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福布斯财富故事会:福布斯全球顶级富豪成功商道
19508600000058

第58章 雅虎酋长:杨致远(2)

不过据杨致远后来回忆说,没过几个星期,对方就希望他们能成为网景的正式员工,专门负责雅虎的事务。杨致远认为,其实这和美国在线的收购方式大同小异,他们希望将雅虎变成内制的产品,只是提供股票作为报酬。当然与美国在线也有区别,网景当时尚未公开上市,它的股票价格非常低。尽管杨致远很难抵制这样的诱惑,但最后他依然采取了同对待美国在线一样的态度——回绝对方。

这样的结果很尴尬:一方拿着资金四处寻觅,一方耐心等待,投资者和创业者的这层窗户纸,终究需要一位“关键先生”来捅破。就在杨致远和费罗绞尽脑汁寻找出路的时候,神秘人物终于出现了。他叫麦克·莫里兹,是介绍水杉基金投资雅虎的伯乐。

初次拜访千里马,还是在杨致远和费罗设在斯坦福大学的那辆拖车里。莫里兹回忆道:“两位雅虎的创始人坐在窗帘紧闭的小空间里,服务器冒着大量的热气。每隔几分钟,电话答录机里就有一通留言。高尔夫球具挂在墙边,装比萨的纸盒散落一地,没洗的衣服丢得到处都是。”麦克·莫里兹感叹道:“没有一个母亲会希望自己儿子的卧室像他们那样。”虽然莫里兹对杨致远和费罗一塌糊涂的生活状况深表忧虑,但对他们的态度还是相当赞赏的,他们忘我的投入让莫里兹非常动心。只是当时雅虎尚未形成赚钱模式,让这位伯乐有些犹豫不前。

麦克·莫里兹所介绍的水杉基金,是最被硅谷看好的基金之一。当时乔布斯和他名噪一时的苹果电脑公司,就因水杉资金的注入而如虎添翼;创造电视游乐产业的Atari公司也曾受惠于它;甲骨文公司开发并控制资料库市场多年,取得成功也离不开它的大力支持;提供网络硬件设备的大户Cisco系统,也是水杉基金鼎立栽培的结果。水杉基金有点石成金的妙招,它成就了无数知名企业,也为自己赚取了巨额财富,确立了自己在投资领域的显赫地位。

1995年4月,水杉基金打破从来不给任何免费模式的公司投资的先例,投资雅虎近200万美元。它是雅虎的首家也是唯一的一家风险资本投资者,雅虎公司挂牌成立。从这一刻起,杨致远和费罗这两位因业余爱好而创办雅虎的青年,终于被水杉基金送上了事业发展的快车道,他们从此风驰电掣地奔跑在互联网行业的征途中。

随着规模的日益扩大,雅虎迫切地需要专业的经理人有效地分配人力资源、训练员工,将公司的管理提升一个档次。其实早在杨致远和费罗刚创业时,他们就确信双方谁都当不了CEO,因为谁都不肯听对方的指挥,因此只得找第三方来仲裁。他们在等待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到来。

几个月之后,随着提姆·库格的到来,杨致远和费罗心中的石头才算彻底放了下来。库格也是斯坦福大学的高才生,从读研究生开始他就尝试创业,主要是帮助一些有钱的斯坦福学生修理汽车引擎。来雅虎之前,他只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师。

当然,过去不能代表未来。当时,雅虎要想商业化运作,就必须要有进账。因此,库格上任后的第一道指令,就是“让雅虎像个赚钱的公司”。雅虎面临残酷的市场竞争,许多掠食者都虎视眈眈。当时,Infoseek停止向所有链接的网站收取佣金,开始出售广告版面;Lycos正式与卡内基美仑大学分离,以商业化的姿态积极扩张市场;McKinley则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工商指南,来吸引顾客的关注。如此白热化的竞争,给雅虎的新计划带来很大压力。

尽管竞争激烈,雅虎依然在1995年8月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它的网站上,增加了许多新功能,也扩充了许多广告版面。不过此举也引起了用户的不满,雅虎收到许多电子邮件,指责雅虎出卖尊严,令人难以接受。这些反对的声音只持续了几天而已,毕竟雅虎此举的目的只是为了增加收入。而且这只是少数人的抗议行为,并不影响大多数人对雅虎钟爱有加的态度。

除了扩充广告版面提高收入外,雅虎也对分类体系做了修正,把原来的19项类别精简为14项,同时它还推出路透社的新闻连线服务。用户只要在雅虎首页中点击头条新闻,就可以接收到不同类型的新闻资讯,包括财经新闻、娱乐新闻、最新头条、政治新闻,等等,非常方便。这项网络即时新闻服务的推出,使雅虎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

雅虎推出这么多的新服务,主要是希望用户可以认同它的多项功能,使自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雅虎也通过新服务的推出成功地塑造了独特风格,使得竞争对手争相效仿它的方式。因此,雅虎成为网络各项资讯的重要供应站,只要雅虎沿着这条道路坚定地走下去,成为数以百万计的人群朝夕相伴的信息提供者,它的财富之路也会越走越宽广。

