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狩猎财富:沈南鹏向左熊晓鸽向右
19512200000022

第22章 中国信息业的“飞鸽使者”(2)

正如熊晓鸽所说:“人生最大的赌注是你自己,你要敢赌你的明天会比今天好,这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生活方式。所以,当做出判断后,不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而是敢于豪赌的人总是‘通吃’!”

§§§第三节 打造中国的“媒体帝国”

很多人都知道,熊晓鸽学文科出身,常常写诗弄文,天生是个激情澎湃的性情中人。很多人却不知道,尽管熊晓鸽做风险投资做得既有激情又很成功,但他的梦想并不止于此。

熊晓鸽有着自己的“媒体帝国梦”:“我的梦想很坚定,在中国打造时代华纳那样的媒体帝国,打造中国式的时代华纳,这是让我最有激情的。”

搜狐、腾讯、百度、携程、当当等这一系列知名企业都是在熊晓鸽的帮助下成长起来的。这些对于熊晓鸽来说,只是事业的一部分,他认为自己做得最好的,还是他对中国出版业的贡献。

中国的十几亿人中,知道熊晓鸽的恐怕不多,但《中国计算机报》、《计算机世界》、《软件世界》等报刊的踪迹随处可见。而这些报刊,正是熊晓鸽一手打造出来的。

熊晓鸽不仅使IDG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美国技术信息服务公司,也使得它在中国合资与合作出版的IT报刊多达22种。可以说,中国目前大部分计算机方面的报纸杂志都倾注了熊晓鸽的心血,而中国读者关于IT的系统化阅读,也开始于熊晓鸽。这一点,足以令熊晓鸽自豪。

IDG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威胁”。现在,越来越多国外传媒机构在中国开展起业务。面对众多同行的竞争,作为国际著名的新闻出版集团,熊晓鸽认为IDG有着自己的经营特色——高度的本地化、分散管理、高度资源共享。有着多年中国市场经验的熊晓鸽并不担心竞争对手,他更多的是关注与平面媒体相关的互联网媒体。

熊晓鸽在看到IDG在中国出版业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对于平面媒体与互联网的共同发展也有清醒的认识。毫无疑问,互联网将是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平面媒体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来自互联网。

不过,互联网只是一种传播手段、一种互动的工具,它只是加快了人们处理信息的速度。同时,在互联网出现后,平面媒体并没有消亡,有些媒体反而脱颖而出,这足以说明互联网本身不能替代平面媒体。

熊晓鸽发现,美国很多地方性报纸发展较好。在美国,全国性的报纸只有《今日美国》,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著名报纸都是地方性刊物。这些刊物都有着很稳定的读者群体,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平面媒体的优势,它能带动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意味着平面媒体完全可以与互联网共存。

熊晓鸽还发现,互联网时代有着“后发”的优势。在互联网时代,“后来者”往往会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模式,这也造就了不少“后来者居上”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熊晓鸽又从美国方面学习到了将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结合的方法。例如,美国的《计算机世界》,其网上的收入占24%,熊晓鸽为了了解它们网上赚钱的方法,还专门派人去美国学习。而这些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出来,又得到美国同行验证的商务模式,也为中国媒体的日后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借鉴经验。

早年的记者经历,使熊晓鸽对媒体出版有了不舍的情怀,他乐此不疲地对每一位与他合作的杂志经营者讲述自己的出版理念。熊晓鸽对如何办行业杂志有一番他的“中国说法”。

身为湖南人的熊晓鸽,喜欢拿湖南厨师和湖南餐馆为他的杂志理念做注解。他认为:“办行业杂志要像办餐馆。”

既然是行业杂志,首先就要确定一个有增长潜力的行业,寻找到这个行业的目标读者群。通常情况下,行业杂志的目标读者是两个群体,一是受众,二是和行业相关的厂商、服务商。这就像要在一个小区里开餐馆,首先要调查小区住户的饮食习惯。如果发现小区九成以上的住户都是湖南人,最佳的选择当然是开一个湖南餐馆。确定了“餐馆”的定位,接着就需要会做湖南菜的厨师。找到了厨师,就可以开始寻找做菜的原材料。

做行业媒体就像开餐馆一样,定位明确后,也需要找熟悉这个行业的记者和编辑,由他们来搜集需要的信息和素材,这样做出来的杂志才“对味”。翻开任何一本杂志,首先看到的就是目录,读者会根据目录选择自己喜欢看的栏目和文章。这就像餐馆里的菜单,顾客必然要先看菜单,然后才会点自己爱吃的菜。要想让餐馆不断进步,有更多的回头客,通常在顾客吃完饭后,老板还会问问顾客,对餐馆的菜有什么建议。在得到顾客的意见后,老板还需要对菜式进行改进。一个菜如果总没人点,当然要把它从菜单上撤下来。

同样,行业杂志的经营者也要针对读者的反馈情况增加或删改栏目和文章,这样读者才会始终保持对杂志的兴趣。当然,在做好内功的同时,聪明的餐馆老板还会注重品牌宣传,他会想出各种办法为自己的餐馆做宣传,以此招揽更多的顾客。同样,办杂志也需要宣传,扩大自身品牌的影响,同时增加有效的目标读者。

从行业杂志到出版领域,以至投资,熊晓鸽的“媒体帝国”是一个“超越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信息帝国,为国人提供包括互联网、出版、会展、音像、电视、电影在内的全方位、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

