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活法与干法
1966300000011

第11章 什么消磨掉了你的激情 (1)

每个人的心里都会驻扎着另一个自我,他很容易控制住你的情绪,让你时而心绪不宁,时而大发脾气,时而自卑自负,他就是我们心里的魔,经常一不留神就跳出来捣乱,他消磨掉我们的激情,让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远,也让我们越来越不信任激情的力量。富人们总是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而穷人们则会被心魔控制,丧失了激情也远离了成功。

浮躁稀释了激情的浓度

穷人们时常会受浮躁的困扰,轻浮,做事无恒心,心绪不宁,坐立难安,很难安静下来专心做一件事情。因为心态不平和,遇到一点小问题便很容易放弃或者迁怒于他人。

当原先的一腔激情遇到了浮躁心态,浮躁就彻底战胜了激情,让人们的激情渐渐消退,精神开始涣散,不能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离成功也就越来越遥远。

有人说浮躁是社会的通病,因为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也很难静下心来钻研。也有人说网络太过于盛行也会导致浮躁,因为网络上的信息量太大,总是在某些人提出某种设想后,有人认同,有人反对,让提出者不知所措,最后只得搁置在一边,渐渐忘记。网络上的信息过多,也会让人把时间都耗费在搜索引擎上,以至于很多人患上了“搜索强迫症”。这些人每发现一个新概念、自己从前未接触到的知识点,都会复制,粘贴,用搜索引擎搜索一下,在搜索的过程中,又会发现新的概念,于是又继续搜索,这样不知不觉中不但耗费了过多的时间,也会让人忘记开始的搜索目的,把开始的激情冲淡了,以至于很多人都忘记了在最开始的时候,自己提出了什么问题,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思维的涣散是很多人的通病,只是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经常有人乐此不疲地搜索新概念,并没有觉得不妥,还以为自己掌握了许多新知识。殊不知自己在这种无效的搜索中早已经变得浮躁,失去了最初设定的方向,偏离了主题,也越来越不能集中精力。

除了网络潜移默化的诱惑外,还有很多外在诱惑让人浮躁。比如对物质的追求,和其他人攀比生活条件,或者是对压力的逃避,对未来迷茫无知。生活中有些人,他们看到一部小说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就想学习文学创作;看到电脑专业在科研中应用广泛,就想学习电脑技术;看到外语在对外交往中起重要作用,又想学习外语;想当歌星,又想当企业家、老板,今天学电脑,明天学绘画……由于他们对学习的长期性、艰巨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和思想准备,只想“速成”,一旦遇到困难,便失去信心,打退堂鼓,最后哪一种技能也没学成。

于是又继续浮躁。用一句话概括来说,他们的行动盲目,缺乏思考和计划,做事心神不定,缺乏恒心和毅力,见异思迁,急于求成,不能脚踏实地。

这种情况,与明代边贡《赠尚子》一诗里的描述非常相似:“少年学书复学剑,老大蹉跎双鬓白。”是说有的年轻人刚要坐下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去学习舞剑,如此浮躁,时光匆匆溜掉,到头来只落得个白发苍苍。

浮躁的人自我控制力差,容易发火,不但影响学习和事业,还影响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其害处可谓大矣。轻浮,对什么事都深入不下去,只知其一,不究其二,往往会给工作、事业带来损失。不浮躁是要踏实、谦虚,戒躁是要求我们遇事沉着、冷静,多分析多思考,然后再行动,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干什么都干不久,最后毫无所获。

《郁离子》中有个故事说,郑国有个人住在边远的地区,三年学习做雨具,好不容易学成了,可天大旱,无雨,雨伞没有用,自然没人买。于是他就放弃了做雨具,改学做汲水的工具,用了三年手艺又学成了,却逢大雨不断,汲水工具没什么用,只好又回去做雨具的老本行。可是此时盗贼四起,人们都急需军服、兵器,他又改行去做兵器,手艺学成,又失去时机。

这个郑国人的行为与现在很多人的行为很相像,见什么是热门就去追什么,缺乏耐性,最后只能一事无成。可见,要想真正有所作为,浮躁不可不戒。

另外,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做事缺少恒心,见异思迁,急功近利,不安分守己,总想投机取巧。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他们不知所为,对前途毫无信心,心神不宁,焦躁不安。由于焦躁不安,情绪取代理智,使得行动盲目,行动之前缺乏思考,只要能赚到钱,违法乱纪的事情都会去做。

为什么熬过了那段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到了不用再去担心温饱问题,可以逛街,可以下馆子,甚至可以住漂亮的房子、开轿车的年代,人们的心却渐渐地躁动不安了呢?社会变革对原有结构、制度的冲击太大,一些原有体制正在解体或成为改革的对象,而新的相应制度又尚未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预测,很难把握自己的未来。同时,伴随着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利益与结构的大调整,使一部分原来在社会中处于优势的人“每况愈下”,而原来在社会中处于劣势的人反而高了起来。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在社会结构中重新定位的问题,即使是百万大款也不能保证他永远活得安逸舒适。那些处于社会中层的人更是患得患失,战战兢兢,在上游与下游两个端点间徘徊不定。于是,心神不宁、焦躁不安、迫不及待,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社会心态。

