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开启青少年智慧的n个哲理故事
19510300000018

第18章 生存·竞争(4)

做的虽是猴子取食的实验,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人才与岗位的关系。岗位难度过低,人人能干,体现不出能力与水平,选拔不出人才,反倒成了内耗式的位子争斗甚至残杀,其结果无异于第一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岗位的难度太大,虽努力而不能及,甚至埋没、抹杀了人才,有如第三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的命运。

启迪:

岗位的难度要适当,要循序渐进,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能力与水平,发挥出人的能动性和智慧。同时,相互间的依存关系要求人们之间必须相互协作,才能共度难关。

短袖舞汉景帝庶子、长沙王刘发的母亲原是汉景帝妃子的奴婢,因为母亲地位低下,刘发得不到景帝宠爱,给他的封国不仅偏僻狭小,而且都是些贫瘠不毛之地。

公元前142年,宗室藩王齐集长安为景帝祝寿。景帝大摆宴席,酒过三巡,皇子们奉召前来为景帝歌舞助兴。但见众王衣奢华丽,光彩耀人。是时,宫中钟鼓齐鸣,皇子们或引颈高歌,或舒袖曼舞,好不热闹。

轮到刘发祝寿了,只见他肥胖的身躯上罩了件小小的绸衫儿,窄窄的袖口,两只肥手却缩在袖里。刘发应乐起舞,胳膊拢在袖子里一扭一摆,活像鸭子走路。他那笨拙样儿惹得众人笑弯了腰。景帝也笑眯了眼,又很奇怪,就喝问道:“刘发!为朕上寿为何如此不敬?”

刘发叩道:“父皇息怒,儿臣非愿如此,只因儿臣封国地陋狭小,实无回旋余地,不得不这样舞蹈啊。”景帝听罢,似有所悟,便下诏书道:“增封长沙王刘发武陵、零陵、桂阳三郡。”

启迪:

把握时机,在适当的场合,以适当的方式、适当的语言、适当的手段去表达你的意图,才能得到最佳的收获。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局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互相换了票。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一个月什么也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里的纯净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挣钱。带路可以赚钱,开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叶子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数次,就净赚了50元钱。一年后,凭着“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清洁公司只负责洗楼而不洗招牌。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梯子、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洁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200多个打工仔,业务也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自己做起了老板。

不久前,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洁市场。在北京车站,当他要把喝空了的饮料罐丢进垃圾桶时,一个捡破烂的人把手伸了过来,向他要饮料罐。就在递罐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5年前,他们曾经换过一次票。

启迪:

想着成功就能成功;想着失败就会失败。

观念可以造就一个人成功,也可以导致一个人失败。

代签合同1举手投足间都透露出做事的干练和果断,真无法想像这样优秀的人才也曾经有过被“炒”的经历。回忆起那段经历,秦小姐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愤愤不平,显得十分平静和理智。

秦小姐原来在一家外资企业任客户监理,当时的主要工作是做合同起草和监察,而事实上,公司的许多客户都是由她挖掘出来的。但最后签合同时,却是由公司的外方销售主管亲自去,决不肯让她经手。这种不信任的做法让她非常气愤,但碍于工作又无法开口。

有一次,她和一个客户谈项目谈得非常投机,对方突然决定立刻签订合同。当时通知外方主管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她就出面与对方签订了合同。这是一笔大单。但后来公司却以她擅自越权为由,解雇了她。当时她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为企业带来了这么多的效益反却落得如此下场。后来她从侧面了解到,由于她的能力很强,她在公司内部的对手向外方管理层打小报告,说她与客户私下有金钱交易。而那次她私自与客户签订合同,让本来疑心就重的外方经理终于下决心“炒”掉了她。

秦小姐对这个决定非常气愤,但冷静下来后,她认为自己在这样的领导和这样的企业工作,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会非常不利,这次的离职其实也是自己重新发展的一个大好契机。只是如果是以自己被“炒”为结局,实在不甘。于是她找到公司,要求由自己提出辞职。

启迪:

让企业为自己的性格而改变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勉强改变个人性格去迎合企业需求也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认清一个企业的文化和规矩,再去做出取与舍的决定。

通才鼯鼠鼯鼠掌握了五种技能:飞翔、游泳、攀树、掘洞和奔跑。他为此感到非常自豪:在动物世界里,有谁像我这样多才多艺?雄鹰飞得高,但他会游泳、掘洞、攀树、奔跑吗?老虎跑得快,但他会飞翔、游泳、攀树、掘洞吗?海豚是游泳能手,但他会其他四种技能吗?鼯鼠把自己和各种动物都比了个遍,越比越觉得自己的本领高,越比越觉得自己了不起。在他看来,老虎当兽中之王,雄鹰为鸟中之王,都是徒有虚名而已。真正的动物首领,非他莫属。

然而,人们还是把他与老鼠并列,划入啮齿目;又将他与弱小动物排在一起,归进松鼠科。鼯鼠为此愤愤不平:“胡闹,胡闹!老鼠、松鼠算什么东西?我可是动物中的通才、全才啊!”

有一天,鼯鼠正在向几只老鼠炫耀自己的五种技能,突然,一只老虎出现在他面前:“小兄弟,你在说什么?”

鼯鼠吓得魂飞魄散,撒腿就跑。但是,他用尽力气跑了半天,老虎几步就追上来了。没办法,他慌忙爬上一棵树,这时,一只金钱豹又蹿了过来,三下两下就蹿上了树顶。情急之中,鼯鼠张开四肢飞到空中。但是,他的“翅膀”并不能像鸟一样扇动,只能滑翔。一只雄鹰轻轻扇了两下翅膀,眼看就要抓住他。无路可走,鼯鼠“扑通”一声钻进水里。他刚想喘口气,一只水獭已箭一般地向他扑来。鼯鼠狼狈地爬上岸,伸出利爪掘洞藏身。水獭跟踪追来,没费吹灰之力,就扒开了他的洞穴,把他抓在手中。

“兄弟,我想领教领教,你还有什么招数吗?”水獭讥讽地问。

鼯鼠浑身像筛糠一样颤抖不止,后悔不迭地说:“拥有一身平庸的本领,不如掌握一件过硬的技巧啊!”

启迪:

“业广不如业专”,与其掌握许多平庸的本领,不如精通一门过硬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