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是什么伤了孩子的心:少儿心理教育72问答
19505400000078

第78章 家画作品心理分析报告(1)

姓名:照思思 性别:女 年龄:11 学历:小学

作为绘画心理治疗中的一种,家画疗法对深入地了解求助者内心世界具有良好的效果,每周按排2~3次绘画,不断地心理辅导、疏导和矫正,疗效明显。随着描绘表达的变化会间接地影响到求助者的认知模式,表达特点和行为模式。只要在绘画中具有变化性,求助者症状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变。画家疗法受众面比较全面,对文化程度等要求不是很高,尤其是能让求助者消除较强的自我防御心理,达到心理治疗的效果。家画疗法可用于调解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消除心理阴影等,效果很好。

(家画疗法网上分析见网页http://www.jzjzz.com/)

(一)来访者存在情绪冲动性

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它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孩子平常表现出的喜、怒、哀、惧正是情绪的四种基本表现,不同的境遇使孩子有不同的情绪表现,不同兴趣志向的孩子有不同的情绪反映。积极的情绪对孩子的行为起促进和增力的作用;消极的情绪对孩子的行为起削弱和减力的作用,因此培养孩子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保持积极的情绪对目前的学习乃至孩子的一生的成长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孩子还处在充满“危机”的少年期,他们的情绪具有冲动、易变、肤浅、强烈而且不协调、不成熟的特点。有些孩子时常表现的烦躁易怒,这正是他们情绪的冲动性。有些会表现为今天对绘画产生兴趣,买笔备纸,明天又对足球产生兴趣,后天可能又迷上电脑,这正是他们情绪的不稳定易变性。作为家长应该对孩子的情绪特点有足够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把握孩子情绪变化的特点,适时地不失时机地培养其保持良好的、乐观的心境,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这一“危机时期”,保证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二)来访者存在攻击性特点

攻击行为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损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儿童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总体来说,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

如果攻击行为延续至青年和成年,就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孩子经常出现攻击性较强的行为时,老师、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及早予以矫治。

攻击行为的原因如下。

1、遗传因素。有些攻击性强的儿童可能存在某些微小的基因缺陷。有的孩子生来就有很强的攻击性。

2、家庭因素。有些家长惯于用暴力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结果孩子也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其他儿童,表现出攻击行为。如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做错事,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他一顿。孩子挨打以后,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一旦“转稼”到别的人身上,就易找别人出气,逐渐形成攻击行为。又如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有人欺侮你,你要狠狠地揍他。”在大人的纵容下,孩子容易发生攻击行为。

3、环境因素。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攻击是观察学习的结果。由于儿童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因此,孩子很容易模仿其周围的人或是影视镜头里人物的攻击行为。有资料表明,经常看暴力影视的儿童,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如果儿童经常看暴力影视片、武打片,玩暴力电子游戏,会使孩子的攻击性心理得到加强。

强化作用也不可忽视。如果一个孩子在偶然几次的攻击行为后,得了“便宜”,尝到了“好处”,其攻击行为的欲望会有所增强。若再受到其他孩子的赞许,其攻击行为就会日益加重。

攻击行为的对策如下。

1、创造和谐的环境。实践证明,生活在一个有良好家庭氛围、有充裕玩耍时间以及有多种多样玩具环境中的孩子,攻击行为会明显减少。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玩耍时间和玩具,不让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不让孩子玩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不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语言。

2.避免孩子的攻击行为。如果孩子打了人,家长不制止,打人就成为攻击行为的“奖励物”,使孩子觉得打人并没有什么不对,以后还可以去打别人。所以,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家长要及时处理,使孩子认识到什么行为是错的,应该怎样做才对。

3.教孩子懂得宣泄情感。烦恼、挫折、愤怒是容易引起攻击行为的情感,因此要教会孩子懂得宣泄自己的感情,把自己的烦恼、愤怒宣泄出来。可以试着用游戏的方法来纠正。选用一些跑、跳、投球、打沙袋、撕纸等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把自己的烦恼、愤怒宣泄出来,使孩子尽可能将攻击行为降到最低程度,同时要教育孩子懂得正确宣泄情绪的方法,既不能伤害自己,也不能伤害他人。

