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法治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19525700000012

第12章 法治建设与区域特色经济(1)

§§§第一节 区域特色经济概述

一、区域特色经济的内涵

特色经济以分工理论和优势理论为基础,以区域为空间载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依据本区域现有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资源禀赋和生产力水平,能最大限度地扩张经济总量,结构合理且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经济效益显著,能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经济。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人类经济活动,它同样要以区域空间为载体。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区域经济是具有特色的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即特色经济。

首先,由于区域经济存在的一般前提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依赖性,即必须要依托于一定的地域空间,这种不同地域空间的自然禀赋的差异使每个区域自成特色。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都要依托于并落实到一定的地域空间。而且,不同的经济活动对于特定的地域条件具有明显的空间选择性和空间适应性,不同的生产过程对地域的要求不完全相同。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性使人类的经济活动也千差万别,由此形成了区域差异、区位的不同和区位优势,这正是区域经济的特色之所在。

其次,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和空间距离,造成了经济活动的差异。人类的经济活动必须凭借一定的生产要素,属于自然禀赋的土地、森林、矿藏、能源等,具有资源的稀缺性、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可流动性。科技发展使有些自然资源的流动成为可能,但这种“流动”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属于再生性经济资源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是可流动的,但常常受到体制、政策、利益关系、人文环境诸多因素的制约而不易流动。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使得经济活动不可能形成空间均衡化,这是构成区域经济分异的物质基础。但这只是区域经济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还不能充分说明为什么会出现以城市为中心、各类产业在城乡合理分布、多种经济活动有序进行的类似于各种结晶体的构造。要素的不能完全流动带来的空间差异和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引致了要素的地域结合和特色经济的形成。同时,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使得有空间就有距离,要克服距离就要付出代价,即空间成本。随着现代交通、通信的发展,空间距离对人类活动的限制越来越小。但只要距离的存在,生产要素的流动、集聚经济的形成、城市和乡村的联系,总要付出时间和费用,这是区域特色经济存在的又一物质基础。

再次,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区域经济特色更为明显。在社会劳动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律引导经济活动主体把经济资源配置到有效的产业部门和优势区位,使具有密切经济技术联系的经济活动在特定的地域空间集中。由于经济活动的极化性,使生产要素的不均衡性变得更不均衡,通过经济活动的积聚和规模效应作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优势的自然条件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进而使区域经济的特色增强。与此同时,区域政府通过规划、政策、组织、协调等手段进行有效的干预,促进了经济活动在特定的地域空间集中,并吸引了周围地区生产要素和经济主体的积聚,形成了区域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因而区域经济特色凸现。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区域经济因其区域性而不同于一般的国民经济,它是具有区域特色并反映区域性质和特点的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

二、区域特色经济的培育

首先,区域特色经济要求以区域差异为依托。区域特色经济具有鲜明的结构特点,具有不同于别的区域的内容和形式,依托于区域资源禀赋的特色基础,形成独特的商品供给和服务供给。依托资源禀赋特色基础所形成的特殊性是区域特色经济的自然基础,不管特色经济的资源配置采取何种结构,总是建立在这一自然基础上的。区域差异的存在是区域特色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区域特色经济所依托的差异包含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自然资源的特定性和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区域差异反映了区域之间自然、历史、经济增长水平、经济发展结果和未来趋势的差异,可分为自然差、位势差、趋势差和发展差,是形成区域特色经济的基础。

其次,由于区域差异的存在,形成了区域比较优势。优势依存于比较,一定区域的优势是相对于其他区域而言的比较特征,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它所具备的优于其他区域同类因素的条件,大体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要素、区域位置的空间联系、人文传统的经济优化能力、政策因素等。区域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除部分资源(如天然旅游资源)及人文资源(如区域历史、区域群体的思维定式等)之外,生产要素理论上均可自由流动,且转移成本不高,如资本之利用率一致、技术转移基本上无障碍。因此,区域比较优势主要集中于部分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沉淀及区域政策等的绝对占有方面。区域经济特色的形成是区域利用、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和发展经济优势的结果。

