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是什么伤了孩子的心:少儿心理教育72问答
19505400000077

第77章 附录二 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捷径———家画疗法

家画疗法,又称家画心理治疗,是心理咨询师让求助者在一张A4的白纸上,画自己过去的家或想象中的家,然后心理咨询师通过求助者的画与求助者进行心理交流,帮助求助者分析心理困惑产生的原因,对求助者进行心理疏导,让其走出心理困惑。

家画疗法,类似于自画像测验、画树测验和房树人测验等,是绘画心理疗法系列中的一种,都属于心理投射。绘画心理疗法,是让绘画者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言语工具,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并且在绘画的过程中获得抒解与满足,从而达到诊断与治疗的良好效果。无论是成年或儿童都可在方寸之间呈现完整的表现,又可以在“欣赏自己”的过程中满足心理需求。作为一种“玄妙”的语言,咨询师可以通过绘画解读其心灵密码,透析深度困扰人们的“症结”。作为心理诊疗的一个有效工具,真可谓“此处无声胜有声,述说不清能看清”———用绘画的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其功效是巨大、独特的。

(一)为什么要画家

人的很多心理问题都与家有关,如家庭暴力、缺乏家庭温暖、父母离异等等,都会对人心理产生影响,留下心理阴影。通过绘画、画家,人的心理轨迹就可通过画投射出来,供心理咨询师分析和进行心理治疗。我们在长期的心理咨询实践中发现,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如恐怖症、抑郁症、恋父情结、恋母情结,等等,很多都源于他们童年的心灵创伤,有些心理问题在童年没有表现,但当他成年后,由于受到挫折和压力的刺激,就会犯病。家和人的童年经历对一个人的一生会产生重要影响。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绘画心理治疗中,要画家的原因。

(二)家画疗法的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

绘画在早期多被作为人格诊断的工具,如人物画测试、画树测试等,均为投射法的应用测试。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精神病院中的住院病人的艺术作品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很多人都认为,病人的绘画可以用于心理病理学诊断(MacGregor,1989)。在这个时期,大多数医生相信精神病人的艺术作品可以证明他们对病人的诊断,特别是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例如,在塔迪厄(Tardieu,1872)的《精神病人的法医学研究》一书中,让病人绘画是诊断精神疾病的一种方法;西蒙(Simon,1876)在“想象与精神病”一文中讨论了对精神病人绘画作品进行的一系列研究;隆布罗索(Lombroso,1895)也提出,可以通过精神病人的素描和油画作品观察到他们的心理状态。

作为一种投射测试,绘画也可以用来测量人的智力和人格。玛考文(Machover,1949)认为:“在画一个人的要求下,一个人画出的人与这个人的冲动、焦虑、冲突以及补偿的特点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画出的人就代表这个人,而画纸则代表了环境。”她的画人投射测试和她对个体在人物画中内在心理的投射研究,影响了临床应用研究对成人和儿童所画人物的分析。古德伊纳芙(Goodenough,1926)和哈里斯(Harris,1963)将绘画同儿童的心理年龄联系起来,发展了“画人测试”(Draw-a-man,DAM)的年龄常模,用来对儿童进行智力测量。后来巴克(Buck,1948)、玛考文(Machover,1949)等人的研究进一步证明“画人测试”还可以用来揭示儿童的人格特征。很多人认为,从绘画中不但可以得到许多有关绘画者本身的重要信息,而且还可以得知他对他人的知觉。绘画被作为内部心理状态的视觉表征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绘画不但反映内部心理状态,而且表现绘画者的主体经验。

斯尔文绘画测试(Silverdrawingtest,SDT)是通过绘画表现测量智力的一个初步尝试,它来源于这样一个假设:语言能力低下儿童的智力经常受到低估。斯尔文设计出一系列以图形形式来评价儿童解决问题能力的绘画测试。她强调要从认知的3个方面进行评价:预测性绘画、观察画、想象画。

家画测验,类似于房树人测验,不同之处在于,两者的绘画指导语不同,家画测验并不要求只画房树人,而是画家,这样求助者画的内容就丰富多了,但又必须与家有关。

在临床心理学中,给被测试者铅笔、橡皮以及几张白纸,要求他们在白纸上描绘一些图画,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图画进行分析、评定、解释,以此来了解被测试者的心理现象、功能,判定心理活动的正常或异常等问题,为临床心理上的诊断和治疗服务。有关这种形式和类型的心理测验统称为绘画测验。

画家疗法具有心理测试的功能。该测验既可以用于群体测试,又可以用于个体测验,可用于心理门诊求助者的心理诊断,为心理咨询提供有关人格方面的信息。画家疗法具有主动性、构成性、非言语性的特点,避免反应内容在言语化过程中变形,从而更具体地了解被测者的人格特征,捕捉到难以言表的心理冲突。画家疗法再度测验不会导致心理防御,有利于反复施测,追踪观察。