从十几年前孤身飞往美国留学开始,熊晓鸽在美国获得许多机会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现在,他需要把这些经验利用到有资源和成本优势的中国市场上。在寻找到合适的市场时机和合作者后,熊晓鸽只要再根据中国的国情将国外的经验稍加改进,中国市场的发展一定会比美国更快。

熊晓鸽已经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他不仅在中国,还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办了数十本刊物以及近百场专业展会。国外的经验与国内的资源,熊晓鸽都已经拥有,他正朝着自己的“信息服务帝国”一步步地靠拢。

第四节 赢在中国,赢在VC

2005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赢在中国》节目开播。

这项立意为“创业选秀”的节目,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迅速吸引了中国成千上万的创业者。在这个节目中,那个戴着眼镜、脸上始终挂着微笑、斯斯文文的评委熊晓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赢在中国》不仅给创业者们带来了高额的奖金,同时也赋予了熊晓鸽新的身份:在电视屏幕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多数时间里他是温和的创业“指导者”,关键时刻他又变成不留情面的比赛评委。喜欢唱歌的熊晓鸽,还会饶有兴趣地和同样担任评委的马云、牛根生等一起,共同演唱《赢在中国》的片尾曲《在路上》。

从2005年到2007年,连续担任了三年《赢在中国》的评委,熊晓鸽也逐渐被更多普通老百姓认识。他那招牌式的“熊式”笑脸让人难以忘怀,很多观众这样评价熊晓鸽:“他没有马云那么激情,也没有史玉柱那么尖锐,他更沉稳亲切,圆圆的娃娃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这个长着“娃娃脸”的熊晓鸽,在20世纪90年代将IDG带入中国,成立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的同时,也让国人知道了什么是“VC”。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如今的IDG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领先者。

对于投资,熊晓鸽远没有做比赛评委时那么轻松:“打开中国风投大门的那一刻,就清楚自己也将面临更多的行业竞争者。”更早一些时间,大概在2006~2007年期间,熊晓鸽甚至认为当时的“中国市场是创业者的天堂,投资者的炼狱”。话虽如此,熊晓鸽骨子里“不服输”的性格却促使他要“将这条炼狱之路走到底”。

在那段“炼狱”时期,熊晓鸽参加了很多风投论坛、会议,每次他都会将自己的“炼狱”说陈述一遍。对于他的言论,有赞同者,也有反对者。反对的人认为,当时的中国投资环境已经很不错了,比起20世纪90年代国内只有寥寥数位VC的情况来看,投资行业的氛围已基本形成。更重要的是,2006~2007年间的投资项目多、回报率高,这也给了投资者更多的机会。

然而,熊晓鸽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所谓的炼狱就是说作为一个优秀的VC公司或投资人,必须不断地学习,磨炼内功。”从负责开展IDG的早期投资开始,熊晓鸽就开始了自己的“炼狱之旅”。在他看来,越是好的市场环境越要不断进取,故步自封只会让自己被市场淘汰。

这一点,从IDG的发展壮大足以看出。IDG最早的基金只有1亿美元,随着时间的推移,熊晓鸽已经拥有了十几亿美元的风险基金。而他的团队也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团队,在投资领域的经验加起来已超过一百年。正如熊晓鸽所说,“以前我们的团队只擅长短跑,但现在的IDG无论短跑、中跑、长跑,甚至是马拉松都没有问题”。而这样的成长过程,在熊晓鸽看来,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经历‘炼狱’,修炼内功的过程”。

不仅投资者成长了,投资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作为《赢在中国》的评委,熊晓鸽很有发言权:“三年来,先后有超过40多万人报名参加《赢在中国》,而且每个人都有详细的商业计划书。这在IDG刚进入中国的那几年是不可想象的。”随着张朝阳、马化腾、李彦宏、丁磊、马云等创业“榜样”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有实力和想法的人产生了创业冲动。同时,对于VC来说,在面对众多的商业计划书时,就会遇到这样的两难抉择:这个项目是投还是不投?如果别人投了这个项目,那我该怎么办?

熊晓鸽认为:“这也是一种‘炼狱’。作为投资者来说,更需要练内功。要研究中国的市场、研究创业者、研究行业的特征,要在不断的学习中让自己为下一个投资做更充分的准备。”只有在经历了“炼狱”,投资者才会成长,才会有收获,“要跟自己学、跟竞争对手学,只有这样才能‘赢在中国’”。

《赢在中国》的火暴,也让熊晓鸽的知名度越来越大。熊晓鸽作为“VC”的代言人,已经在投资界树立起了品牌。

2008年年底,熊晓鸽从中国去美国。他一下飞机就碰到两个中国留学生,这两个年轻人告诉熊晓鸽:“看到你的节目特别好,我们特别想回中国创业。”熊晓鸽很高兴,结果再从美国回中国的时候,他又碰到两个人。他们也是看了《赢在中国》后,准备回国创业。

熊晓鸽并不认为《赢在中国》是一个找项目的节目,在他看来这更是一个传播理念的节目。当然,熊晓鸽也不担心“我们这些做风险投资的饭碗会被中央台抢掉”。

在《赢在中国》的节目录制过程中,无论是熊晓鸽,还是马云、史玉柱等,他们都是认真对待,花了很多的时间和心血。虽然很累,但熊晓鸽觉得是值得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人产生了创业的思想,更重要的是熊晓鸽将自己的风险投资理念进一步地普及开。

通过《赢在中国》,让更多的人知道风险投资是怎么回事,创业又是怎么回事,风投们又是如何看待项目的,对于熊晓鸽来说,这些才是最根本的,他要让中国更多的人有“赢在中国,赢在VC”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