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一堂哈佛心理课
19510800000024

第24章 想在职场有所作为,先要用心铺路(4)

所以,你想要突破“蘑菇”境遇,使自己从“蘑菇堆”里脱颖而出,在最开始就要做好“蘑菇”该做的事,少说话,多做事。时刻记住,人可以通过工作来学习,也可以通过工作来获取经验、知识和信心。你对工作投入的热情越多,决心越大,工作效率就越高。当你抱有这样的热情时,上班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工作就会变成一种乐趣,自然就会有许多人聘请你做你喜欢做的事。

正如罗斯·金所言:“只有通过工作,你才能保证精神的健康,在工作中进行思考,工作才是件愉快的事情。两者密不可分。”所以,初入职场的新人要尽快沉下心来融入职场,以期凭借自身的智慧与能力在职场中破茧成蝶。

课后总结:

“蘑菇”的经历对年轻人来说是成长必经的一步。年轻人只有在“蘑菇期”中踏实下来稳扎稳行,走好每一步,才能迎来破茧成蝶的那一天。

人在职场,应居安思危

课堂导读:

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将一只青蛙扔进一个沸腾的大锅里,青蛙一接触到沸水,便立即触电般地跳到锅外,死里逃生。实验者又把这只青蛙丢进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任其自由游动,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锅底。随着水温的慢慢升高,青蛙并没有跳出锅去,而是被活活煮死了。实际上,这只青蛙是死于缺乏危机意识的麻木之中。

课堂精讲:

如果青蛙能时刻保持警觉,在水温刚热之时迅速跃出,也就不会有被煮死的结局。同样,一个人如果丧失了忧患意识,那么,就会像被水煮的青蛙一样,在麻木中“死亡”。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青蛙法则,它提示人们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以前的经历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但这并不能让我们在职场上永操胜券,千万不要有一劳永逸的期待,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告诉自己“一定要快跑,不够优秀在什么时候都会被淘汰”。

漫漫职场路,我们都希望自己能一帆风顺,避免遭遇忧患与危机。但客观上讲,忧患与危机并不是可怕的魔鬼,当它们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往往能激发我们的潜能,促使我们以非凡的意志做成平时不能做的大事。所以,与其在平庸中浑浑噩噩地生活,不如勇敢地承受外界压力,过一种更富激情的生活。

因此,在初涉职场到工作干练的渐变过程中,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感知,对新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不要贪图享受,安于现状,否则当环境使自己不得不有所行动的时候,自己早已错过了行动的最佳时机,等待我们的只是悲哀、遗憾和无法估计的损失。

课后总结:

身处当今快节奏、不断变化的职场,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有时候,危机并不代表灭亡,而恰恰可能是一种契机。经由这些危机,我们会发现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激发出深藏于心的巨大力量,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点亮心中的自信明灯

课堂导读:

美国成功学院对1000名世界知名成功人士的研究结果表明,积极的心态决定了成功的85%!对比一下身边的人和事,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自信的人工作起来都非常积极、有把握,并且取得了出色的工作业绩;而那些总认为“我不行”、“做不了”、“我就这水平了”的人,尽管有过多年的工作经历,但在工作上始终没有什么起色或进展。

课堂精讲:

心理学上有一条自信心定律,指一个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各种任务、能应付各种事件、能达到预定目标的人,必然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也是一个非常容易成功的人。

在工作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挫折袭来,有的人始终不能产生足够的自信心,从此一蹶不振;有的人则能在焦虑和绝望后迅速产生强大的自信心,干劲十足地实现目标。其实,产生这种差异并不完全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往往是因为前者平时不注重自信心的树立,后者却懂得通过长期的自我训练,增强自信心。

在职场上,自信心对于一个人很重要。要想老板看重你,首先要自己看重自己。客观上来说,一个人有没有自信,来源于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充满自信就意味着对自己信任、欣赏和尊重,意味着对工作胸有成竹、很有把握。未来学家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预言:“21世纪的核心竞争力是态度。”这就是在告诉我们,积极的心态是个人决胜未来最为根本的心理资本,是纵横职场最核心的竞争力。