4.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感。有些孩子见到小动物,会去虐待它,以发泄内心的愤怒。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饲养小动物来养成孩子的爱怜之心。这种鼓励亲善行为的方法,是纠正孩子攻击行为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5.对孩子的攻击行为“冷处理”。“冷处理”,就是在一段时间里不理他,用这种方法来“惩罚”他的攻击行为,如把孩子关在房间里,让他思过、反省,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不向孩子提供呵斥、打骂的攻击原型。如果把这种方法与鼓励亲善行为的方法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6.引导孩子进行移情换位。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攻击者在看到受害者明显痛苦时,往往会停止攻击。然而,攻击性很强的人则不然,他们会继续攻击受害者。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移情技能,不会同情受害者。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告诉孩子,攻击行为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导致严重后果。再让孩子换个位置想想,如果你是受害者,那么,你将会有怎样的感觉和心情呢?让孩子从本质上消除攻击行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7.家长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家长必须注意自身修养,不要因自己对某些事情不顺心而在孩子面前毫无顾忌地攻击别人。夫妻之间要避免争吵打骂,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不要使用训斥、隔离等手段来矫正,这样易造成孩子与家长的对立,从而引发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8?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种良好关系可以强化孩子好的行为,家长爱抚亲吻的动作、关切的表情和温和的语气都会向孩子传递爱的信息,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家长应该积极关注孩子:家长不但要关心孩子的吃穿、健康,还要关心孩子的认知、情感、人格、行为等方面的表现。

(三)来访者缺乏安全感

缺乏爱的孩子,就缺少人格健康发展的原动力;缺乏爱的孩子,会感到安全感缺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会逐渐失去探索外部世界的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强烈地依恋父母或其他养育者,这种依恋是在婴儿与父母或养育者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过程中形成的。儿童要求的不仅是父母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更要求父母为孩子的心理安全提供保障。当儿童探索外部世界时,依恋会使他有一种安全感。当儿童的依恋对象存在时,儿童通常可以不理会父母同陌生人玩。但当他感受到危险时,则会立刻向父母或其他依恋对象求助,父母应对儿童的哭、笑、发声等信号敏感,并做出恰当的、积极的反应;指导儿童的时候要用热情的语气和温和的要求;在适当的时候用肯定的语气支持儿童的行为,这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和长期的效应。

仅仅满足儿童的物质需要是不够的。他们需要亲情,需要心理安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另一种情景。父母大发脾气,以惩罚恐吓儿童,大声斥责,把孩子推推拉拉,甚至施以体罚。有些父母认为,这样对儿童进行教育,是为了不把孩子惯坏。事实上,当父母这样做的时候,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恐惧和痛苦,并未达到应有的目的。此时,某些儿童所感觉的恐惧是失去父母之爱的恐惧。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被父母打了一顿的幼年儿童,还会抱着父母不放,此时他们可能纯粹是为了安全而寻求保护,而不是希望得到爱。

儿童安全需要的另一种表现是,他们希望有一个可以预测的有序的世界。家庭内部发生争吵、打架、父母分居、离异或死亡,都可能使儿童感到特别恐惧。还有一种儿童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是,儿童被当作成人的替罪羊。老师和家长可能由于自己工作或个人情感受挫而积蓄了消极的情绪,他们可能无意识地将受挫感通过生理或心理的虐待施加给儿童。在生活中最常出现的情况是父母在评判儿童行为时,常常没有固定的标准,父母的心情就是标准,致使儿童往往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做,因为往往他们没什么错事却也让父母或老师不高兴,甚至招来惩罚。

(四)来访者存在依赖性

依赖性是指凡事都要依靠别人,缺乏自立和处理能力的一种心理倾向。有依赖性的人,往往有以下表现。

1、没有主见,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甘愿置身于从属地位。

2、遇到事情总想依赖父母、老师或同学,总希望他们能为自己作出决定,不敢独立负责。

3、依赖性强的同学往往喜欢与独立性强的同学交朋友,他们显得很顺从,希望独立性强的同学能给他们出主意。如果失去了可以依赖的人,他们常常不知所措。

孩子学习生活缺乏主动性,依赖性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长管的过多、管的过细有关,也和孩子学习目标不明,动手机会少有关。产生依赖性的原因如下。

1、孩子处于过分爱护的包围之中,往往容易产生依赖心理。

2、一些孩子利用依赖性作为一种表现自己价值或者引起别人注意的手段。“妈妈帮我一下,我看不懂这本书。”他们的请求远远高于他们实际需要的帮助。

3、当父母屈服于孩子的哀求,或担心孩子玩的时间太长而耽误了学习,于是满足孩子要求陪着他做作业时,你可能会铸成大错,导致孩子依赖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