所以,杨致远一直拥有这样的信念:只要更多的人使用雅虎,自己就会获得成功。他们要做的,就是让雅虎继续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吸引更多的人关注雅虎,传播雅虎。他们将成为这一行业最顶尖的人物,财富也将随着雅虎的知名度、受众的增加而成倍增长。

到1995年8月,雅虎整个网站服务重新布局完成之后,管理阶层又遇到了新的问题,他们急需一笔庞大的资金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尽管雅虎因为广告收入获得了一些利润,但这只是杯水车薪,公司实际可供使用的资金依然不足。而且,雅虎的市场潜力巨大,如果仅凭广告收入,无疑是见识短浅,会严重阻碍公司在其他领域的开拓。因此,杨致远和费罗隆重宣布,希望有人能投入资金,但是,这次他们的开价足以让人望而却步——4000万美元。

这个价格简直高得离谱,因为雅虎上一年度只有400万美元的资金,不久前才获得广告收入。令人意外的是,许多风险投资公司一点都不惊讶,杨致远形容说:“他们甚至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可见雅虎的商业运作,已经得到了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认可。雅虎已经成为一个可以快速赚大钱的公司。

作为企业,赚钱才是硬道理。雅虎商业模式的转变,证明了杨致远的务实态度,也证明了市场规则的不二法门:企业必须赢利。

阿雅联姻,全球瞩目

1996年4月,杨致远曾经在华尔街掀起轩然大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9年之后的2005年8月11日,他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是这次地点挪到了中国。

当天,在阿里巴巴与雅虎合作的新闻发布会上,雅虎公司CEO丹尼尔·罗森格和阿里巴巴CEO马云坐到了一起。马云幽默地说,今天是中国的情人节,阿里巴巴和雅虎7年的缘分,在今天终于结合在了一起。两家公司同时在北京宣布: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得到雅虎10亿美元投资,打造中国最强大的互联网搜索平台。人们笑称此次并购为“阿雅联姻”。

此次收购对于雅虎中国究竟有何意义,杨致远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表示:与阿里巴巴公司的结盟,将极大地增强并支持雅虎公司的全球战略及其在中国的影响力。阿里巴巴公司CEO马云以及管理团队对中国市场拥有深刻的理解能力、高效的管理能力,以及对互联网未来发展机会的杰出战略判断能力。雅虎公司坚信,阿里巴巴公司将领导中国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搜索的长期发展。显然,雅虎还是非常看好中国这个市场的。

阿里巴巴收购了雅虎中国,并将之发展为专业的搜索业务,这无疑为阿里巴巴的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马云认为,搜索必须要有一个重大的改革,现在的搜索都是工程师的游戏,全中国有13亿人口,真正懂技术的只有2000多万,很多人跟他一样不懂技术,他的工作是引导13亿不懂技术的人喜欢在网上做生意,雅虎中国就是要让不懂技术、不懂网络的人都能使用搜索引擎,快速尝试搜索引擎。

对于这一并购,杨致远事后表示:马云太精明,自己卖亏了。其实在“阿雅联姻”前夕,适逢百度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首日股价最高冲至150美元,“中国概念”再度成为华尔街的热门话题。

有人提出疑问:“这一事件是否抬高了双方的交易估值?”马云否定了外界的这种猜测。他说:“我们和雅虎谈的时候,百度还在决定要不要上市。”他解释道,实际上和雅虎见面是在2005年5月1日,而7月开始正式洽谈,8月6日百度才上市,两者应该没有关系。

不过,百度的上市还是让杨致远有点懊悔。他表示:百度一上市,他就打电话给马云。雅虎将搜索引擎卖给阿里巴巴的价格太低了,但是没办法,一切都已经确定了。

10亿美元价格是如何定出来的,这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杨致远透露,这是马云定的。杨致远说:“他(马云)太精明了,没有这个价,他不跟你谈。”

回顾2005年8月11日,当时交易公布时,马云曾说过,他追求雅虎长达7年。这到底是一句玩笑还是确实如此?杨致远和马云到底谁先主动追求对方呢?

在某次大会上,马云和杨致远都在现场。马云坦白“交代”,自己比杨致远年纪大,当然是自己先看中对方。马云指着坐在身边的杨致远说,这两年他一直在思考eBay如何在中国打败自己。如果它把百度收购了,那阿里巴巴就完了。因为马云统计美国的数据发现,eBay有30%以上的营销费用花在Google这样的搜索平台上,阿里巴巴在百度上花的费用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如果这件事情真的发生,等于阿里巴巴辛苦赚了半天的钱,全都送给eBay了。

所幸马云运筹帷幄,没有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相反,是阿里巴巴打乱了eBay在中国的扩张计划,并且吞下雅虎中国,抢先在中国拥有了一个强大的搜索平台。对此,杨致远幽默地说:“我跟马云商量好了。在国外我是酋长,在国内他是大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