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世界500强企业岗位执行标准
19515300000009

第9章 中层管理人员岗位执行标准(5)

9找出偏离计划目标的原因和工作中的失误,提出改正措施,必要时上报给上级主管及所影响的接口部门。

10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立即实施改正措施,必要时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并提供协助,促成问题的解决。

财务主管的绩效标准

工作职责增值产出绩效标准

提供财务分析和预测报告财务报告

(1)报告中的数据准确。

(2)报告的使用者和审计者能够理解报告中的数据和整个报告的组织。

(3)报告完成得及时,报告中的数据对报告的使用者和审计者有用。

(4)管理者离开这份报告就无法实施公司的运营管理。

(5)优秀绩效的表现:报告者能够提供一些规定内容之外的新颖的分析,这些分析对报告的使用者十分有用。

制定和管理财务有关工作流程和标准财务工作流程或标准

(1)外部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事务所认为对财务各个环节的控制很充分。

(2)上级主管人员认为公司的财务流程有效。

(3)优秀绩效的表现:其他公司将该公司的财务控制流程视为典范。

完成政府报告和税收报告政府报告和税收报告

(1)没有因为报告中的疏漏而使公司受到处罚。

(2)报告能够在指定的期限之前提交。

对下属员工的工作指导和管理有生产力的员工

(1)财务主管的上级主管对下列方面表示满意:

①所有员工都能理解公司的目标和自己对公司目标的贡献是什么。

②所有员工都能写出自己工作的关键增值产出和绩效标准。

③所有员工都清楚自己的工作做得怎么样。

④90%以上的员工能够达到预定的绩效标准。

⑤员工具备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⑥薪资的调整基于绩效评估的结果。

(2)对下属员工的调查表明:

①他们了解公司的方向、部门的目标和个人的角色。

②他们了解上级对自己的期望。

③他们了解自己的工作绩效以及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④对他们的绩效评估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绩效。

⑤在工作中他们能得到必要的工具和资源,并且没有得到时,他们能理解未得到的原因。

⑥他们具有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⑦当工作需要支持时,他们能及时得到来自上司或同事的帮助。

⑧他们好的工作绩效得到了认可。

会计主管的工作职责

1在财务部经理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公司会计组的管理工作。

2负责领导所属的出纳员、记账员、会计员按时、按要求记账收款,如实反映和监督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保证各项经济业务合情、合理、合法。

3负责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本组成员的工作,及时处理解决工作中发生的问题,保证本组的会计核算工作正常进行。

4按时编制月、季、年度会计表,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报送及时。

5根据会计制度,定期汇总会计凭证(登记总账不超过10天),并与科目明细账核对相符。

6负责企业管理费核算,认真审核收支原始凭证,账务处理符合制度规定,账目清楚,数字准确,结算及时。

7负责专用款项的明细核算,正确反映各项专用基金运用和结余情况以及专项工程支出和完工情况。专用基金的往来款项要及时对账清算。

8负责每月各项按规定进行预提和待摊费用的核算。

9负责公司税金合账的登记和税金的交纳。

10负责公司各部门的费用报销业务手续。

11按每月工资表、水电耗用表、燃料耗用表等费用项目编制部门费用分摊表,根据工资表提取福利基金、工会经费,并按规定上缴工会经费。

12对公司的会计凭证、账薄报表、财务计划和重要经济合同等会计资料定期收集、审查、装订成册,登记编号,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妥善保管,并按照规定办理销毁报批手续。

13定期组织对公司固定资金和流动资产的清查、核实,确保财产的准确性,加强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

14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认真做好记账凭证的稽核,组织会计报表的编审工作,保证财务结算的正确、及时和真实,为领导提供可靠的经营管理资料。

15及时掌握流动资金使用和周转的情况,定期向财务部经理汇报工作。

16督导所负责岗位的工作情况,并对工作完成的效果负有直接的责任。

17定期组织所属部门员工学习有关国家财政政策、法规、财经纪律和财会制度,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生产主管的工作职责及任职要求

(一)工作职责

1根据生产计划的安排,组织技术人员做好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为均衡生产创造条件。

2根据公司下达的生产纲领编制车间的生产能力查定,并拟订相应的车间技术改造措施和组织设计实施。

3进行新产品设计图样和产品更改许可书的铸造工艺审查,组织工艺人员编制和修改零件铸造工艺文件守则、操作规程、技术条件和验收标准,并负责审查或校核工作。

4组织开展技术革新、工艺改进和工艺试验,并组织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车间的工艺及技术水平。

5推进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组织工艺人员分析废品成因,制定综合质量改进措施规划并组织实施,提高铸件质量。