也有人在风云变幻中依然泰然自若,气定神闲。这些人最终都有所作为,有了一番成就,成了让人羡慕的成功人士。而我们若想和他们一样,必须先改掉浮躁的坏毛病。

如何改掉浮躁的缺点呢?首先我们要分析自己是因为什么产生了浮躁心理,是因为最近压力比较大,想逃避现实;还是因为想追求某种生活享受,好吃懒做;或者是因为把时间都耗费在网络中,染上了网瘾。分析清楚自己产生浮躁的原因,我们就要用自己的毅力克服掉这些毛病。比如如果是因为患上了“搜索强迫症”,那么我们就要刻意远离电脑,每天规定上网的时间,超出时间,就立即断掉网络,让自己渐渐学会用最少的时间搜索到最有用的信息。

总之,做事的大忌就是浮躁,克服浮躁方能成就大事。长久潜伏林中的鸟,一旦展翅高飞,必然一飞冲天;迫不及待绽开的花朵,必然早早凋谢。浮躁不但影响学习和事业,还影响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其害处可谓大矣,故应该力戒浮躁。愤怒是衰败的加速器

生活中我们常会因为一些事情陷入愤怒之中。愤怒是人没有控制的冲动,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同时对人的健康也有很强的杀伤力。人的心理能量如果大量消耗在无谓的愤怒这样的负面情绪中,必然会减少追求目标的激情,因为我们的心理能量并不是无限的,不可随便消耗。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玛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把一支玻璃试管插在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里,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心平气和时,他呼吸时水是澄清透明无杂的;悲痛时水中有白色沉淀;悔恨时有蛋白色沉淀;生气时有紫色沉淀。爱尔玛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12分钟后,大白鼠竟死了。由此爱尔玛分析认为:“人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强烈,分泌物比人有任何其他情绪时都复杂,都更具有毒性。因此动辄生气的人很难健康,更难长寿。”

其实,愤怒不仅有损于我们的健康,还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走上一条衰败的路,越容易愤怒的人,他离失败的距离越近。

愤怒的人容易犯错,一个人必须学会自我调控,否则就会掉进别人挖好的陷阱中。

1809年1月,拿破仑从西班牙战事中抽出身来匆忙赶回巴黎。他的间谍告诉他,外交大臣塔里兰密谋造反。一抵达巴黎,他就立刻召集所有大臣开会。他坐立不安,含沙射影地点明塔里兰的密谋,而塔里兰却没有丝毫反应,这时候,拿破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忽然逼近塔里兰说:“有些大臣希望我死掉!”但塔里兰依然不动声色,只是满脸疑惑地看着他,拿破仑终于忍无可忍了。

他对着塔里兰粗鲁喊道:“我赏赐你无数的财富,给你最高的荣誉,而你竟然如此伤害我,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你什么都不是,只不过是穿着丝袜的一条狗。”说完他转身离去了。其他大臣面面相觑,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拿破仑如此失态。

塔里兰依然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他慢慢地站起来,转过身对其他大臣说:“真遗憾,各位绅士,如此伟大的人物竟然这样没礼貌。”皇帝的失态和塔里兰的镇静自若像瘟疫一样在人们中间传播开来,拿破仑的威望降低了。

伟大的皇帝在压力下失去冷静,人们开始感觉到他已经走下坡路了,如同塔里兰事后预言:“这是结束的开端。”

塔里兰激起了拿破仑的怒气,让他的情绪失控,这正是他的目的。人人都知道拿破仑是一个容易发怒的人,他已经失去了作为一个领导的权威,这种负面效果影响了人民对他的支持。面对大臣企图发动阴谋这样的事,焦躁和不安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这说明他已经失去了主宰大局的绝对权力。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拿破仑如果采用不同的做法,那结果便会大相径庭。他首先应该思考:他们为什么会反对自己?他也可以私下探听,从手下的兵身上了解自己的缺陷,更可以试着争取他们回心转意支持他,或者甚至干脆除掉他们,将他们下狱或处死,杀一儆百。所有这些策略中,最不应该的就是激烈地攻击和孩子气地愤怒。

愤怒起不到威吓效果,也不会鼓励忠诚,只会引发疑虑和不安,权力也因此摇摇欲坠,暴露出自己的弱点,这种狂风暴雨般的爆发,往往是崩溃的先声。

一个人的弱点总是在发脾气的过程中暴露出来,它往往成为崩溃的前兆。谋略和战斗力也会在愤怒的情绪中消散,所以永远保持客观与冷静的态度至关重要。

拿破仑的教训告诉我们息怒的精髓在于:不要给对手准备的时间,先机是最重要的。谁抢得了先机,谁将最终取胜。应用这一策略采取的手段就是控制对手的情绪——虚荣、自尊、爱与恨成为影响他的因素。在愤怒的情况下,人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你制造的旋涡最终会将他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