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3岁全脑开发亲子游戏大全
19519400000023

第23章 1~2岁宝宝全脑开发亲子游戏(7)

(3)妈妈手握宝宝脚腕并抬起,随着儿歌节奏做腿部曲直运动,将身体平翻过来。同时念儿歌“煮一煮,翻一翻。”

(4)妈妈托起宝宝,向上轻轻抛起接住,吻吻宝宝。同时念儿歌“捞起饺子晾一晾,尝尝饺子香不香”。

(5)妈妈要说:“宝宝,妈妈在干吗呢?妈妈在包饺子,你想吃吗?”

(6)妈妈可以反复念这首儿歌并在宝宝身上按摩,也鼓励宝宝跟着一起念。

小贴士

可由多名家长轮流和宝宝玩,增加游戏乐趣;要注意抛接时的安全;动作要轻,充满感情,面对宝宝要有目光的交流。通过按摩和皮肤接触体验游戏和快乐,增进亲子感情。

2.故事大接龙——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游戏目的

通过故事接龙的训练,可以强化宝宝的聆听与说话能力,同时给宝宝思考与表达的机会,可以充分启发宝宝的语言智能,从而提升宝宝的左脑。

专家指导

这个时期,宝宝的语言还不能脱离环境和活动,因此还要注意丰富宝宝的生活,让宝宝广泛接触周围的人和事,在和人的交往中,发展和丰富语言。

游戏步骤

(1)爸爸妈妈先选一两本经常阅读的画册,试着引导宝宝进行故事接龙的训练,它可以给宝宝更多语文方面的锻炼。

(2)如果宝宝不曾进行过这样的训练,爸爸妈妈可以先起个头说:从前有一位老爷爷,他住在……然后请宝宝接续故事的内容。

(3)如果宝宝不知道该如何开始,家长可以多给予一些提问及引导,让宝宝试着更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平时可通过给宝宝讲故事、朗读儿歌、看图说话来丰富宝宝的词汇,帮助宝宝练习说话。

小贴士

不要再用“儿语”与宝宝交流。宝宝到了2岁以后,大人不能再用简短的语句来教宝宝说话,要用完整标准的语句来教宝宝正确说话。

3.动物宝宝开饭了——推理、语言能力训练

游戏目的

学习能力培养。识字是早期教育的一个方面,但识字并不是目的,目的是使宝宝获得愉悦学习体验,并从中得到一些学习经验。让宝宝了解日常生活中小动物常吃的食物,通过图画和汉字的一一对应,培养宝宝对应事物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专家指导

宝宝因为某种原因心情不好,或是对爸爸、妈妈发脾气的时候,请不要忽视宝宝的心情。宝宝同样是家庭的一分子,也有自尊心,处理不当会使宝宝的心灵留下无法抚平的创伤。最好的方法是等待宝宝自己平复心情。

游戏步骤

(1)妈妈准备小猫、小狗、小兔子、鱼、肉骨头、胡萝卜图片和相应字卡各一张。

(2)妈妈出示所有图片,让宝宝说出他们的名称,说对了就表扬,说错了妈妈要更正。

(3)妈妈先对宝宝说:“小猫咪爱吃鱼”,“小狗狗爱吃肉骨头”,“小兔子爱吃胡萝卜”。

(4)妈妈把六张字卡和六张图片分别配对儿摆在一起。

(5)妈妈说:“开饭了,请给动物宝宝摆上它们最喜欢吃的东西吧。”妈妈做示范,拿出小猫的图片和字卡,让宝宝找出“鱼”的图片和字卡。

(6)其他动物依此类推。

小贴士

宝宝对图片的记忆能力高于对文字的记忆,请给宝宝多一点时间和适当提示让他找到对应的字卡,妈妈不要催促和责备。

4.糖和盐去哪儿了——分析能力

游戏目的

获得知识经验。通过让宝宝观察不同材料放进水里的变化,让宝宝懂得什么是溶化,帮助宝宝对事物有一个初步认识。丰富的知识经验能促进观察能力的发展,提高观察力水平。

专家指导

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应从宝宝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激发宝宝观察的欲望,才能使他进一步进行观察活动。丰富多彩、经常变化的环境能激发宝宝的好奇,更有益于宝宝发展观察力。活动的物体比静止的更易引起宝宝观察的兴趣。

