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懂点好玩心理学
19510600000024

第24章 走进心理急诊室,做一次全方位体检(3)

“怎么样,年轻人,”我说,“什么事让你不痛快?”年轻人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使他烦恼的事情。我注意到他不停地重复着“如果当初”、“假如那时候这样”的字眼。

听完他的讲述,我从抽屉里拿出之前病人的录音带,塞进录音机里。“听完这个,讲讲你找到的共同点,一共是三个人的倾诉,注意了。”

年轻人开始听了,录音带上这3个声音共有的特点是不快活。第一个是男人的声音,他遭到了生意上的损失或失败。第二个是女人的声音,说她因为照顾寡母的责任感,以致一直没能结婚,她心酸地述说她错过了很多结婚的机会。第三个是一位母亲,因为她十几岁的儿子和警察有了冲突,而她一直在责备自己。

“如果,只要。”年轻人找出了共同点。

“是的,”我点点头,“你和他们一样,不停地说‘如果’、‘只要’、‘或许’。你们不这样说,就可以解决眼下的问题,知道你现在的问题吗?是一种怀旧病。你没有脱离过去式,你没有一句话提到未来。从某些方面来说,你十分诚实,你的内心还以此为乐。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点不太好的毛病,就是喜欢一再讨论过去的错误。因为不论怎么说,在叙述过去的灾难或挫折的时候,你还是主要角色,你还是整件事情的中心……”

在我的开导下,年轻人终于意识到,自己沉浸在过去错误的阴影中,还没有真正走出自我。

怀旧本来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现象,但社会中还有一些人以另一种方式怀旧,他们认定今不如昔,生活在今天,志趣却滞留在昨日,一言一行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这样的人或多或少地患有怀旧病。

这时这个年轻人的手机响了起来,铃声是:“贾君鹏,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我不禁笑出声来,这是当下网络上很流行的一句话,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令他们想起了自己的童年,这样的情结便是怀旧。

我劝年轻人还是换掉这个铃声,因为人不能总活在过去,虽然过去的确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怀念,但我们不能为了躲避和遁逃现实生活,就真的躲进过去的影子里不出来。

怀旧起源于个人的失落感。失落导致回首,试图寻找昔日的安宁与情调。一个关于贾君鹏回家吃饭的帖子,引发了广大网民的怀旧情绪。作为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对这个现象产生忧虑。

在网络越来越普及的状态下,人们也逐渐失去了正常交往,而是各自隐藏在网络背后,戴着面具相交。电脑和网络使得世界和人们接近,却又使人们的心灵彼此疏远。这一切都使一些人感到不适与恐惧。

这便是怀旧病被激发的根本原因。

心理小贴士:

病态怀旧对一个人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在生活中,一个拥有病态怀旧心理的人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自我心理治疗:

1.要积极参与现实生活。

2.要学会在过去与现实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

3.充分发挥正常怀旧心理的积极功能。

沉迷网络,网住的是寂寞

这天诊所没有多少病人,正巧老友相遇,我便提前关门出去和他们聚聚。在三里屯找了个酒吧,我们几个大学同学相谈甚欢。

聊起往事,我们开始回忆,我们这几个哥们儿为什么能走得这么近。想来想去,我终于想起,是在一次春游的时候,我们几个正好坐在一起。车开到半路上突然抛锚,我们在等待修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闲聊起来,之后,就一直在一起玩,感情也越来越好。

“真是奇怪,就那一次春游,咱们就成一辈子的朋友了。”一个同学感慨万千。

我笑着告诉他:“亏你还是学心理学的,你不知道这是无聊引起的亲和动机吗?”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大原因是由于人们害怕孤独或深感力量单薄,因而产生与他人在一起的渴求和愿望。人们希望通过交际获得心理上的平衡,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交际心理的“亲和动机”,它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主要动机。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与他人保持往来、建立联系、获取伴侣和友谊的需要,都有与他人保持相处和与群体保持关系的愿望,但这些需要和愿望并不都是亲和动机。亲和动机是一个人处于高度不安的恐惧状态时,希望同处境、地位、能力等与自己基本相当的人取得协作,建立友好关系的内心欲求。

我们喝完酒,觉得肚子有点饿,便找了家面馆吃饭。等热腾腾的面条上来的时候,我们放开肚子猛吃。

因为各自点的口味不一样,我问旁边的老同学:“你吃的是什么面?”

他幽幽地来了一句:“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引得大家一阵大笑。

“笑什么?”这位同学认真地说,“这话在网上很流行。其实说起亲和动机,现在的人真是应该多了解一些。你看现在这么多人泡在网上,成天喊‘寂寞啊,寂寞啊’,当然寂寞了,不和人交流,就算交流,也是隔着网络。要想不寂寞,像我们一样,去郊游一趟,全解决了,是不是?”