再次,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区域特色产业。区域特色经济是在开放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具有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有供给和需求依据、有效率的经济。特色经济进入开放市场,不是为了展示,而是在于适应、满足市场需求,在开放过程中凸现特色。只有适应市场需求,特色经济才能为市场所确认,获得市场准入并占有市场。否则,退出开放市场,回到封闭自我运行状态中的经济,也就无所谓特色经济。区域特色经济要有市场竞争力,产生较高经济效率,就要求将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人文条件转为经济产出才有意义。区域特色经济并不等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只有区域利用有利的条件进行产业或生产的有效配置得到较高收益,形成以区域比较优势为基础的特色产业,才能说明区域优势的存在。区域特色经济是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的延伸,并且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就是优势经济——尽管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交通条件以及工农业的发展水平,对其特色经济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先导作用或先行优势,却不能起最终的决定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产业或企业、产品仅仅凭借其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是不可能变为现实经济优势的。将优势条件转为经济优势,形成特色产业,以产业作为支撑,对于推进区域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占有重大市场份额的名、特、新、优产业,是一个地区特色经济的最基本要素或标志。

最后,区域特色产业的不断壮大,形成区域特色经济。依托区域的优势条件,实现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带有该区域特点的产业空间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具有一定跨区意义的区域主导产业,是区域特色经济的基本特征。区域将潜在优势转为现实优势,将现实优势不断延伸,通过对优势要素的优化配置,逐渐形成优势产业,乃至主导产业。由于主导产业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如生产率上升率较高,需求弹性较大等),潜在优势逐渐显性化,形成以优势产业或主导产业(群)为核心的区域优势和区域产业特色。区域产业特色不断突出,从而塑造、优化区域的产业形象,诱导同类产业的区域集聚,并对区外相关要素产生强大的吸纳力,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特色,巩固和增强区域竞争优势。

从这个意义上讲,区域特色产业应是综合利用了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力量、技术水平等区域优势,形成的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较高的生产增长率,较强的、广泛的关联扩散效应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产品大部分交换到区外的产业。区域特色经济以特色介入开放、交流的过程,以其独特性确立市场优势,其较高的经济效率与区域内的条件优势相匹配,具有较强的区域竞争力。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依托于区域资源优势,面向市场经济,在专业化分工体系中培育具有一定跨区意义和输出特征的主导产业,充分发展特色经济,是各区域的现实选择。

§§§第二节 区域法制建设对特色经济培育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区域经济是特色经济这一特性,决定了区域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这就要求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依据区域现有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资源禀赋和生产力水平,充分发挥区域的条件优势、生产优势、产品优势、区位优势等比较优势,并将其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特色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了实现特色经济培育的区域政策目标,依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利用法制手段进行调控是一条重要路径。通过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各项功能,使区域对特色经济培育的决策建立在民主、科学的基础之上,引导区域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主导产业、特色产品,推动区域特色经济的培育。其作用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挥保障和规范功能,保护区域自然、历史、人文资源

1.充分发挥法规的保障功能,对区域特殊的自然资源进行保护

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土壤和气候条件、矿藏的种类及丰度,都是区域的自然资源,它们是构成区域特色经济的最基本条件。区域的自然资源形成区域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同开发利用区域自然资源相关的产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优势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跨区域的主导产业,最后就了形成区域的特色经济。例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一带的钢铁工业、化工工业的发展,就是以当地丰富的石油、煤炭和水力资源为基础的;德国的莱茵河流域依托于鲁尔、萨尔地区丰富的煤铁资源和莱茵河的方便航运,从而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密集区。可见,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必须以区域独特的自然禀赋为基础。属于自然禀赋的水、土地、森林、矿藏、能源等,具有资源的稀缺性和分布的不均衡性。为了使这种稀缺性得以延续,要求加强对它的保护。利用法制来调整、规范这一行为,具有根本保障作用。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管理办法》、《内蒙古草原管理办法》、《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办法》、《沈阳市林业资源保护条例》、《甘肃省矿产储量管理条例》、《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河南省黄河工程管理办法》、《邯郸市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条例》等法规的立法宗旨就是保护区域内独有的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