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狩猎财富:沈南鹏向左熊晓鸽向右
19512200000006

第6章 鲲鹏初展翅(2)

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念商学院的很少。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中国市场上的商品流通早已自由起来,但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还没有完全确立下来,整个社会政策和体制也没有正式建立起来。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沈南鹏几乎毫无优势可言,他既没有炒过股票,也没有开过公司。奔波于各大招聘公司的沈南鹏,一次次地失望而归。沈南鹏品尝到了被人拒绝的苦闷和不被赏识的抑郁,就业对他来说,似乎很难。

现在的MBA非常吃香,更何况沈南鹏还毕业于大名鼎鼎的耶鲁大学毕业,然而在当时,沈南鹏拿着自己的MBA证书却有苦说不出来。当年美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那时美国经济正处于低潮,就业市场需求小,毕业生却不少。耶鲁当年毕业的MBA有200多人,斯坦福有400多人,而哈佛更是多达700余人。几个名校的毕业生就有这么多,再加上其他学校的毕业生,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沈南鹏头一回觉得自己像“菜鸟”一样,路到底该怎么走,沈南鹏小心地摸索着。

沈南鹏开始认真分析起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商学院出身的毕业生,一般有两个就业方向:一是进咨询公司,另一个就是进投资银行。

要进咨询公司需要有丰富的商业经验,沈南鹏知道自己没法和老外们比。他在读MBA之前甚至连《华尔街日报》都没看过,而美国人却从小就生长在资本市场,他们往往十几岁就开始炒股,二十出头开公司的更是比比皆是。作为中国留学生的沈南鹏从小学到大学,再读MBA,几乎没有任何商务经验。咨询公司里,更多的是需要对商务的理解,没有充分的市场经验,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很显然,去竞争咨询公司,沈南鹏毫无胜算。

没有商务经验的沈南鹏并非一无是处,他的数理基础扎实,逻辑分析能力超出常人,而需要大量数据分析和数据判断的投资银行很看重这些。通过优劣对比,沈南鹏将自己的就业重心放在了投资银行上。

沈南鹏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十分关键,确定进入投行领域后,沈南鹏的天地打开了新的局面。一次又一次地投简历,不断地推销自己……在经历了数十次应聘失败后,沈南鹏终于赢来了转机,这一次给他机会的是花旗银行。

华尔街的花旗银行,无疑是投资银行中的佼佼者。

花旗银行总部坐落在美国纽约的派克大道399号,是最古老的商业银行之一。经历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花旗银行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它的业务范围,可以说是同类银行中最广的。实力雄厚的花旗银行,向来自中国的沈南鹏伸出了橄榄枝。

花旗银行的面试程序严格而烦琐。首先是简历的筛选,然后是对应聘者的考核。考核的第一步是笔试,在笔试之后再面试。而面试又分几个环节,先是人力资源部门进行面试,然后才是具体用人部门。一般的应聘者要经历5~6次面试,花旗的面试是真正意义上的“过五关,斩六将”。

有着良好专业知识的沈南鹏并不畏惧这些,他成功地过了数关。沈南鹏最担心的是自己缺少在商业领域的经验,好在花旗银行的招聘并不十分注重毕业生的工作经验,花旗更看重应聘者的潜力,看应聘者是否能在若干年后有更大的突破。

好运终于降临到定位准确的沈南鹏身上,他成功地突围而出。在经过了重重考验后,最终,花旗银行接纳了沈南鹏。

奔波多时的沈南鹏,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新里程。刚开始,沈南鹏并没有很完整的职业规划,他只是梦想着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让自己成为“最成功的投资银行家”。

在花旗银行的最初阶段,沈南鹏做的是普通的投资银行工作,专注于拉美证券及衍生产品。这在投资领域,属于“打杂”的工作。尽管如此,沈南鹏毕竟接触了“投资”,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切似乎还不错,沈南鹏从没人要的MBA一下子成为世界顶尖金融机构的员工。还来不及品尝喜悦,沈南鹏很快发现:进了花旗银行的大门并不代表高枕无忧,他将面临的是更大的压力和极高强度的工作。在投行这个以业绩论英雄的白热化竞争环境里,每天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是很正常也是大家都心甘情愿的事,因为“你是在证明自己的价值”。沈南鹏的成功并非轻而易举,他花了比别人更多的心血去挑战自己。

