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19512100000031

第31章 掌权(5)

理由是什么呢?那得翻翻赵鼎的旧账,在张邦昌篡位的时候,赵鼎曾经接受过张邦昌的伪命。哎,这是一条罪状!别管当时他是真的接受还是假的接受,也别问当时接受的人很多,为何只弹劾他一个?反正赵鼎在泉州,有口也难辨!

秦桧把这个简单的任务交给了谏官谢祖信,让他到朝廷上弹劾赵鼎。

有谏官的弹劾,有宰相的附和,本来就是非难分的高宗,自然也难逃一个糊涂,下令夺了赵鼎的节钺。

所谓步步紧逼,就是一步一步紧紧逼近,环环相扣,不能断档。前面谢祖信刚大功告成,秦桧立刻指示后面的王次翁跟进。

秦桧对自己的头号政敌赵鼎,是一刻也不敢放松。他知道,像赵鼎的这样的政坛老客,只要给他一次小小的机会,他就能立刻来个咸鱼翻身,让自己落下个“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下场,到那时,恐怕后悔药都没得吃啊!

必须对赵鼎穷追猛打,一刻也不能松懈,直到把他逼死为止!秦桧对手下的谏官们如此交代。

还是那句老话,想把赵鼎往死里逼,得给他量身制作一些罪状。

什么罪状合身呢?秦桧得开动开动脑筋。

再说这赵鼎,初到泉州,人生地不熟,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先花些时间,下些功夫,搞清楚,泉州这地方,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只有找到了病根,才好对症下药,把泉州这一亩三分地治理得井井有条。

政绩的出现是需要时间的!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到了秦桧那里,就变成了歪理了,他就用这个歪理在赵鼎身上做起了文章。什么文章?就是拿赵鼎的政绩说事,给他扣个治郡废弛的帽子,让御史中丞王次翁以这个帽子为幌子,上书攻讦赵鼎。

赵鼎真的治郡废弛吗?当然不是,你想想,赵鼎长途跋涉的赶到泉州,屁股还没坐热呢,哪来的什么政绩?如果在这个时候,拿政绩问题来攻击他,很明显是鸡蛋里挑骨头,纯心找茬儿。

当然了,和赵鼎僵到了这份上,秦桧也没什么好避讳的,我就找你的茬儿怎么了?!

现在关键就是要看高宗的了,不管秦桧和王次翁怎么捏造,怎么胡说,只要高宗稍微动动脑子,只要他眼里还把赵鼎当个贤臣,他就不会让秦桧得逞。

高宗,看你的了!

对这件事情,高宗有自己的看法:第一,赵鼎的地位已经完全被秦桧取代,他对高宗来说已经没有任何利用价值,虽然高宗在表面上一直在肯定赵鼎,但那只不过是他迷惑人的把戏而已,在他心里,赵鼎存在与否并不重要。第二,高宗已把秦桧看成自己的心腹,与金议和的事情,全部依赖秦桧一人操作,在议和即将大功告成的节骨眼上,高宗不可能为了一个赵鼎,而得罪秦桧。第三,御史中丞王次翁亲自出马弹劾,让高宗觉得事情严重,御史中丞是谏官们的头儿,把持朝廷舆论,如果他出来指责赵鼎,可见赵鼎已经是众矢之的了。

基于这三个方面的原因,高宗明明知道赵鼎是被冤枉的,但还是肯定了王次翁的指控,下令罢去赵鼎的泉州知府职务,改命他为提举洞宵宫,调回了临安

丢了个实职,得了个闲职,赵鼎的仕途不妙了!

赵鼎原本打算离开临安兜上那么一圈,再回来之日,就是东山再起之时。

可是,计划往往没有变化快。

等赵鼎再回到临安,不但没有东山再起,反倒连个实职的头衔都没了,只保住个闲职。

心里说不出来的滋味,愤怒、压抑、郁闷、哀愁、悔恨……

与其这样窝窝囊囊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就是拼上老命,我也要奋力一搏!赵鼎歇斯底里的喊道。

局势还有挽回的余地吗?

被气昏了头的赵鼎连连上书议论朝政,出谋划策,针砭时弊!

与此同时,与赵鼎交好的一些朝廷官员,在他回到临安后,纷纷登门拜访,一个意思是久别重逢,叙叙旧;另一个意思就是串联起来,倾轧秦桧。

这段时间,赵鼎好不风光,又是给高宗上书,又是与百官互动,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大事不好,赵鼎反扑了!秦桧大吃一惊。

他吃惊什么呢?这么紧锣密鼓的打击赵鼎,他竟然还能组织起像模像样的反击来,真是防不胜防啊!

可吃惊归吃惊,秦桧并没有太过慌张,因为他心里有谱,议和已经成功,天下太平了,皇帝高枕无忧了,我秦桧居功至伟,在这会儿,你跟我斗,那不是自找苦吃吗?

