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保险和保险法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
19659900000040

第40章 政策性保险之探索(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面临着日趋多元化的风险,而农业保险则是管控农业风险的有力手段,且符合国际通行的“绿箱”政策。正所谓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任何国家、任何行业、任何部门、任何单位、任何家庭和个人,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种种风险,农业也不例外。当然,在生产与生活上,任何生产者或消费者也会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风险,而作为融生产与生活(或消费)于一体的农户,其自身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显然会多于纯消费或纯生产组织,而趋于多样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农业风险的多样化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农业保险制度。由此研究农业风险农业保险是保护农业生产、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是一种预先安排好的、以经济合同方式确定的保险法律关系为基础、具有较高保证程度、制度性的经济补偿方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风险管理的主要财务手段。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对于稳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一条重要的保证措施。农业保险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农民,还包括农产品的消费者、以农产品为工业原料的工业生产者、政府、乃至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现阶段,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资金应该由全社会共同负担。

一、农业风险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农业保险研究领域的老前辈郭晓航教授(1992)认为,农业风险是指人们在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遭受能够导致损失的不确定事件。这些不确定事件一般来讲是难以预测的,即便可以预测也是人力无法抗拒的。然后,又进一步表述为(1993),农业风险是指在农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灾害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孙蓉教授、杨立旺(1994)认为,农业风险是指可能导致农业生产经营损失发生的不确定事件。并根据风险发生的原因将其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庹国柱教授、王国军博士(2002)认为,农业风险是指在农业生产和对农作物初加工过程中,因农业风险事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人的行为等)导致财产损失、人身损害后果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反映在三个方面:风险事故是否发生不确定、何时发生不确定、风险损失范围和程度不确定。同时,他们又站在保险学理论分析的框架下,将农业风险与其他财产风险和人身风险进行差异分析,总结了农业风险的主要特点:风险单位很大,使风险难以分散;农业风险的区域性明显;农业风险具有广泛的伴生性;风险事故与风险损失的非一致性;农业灾害发生的频率较高,损失规模较大。

张洪涛、郑功成教授(2002)将农业风险描述为“农业危险”,认为农业危险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遭受的能导致损失的不确定事件,并总结出农业所面临的危险的五个基本特征,限于篇幅,不再赘述。农业风险的发生必然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害,甚至带来灾难。谢家智博士、蒲林昌(2003)认为,农业风险具有高度相关性。就农业风险而言,风险单位由于地域的广延性和气象灾害的特点,农业风险单位在灾害事故及灾害损失中常常表现为高度的时间与空间的相关性。最后指出,正因为农业风险的高度相关性,即使是小型灾害,由于受损单位数量特别巨大,也极易引起巨灾损失。巨灾损失风险不符合传统的“理想可保风险”准则。例如一场洪灾,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能使跨越几个省市的风险单位同时遭受洪灾损失。龙文军博士(2004)认为,农业风险指人们在从事生产经营过程中,人类无法把握与不能确定的事故的发生导致损失的不确定性。

Dercon(2001)发展了一个风险与脆弱性分析框架,将农户的各类资源、收入、消费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很好地纳入到一个体系之中。当然,我们这里仅就农户风险中农业风险进行考察,然而,农户风险又必然与农业保险具有内在联系。风险既是客观的又是无形的,具有突发性和多变性,农户对风险的理解具有整合性,并不一定与传统的、标准的风险完全一致(陈传波,2005)。再加之其他影响因素甚多,更是导致了农业风险多样化。庹国柱、王国军(2002)按照风险产生的原因将农业风险分为五类: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技术风险。彭文平(2002)认为导致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气候、病虫等自然灾害;市场价格的波动;发展中国家农村社会关系,比如土地和资本等分配不均等;政府行为和战争等偶发性因素。而龙文军(2004)根据风险发生的原因,则将农业风险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三类。王国敏(1997)则认为,农业是典型的高风险产业,这是由农业生产自身具有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不仅要承受各种自然风险,而且还要承担各种经济规律的制约,乃至政策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即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等,从而将农业风险分为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

二、农业风险多元化与农业风险管理

通过上文对农业风险理论研究的简单回顾,我们不难看出,学界基本上都认同,农业与其他行业存在很大的不同,更趋复杂化。而作为融生产与生活(或消费)于一体的农户(亦有称之为农民家庭),其自身面临的风险亦是多方面的,明显会多于纯消费或纯生产组织,更趋多元化。农业中(有时为农户)面临的各种风险必将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当前的大环境和社会制度的变迁使得农业风险呈现出更多新的特征,这使得传统农业风险管理有不适应新的发展的态势,因此有关各方应在思想上认清这一点,更应努力更新和改善农业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从而及时有效地控制农业风险。我们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农业风险按照成因划分为:自然风险、经济风险、政策风险、制度风险、技术风险等。

