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王利芬在美国布鲁金斯协会下的中国中心进行电视研究。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了NBC黄金档节目《学徒》,从而大受启发,开始思考是不是可以借鉴美国模式办一档中国的商业人才选拔的电视节目。
因为眼界开阔,王利芬想到了借鉴国外成功电视节目的好点子,但《赢在中国》最终能成功,还得益于她脑界的开放:完全照搬必死无疑,因为美国《学徒》中的价值观和中国人的价值观并不吻合。经过深思熟虑,王利芬终于找到了一个中国化的主题——“励志,创业”,由此才有“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的《赢在中国》的诞生。
当今社会,我们并不缺乏成功人士,海外学子、本土人才、商贾天才、政界名流、教育精英、艺术大师……他们的出身条件、职业行业、专业背景、个性禀赋、兴趣特长、成长轨迹各异,取得成功的道路和成就也各不相同。但是,在他们身上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之处:人生模式非常开放,并且在相应的心态、思维、视野、思路、影响力、胸怀、个性、方法上都能找到开放的逻辑性。他们正是因为人生开放,最终才能自主成功。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对于开放式的成功者来说,在思维意识、行为风格、个性素质、社会交际等各个人生层面上,一般都有着以下几个共同的关键因素。
因素一:心态开放。
人生是否开放,关键不在于出身的高下,也不在于能否出国留学或周游四方,首先是在于心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态对人生、理想、思维、个性、行为起导向作用。一个对成功怀有强烈欲望的人,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必须心态开放。只有开放的心态才能使人持续进取,保持活力,才能不断吸取新知,才能和团队保持良好的互动。
因素二:视野开阔。
视野不远,我们会目光如豆;视野不广,我们会为盲点所困。眼界要高,视野要开阔。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极力打破时空限制、专业限制、信息限制、个性限制,拥有国际视野,才能够更好地规划人生,把握机遇。
因素三:富有胆略。
毛泽东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开放式成功者需要具备冒险精神。人生的开放需要冒险,冒的是风险,靠的是胆略和胆识,强调的是善于从危机中抓住一切机会。鲁莽者、狂徒都不缺乏勇气和胆量,而独缺雄韬伟略。
没有人不渴望成功,没有人不想致富,但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信息大量涌现、人才辈出的时代,成为富人似乎遥不可及。富人是稀有的动物,想要让自己变得稀有,我们除了多学习专业知识、专心做好本行业的工作,还要牢牢把握时代的特质——开放。开放的时代呼唤有开放意识的弄潮儿,开放的国度需要有开放精神的领导,开放的企业赢在有开放智慧的员工,开放的人生渴求有开放胸怀的灵魂。在这个处处开放的社会,唯有开放你的人生,才能拥抱最好的自己。每天学习一点点,迈向成功一大步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这是歌德的经验。求知、学习就是置身于一个成功的环境,就是聆听贤达的教诲,就是与成功者做朋友,就是向成功者学习成功的方法。
不管你从前的学历如何,硕士还是博士,或者只是中专、初中毕业生,学习知识都是必须和必要的。知识是创新的准备,是竞争力的“内功”,是成功的积累。
拿破仑出身于穷困的没落贵族家庭,他父亲送他进了一所贵族学校。他的同学都很富有,大肆讽刺他的穷苦。拿破仑非常愤怒,却一筹莫展,屈服在威势之下。就这样他忍受了足足5年的痛苦。但是这5年中的每一次嘲笑,每一次欺侮,每一次轻视,都使他暗暗下定决心,发誓要让他们看看,他确实是高于他们的。
在他16岁当少尉的那年,他遭受了另外一个打击,那就是他父亲的去世。自那以后,他不得不从最少的薪金中,省出一部分钱来帮助母亲。当他接受第一次军事征召时,必须步行非常长的路程去加入部队。
等他到了部队里时,看见他的同伴和在学校里的同学一样,他们用多余的时间追求享受。在部队里,他那不受人喜欢的体格使他没有资格得到本该得到的职位,同时,他的贫困也使他失掉了后来争取到的职位。于是,他改变方针,用埋头读书的方法,去努力和他们竞争。
读书和呼吸一样是自由的,因为他可以不花钱在图书馆里借书读,这使他得到了很大的收获。他并不是读没有意义的书,也不是专以读书来消遣自己的烦闷,而是为自己的理想作准备。他下定决心要让全天下的人知道自己的才华。因此,他在选择图书时,也就是以这种决心来选择。他住在一个既小又闷的房间内,在这里,他面无血色,孤寂,沉闷,但是他却不停地读下去。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拿破仑凭着坚持不懈的恒心,认真地读了几年书。
