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法律已经融入了社会的各个领域,离普通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近。不管是从政的,还是经商的,或是普通百姓,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对自己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纠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生活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很多法律问题。衣食住行、婚姻继承、劳动就业、消费索赔、食品安全,等等。但现实生活中,许多农民朋友却是法律意识淡薄,对一些关系自身利益的法律知识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不懂法的结果就是,吃亏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被告上法庭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受了窝囊气却不知道如何维护权益,让老板辞退了不知道怎样据理力争。
§§§第一节 法律基本知识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人身、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和自由。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人身和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宗教信仰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检举以及取得赔偿的权利。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三)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休息权、生活保障、物质帮助权(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四)受教育的权利和文化活动自由。包括: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具有广泛性、真实性和权利与义务一致性、平等性等特点。所有中国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只是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才依法剥夺极少数反革命分子和其他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政治权利。
二、公民的基本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必须履行的责任。
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我国宪法在确认公民基本权利的同时,规定了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如下各项: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宪法还规定,公民的劳动和受教育两种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义务。此外,公民的基本义务还包括: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第二节 农村常见法律问题
为使法制宣传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针对农村实际,根据与农民朋友最密切相关的法律规定,下面就一些常见问题做一些介绍。
一、农村土地承包及流转
(一)承包期内,发包方可以任意调整承包地吗?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除非在承包期内,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等特殊情形对个别农户之间承包的耕地和草地需要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另外,如果承包合同中约定不得调整的,不能调整。
(二)承包人死亡后,其继承人能否继承和承包?
依照“土地承包法”31条规定: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扶养协议。继承人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也可以不是,但是,农民的承包以户为单位进行承包,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
(三)可以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吗?
可以。但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8条规定,应当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的,应当对承包方的资信情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审查后,再签订承包合同。
(四)农村土地承包可以采取哪些方式?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五)农村土地承包的期限有多长?
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
(六)《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的规定有哪些?
第一,规定在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第二,规定在承包期内,原则上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第三,强调了对妇女承包经营权的保护;第四,对承包经营权的继承作出了规定。
(七)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如何保护?
外出农民回乡务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分两种情况:
1.在土地二轮延包中获得了承包权的,必须将承包地还给原承包农户继续耕作。乡村组织已经将外出农民的承包地发包给别的农户耕作的,如果是短期合同,应当将承包收益支付给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户,合同到期后,将土地还给原承包农户耕作。如果是长期合同,可以修订合同,将承包地及时还给原承包农户;或者通过协商之后给予或提高原承包农户补偿的方式解决。
2.对外出农户中少数没有参加二轮延包、现在返乡要求承包土地的,区别不同情况,妥善处理。如果该农户的户口仍在农村,原则上应同意继续参加土地承包,有条件的应在机动地中调剂解决,没有机动地的,可通过土地流转等办法解决。
(八)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如何承担?
根据法律规定,农村承包经营户对其所负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无论是个人经营的还是家庭经营的,都不以投入经营的财产为限,而以个人所有的财产或者家庭共同所有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但是,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如以其家庭共有财产承担责任时,应当保留家庭成员特别是未成年人和无生活来源人必要的生活费用和生产工具。
(九)土地承包流转纠纷如何解决?
发生土地承包及流转纠纷,依照“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有四种解决方式:
协商、组织调解(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仲裁(县、乡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诉讼。
二、村民自治问题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一)村民委员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什么关系?
村党支部是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党章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二)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
(三)年满18周岁的村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四)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由村民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推选产生。
(五)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程序:
1.由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候选人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
2.由有选举权的村民的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
3.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的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
(六)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有哪些?
村民会议由本村18周岁以上村民组成,召开时,应当有18周岁以上村民过半数参加或者有本村2/3以上的户代表参加,所做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下列事项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
1.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
2.村办学校、村建道路等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方案;
3.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方案;
4.村民的承包经营方案;
5.宅基地的使用方案;
6.村民会议认为的应当由村民会议决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
(七)村务公开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2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公布下列事项,其中涉及财务的事项至少每6个月公布一次,接受村民的监督:
1.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条规定的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及实施情况;
2.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方案;
3.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情况;
4.水电费的收缴以及涉及本村村民利益、村民普遍关心的其它事项。
(八)村委会成员任职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自行终止:
1.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被劳动教养的;
2.未经村民委员会同意连续三个月不参加村委会工作的。
三、农村消费法律知识
(一)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索要购货凭证有什么作用?
在购买商品时,购货凭证和服务单据除具有确定经营者的税务负担或使经营者据以统计销售数额或服务数量、分析营业状况之外,更重要的是记载了买卖合同或服务合同的基本内容和证明合同的履行情况,特别是为双方日后可能发生的商品或服务质量等方面争议的处理提供一个最基本的依据。
(二)消费者有哪些权利?哪几项是根本权利?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有九项权利,分别是: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有关知识权、人格尊严和民族 风俗习惯受尊重权、监督权。其中,前五项权利是根本性的,与消费者直接有关,关系最为密切,后四项权利是由前几项权利派生出来的。
(三)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是否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执行。由此可见,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
(四)遭遇商品或服务欺诈时,怎么办?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农民朋友们在消费中遭遇商品或服务欺诈时,可以依此规定向经营者索赔。
(五)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争议的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
概括地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消费过程中如何收集证据?
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注重收集以下证据:
1.反映当事人法律关系的形成、发展的证据材料,如商品的购货发票、接受服务的票据、加工承揽、保管合同的文件;
2.反映损害事实存在的证据,如有产品质量问题的样品、标的物检验鉴定结论等;
3.能够证明经济损失情况的材料,如损失清单、单据、现场勘查记录等。
(七)消费者向法院举证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消费者向法院举证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1.提供证人。说明证人的身份和可以证明的事实。
2.提交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书证和物证应当提交原件原物,但如提交原件原物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笔录等。
(八)农机质量问题如何解决?
《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中明确了“农业机械产品实行谁销售、谁负责‘三包’的原则”。购买的农机出现质量问题,如果在“三包”期内可直接找经销商处理。不行的话,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如果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应当及时起诉经销商和生产商。为了能确保胜诉,在投诉过程中要注意保存好证据,只有这样农机部门才容易查证,处理起来才更加快捷。证据大体包括以下内容:
1.购买农机发票、“三包”凭证等有关证明材料。
2.被投诉者名称(生产企业或销售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
3.所购农机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价格、购买日期、购买地点、发生的质量问题损害和与被投诉者的交涉情况。
4.农民朋友还要明确自己的请求,包括维修、退货、赔偿等请求。
(九)遇到假化肥,怎么办?
已经遇到假化肥时,要立即向工商部门报案。为了后期索赔方便,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证据意识。购买化肥时一定要索要发票,发票是证明购买行为的有力证据。很多受害者往往是因为不能提供直接有效的发票或其它凭证,从而给行政执法部门开展调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此外,发票内容一定要写得尽可能详细,如品名、数量、产地、销售商名称等,以免在化肥出现质量问题时拿不出充分有效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