所谓积极的心态,自信心当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失去自信的人常会否定自我的价值,这时思维很容易走向极端,把一个在别人看来不值一提的问题放大,甚至坚定地相信这就是阻碍自己进步的唯一障碍,自然就很难有出类拔萃的成就了。

事实上,工作中若能时刻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自信心态,那么,即使遇到自己一时无法解决的困难,也能保持一种主动学习的精神,这种内在的、自发的主动进取精神会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

课后总结:

自信心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让你不断肯定和超越自己的强大力量,它会让你工作起来更加积极。

装傻是职场生存的保命牌

课堂导读:

在很多公司,一些看起来并不出色,平时表现很一般,既不善于交际,也不会拍老板马屁的那些员工,却往往容易得到上司的重用,不是加薪升职,就是委以重用。为何老板对“傻”员工都“情有独钟”呢?

课堂精讲:

在工作中,一些经常说傻话、问傻问题的同事受到欢迎,而那些自认为什么都懂的人反而不受欢迎。其实,这样的“傻”员工是很精明的,他们中很多都是能说会道、能言善辩之人,只是他们知道做一个“傻”员工更容易在职场这个大染缸中生存下去。“傻”人给人一种真诚、待人厚道、做事本本分分的印象,也许在许多方面他们表现得技不如人,有很多缺点,但是往往能获得比常人更多的帮助和青睐。

相反,一个人如果表现得过于精明,喜欢显摆,事事想占先,好占便宜,耍小聪明,搞小动作,搬弄是非,往往会遭到同事的嫉恨和上司的反感。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没有人会喜欢跟比自己强的人待在一起,因为那样会让自己无形当中感受到一种压力。那些看上去“傻里傻气”的人却会让别人感觉舒服,而且他时不时冒出来的“傻问题”还会给大家增加笑料,所以,这种“傻里傻气”的人会比精明强干的人更受欢迎。

在老板和同事面前,特别是在职位比你低的同事面前,不妨装装傻,问一些你懂的问题,多向他请教,借此也可以跟他交流,赢得好感。

课后总结:

一个穿着“傻人外套”的员工,往往不会遭人嫉妒和惹上司生气,在自己前进的途中会少很多阻力,更容易在职场中生存。

不做职场完美人,才能在职场吃得开

课堂导读:

乔波在某钢厂宣传处工作,有一天,处长突然叫他整理一个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其实是一次考核,它将关系到乔波能否继续在机关待下去。本来对这样的工作,他并不感到为难,但无形的压力让他不得不格外用心。他熬了一个通宵,写好后反复推敲,又抄得工工整整,第二天一上班,就把它送到了处长的桌子上。

处长当然高兴,材料写得遒劲、悦目,而且在内容、结构上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可是,处长看到最后,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末了,他把文稿退回,让乔波再认真修改修改,满脸的严肃让人搞不清什么地方出了差错。乔波转身刚要迈步,处长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说:“对,对,那个‘副厂长’的‘副’字不能写成‘付’,改过来,改过来就行了。”就这么简单!处长又恢复了先前高兴的样子,一个劲儿地夸道:“来得快,不错。”乔波的这场考试自然过关了!

原来,乔波怕自己写得太好,盖住领导的光芒,故意写了一个错别字,把“副”写成了“付”。

课堂精讲:

乔波的这一招,就是故意留一点小缺点让对方看到。这样一来,尽管你出人头地,木秀于林,别人也不会对你敬而远之。一旦他发现“原来你也有错”,反而会缩短与你之间的距离。

有时,人们要学会适当地犯一点无伤大雅的小错误,不要在同事、领导前显得过于完美,如上级派你去办一件事情,在事情还没有办完之前,你就不能说一切都没有问题,即便真是没有一点问题,你也要向上级说明其中有些难处等,否则,上级肯定会认为你在吹牛,从而降低对你的信任度。

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适当地犯点小错,能够得到他人的谅解。并且,你的这些小错误也给了别人自尊心上的满足,这样,别人不会因为嫉妒而攻击你。所以,在与同事、领导相处时,我们不妨恰当地暴露一下自己的缺点,在明显的地方留一点点瑕疵。

课后总结:

在与他人相处时,适当地暴露自己的一些缺点,不做完美者,就等于把别人抬高了,这将让你的职场之路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