(三)家画疗法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绘画心理治疗大师Robin认为,人们的思维大多是视觉的,因此通过可视的绘画更有利于认识和解决问题;记忆可能是前语言的或者是禁锢的,人们的创伤可能被压抑,用语言无法提取,从而难以治疗;还有许多情绪体验的内容本身不能被人们用语言所描述,也就无从治疗;阴暗面更容易通过绘画来表达,绘画本身是符号的和价值中立的,患者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问题,这种表达具有隐蔽性,不受社会道德标准等方面的约束。除了心理治疗之外,创造过程也为患者提供一种看待自己所面临问题的新方式。比如,当个体面对伤痛无力改变时,绘画可以帮助人恢复受伤的心灵。

有人称绘画心理疗法为心理治疗的艺术途径。患者将积压在心中的消极情绪通过绘画转化成作品,一方面可以发泄减轻心中的压抑和焦虑,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治疗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认识和反思自己的情绪和问题。鉴于绘画治疗的特点,其主要适应于不能说话或不想说话的患者,如孤独症、失聪、迟钝、大脑损伤、妄想;对言语治疗有阻抗的人或情况,如对谈话疗法有抵触情绪,而其他方法均无疗效的,以及情绪障碍、创伤等心理疾病患者。

绘画疗法类似于音乐疗法和读书疗法,对儿童和成人都有帮助。著名教育家迪斯特佛赫说:“儿童画一小时画获得的收益,比观看九小时画所获得的收益还多。”科学家认为,儿童绘画是健全机体的一个途径。在生命初始阶段,视力和动作的发育特别重要,绘画有助于这些系统工作的协调,儿童绘画还能参与大脑半球间相互关系的协调,专家们一致认为,儿童绘画能促进分解、合成思维的加速形成。

绘画对成年人的帮助也很大,被广泛用于消除心理紧张、解除人为的一系列心理机能障碍。近十年国外有很多应用绘画作为治疗手段的应用性研究,发现绘画疗法不仅可以处理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创伤问题,而且可以使心理障碍患者的自我形象、自尊或自我概念、社交技能等得到提升,促进语言的发展与认知功能的改善。今天,绘画疗法已经被世界心理治疗界公认为是一种效用优异的疗法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几乎各个流派的心理技术,都能够整合在绘画疗法中而获得面目一新的应用。尤其是对于不愿以语言交流的来访者,绘画有着独特的效果。

绘画作为情感表达的工具,能够反映出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心理意象),将潜意识的内容视觉化的过程。人们对绘画的防御心理较低,不知不觉中就会把内心深层次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和愿望等投射在绘画作品中,有时也可以将早期记忆中被隐藏或被压抑的内容更快地释放出来,并且开始重建过去。而且在绘画的过程中,个体可以进一步理清自己的思路,把无形的东西有形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为心理意象。这样就为治疗师提供足够多的真实信息来为患者分析和治疗。文学家艺术家们沉浸在意象想象中,用文字、绘画和音符表达他们想象中的意象象征。所以用绘画表达象征性意象的理解和诠释是人类了解心灵以及进行心灵交流的必要途径和形式。

由于意象和言语属于不同的认知系统,用逻辑思维中的言语改造原始认知中消极意象(心理障碍)是很困难的,以致某些谈话疗法效果不理想、不长久。如有些人发现他人心理有问题,常用劝告、疏导的方式,以为改变了他人的观点认识就能解决问题,却因为言语在解决心理问题中存在局限性而难使思想工作有实效。

Robin认为,除了心理治疗之外,创造过程也为患者提供一种看待自己所面临问题的新方式。他通过比较研究后认为,绘画疗法有许多优势:①艺术提供了特有表达的可能,可以在一幅作品或系列作品上表现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事件,可以把不可调和的情感合成在一起。②绘画治疗是灵活的、多面性的,它适合不同年龄、不同疾病的患者,可以在不同地点实施。③绘画疗法可以使心理治疗常态化,即可以在人们的所有日常生活情境中开展。④绘画等艺术方法可以安全地释放毁灭性力量,使心灵得到升华。

与传统的心理治疗相比,绘画疗法是运用非语言的象征方式表达出潜意识中隐藏的内容,患者不会感觉被攻击,阻抗较小,容易接受,有利于真实信息的收集;绘画疗法不受患者语言、年龄、认知能力及绘画技巧的限制;治疗的实施不受地点和环境的限制,并且可以灵活采取单独或集体进行的方式;绘画疗法可以使患者通过正当的方式完全的释放毁灭性能量,使患者的焦虑得到缓解,心灵得到升华;绘画治疗的测验可以多次使用而不影响诊断的准确性。此外绘画本身有助于个体认识自己无意识中内容,从而产生治疗的效果。

绘画和治疗之间的交互作用可以评估治疗过程,并澄清人格的内在动力,以及揭露隐藏的冲突。绘画催化儿童的自发性,并帮助受阻的青少年远离个人发展上的关卡。绘画亦可以帮助成人辨认在其行为当中反复发生的主题,并专注在最凸显的问题上”。实践表明,绘画是人们最适宜的心灵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