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认为旁观者效应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影响”及“责任分散”。社会影响是指一个人在不能获得确切情况以便做出干预紧急事件的决定时,他就去观察别人的行动,看看他们会做出什么反应。不幸的是,那些旁观者很可能也在观察别人的反应,于是很快就发展成一种“集体坐视不救”的局势。他人在场还可以导致一种责任分担,反正这个责任并不是单单由我承担的,周围还有那么多人,肯定会有人出手相助的。
安抚过这位伤心的母亲后,我送她上了出租车。就在诊所外的路口处,我看到有个老人忽然倒在了地上,像是什么疾病发作了。
我正想上前,一个小孩子跑上前去,对着他身后的一个妇女大喊:“妈妈,妈妈,这个老爷爷昏倒了,我们送他去医院吧。”
这个妇女赶紧把小孩子抱起来,快步走开。我听到她在训斥小孩子:“别管闲事,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情,就当没看见。周围这么多人,肯定会有人把他送到医院的。”
小孩子乖乖地点头。我却痛心起来,从小接受这种教育的孩子,将来还如何能乐于助人?那位伤心的妈妈是应该怪那位飙车者,还是应该怪冷漠的围观者呢?
心理学家认为,由于还有其他的旁观者,个体就把帮助受难者的责任推到了别人的身上。如果现场只有一个人,他就会觉得责无旁贷,从而迅速作出反应,帮助受难者。如果他见死不救,就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大的心理代价。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就容易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心理小贴士:
对于集体冷漠,心理学家做出了以上的解释,其目的不是要给出一个冷漠旁观的理由,而是要人们清醒地认识自己。所以,当你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请不要等待,也不要犹豫,赶快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吧!
他为什么结婚后也要和母亲睡
我那天下班很晚,心情也有点不好,回到家发现儿子正在客厅等我。“爸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儿子开口,“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小时赚多少钱?”
“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能赚50元。”
“喔!”儿子低着头这样回答,接着说:“爸爸,可以借我10元吗?”
“干什么?”我很好奇儿子的问题。他从口袋里掏出了40元,说:“我有40,你借我10元,我就有50,能买你一个小时。你明天能提前下班吗?明天是我的生日,我想和你、和妈妈一起过。”
儿子的话让我很惭愧,我最近忙着工作,把儿子忽略了,他不但没有怪我,还这样婉转地恳请我,希望和我一起吃晚饭。
现在的父母们总是很忙,在事业和孩子之间选择了事业,于是把孩子一个人孤零零地扔在家中。
“爸爸,陪我一起玩吧。”
“别烦我了,没看我正忙着吗?”
“爸爸,给我讲个故事吧。”
“乖,宝贝,爸爸上班回来,辛苦一天了,你自己玩吧。”
这些对话,常存在于我和儿子之间,我的疏忽令儿子只得依赖于他的母亲。以前我看到儿子过分腻着他的母亲,并没有过多的想法,但今天的对话忽然让我意识到儿子接受到的父爱和母爱是多么的不均衡,这对他将来的成长会很不利。我不能再以工作忙为借口忽视儿子的成长,而一直让儿子在他母亲的溺爱中长大,这样做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
我接待过一个病患,他有着健壮的体格,有薪水很高的工作,还有一位美丽的太太,但他并不幸福。
他告诉我,他最幸福的时候,就是每晚和母亲躺在一起,进入梦乡,那是他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光。
因为他只愿意和母亲睡在一起,他的妻子离开了他,但他一点也不感到后悔。他说,小时候父母因为工作忙,很少照顾他,现在他虽然长大了,还是很渴望和母亲在一起度过温馨的时光,仿佛这样可以弥补儿时的缺憾似的。这是一个少见的极端例子,却真实地存在于我的档案里。这位男患者有着严重的恋母情结。
恋母情结,又称俄狄浦斯情结,在精神分析中指以本能冲动力为核心的一种欲望。通俗地讲,是指男性的一种心理倾向,就是无论到什么年纪,总是服从和依恋母亲,在心理上还没有“断乳”。所谓“情结”,是指情感上的一种包袱。但像我的这位患者这样严重的毕竟还是少数。我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他现在还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但我必须防患于未然,不能因为自己的疏忽,使他在心理上出现任何偏差。
我想,我应该好好想一想如何处理与儿子之间的关系了。
心理小贴士:
出现严重恋母情结的孩子必须接受治疗:
1.发掘闪光点,克服拘谨,多表达或者寻找更合适自己的爱情,利用“黑盖灰”原理帮助克服。
2.建立理性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投身工作和社交活动,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争取自我实现,体现自我价值,寻找更高层次的心理满足。
状元为何要改民族
几年前的一个周末,我带着儿子和妻子回到河北老家去看望我的父母,刚进父母居住的小区里,就看到前面不远处锣鼓喧天、人头攒动。妻子带着儿子去凑热闹,我把车停好后,也过去一探究竟。
“高伟这次得奖,不但是你们幸福社区的荣耀,也是本县的光荣。本人相信高伟在高一能得到科学竞赛的冠军,不出十年,他一定会是诺贝尔奖的得主!”