为了应对赵鼎的绝地反击,秦桧紧急召集以王次翁为首的谏官们到一起开会,研究怎么将赵鼎的反击打回去,彻底断绝他的复相之路。

关键时刻,御史中丞王次翁又一次站出来了,力挺秦桧,痛斥赵鼎,指责他当年接受张邦昌伪命之后,贪污了都督府十五万缗钱。

翻的还是旧账,借历史问题向赵鼎发难。

高宗这个皇帝也很小肚鸡肠,战乱的时候记账,太平的时候算账。清算岳飞,就是他的一个大手笔。

王次翁咬住赵鼎的历史问题不放,某种程度上也迎合了高宗的想法。

至于赵鼎到底是贪污还是没贪污,都不好说,事情都过去十五年,查证起来很困难,全看高宗怎么决断,他认为是真的,就是真的,是假的,就是假的。

皇上的金口玉牙在这个时候最能显现威力。

高宗处理这类事情的思路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况且这话还出自御史中丞王次翁之口,又有宰相秦桧的极力支持,不可不信啊!

这样,在秦桧、王次翁的精心策划之下,经高宗的批准,刚回到临安没几天的赵鼎,被贬到了兴化军,又重新开始他颠沛流离的郁闷之旅。

苍天啊,大地啊,怎么就不长眼睛啊!赵鼎欲哭无泪。

当然了,赵鼎的悲痛对秦桧来说就是莫大的快感,为了多享受享受这样的快感,他指示王次翁对赵鼎死缠烂打,一刻也不放松。

我倒要看看,赵鼎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秦桧暗自得意。

有了秦桧的授意,王次翁是绞尽脑汁,把赵鼎的档案翻了底朝上,也没找到新的弹劾线索。

王次翁有点发蒙,关键时候,秦桧时点化了他一下:新的没有,嚼过的馍,一样可以顶饿!

经秦桧这么一指点,王次翁脑袋一下子开了窍,思路顿时开阔了许多。他还拿赵鼎贪污的事情说事儿,反反复复在高宗面前磨叨。

高宗的耐力是有限的,经不住王次翁的软磨硬泡,没过多久就把赵鼎迁移到了漳州。

即使这样,仍不能让秦桧满意,他指使王次翁继续抨击赵鼎。

高宗又任命赵鼎为清远节度副使,安置在潮州。

这样一路贬下来,到了潮州的赵鼎,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已经是回天乏术了,东山再起的计划已成泡影。

秦桧的用意到底是什么?前方会怎样?他不清楚。

现在摆在赵鼎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继续与秦桧斗下去,誓死对抗到底;另一条路就是放弃争斗,全身而退,极力保全自己。

从赵鼎现在所处的形势来看,第一条路已经走不通,再走下去只有死路一套。所以,他只能走第二条路,保全自己才是正路。

为此,赵鼎积极向韩世忠、刘光世学习,在潮州闭门谢客,不谈时政,偶尔有人问他,他就自我批评,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

赵鼎这样做实际上等于缴械了,秦桧该松手了吧?

的确,秦桧手是松了松,因为他看到赵鼎已经彻底失去了反击能力,自己需要报复的人还很多,暂时把这个废人放到一边,等忙完了这阵子,再来解决他!

赵鼎就这么在潮州小心翼翼的生活了五年。

本以为自己退出政坛,安享晚年,与秦桧之间的恩怨就此了结了,彼此相安无事。

但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绍兴十四年(1144年),秦桧又想到了他,感觉他在潮州的日子过得不错,挺舒服的,这是秦桧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得给他换个地方,让他生不如死。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

这一次给你来点狠的!

秦桧授意中丞詹大方上书诬陷赵鼎受贿。

受贿?有点可笑,赵鼎都失意到这等地步,哪里还有受贿的可能?就是他想受贿,哪还有人敢向他行贿,他可是秦桧的大仇家啊,人们避之不及!

潮州这地方毕竟山高皇帝远,高宗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看不到,听不到,只能靠谏官们的汇报,来知晓一二。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在秦桧的建议下,高宗让潮州郡守把赵鼎编到移民的队伍中,发配到吉阳军,也就是胡铨被贬的地方。

都跟移民混到了一个层次上,赵鼎这个跟头栽大喽!

在吉阳军,慑于秦桧的淫威,曾经在赵鼎手当差的那些人,都不敢和他通信往来。只有广西主将张宗元,不把秦桧放在眼里,经常去给赵鼎送些生酒米。

曾经显赫一时的当朝宰相,竟然沦落到这等地步!

可怜,可叹,可悲!

到绍兴十七年(1147年),秦桧继续紧逼赵鼎。他命令吉阳军的官吏,每月都向他报告赵鼎的生死情况,实际上是在催促赵鼎,你怎么快点死呢!

赵鼎还不糊涂,他知道自己如果再这么窝窝囊囊的活下去,不但没有什么意义,反倒拖累了儿女,秦桧的目的就是让他死,他死了,就一了百了了,免得再被扣上什么罪状,像岳飞那样,株连了子孙后代。

我一个糟老头子,死就死吧!孩子们还小,你们要好好活着。赵鼎留下了遗嘱。

临死之前,赵鼎把墓中石和慕铭都写好了。

绍兴十七年(1147年)五月,赵鼎死于绝食!