6制定年度、月度技术工作计划及撰写工作总结。

(二)任职要求

1任职资格

高级工程师任职2年以上或工程师任职6年以上。

2所需知识

全面掌握铸造工艺编制,技改项目的设计,金属熔炼,型(芯)砂配制,技术测量及相关的物理、化学、电学、电算等方面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知识和现代技术管理知识;熟悉与铸造专业有关的实践操作知识和现代技术管理知识;熟悉与铸造专业有关的国内外各项法规、标准和技术文件;掌握国内外铸造专业现状及发展方向;还应掌握一门外语。

3所需能力

要求具有审核、指导、负责管理重要工程项目的实际能力,并能够灵活运用掌握的系统知识解决重要的实际生产问题,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能力。

生产主管的行为标准

(一)生产计划制定行为标准

1根据上级部门的规划或部署,与上级共同制定生产部门的目标,明确各项生产任务和改进方向。

2根据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集合各车间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具体规定各工段、班组、岗位、个人的生产计划任务。根据生产订单的优先顺序分配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充分考虑资源成本,以使其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

3根据生产作业计划制定生产准备计划。包括原辅材料、外协件、外购件的采购供应,设备维修保养与工具准备,工艺技术文件及工装、计量器具的准备,劳动力调配与组织,燃料动力准备等等一系列计划,以保障生产正常进行。

4对生产能力负荷进行核算与平衡。包括设备与生产面积负荷核算与平衡,各工种劳动力负荷核算与平衡,目的在于使设备、生产面积、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使得负荷饱满,并找出薄弱环节,及早采取措施调整解决。

5与相关人员商讨,面向目标,在公司规定范围内确定执行计划的具体工作方法和活动。

6根据具体生产任务的具体要求和特点,深入分析生产过程中易出现失误或问题的环节,并设计相应的监控点及防范措施。

(二)决策信息提供行为标准

1明确上级主管和相关部门所需的生产信息及其对本部门的要求。

2在允许的范围内,找出适当的信息来源,广泛搜集必要信息并准确记录。

3分析、筛选所搜集的信息,以使之准确并与规定的需要有关。

4在商定的时限内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所需信息并归档。

5信息表述的格式符合公司的规定或输出对象的格式要求。

6确保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7当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信息搜集工作时,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三)生产工艺流程制定行为标准

1根据公司质量管理的规定和生产需要,列出需要制定的工艺流程,保证流程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2与相关部门及操作层员工一起讨论设计和制作生产工艺流程,注重部门间的衔接程序,并按规定对流程文件或操作指导书进行会审。

3根据生产特点,在兼顾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在生产工艺流程中设计适当、可操作的关键控制点。

4建立有效处理突发事件的程序。

(四)生产调度行为标准

1在主管的领导下,全面负责车间生产工作。

2组织生产技术的长远规划和生产、设备更新改造、大修和维修计划,组织召开年度生产工作会议。

3组织生产单位完成月、季、年度生产作业计划。

4对各专业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定期召开专业管理工作会议,检查、分析、总结生产情况,指导各专业管理工作。

5按上级主管部门的生产工艺、设备、电气、仪表专业管理评分检查与考核标准,组织对各班组生产管理进行检查与考核。

6组织对生产设备更新改造、大修,维修工程项目的检查、验收和投入运行工作。

7组织非正常生产情况下的工艺运行方案和措施的制定工作;组织制订技术改造、应急施工技术方案,经有关部门批准后,组织现场实施。

8协助企业管理部门的管理者做好生产管理人员的考核、培养和管理工作。

9组织企业中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鉴定工作;审定车间提出的有关生产的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

10向企业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生产情况。

11按科技档案归档的内容和要求,及时组织文件资料归档工作。

(五)全面品质控制行为标准

1实施全面品质管理,推动全员参与生产品质控制。

2制定生产品质管理目标和方针,并予以实施和控制。

3将品质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责任人,让所有人员切实了解到品质目标。

4根据生产质量的要求和特点,深入分析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或产生问题的环节,并设计相应的质量监控点及防范措施。

5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就品质异常问题立即实施纠正措施,必要时,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如采购、财务部门并提供协助,促成问题的解决。

6组建QCC活动小组,实施持续、不断的质量改善活动。

品质主管的行为标准

(一)方针管理行为标准

1从品质管理的角度,基于对组织价值观及管理理念的理解,对组织长、短期目标的形成提出个人意见。

2时间、组织结构、技术等限制因素是考虑要点。为组织目标所提的建议必须是经过精心调查的,具有可操作性,且能预见到的资源,提建议时所采用的方式是鼓励他人提出建设性意见并有助于决策的。

3将达成共识的组织目标转化为可衡量的结果性指标(品质业绩指标),并把其作为形成组织对外策略与内部方针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