县长的话还没说完,周围就已经响起一片如雷的掌声。
就在掌声中,县长把金牌挂在高伟的脖子上。接着又抬来一个两尺高的大银杯,先高高举起,再交给高伟,还给了高伟一个紧紧的拥抱。
台下的掌声就更疯狂了。
表彰大会结束,记者还缠着高伟不放,更有那成群的小女生尖叫着要高伟签名。幸亏县长聪明,一声“抬”,叫几个壮硕的大男生把高伟抬了起来,高高的,高伟像是坐八抬大轿似的冲出人群。
我见到父母,他们也直夸高伟那孩子是个人才。高伟是不是天才我倒不关心,我关心的是这样宣传下去,即便这孩子是个天才,只怕也会给毁了。父母和妻子都说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在父母家住了几天后,我带着妻儿回到北京,渐渐将这件事情淡忘了。
两年后,从网上看到重庆的高考状元因为将自己的汉族身份改为少数民族而吃了大学的闭门羹,我又想起了那个叫高伟的孩子。
算一算,他也是今年高考,于是我打电话问父母。“啊,那个孩子啊,本科线都没有达到,这孩子也不是那么聪明啊。”母亲在电话那一端说道。
高伟本来是个聪明、有前途的孩子,却在一群为天才奔走的人们手里断送了前途,我为高伟惋惜之余,也为那位重庆状元惋惜。他们两个都是在一种浮躁、急功近利的好胜心下,葬送了自己的前途。
“浮躁”指轻浮,做事无恒心,见异思迁,心绪不宁,总想不劳而获,成天无所事事,脾气大,忧虑感强烈。
浮躁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病态心理表现。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心里没底,对前途无信心。在情绪上表现出一种急躁心态,在与他人的攀比中,更显出一种焦虑的心情。由于焦躁不安,情绪取代理智,使得行动具有盲目性,做事前缺乏思考,只要能达到目的,哪怕违法乱纪的事情都会去做。
重庆这位高考状元本来是可以顺利上一流大学的,可他为了凸显自己的优秀,也为了保障自己可以加分,才冒险改了民族。他没有想到,这个举动只是源于他内心的一种浮躁,却令他十几年的学业一朝尽毁。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他,他对自己的期望过高,竞争又实在是激烈,心中重新定位的角色很模糊,于是,心神不宁、焦躁不安、迫不及待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心理障碍。
而从个人主观方面来看,攀比是产生浮躁心理的直接原因。“人比人,气死人”,通过攀比,对学习环境不适应,对自己现有状态不满意,于是过激的欲望油然而生,因而使人们显得异常脆弱、敏感,稍有“诱惑”就会盲从。
心理小贴士:
对于这些孩子,我只能奉劝他们,不要只看到前方金碧辉煌的宫殿,也要注意走好脚下布满荆棘的道路。这样,才能克制浮躁,以沉着冷静的态度在当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里走好每一步。
测试答案
在上述20道试题中,凡题号为单数的试题(1,3,5,7,9…),选择A、B、C、D、E分别得5、4、3、2、1分;凡题号为双数的试题(2,4,6,8,10…),选择A、B、C、D、E分别得1、2、3、4、5分。
91分以上:意味着你意志力十分坚强。
81~90分:意味着你意志力较坚强。
61~80分:意味着你意志力一般。
51~60分:意味着你意志力比较薄弱。
50分以下:意味着你意志力十分薄弱。
用“心”花钱,后现代消费主义
趣味心理小测试
理财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成功理财能为你创造更多的财富。如果你不学习理财,可能将面临山穷水尽的窘境。回答下面15个问题,算算你的得分,你就知道自己是不是理财高手了。
1.你是否对自己的消费支出做事先的规划?
A.不会
B.有时候
C.经常
2.你会预留资金作为应急用吗?
A.不会
B.有考虑
C.会
3.在朋友的眼中,你是怎样的一个人?
A.对钱没有概念,花钱随意
B.有时候会去挥霍一下
C.花钱谨慎,精打细算
4.你现在知道自己银行户头的存款数吗?
A.不知道
B.大约知道
C.知道
5.你经常存款吗?
A.不经常
B.有时候
C.经常
6.到了月底,你会发现:
A.口袋空空,不知道钱花哪儿去了
B.有时候能从众多花费中省出一部分累积存款
C.每月固定存一部分
7.当你有借贷需要时,你会:
A.直接和自己的往来银行洽谈
B.向朋友征询意见
C.比较利率及循环期,选择最佳渠道
8.你知道目前积压的信用卡账款数吗?
A.不知道
B.大约知道
C.很清楚
9.你的信用卡账款:
A.一直在累计欠款中
B.有时会出现循环利息,下个月注意补上
C.通常会逐步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