又一颗巨星陨落,天下人为之悲痛!

40、铲除异己之王庶

说完了胡铨、赵鼎,再来说说王庶。

这个王庶很不简单,他是徽宗、钦宗、高宗三朝老臣,主战派人物,做起事来很是深谋远虑,而且对时局的把握很到位,对形势发展的判断也很准确。

早在金人大举伐辽,宋廷趁火打劫的时候,身为怀德军通判的王庶,就提出了一个很另类的思想主张:联辽抗金。

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近似叛逆的主张呢?要知道,当时大宋朝的主流思想是不惜一切代价收复燕京,实现徽宗的复兴之梦。在这个节骨眼上,王庶提这样的主张,就不怕触怒徽宗,降罪于他吗?

众人皆醉,唯我独醒!

头脑清醒的王庶,对形势有自己的判断,当时金人是一股新兴力量,野心勃勃,而辽和宋则过了鼎盛期,正在走向衰败。金同意和宋联盟只不过是一时的缓兵之计,为的是集中精力进行灭辽大业,一旦辽被灭了,宋也就失去了抵御金的屏障,到那时,金军乘势南下,势如破竹,以宋军的战斗力,恐怕无法抵御金军的锋芒,亡国的时候就到了!

怎样击破金军的阴谋呢?王庶提出,不要为了贪图燕京这点小便宜,而与辽国结怨,应该主动出兵救援辽国,一起对抗金军,存住了辽,也就存在了大宋。

真是高瞻远瞩啊!王庶,了不起!

但遗憾的是,以徽宗为首的大宋领导集团眼睛看的脑子想的就只有一个燕京,他们都患了近视,只看得见当前,看不见长远。

王庶的救国良策被当做耳旁风,淹没在收复燕京的喜悦当中。

贪图小利,自取灭亡!

果不其然,形势发展正如王庶所料,金灭辽后,迅速南侵,一举打到汴京,制造了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变”。

高宗登基后,王庶投身到抗金斗争中,成为主战派的重要人物。

国家处于危难之时,为了保命,高宗迫不得已重用主战派,王庶这时候的想法是,全心全力抵抗金军,恢复中原。

这个想法很好很对,但问题是他能实现吗?抛开议和派的干扰不说,就说主战将领之间也不团结,为了争权争功,经常是尔虞我诈、明争暗斗。

内讧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王庶的报国之路也并非坦荡无阻,先是自己的部将曲端不服从调遣,致使王庶兵败陕西,延安失守,后又因有人向张浚进谗言,调拨二人的关系,张浚早对王庶有嫉妒之意,借机弹劾王庶轻率险诈,贬为宫观官,后来虽又被重新起用,但始终郁郁不得志。

直到张浚罢相,赵鼎上台,认为王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极力推荐他,高宗也对王庶刮目相看,任命他为枢密副使。

这回算是翻了身!

受到重用的王庶首先面对两个问题:第一,在对金问题上,是议和还是主战?这个没什么好说的,王庶自始至终都是个主战派。第二,在朝廷内部争斗问题上,怎么站队?是站在赵鼎一边,还是站在秦桧一边,或是保持中立,或是做个墙头草,随风倒。王庶的选择是坚定的站在赵鼎一边,不仅是因为赵鼎推荐之恩,还在于王庶的很多主张与赵鼎相近,与秦桧相左。

道不同,不足与谋!

由于在两个关键问题的立场不同,王庶与秦桧的关系走上了对立面。

在秦桧这一面,对王庶那是一个恨字了得,把他看作赵鼎一派的骨干,视为眼中钉,千方百计想要弹劾他。

绍兴八年(1138年)宋金第一次绍兴议和,金派使臣来宋商谈议和之事,王庶强烈反对议和,并上书要求斩杀金使。

勇气可嘉啊!

结果可想而知,王庶的这种举动,不但未能斩杀金使,反倒把主张议和的秦桧提供了机会。

从此以后,王庶的日子恐怕不好过喽!

但爱国心切的王庶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为了阻止议和,他连续七次上书,言辞激烈,矛头直指秦桧。

他质问秦桧:“你难道忘了自己当年为了保存赵氏,是怎么被金人抓走的吗?”

此言一出,等于揭掉了秦桧的一层疮疤!

被王庶一通责问,本来就看王庶不顺眼的秦桧恼羞成怒,把他作为反对议和的异己分子,逐出朝廷,贬到潭州。

远离了朝廷,再大的强烈的反对声音也无济于事,王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议和大戏在宋金之间上演。

世界上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拥有一颗爱国的心,却打不开一扇报国的门。

身在潭州的王庶,心好痛!

此时的秦桧,正沐浴在议和的春风中,得意洋洋。

在享受议和带来的快感的同时,秦桧也没忘了王庶,因为把自己痛恨的仇敌只贬一次,这不符合秦桧的性格。

为了彻底结束王庶的政治生命,秦桧指示御史中丞勾龙渊弹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