游戏步骤

(1)妈妈把三个透明玻璃杯分别装上水,外面分别贴上“沙子”、“糖”、“盐”的纸签,将这几个标签上的字给宝宝指认,并告诉宝宝,杯里盛的是水。

(2)再用小勺子将事先准备好的沙子、糖、盐依次舀一部分,倒入杯中,边倒边告诉宝宝“妈妈把糖(盐、沙子)倒进水里了”。

(3)妈妈动作要慢一点,量要足,以便让宝宝看到糖和盐逐渐溶化的过程。

(4)对比沙子,让宝宝知道,沙子是溶解不了的。

(5)妈妈给宝宝尝一尝糖水和盐水的味道,并告诉宝宝“糖水是甜的,盐水是咸的”,同时让宝宝记住杯子上的几个标签名称。

(6)妈妈把贴纸去掉,拿着玻璃杯让宝宝先观察,再尝,断定杯子里是什么。宝宝判断正确了,妈妈要表扬。

(7)让宝宝根据味道来选择对应的贴纸。

小贴士

游戏时,宝宝的小手都会沾有糖、盐、沙子,叮嘱宝宝不要用手揉眼睛,游戏结束后要立即洗手。

5.小小降落伞——观察、手眼协调训练

游戏目的

可以锻炼宝宝抛接物体的技能,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

专家指导

此阶段的宝宝从会走、会跳、会跑,接触外界环境相对增多。心智发展较迅速、语言、记忆及思维想象力、精细动作等发展加快,对外界环境发生好奇心,喜欢模仿,向智能发展过渡。在此期间,父母要科学准确地引导,采取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法来逐步激发宝宝的各种智能,使他们的心智发展上一个台阶。

游戏步骤

(1)妈妈准备1块方手帕、4根线、1块小石头。

(2)在手绢的四个角上拴四根等长的线,再把这四根等长的线绑在小石头上。操作过程中,要设计一些让宝宝帮忙的环节,引导宝宝自己动手。

(3)妈妈举起手中的“降落伞”,把它往下放,降落伞在空中张开,慢慢落下来,让宝宝用手接住。

(4)让宝宝站在高处,自己放下降落伞,反复玩几次,看到降落伞落下来的过程,宝宝会很高兴地大笑。

(5)妈妈调节四根线的长度,让宝宝观察降落伞在降落的过程中会有什么变化。

小贴士

要注意安全,不要砸到宝宝的头!

6.带妈妈回家——逻辑思维训练

游戏目的

让宝宝识得某些标志,认路回家。

专家指导

经常让宝宝认路,对宝宝是很好场面记忆和方位推理的综合练习。的大人尽量带宝宝走同一条路去买菜,每次走同一条路回家。宝宝慢慢会总结出路途行进中的某些特点:如广告牌、店铺橱窗等,以便正确找出需要拐弯的方位。

游戏步骤

(1)宝宝经常跟妈妈上街买菜,回家时让宝宝在前面走,领妈妈回家。宝宝能认识经常走过的路,并且会自己寻找标志。

(2)从商场回家时,宝宝能认识大街和胡同口,并能认识第几座楼。

(3)宝宝认识自己的家门口也很顺利,他往往能认得门口的垃圾桶,或门口的树木或石头等标志。

(4)住高层楼的宝宝还会正确地按电梯,就算他还未认识数字,也会想办法估量与某物的距离来按到电梯正确的位置,使自己能找到家。

小贴士

妈妈要寻找机会让宝宝“带路”,去胡同口、大街上、公交站、奶奶家、姥姥家,都可以让宝宝带路。如果开汽车或骑自行车去,宝宝就不容易认路。

7.这是“我”的——自我认知能力训练

游戏目的

帮助宝宝认识和自己有关的物品,也是增强宝宝的归属感、促进宝宝认识自我。让宝宝感受和体验到“这是我的”,从而发展宝宝自我认知的概念,激发其内省智能。

专家指导

学会用代名词之后,宝宝说话时句子会出现一个主语,使句子的意义更加明确,句子也更加完整。

游戏步骤

(1)妈妈可以把宝宝的东西,如玩具、衣饰等和大人的放在一起,鼓励宝宝从中找到什么是自己的东西,什么是爸爸妈妈的东西。

(2)妈妈问:“这是谁的拖鞋?”宝宝指妈妈,妈妈立刻教宝宝:“这是我的。”使宝宝学会用“我”来代表自己。

(3)也可以把宝宝的玩具和其他东西,与其他小朋友的东西放在一起,让宝宝试着找出自己的东西。

(4)如果宝宝穿上一件新衣服,妈妈故意问:“这是莉莉的吧?”宝宝会马上回答:“不!是我的!”。

(5)也有的宝宝会说,“是XX

小贴士

选择和宝宝最密切接触的东西。学会用“我”来指代自己,宝宝会用第一个代名词以后,还会慢慢学会用“你”和“他”。的(宝宝的乳名)”,申明衣服是自己的。

8.点点豆豆——分析能力、手眼协调

游戏目的

锻炼动作的灵敏性。研究表明,大脑皮层的成熟程度随手指运动的刺激强度和时间而加快。因此,宝宝手指的灵活运动,是提高大脑两半球皮质机能的有效手段。互动性游戏强调宝宝的参与感和主动性,让宝宝在玩的过程中感受参与的快乐,提高自我意识。

专家指导

宝宝玩游戏往往不懂得节制,常玩到筋疲力尽或感到厌烦时才肯停下来。妈妈如果能控制限制宝宝的游戏时间,就可以调节他身体的节奏。早上玩消耗很多体力的游戏时,下午就玩有关情绪或感觉的游戏;早上在房间里安静地坐着玩的话,下午就在外面快乐地嬉戏。此外,必须注意的是在饭后1个小时之后,才能开始玩有关身体运动的游戏。

