授下来的。树立榜样来教育是发展孩子道德行为最好的办法。

(6)合理的管束。管束孩子是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权威:当孩子犯了错误,我们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有权威性。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们提的要求是将伴随惩罚或奖赏的。合理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当然,对孩子的管束必须是负责任的。而且要告诉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父母的意见要保持一致:父母在管束孩子时意见要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可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即使对爸爸的管束有异议,也在孩子不在场时,与他进行讨论。这样做,也可以树立起父母双方的权威性。不要惩罚得太多:不可从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对他好的表现进行奖励。

(7)用积极鼓励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观。父母需要主动地将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给孩子,以便于孩子在社会上成长。当然,在这方面,身教胜于言传,我们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样。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不可以让孩子去做他们不愿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让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父母以身作则,注重孩子价值观与礼貌的培养,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8)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选择权。随着孩子的成长,给他越来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利是很重要的。必须有意识地要求自己,甚至是克制自己那种什么事都为孩子做的想法,给孩子一些自由度。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父母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因此更加尊重父母,爱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