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3岁全脑开发亲子游戏大全
19519400000002

第2章 全脑智能开发:奠定宝宝一生发展的基础(2)

右脑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性思维。右脑不拘泥于局部的分析,而是统观全局,以大胆猜测跳跃式地前进,达到直觉的结论。在有些人身上,直觉思维甚至变成一种先知能力,使他们能预知未来的变化,事先做出重大决策。

右脑处于弱势,只有在左脑的兴奋镇静下来后,右脑才有“表现”的机会。但右脑存贮的信息包含了500万年来祖先所经历的人和事,其潜能相当于左脑的10万倍。把我们的大脑比喻为沉睡的巨人毫不为过。开发智能首当其冲的任务是发掘右脑的潜能。

如果进行形象一点的描绘,右脑就像个艺术家,长于非语言的形象思维和直觉,对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活动有超常的感悟力,空间想像力极强。

宝宝左脑的开发

1.锻炼宝宝的语言能力

锻炼宝宝语言能力的主要方法是多听、多说、多读。可以多给宝宝听儿歌、讲一些故事、寓言、诗词、童话等。

多听可以积累词汇、领会语义、熟悉语境。父母也可以经常给宝宝讲故事,让宝宝编故事,续故事,复述故事。编、续和复述故事除了锻炼语言能力外,还锻炼宝宝的逻辑能力和想象能力。因为故事的先后展开,都有内在的逻辑。温馨的亲子阅读时光可以让宝宝在自然的环境下认识汉字,及时地打开自己获取知识的大门,直到宝宝可以独立阅读,这对锻炼语言能力、广泛接受知识很有好处。总之,要给宝宝丰富的语言环境,让他多接收口头的、书面的语言,多进行语言的交流和训练,这对开发左脑是很有好处的。

2.进行数学、逻辑的训练

家长对宝宝进行数学、逻辑的训练,可以提高宝宝的抽象思维能力,达到开发左脑的目的。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宝宝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较早,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相对较迟,因此,抽象思维的训练要采用形象、具体的教育方法。比如说,不要一开始就给宝宝数一二三四,而是让宝宝数苹果、数鞋子等;学会了数数,再学加法和减法等运算。学习运算也要与具体的事物结合起来。如与具体情景相结合,宝宝容易接受。具体的运算会转化为抽象思维的能力。

等宝宝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后,再着手训练宝宝的推理能力。推理能力的训练也要由易到难,也要形象化。学会了相等的推理后,可以训练不等式的推理。让孩子思考,爸爸的年龄比妈妈大,妈妈的年龄比姑姑大,让宝宝思考,爸爸与姑姑谁的年龄大?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推理,需要判断。要鼓励宝宝经常思考,一定能激发宝宝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这对开发左脑半球的功能是很有好处的。

3.锻炼右手

手与脑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脑发达,手也就灵巧。反过来也一样,手锻炼得灵巧了,相应的大脑半球也就更发达,手巧则心灵。右手由左脑主管,经常锻炼孩子的右手,也就锻炼了他们的左脑。锻炼右手的机会很多。拍球、弹琴等,都能锻炼右手,对宝宝来说,刺激左脑迅速发展的最好方法是用游戏的方式来锻炼右手的相关运动。

宝宝右脑的开发

首先是右脑映象的认识力,又称类型识别能力。新生儿即能认识母亲的脸,而他的记忆大部分是以映象作为概念被识别出来的。这种概念就是在瞬间能捕捉到的东西,也称为类型识别能力。在婴儿半睡眠时给他讲故事,就是运用他的映象记忆力。

其次是图形的认识力,即形象认识能力。与婴儿说话时,指着对应的物品,则婴儿的右脑就会反映出这个物品的形象来。日常生活中养成用图形记事的习惯,就能刺激右脑,使其逐步活化。

再次是空间识别能力。从小让宝宝拍吊球,开始拍不到,练习了几个月后就能够抓住球了。还可以让宝宝在家里的黑暗环境中来回走,直到能行走自如,提高空间识别能力。

最后是绘画感觉能力,有人说,中国的自然风景是右脑型的,要活化右脑首先应该经常带宝宝欣赏美的工艺品、建筑、塑像、邮票以及自然风景等。培养宝宝画画的兴趣,对右脑的刺激更为明显。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多与宝宝进行游戏,给他们快乐自由富于想象的空间,使宝宝在轻松中开发了右脑的潜力,训练了左脑的技能,使大脑的综合能力获得最大程度的发挥,那么,我们的宝宝就是21世纪智慧潜能开发的佼佼者。