我们纷纷点头称是。

人类在整个社会活动中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亲和动机,因为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相互扶持和帮助。亲和动机强烈的人,对朋友、对家庭、对团体充满向往,并渴望同人们建立一种充满友情的关系,渴望成为一个群体中的一员,渴望友谊,渴望被别人关爱、不受排斥。

实践证明,我们从事任何工作,或者实现个人的某种目的,都离不开他人的支持,都需要与他人的亲和行为。而网络看似便捷,其实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只要走到现实世界中来,那些寂寞怎么还会天天被人挂在嘴上呢?

心理小贴士:

寂寞是一种消极情绪,主要表现是一个人没有追求、没有寄托、没有精神支柱,精神世界一片空白,对个人、家庭及社会将造成很大的危害。很多寂寞的人会在网上无病呻吟,其实这大可不必,只要正常与人交往,多进行一些健康有益的社会活动,不要一味地沉迷于网络,寂寞心理自然解除。

人肉搜索为何流行

妻子下班后神秘兮兮地对我说:“知道吗,我刚才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新闻,关于婚外情的。”

我笑她大惊小怪:“婚外情有什么好奇怪的?”

“丈夫把妻子的聊天记录贴了出来,网友都很气愤。大家进行了人肉搜索,居然找出了和妻子偷情的这个人,还把他的照片、身份都贴到了网上,现在这个人简直是无处藏身呢。”妻子随便和我聊了几句就去做饭了。

我觉得好奇,就上网搜索,果然查到这起所谓的“铜须门”,原来是玩《魔兽世界》的一群网友在聚会的时候,一男一女有了暧昧关系。事情的经过并没有妻子说得那么邪乎,但网上真的有二人的聊天记录,还有丈夫的控诉和其他网友的谴责。看到网友找出的大量线索,甚至连qq号都发布在网上,我忽然感到这些网友的精神世界竟如此空虚,他们做这么多的事情,说是要谴责那个破坏别人家庭的男人,其实是为了填补他们自己内心的空虚。

空虚,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病态行为。许多空虚的人在网上混日子,所谓“混”就是随大流,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实际上就是无远大理想,把社会责任推诿给别人,自己则等“天上掉下馅饼”,坐享其成,心灵自然也是空虚的。

精神空虚一损国家,二害集体,三害自己,必须通过社会努力与自我调适加以克服。

像“铜须门”这样的事件在网上还有,很多网友热衷于人肉搜索,好像接力一样,将他们想要找的人从虚拟的网络中挖掘出来。看似维护道德,真正的动机却是填补内心空虚。

在看“铜须门”的新闻时,我无意间发现另一则新闻:2005年,安徽省公安厅破获了中国淫秽色情网站第一大案——“九九情色论坛案”。邵某是该色情网站骨干分子中唯一的女性,她是该网站在国内的“领导者”。这位芳龄28的年轻女性,平时大门不出,网上化名“芸”,网聊时言语谨慎,尽显“淑女本色”,可是一旦遇到熟悉的“色情网友”,她的话语便充满露骨的挑逗,并把自己的裸体照片在网上大量发布,经常约会网友进行淫乱活动。

邵某是最典型的“精神空虚族”。邵某平时生活无忧,空虚的她几乎24小时在线,把色情网站的经营管理当做“事业”来做。邵某因为一篇《色情网络施政纲领》赢得美国开办者的欣赏,直接由版主提升为“校长”,管理国内所有会员。

因为生活空虚,邵某从一位衣食无忧的单纯女性走上犯罪的道路,而因为空虚,许多网友也是将人肉搜索当做事业来做,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要挥别空虚感,就要建立“务实不务虚”的生活态度,能活在当下的人,心中是不会有这么一个盲区的。

心理小贴士:

找到生活的意义便能摆脱空虚。做事有目标,调动自己的潜力,充实生活,空虚自然无处存身。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独自承担,请求他人给予你力量和支持,这样就不会感到寂寞。

另外,多读书,多工作,不要整日无所事事,只有生活丰富多彩,才能从空虚中解脱出来。

测试答案

回答“是”得0分,回答“否”得1分。

6分以下:生活充实度不够,比较空虚。对生活和工作多有不满,难以感觉到生活的乐趣。但态度诚恳,表明这种人具有改变生活、工作现状的愿望。有这种愿望还应认真分析不满的原因,并应积极想办法解决。

6~9分:生活、时间安排勉强摆脱空虚状态,但如果长期处于此水平,易滋生得过且过的心态,丧失进取心。

9分以上:对生活、工作现状满意,精神上较充实,往往生活态度乐观,充满热情。但如果答题时不够诚实,则说明对生活、工作中的种种不满被隐瞒了起来,也许这种人没有改变现状的愿望,因此很难自我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