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用功,他从书本上所摘抄下来的记录,经后来印刷出来的就有400多页。他想象自己是一个总司令,将科西嘉岛的地图画出来,运用数学的方法精确地计算出哪些地方应当布置防范。因此,他数学的才能获得了提高,这使他第一次有机会表现他能做什么。
他的长官看见拿破仑的学问很好,便派他在操练场上执行一些需要极复杂的计算能力的工作。他的工作做得极好,于是他获得了新的机会,拿破仑开始走上有权势的道路。后来,一切的情形都改变了。从前嘲笑他的人,现在都拥到他面前,想分享一点他得到的奖金;从前轻视他的人,现在都希望成为他的朋友;从前嘲笑他是一个矮小、无用、死用功的人,现在也都变得尊重他了,并都变成了他的忠心拥戴者。
拿破仑是如何实现这种转变的呢?最关键的因素是他每天都坚持学习,最终取得了成功。纵览成功人士的致富或者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首先他们是一个勤奋学习的人。
曾有人问富豪李嘉诚:“今天你拥有如此巨大的商业王国,靠的是什么?”李嘉诚毫不犹豫地回答:“靠学习,不断地学习。”是的,“不断地学习”就是李嘉诚取得巨大成功的奥秘。
在60多年的从商生涯中,李嘉诚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望。他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看半小时的书或杂志,学习知识,了解行情,掌握信息。他说,读书不仅是乐趣,而且能够启迪心智,刺激思考。据他自己讲,文、史、哲、科技、经济方面的书他都读,但不读小说。他不看娱乐新闻,认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荣膺世界华人首富以后,李嘉诚并没有退休养老的打算,仍在不断地学习,每天继续在他的办公室里工作。可以说他是一位真正身体力行“活到老,学到老”的杰出企业家。
一个渴望杰出的人首先必须有知识。一个人,无论他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没有知识,那么这一目标只能是海市蜃楼。即使是一个智力平平的人,如果储备足够多的知识,并将之转化为行动的力量,也同样可以出类拔萃。
现在的社会信息更新很快,可以说,如果不继续学习,我们就无法使自己适应急剧变化的时代,就时刻有着被时代淘汰的危险。
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调查,半数的劳工技能在1至5年内就会变得一无所用,而以前这段技能的淘汰期是7至14年。特别是在工程界,毕业10年后所学还能派上用场的不足1/4。因此,学习已变成随时随地的必要选择,人生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学习,为自己充电,你将会拥有一个永远加速的未来。
学习是可以重塑一个人的。一个人学习什么,就会变成什么。在每个人诞生之初,都是一张白纸。后来,经过各种不同的学习,每个人成为了不同的个体。周恩来从小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所以他成为了令世人爱戴的领袖;比尔·盖茨从接触计算机开始就刻苦钻研,所以他创立了“微软”;巴菲特从小就痴迷于数字和证券分析,现在他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股神”……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所以,当你想成为某种人的时候,当你想获得某种成功的时候,就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当你学习了足够的知识之后,你就变成了那个你想成为的人,就能取得你想要的成功。
一个不读书、不求知的人,他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这样说:“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但是,如果他走上读书、求知道路的话,那么一切都将改变。即使他只是开始读一本书。“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一个世界上最健谈的人。这个谈话者引导他前进,带他到一个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或者对他发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讨论一些他从来不知道的学问或生活问题。”
还犹豫什么呢,赶紧改变现状,每天学习一点点。追赶成功的脚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