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喜悦之路:世界属灵与灵修大师的幸福箴言
19512700000033

第33章 喜悦之人便是当下之神(3)

柏杨先生也曾就想象力表达过自己的看法,他说:“一个强大的民族,一定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一个生命坚强,灵性充沛,有高度艺术造诣的人,同样也一定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新世界,开辟新境界的能源。没有想象力,就跟一块木头毫无分别。想象力缺乏,就会索然无味,像一塘死水一样的索然无味,而且久了还会发臭。”确实,想象是人的一种能力,它具有自由、开放、浪漫、跳跃、形象、夸张等心理活动特点,它使思维之流逍遥神驰,一泻千里,超越时空。拥有了想象力,就拥有了创新的源泉,随之而来的甚至可能会是成功的“天外来客”。

费勃造出了第一艘飞船,这是一个想象力的杰作。费勃的父亲是一个造船师,费勃小时候常跟着他去海边玩。费勃看到远处的大海上驶来了一条船,便好奇地问父亲为什么船能在水上跑,父亲回答因为船下有螺旋桨,可以推动水,水动了,船也就被动了。费勃又问有没有在天上飞的船,父亲告诉他,天上飞的只能是飞机,船只能在水上跑。费勃表示反对,他认为船一样能在天上飞,他长大了就要建一艘这样的船。1911年,在摩纳哥举行的船舶展览会上,费勃驾驶着自己制造的船进行水上飞行表演,大获成功。后来科学家对费勃设计的水上飞船进行改进,把机身改成了船形,取消了浮筒,成了真正的“飞船”。

一个童年时的想象,费勃将其变为了现实,从而创造了飞船。其实很多的伟大的成就,都是从听来有些荒诞不经的想象开始的。在学习的过程之中,知识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想象力的贫乏。可以这样说,人的一切发明与创造都源于想象力。如果没有想象力,一个人无论多么博学,最多都只能算是个“图书馆”,而永远无法形成自己的思维与理论。若想在求知的路上不断有所收获,那就为自己的思维插上一对想象的翅膀,让其天马行空地自由飞翔,才能够发现另一片全新的天地。

生命最重要的事是找到内在的自由

人的心如果不在内在心理上完全自由,就看不到真实;看不到有一种由恐惧导致的现实,不是由我们生存的社会或文化塑造;不是逃避单调的日常生活,以及其中的沉闷、孤独、绝望、焦虑。

——克里希那穆提

对大部分人而言,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也是最紧迫的事情在于以一种正确的方式生存下来,但是我们发现,由于当前的经济潮流是互相依赖的,所以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差不多都会形成更多的社会冲突,甚至造成战争,那么,如果我们真的希望自己的谋生方法正确,怎样才能够找到正确的谋生方法?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一个人要想在当前的这种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下找到正确的谋生之道,确实是有些麻烦的事情。当前的经济潮流密切地连接在一起,我们做很多工作都会牵涉到其他的工作,于是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冲突甚至战争。这个问题是很复杂的,复杂的问题往往要用单纯的方式来解决。

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复杂和严密,人的思想和行为都不得不划为一个个的片段。我们所拥有的某些活动显然是错误的谋生之道。比如有些职业总是直接或者间接地引起或支持暴力的发生,而暴力必然不可能在这个世界创造和平。不论是什么职业,只要会使人分裂和冲突,显然都是错误的谋生方法,那只会造成压榨和斗争。我们都能够意识到这一点,这个认识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矛盾、冲突和痛苦。

我们的谋生方式其实是由传统、贪婪和野心决定的,我们通常并没有谨慎选择自己的职业。我们一无所得,有的只是感激,然后一味让自己置身于其中的经济制度。如果要挣脱压榨与战争,必须不为外物所动、不嫉妒、不野心勃勃。野心驱使我们和别人竞争,成功的欲望使我们对他人无情。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压榨别人,那么他就必须不只是追求自己的需要。一个人如果能够摒除这一切,他自然就能够找到正确的谋生之道。

正确的谋生之道本身不是目的,也许我们的谋生方法很正确,可是由于我们的心灵不够敏感,我们还是会成为自己和别人的痛苦之源。最重要的其实是心灵的自由,只要能够找到那种自由,有了这种自由,其他的自然就跟着来了。

这种内在的自由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它并不能让我们得到什么荣耀的外在的东西。那是一种状态,好像寂静一样,其中没有变迁,有的只是“完整”。没有这种自由,生存就是痛苦的。因此,在这个充满冲突的世界上,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到内在的自由。

让心灵变得迟钝的,是我们的抗拒

如果我们能够仔细地想想,就会知道我们的心之所以变得迟钝,并不是因为工作,而是因为抗拒工作、抗拒生活。

——克里希那穆提

一些人对于向内探索生命的真相是存有怀疑的,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一种费时、费力还不一定有效果的事情。他们认为:我们每天都要工作,累了一整天之后还要想着怎么“保持心灵的觉醒”,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工作让我们变得很迟钝了,我们根本没办法去保持觉醒。可是,让我们的心灵迟钝的真的是工作吗?不是的,让我们的心灵变得迟钝的,正是我们的抗拒。

很多所谓的工作和职业里,充满着一些照本宣科和僵死的事情,似乎就是它让我们大部分人变得很迟钝。真的是这样吗?有的人热爱工作,觉得工作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有创造性;有的人则是出于需要不得不工作,总觉得工作使自己越来越迟钝。其实这两种人都迟钝,不论是热爱工作或抗拒工作,其实都变得迟钝了。如果一个人热爱工作,从早到晚想着工作,心里一直牵挂着工作,那他就已经和工作融为一体,根本无暇也无法跳出来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自己的工作,因为他已经成为工作本身了。这种人就像关在笼子里的动物一样,他的工作就是那个笼子。他和他的工作孤立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几乎与机器无异。也许有人会觉得他聪明卓绝,有洋溢的热情,还很细心,但这并不能改变其心灵孤立的事实。事实上,他把自己与其他的人、其他的工作、其他的生活方式,等等,全部都排除在外了,因此他是一个对外界变得越来越迟钝的人,工作其实是他逃避生活的方法。不过,我们大部分则属于另一种人,即使不喜欢、即使抗拒,最后还是不得不工作。

是行为、工作使我们的心迟钝呢?还是逃避、冲突、抗拒使我们的心迟钝?显然,使我们的心迟钝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我们自己抗拒工作。但是,如果我们不抗拒工作,接受工作,结果会怎样?结果是工作不再使我们迟钝,因为我们接纳了这份工作,在做着这份工作时,我们想的是真正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就没有冲突。我们的心之所以变得迟钝,并不是因为工作,而是因为抗拒工作、抗拒生活。就好像我们不得不做某项工作,这项工作需要工作一整天。我们告诉自己“真无聊,真可怕,我希望我能够做点别的事情”,这时我们就是在抗拒这项工作。我们的心智里有一部分想让我们放弃它而做点别的什么,于是我们的内心就有了抗拒。抗拒造成分裂,分裂又造成迟钝。因为你希望自己做别的事情,所以你觉得自己现在做的一切都是浪费力气。但是如果我们不抗拒,需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就会说:“我必须谋生,而我要用正当的方法谋生。”

当我们做着不属于我们愿望的某件事情,然后又产生抗拒心理时,我们的心就变得迟钝了。就像我们一边开引擎,一边踩刹车一样,引擎会越来越迟钝。没有任何工作能让我们的心灵变得迟钝,让我们的心灵变得迟钝的是我们对工作的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