在花旗银行工作就意味着更强的竞争,沈南鹏也曾担心过自己会失去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沈南鹏知道自己需要改变,他开始让自己融入美国社会。因为文化的差异,沈南鹏的融入并不成功,他为此苦恼不已。

好在那时的沈南鹏已经不再孤单,一同在华尔街上班的还有十几个中国留学生。同为中国人,大家会经常聚在一起,通过聊天释放自己的情绪。大家一起聊工作、聊生活,互相鼓励。沈南鹏也在与大家的交往中,慢慢思考自己的未来。

成为一个数学家曾经是沈南鹏的梦想,数学也是他最喜欢的学科。数学给了沈南鹏理性的思维,在迷茫中,沈南鹏咬着牙,坚信自己会成功。他尝试着去喜欢华尔街,同时,他也给自己定下一个规则,那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

沈南鹏最终成功融入华尔街。“在美国,你得面对现实。一个中国人在那里,什么生存之道最好,可能就变成了我自己的生存之道,所以我进了华尔街。进去以后我发现我还蛮喜欢的,竞争非常激烈,节奏很快,需要动脑子,需要有一点点的创造力,让人能够不断学到东西,而且不断地激发好奇心。”

在华尔街的不断打磨中,沈南鹏学会了静待时机。1993年底,沈南鹏等到了改变自己的机会。那一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有一个代表团访问华尔街,领队的是当时深交所的总经理夏斌。作为华尔街的华人代表,沈南鹏参加了代表团的聚会。听夏斌讲完中国证券市场的繁荣景象后,沈南鹏意识到国内的资本市场已经活跃起来,自己有机会回到国内发展了。

尽管花旗银行将沈南鹏招了进来,但在最初的阶段,他们并不觉得这个中国人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切都发生了改变。1994年后,沈南鹏在投行的分量一下子重了起来。花旗银行以及更多的美国金融机构开始意识到中国的价值,也意识到了中国人沈南鹏的价值。

这些变化,让沈南鹏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当华尔街大的投资银行要在香港建办公室,或者准备帮中国企业上市时,我们这些人的价值一下子就大了。”

花旗银行要进驻中国市场,沈南鹏也渴望回国效力。机会出现了,沈南鹏就不会轻易放过,在离开中国5年后,沈南鹏带着美国投行的战略选择决定回国“作战”。

§§§第五节 八年投行“抗战”

1994年,中国经济开始飞速发展,国外投资银行看到了这点,纷纷进入中国,帮助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融资。各大投行进驻中国的第一站,都将办公地点设在了香港,这时他们就需要有中国背景的专业人士加盟。以前,中国人在美国找工作很难,现在中国人才变成了“抢手货”。

出生上海,耶鲁毕业,又有两年投行经验的沈南鹏,一下子变成了“香馍馍”。

这一年,沈南鹏接到了好几家投行的邀请,跳槽的问题摆在了沈南鹏面前。留在美国继续在华尔街过投资人的生活,还是接受新的挑战,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天生富有激情的沈南鹏选择了后者,他没有太多犹豫。

沈南鹏来到了香港,所不同的是,他并不是代表花旗,而是代表美国第三大证券公司雷曼兄弟。这一次,他的身份是雷曼公司中国区项目的投行专家。

美国雷曼兄弟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的投资银行,主要业务是为全球公司、机构、政府和投资者的金融需求提供服务。雷曼在全球48个大城市设有办事处,通过各地的办事处,形成一个紧密有序的资本网络。雷曼公司的总部设在纽约,为了开发中国市场,沈南鹏此次被派往的是香港地区总部。

沈南鹏选择雷曼,正是看重了该公司多年不断扩展的国际业务,雷曼一直以“创造时代新颖产品、摸索最新融资方式、提供最佳优质服务”享誉世界。此时的中国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雷曼不会轻易错过这样的机会,所以他们也在这个时候选择了沈南鹏。

在品牌价值上,也许雷曼公司比不上花旗银行,但在看到雷曼涉足中国市场,沈南鹏的投资意识开始觉醒。相比待在花旗银行埋头于拉美证券业务,沈南鹏更期待成为一个杰出的投资人。

雷曼公司不仅拥有雄厚的财务实力,也是全球最具实力的股票、债券承销和交易商之一。同时,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有多家跨国公司和政府财务顾问要员,拥有多名业界公认的国际最佳分析师。加入雷曼后的沈南鹏抓住机会,迅速扩充自己的人脉网络,这也为他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雷曼公司拥有包括众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庞大客户群,包括时代华纳、戴尔、IBM、英特尔、阿尔卡特等。而且雷曼涉足的领域非常宽广,不仅有IT、电子产业,也包括传统的服装、零售和生活日用品领域。通过在不同领域的打磨,沈南鹏的商业视野慢慢有了质的飞跃。