游戏步骤

(1)妈妈把宝宝抱在怀里,让宝宝把他的左手手掌摊开平放在妈妈的左手掌上。

(2)妈妈用右手食指点点宝宝的手心,一边点一边说儿歌:“点点豆豆,豆子长大,长大开花,开花结豆,一抓一把。”

(3)这个阶段语言能力发育好的宝宝,已经能跟着妈妈一起说儿歌了,大多数宝宝也能捡儿歌中的部分字眼附和着说。

(4)妈妈嘱咐宝宝在说到“一抓一把”时,要立即握拳设法抓住妈妈的食指。

(5)也可以互换角色,让宝宝来点豆,妈妈来抓宝宝的手指。

小贴士

游戏中应视宝宝的反应灵敏度调整妈妈说儿歌的速度,应该让宝宝能抓住妈妈手指几次,以提高宝宝游戏的兴趣。等宝宝真正能抓住了,妈妈可以再加快速度,训练宝宝的反应能力。

9.认一认——阅读、写字能力训练

游戏目的

提高认识能力。不断强化宝宝对五官、四肢的认识,有助于宝宝增强对自身的认识,通过游戏训练还可以让他更广泛地认识周围事物。从小建立宝宝对文字的兴趣,有助于今后的识字、阅读和写作,成为一个善于运用文字表达的人。

专家指导

识字多少不能作为判断宝宝是否聪明的标准。有些爸爸、妈妈强行把小学生的教材灌输给宝宝,这种做法无异于拔苗助长,对日后主动学习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游戏步骤

(1)妈妈准备眼睛、鼻子、嘴巴、手、脚、妈妈、爸爸、宝宝、奶奶、爷爷等字卡若干张。

(2)妈妈指着自己的眼睛,告诉宝宝这是妈妈的眼睛,并出示相应的“眼睛”字卡。

(3)妈妈问:“宝宝的眼睛在哪里?”让宝宝用小手点眼睛,并从若干字卡中找出“眼睛”字卡。

(4)依此类推,让宝宝认识鼻子、嘴巴、手、脚、妈妈、爸爸、宝宝、奶奶、爷爷等字形。

小贴士

由于宝宝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不长,所以,一次游戏的时间不宜太长。字卡数量可以根据宝宝识认水平而定,可由少到多逐渐增加。

10.背诵儿歌——语言、听觉记忆力训练

游戏目的

诱导宝宝背诵整首儿歌,当宝宝学会第一首时,就很自然地进入会背诵这首儿歌的儿童群体中,同大家一起背诵,一起做动作,享受群体背诵

儿歌的快乐。

专家指导

每个宝宝的语言发育不同,有的刚开口说话不久就会背诵整首儿歌,有的要等到两岁之后才能学会,如同称呼大人一样,基本上有半年甚至一年的差别,大人要耐心引导,总有一天宝宝能够学会。

小贴士

宝宝要在轻松的状态下进行这些训练,宝宝回答上来了,妈妈就亲亲宝宝,回答不上来,妈妈就告诉宝宝正确答案,千万不要指责宝宝。

游戏步骤

(1)妈妈要教宝宝学儿歌的押韵词,让他记住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留个空儿让他补上。

(2)例如:“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三瓣瓣(嘴),四条(腿),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3)妈妈要一次次地重复,想起来就跟宝宝一起念,等他会说话以后,很快就能全首背诵。

(4)妈妈可以在宝宝背儿歌的过程中,引导宝宝说短句。

(5)比如妈妈可以问:“宝贝告诉妈妈,什么样的兔子呀?大的还是小的?白的还是黑的?”宝宝很容易就说出“小的”“白的”。

(6)妈妈问:“小白兔爱吃什么呀?”,宝宝会回答“吃青菜”。

11.给娃娃穿衣——语言、精细动作训练

游戏目的

培养宝宝的视听觉能力。用趣味性、形象性的物体吸引宝宝的注意力,提高宝宝的注意时间。培养宝宝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发展宝宝的动手能力,发展宝宝手指的灵活性。

专家指导

游戏每次进行时,可只做一部分动作,具体内容的多少根据宝宝的发展情况来决定。玩过家家的内容可以是方方面面的。如给娃娃穿衣、梳头、喂饭、哄娃娃睡觉等。

游戏步骤

(1)妈妈准备一个玩具娃娃,娃娃的头发可梳可扎,眼睛要会动,玩具娃娃的衣服可以脱下、穿上,玩具娃娃有袜子、鞋子等。

(2)妈妈对宝宝说:“我们给娃娃洗个澡吧”,和宝宝一起把娃娃身上的衣服全脱下来。可以是妈妈脱一件宝宝脱一件交替进行。

(3)全脱下来后,妈妈拿来湿毛巾做示范给娃娃擦身体,宝宝就会模仿。只要宝宝是在认真擦,妈妈就表扬。擦完后,提醒宝宝检查擦得干净与否。

(4)给娃娃穿衣服时,要按顺序,穿完一件拿一件,可以是妈妈穿宝宝看,也可以是宝宝穿,妈妈指点。

(5)宝宝只要给娃娃穿上一件衣服,不管穿得如何,妈妈都要亲亲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