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
19508000000036

第36章 让钱生钱——投资助你跑赢CPI(3)

通俗地说,保险就是互助,保险公司为我们提供了多人互助的平台。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一个家庭如果发生了意外,就会找亲戚朋友来帮忙,但亲戚朋友有限,所发挥的作用也有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人从朴素的生活进入奢侈的生活很容易,但是如果想从奢侈的生活中走出来就没那么简单了。

同样的道理,一个和和美美的家庭如果遇到飞来横祸结果会是怎样呢?可能出现多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可能是经济问题,比如直接的经济损失、经济来源消失或者大笔的医疗费用无力支付;另一方面可能是精神方面的打击,包括对受害者本人及其家庭成员。这些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时间,那么保险就是为了解决过渡时间中遇到的各种经济问题的,主要包括疾病治疗、对受害人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老人赡养等一系列问题。换句话说,保险减轻了被保险人及其家庭受到危害后的阵痛,甚至保障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些年轻人认为,每年花几百元钱购买意外险太不划算,这个世界这么大,哪有那么多的意外发生,即使有意外发生也不一定轮到自己。这是一种侥幸心理。

在二战中的某个冬夜,德军对莫斯科的又一次空袭中,一位著名的统计学教授出现在空袭避难所里。而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出现过。“莫斯科有700万居民,”他过去常常这样说,“有什么理由指望炸弹会击中我?”因此他的朋友对他的出现感到奇怪,询问是什么让他改变了看法。“瞧,”教授解释道,“莫斯科有700万居民和一头大象。而昨天晚上,他们(德军)炸死了那头大象。”

意外是突如其来的客观事故,它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它什么时候光顾、光顾到谁头上,谁也说不准。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它具有“一人为众、众为一人”的互助特性,尽管意外事故发生给人们带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灾难,但如果投了一定保额的意外险,这份保障至少可以使受难者及家属在经济上得到相当的援助,在精神上给予一定程度的安慰。

不少年轻人对医疗保险嗤之以鼻,觉得自己正值壮年,没有必要花这份冤枉钱,其实这种想法过于偏激。现代社会压力陡增,年轻的白领们在巨大的压力下每天超负荷工作,有的人则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暴饮暴食、嗜烟酗酒等,这些将直接造成神经内分泌功能混乱、新陈代谢功能下降及自身免疫功能下降,从而降低机体抵御癌细胞生长繁殖的能力。有资料显示,我国约有70%的人呈亚健康状态,从事研究工作的脑力劳动者是最易进入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之一。年轻白领承受工作压力的同时,尽早地购买一份适合自己的疾病医疗类商业保险无疑是明智之举,因为年纪越轻费率越低,而且越早拥有保障。

有些年轻人喜好激进的投资方式,只要是现金投资总喜欢和收益率挂钩。可是保险的优势不在于投资收益率的高低,而在于它的保障功能。它好比理财金字塔的地基,年轻白领只有为自己准备好充足的保障,其他的理财计划才可能一一实现;如果没有打好这个地基,所有的风险投资都将是空中楼阁,一旦坍塌,后果将不堪设想。只要每年缴纳的保费在合理的收入比例范围内,它对你的整体投资计划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相反,它还能为风险投资保驾护航。在风险投资失败的时候,你完全有能力跌倒了再爬起;在意外和疾病等风险来临的时候,因为购买了足够的保险也不必影响你对风险投资的继续。

理财专家表示,与彩电、手机、汽车等实物形态的产品不同,保险永远都没有“最好的、最受欢迎的”一说。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收入、不同爱好的人都有着最适合他们的保险;在保险合同的背后,各家公司的服务水准、赢利能力也根本无法简单地量化比较。

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副教授粟芳认为,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最重要的是做到自己的保险需求、产品的保障范围和支付保费能力三者的互相匹配。当这个核心要素满足以后,可适当比较保险公司的服务水准、产品的价格和收益率等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买到最“合适”的保险。

某寿险公司也表示:“有些客户与代理人第一次见面时会说‘你帮我推荐一个好的产品吧’或者‘你认为我一年花多少钱买保险合适’,代理人一般无法回答。合格的代理人应当向客户咨询财务状况,了解他(她)希望通过保险得到哪些保障或利益,然后才能设计方案。如果一见面就说‘××产品非常好’、‘最有特色’、‘肯定合算’,那是最典型的误导客户的方式。”

一位资深保险经纪人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现在买彩电,花5万元或许就能买到品质最好、档次最高的产品;但如果是买保险,每年缴5万元,通过A产品可以得到1000万元的保障,但B产品可能只能带来100万元的保障。A和B之间无法简单比较好坏,只能看哪一种更适合特定客户的需求。他说,现在上海出现了“保险超市”,同时销售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这种形式虽然很有创意,但必须有专业的保险代理人或经纪人为客户提供分析,绝对不能像大卖场一样粗放式销售。

你会投资吗——理性投资

你会投资吗?做道题测试一下。

参加工作后领到的第一份工资,你是如何分配的?

1花一些存一些。

2没计划地花光。

3有计划地花光。

4已经忘记了。

解析:

选1:你是位现实主义者,做事情会给别人和自己留有相当大的空间,你不愿承受太大的投资风险,又不愿失去大好的创业机会,因此事业相对平稳,发展也随之缓慢。

选2:不能统筹规划理性投资,易随波逐流,不过你是非常精明的人,善于把握商机,寻一位超强的投资专家为合伙人,相信成功会属于你们。

选3:你胆大心细,做事有目的性,是位理财高手。面对商机能够看准形势全力出击,企业运作资金相对较大,大投入大产出加之成功地管理,你的事业发展会更加迅猛。

选4:对于目前的创业投资没有清晰的规划,因现状对你处于较大优势,致使不用过多顾及以后发展会怎样,建议应该制订合理的企业投资方案,这样才能健康地长足发展。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世上只有错买东西的人,没有错卖东西的人。但是,这个世界永远是买东西的人远远多过卖东西的人。也许曾经错买过100件东西的人经过理性分析,照样会错买第101件物品,这件物品也许是一件成本仅值100元的衣服,但因为是某个服装品牌,所以成交价是1000元。然而,你也许还心满意足,觉得物有所值,因为这是你给爱人的结婚纪念礼物。消费行为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加入某种实用和感情因素,是否真的物美价廉或物有所值,就不一定是基于理性标准而是基于感性判断了。

没有感情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正是人们有了丰富的感情,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多姿多彩。但是,在投资领域掺入感情,后果将不堪设想,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有一次,他与一位同事掷硬币打赌,若出现的是他要的一面,他就赢得1000美元,若不是他要的那面,他就要付给那位同事2000美元。

这么听起来,这个打赌似乎很有利于萨缪尔森的同事。因为,倘若同事出资1000美元的话,就有一半的可能性赢得2000美元,不过也有一半的可能性输掉1000美元,可是其真实的预期收益却是500美元,也就是50%×2000+50%×(-1000)=500。

不过,这位同事拒绝了:“我不会跟你打赌,因为我认为1000美元的损失比2000美元的收益对我而言重要得多。可要是扔100次的话,我同意。”也就是说,他同事的观点可以更为准确地表述为:“一次很难出现我想要的平均定律的结果,可是100次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