左右脑开发要均衡

左右脑的运作流程,是由左脑通过语言收集资讯,把看到、听到、摸到、闻到、尝到,也就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运动觉,接收到的信息转换成语言,再传到右脑加以印象化(类推),接着传回给左脑逻辑处理,再由右脑显现创意或灵感,最后交给左脑进行语言处理。

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经过长期研究和观察:儿童左右脑协调并用,充分整合,对宝宝今后的整体发育,包括智力心理及学习生活能力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使宝宝的左右脑得到充分开发,均衡发展,必须从小开始培养。

大脑养护的最佳时期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的50%是在4岁前发展起来的。在此期间,婴幼儿的大脑神经组织完成了大约50%的大脑细胞的连接工作,这是将来吸收、承载、整合、输出所有信息的通道。所以要利用好这段关键的时期,充分满足大脑所需的所有营养与刺激,为宝宝未来的发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游戏是开发左右脑的最佳方式

早期教育的实质,就是在人脑发育“关键期”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措施,进行促进婴儿大脑发育的教育。

从0岁起通过对婴儿“感官刺激”激发其“无意识探索”,可有效促进脑发育,开发脑潜能。具体来说,可通过婴儿视、听、嗅、味、触、重力平衡感等感官将其身体内、外环境的大量讯息传入大脑,经过大脑组织分析,加工处理,进行有效取舍,并发出指令产生相应的肢体动作,由此多次循环重复,可使婴儿在“无意识探索”中获得观察、专注、记忆,进一步升华,产生想象、思维、语言表达及操作能力等,使处于初级阶段的大脑迅速而健康地发育成熟,成为十分聪颖的高级大脑。在大脑的整个发育过程中,通过各种游戏来促进大脑发展是最有效的方式。

父母是宝宝最佳的游戏伙伴

三岁以下的宝宝基本上属于“无能力”的被动状态,还不知道怎么做游戏,在他们眼里,父母就是一样玩具。国内外的大量研究都已证明,当孩子的父母参与游戏时,孩子游戏活动的时间明显增长了。对宝宝来说,游戏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乐趣;对父母而言,游戏则是教育的一种最佳形式。为了支持宝宝的游戏活动,父母除了开辟更大的游戏场地与空间,以及提供合适的、丰富的游戏材料,包括玩具之外,更应该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具体的游戏过程中去。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父母在游戏中的参与度也不同。对于一岁以内的宝宝,父母要主动地跟宝宝玩、逗宝宝开心;对于二三岁的宝宝,在游戏过程中,父母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如动作示范、引导孩子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思考等;到了孩子三四岁或更大,他们越来越喜欢和小伙伴们在一起,一般不爱跟父母玩游戏。所以,父母最好退居二线,成为游戏的旁观者。

根据年龄阶段来设计游戏

游戏是宝宝的主要活动,每个宝宝都喜欢游戏,但如果给宝宝设计和选择的游戏不考虑宝宝的年龄特点,那游戏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不同年龄阶段宝宝的身心发育有其各自的特点,比如:婴儿期(0~1岁),宝宝的动作发展速度较快,学会了抬头、坐、爬、行走,小手也会抓握东西,同时能发出一定的语音。对成人的语音能作出正确的反应,对外界刺激也有一定的反应,家长可为宝宝设计一些以训练感官和动作为主的游戏;幼儿期(1~2岁)宝宝已会独立行走,并会跑跳,双手动作也有了很快发展,语言发展迅速,会用词和简单的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家长可为宝宝设计一些练习行走和学习说话的游戏;学龄前期(3~6岁)宝宝的行走动作更加协调,双手的精细动作有了一定的发展,智力发展迅速,会用完整的句子连贯地表达意思。针对学龄前期宝宝的特点,家长可为宝宝设计一些跑、跳及精细动作的游戏和智力游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