到1996年,在雷曼公司工作了两年的沈南鹏已经今非昔比。他的商务思想和投资眼光开始成熟,与此同时,在雷曼的发展空间似乎也到了一定的程度,沈南鹏又要谋求新的突破。

1996年,沈南鹏再次变换了“战场”。这次他选择的是德意志银行,担任德意志银行全球资本市场中国部主管。此时的沈南鹏还不到30岁,是德意志银行在亚洲最年轻的董事。

德意志银行是德国最大的银行,也是世界最主要的金融机构之一。德意志银行与中国渊源颇深,这也是沈南鹏转投德意志银行的重要原因。

早在1872年,德意志银行就在上海建立分行,当时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德两国间的进出口贸易。到1952年,德意志银行与中国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德意志银行在中国市场上的业务迅速发展起来。

随着中国市场上的业务增多,沈南鹏这样的复合型人才自然引起了德意志银行的注意。沈南鹏加盟德意志银行后,主要负责该银行的债券发行。

作为欧洲资产规模第二的银行,德意志银行的债券发行业务一直是重头戏。

至于债券发行的具体操作,德意志银行的董事们告诉沈南鹏可以“自由发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沈南鹏的创业意识被唤醒,他必须去思考自己业务的差异化竞争,只要能赚到钱,至于怎样做,是带三四个人的小团队,还是10个人的大团队,均取决于自己自负盈亏的能力。

当时,诸多跨国投行在中国的发债业务集中于争夺财政部、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大型国有机构。沈南鹏发现,这些业务的利润其实并不好。那么为什么大家仍将精力集中于此?通过调查,沈南鹏发现,如果能拿下中国银行这样的大单,银行家本人的荣耀感要超过对生意本身的精打细算。

沈南鹏的目的是赚到足够的利润,所以他将精力转向帮企业发行所谓的“垃圾债”。这些交易规模不大的项目,是“摩根斯坦利、美林等不屑一顾的”,但这给沈南鹏带来了切实的收益。虽然从交易额的数据上看,他的这些项目仍让德意志银行落后于对手,沈南鹏却有了成就感:毕竟,他领导的4个人的队伍给公司带来了利润。

1997年,沈南鹏率领自己的部门完成了五六家中国公司的发债。到1998年,这些客户有一半面临重组,沈南鹏又努力帮助它们寻找后续融资的渠道。

这一段经历让沈南鹏成长了不少。“1998年让我学到很多东西。1997年还是套路化的工作:将中国企业包装一下、获得政府支持、到海外去卖。说起来复杂,做起来其实很简单。1998年就不是简单的交易了:你要针对客户的情况,而且你知道了什么叫‘公司不行了’。”

在德意志银行工作期间,最让沈南鹏得意和自豪的一件事就是,他让德意志银行作为牵头银行,帮助中国财政部在欧洲市场上成功发行了5亿马克债券,这一大手笔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到了1999年。从花旗银行到雷曼兄弟,再到德意志银行,沈南鹏已经在投行有了“8年的抗战”。

8年的投行生活让沈南鹏受益匪浅,沈南鹏把投行的工作形容为“压缩饼干”,“也许你在一个公司做财务需要20年才能把公司整体了然于心,可是做投行的话,也许只要3年就能把握和洞悉一个企业的命脉”。更重要的是,投行是一个“高屋建瓴”的职业。从事投行的人,接触到的一般都是上市公司的CEO或董事长,他们对一个企业或行业的视野更有领导人的大气和洞察力。

投行的工作经验,让沈南鹏收获最多的是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你在投资银行里边工作,投资银行给你一张名片,提供给你一个很好的机会,你就去寻找中国企业做收购兼并或是上市的工作,这让你有机会走进中国企业,了解中国企业。我觉得1994年到1999年那5年的经验特别好,等于让我把课给补了。原来我不太懂中国的商业环境,到了1999年,我已经比较‘土鳖’了。这5年当中,你知道了国内的游戏规则什么样,懂得了怎么跟人打交道,学会了怎么去了解这个市场。”

已经渐渐了解中国市场的沈南鹏,准备在自己的祖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