(一)农业的自然风险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受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农业的自然风险即是来自自然界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灾害性因素,如气候、病虫等自然灾害。农业以农作物和家畜家禽等为经营对象,受自然环境的制约程度比较深,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比较大,自然环境的稍微变化对农业都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自然灾害具有多样性和多发性,地震、洪水、台风、飓风、冰雹、山崩、冰凌时有发生,而且波及范围往往特别广,农业受灾面积大。特别是我国地缘辽阔,地理环境和气候千差万别,农业风险更加复杂。

据史料统计,自公元前206年至解放前(1949年)的2155年中,中国共发生水灾1029次,较大规模的旱灾1056次,水旱灾害几乎年年有之,死亡万人以上的灾害10~20年出现一次,因而中国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我国的自然灾害不仅具有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而且还具有时空分布广,地域组合明显,受损面广,损害严重等特征。譬如,1985—2004年这二十年间农业受灾面积趋于扩大,成灾面积趋于平缓,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例则趋于上升。因而不得不引起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农业的经济风险

农业的经济风险一般是指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由于市场供求失衡、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经济贸易条件等因素变化、资本市场态势变化等方面的影响,或者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信息不对称、市场前景预测偏差等导致农户经济上遭受损失的风险。其中,价格波动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既可能是农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又可能是农产品价格的下跌,还可能是农业所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高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孙蓉,1994)。这三种情况均可使农业生产经营者蒙受经济损失。这里我们对价格波动的情况进行简单考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农业生产活动都要在市场中实现,市场经济通过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市场机制(Market

Mechanism)就是指一个自由市场里能使价格得以变化达到市场出清(Marketclearing)为止的趋势(即直到供给量与需求量恰好相等)(平狄克等,2000)。市场机制又通过供求、竞争、价格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联动运行系统,提高资源配置的使用效率来刺激经济的发展。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者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均存在竞争,农业产品的供求关系不可能始终处于一种均衡状态E0,这样必然会导致农业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由此会引发一系列的风险。

经济风险中,由价格波动带来的农业风险有时也可称为农业的市场风险。它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特性密切相关。农业生产周期通常比较长,生产决策与产品销售在时间上被分割,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时间差,由此导致了农产品价格调节的滞后性,农业经营受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很大,价格波动风险即成为农业市场风险的“凝聚物”和承载体。另一方面,鲜活易腐的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还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仓储、运输、保鲜、加工等才能保证其合乎质量要求进入消费,每个环节稍有不慎就会损失惨重。这些措施及后续活动,需要特定的容器和设备,较长的生产延续性使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具有更强的资产专用性,从而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引发农业的市场风险。

价格波动幅度过大还易于造成所谓的“丰产不丰收”现象。

有关调查显示,20世纪80年代,全国农民只出现一次明显的,即农民收入只出现一次负增长。90年代,农民收入增幅下降,从80年代到90年代,农民收入增幅从10%左右下降到6%~7%,再到2%~3%,且出现多次“丰产不丰收”。尽管没有出现叶圣陶先生《粜米》中的现象,却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市场风险还表现在信息不完全且严重滞后,由于目前市场基础设备不完善,软设施更是落后,农业市场供求信息迟钝,出现农产品卖难,这种日益突出的农业经营风险尚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规避,必须通过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进行解决。

(三)农业的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来源于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的不稳定性或政策决策上的失误而带来的风险,包括农业经营体制转换及政策改变两个部分。当前,农业风险管理仍处于摸索阶段,各种政策措施还在实验当中,政策变动往往比较大,导致农业经营者无所适从,对未来的预期更加不稳,不利于加大农业投资。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政府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对农业经营体制进行转换以及面临的政策改变,既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入WTO以后增强我国农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但农业结构调整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在调整中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农村农业经营体制的改变会在某些方面增大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同样,政府农业政策的变化既可能刺激农业生产,有可能降低农户生产积极性,而不合理的农业政策则只能造成农业生产的萎缩。中国农业的发展跟一定的社会政治背景和农业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人们常说,农业的发展必须“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而这“三靠”中,政策又是关键的关键,有了正确的农业发展政策,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目前我国粮食价格没有很好的市场形成机制,是出现紧平衡现象的主要原因。多年来,政府定购价,市场定销价,粮食多了压价格,粮食少了拉价格。对粮食供求不能有效调节,甚至是逆向调节。近年来,在粮食连年减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了减少财政补贴,大幅度压减库存,补贴销售,打压粮价,使农民失去种粮兴趣,出现了政府压库存,农民压产量的局面,加速了粮食紧平衡的到来。

(四)农业的制度风险

制度风险是指农业制度在改革、变迁与实施过程中,由于制度主体与制度客体对其制度结果的不可预见,导致制度绩效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的可能性,进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一般而言,经济理论有三大传统柱石:天赋要素、技术和偏好。但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如果没有制度作为支撑,这三大要素不可能发挥其功能,所以,新制度经济学家把制度称为经济理论的第四支柱,就是因为要实现经济增长,只有天赋要素、技术和偏好是不够的,还要必须具备有效的制度安排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