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的作用就是这样,只要你在生活中稍稍留心,帮助别人,可能就会为你日后的发展带来滚滚财源。
观事业有成之人,有些固然是天赋异禀、可恃才傲物之辈,但更多的还是朋友遍天下、行走可借力的人。还是那句老话,人有智商、情商、财商,高到一定程度,自然可以挖掘人脉潜力,聚拢无穷人气,成就非凡人望。一个好的人脉关系网,可以让你的个人职业生涯和生活更容易成功,为你带来更多财富。
好人脉能给人带来财富,要想成功,就一定要营造一个适于成功的人脉关系网。一个没有良好的人脉的人,即使再有知识,再有技能,那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间。相反,如果你的人脉上有达官贵人,下有平民百姓,而且,当你有喜乐尊荣时,有人为你摇旗呐喊,鼓掌喝彩;当你有事需要帮忙时,有人为你铺石开路,两肋插刀,那时,你就能感觉到自己的道路一马平川了。多一点宽容多一条人脉
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一味认死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就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了。
小林是一个有“精神洁癖”的人,特别不能容忍同事所犯的哪怕是一点小小的错误。一天同事小张在电话里和妻子争吵了几句,小林就说他:“男子汉大丈夫,要知道忍让,你这个样子,怎么能搞好夫妻关系呢?”小张和妻子转眼就和好了,小林还对这事耿耿于怀,连续几天“敲打”小张,弄得小张很是不快。
同事唐辉习惯每说几句话就咳嗽一声,清清嗓子接着往下说,小林也很看不惯,就告诉唐辉:“小习惯也能坏大事,你这习惯不改的话可没有好处。”唐辉的神情讪讪的,一连几天都没说几句话。时间久了,大家见了小林就绕道走,唯恐有什么“毛病”被他指出来。小林却不明白怎么回事,很是苦恼,他不明白为什么一向自认“耿直”的他,却没人乐意和他交谈。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道德修养的人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有过能改,不再犯错。所以,有过错也是常事,应该看到他的过错只不过是偶然的,他的本质是好的。《尚书·伊训》中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话,是说我们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求全责备,检查约束自己的时候,也许还不如别人。要求别人怎么去做的时候,应该先问一下自己能否做到。推己及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团结能够团结的人,共同做好工作。一味苛求,就什么事情也办不好。
宋朝的范仲淹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他在用人的时候,主要是取人的气节而不计较人的细微不足。范仲淹做元帅的时候,招纳的幕僚,有些是犯了错被朝廷贬官的,有些是因为犯了罪被流放的,这些人被任用后,有的人不理解。范仲淹则认为:“有才能没有过错的人,朝廷自然要重用他们。但世界上没有完人,如果确实是有用之才,仅仅因为他的一点小毛病,或是因为做官议论朝政而遭祸,不看其主要方面,不靠一些特殊手段起用他们,他们就成废人了。”尽管有些人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范仲淹只看其主流,他所使用的人大多是有用之才。
哲人说,宽容和忍让的痛苦,能换来甜蜜的结果。忍让和宽容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任何忍让和宽容都是要付出代价的,甚至是痛苦的代价。人的一生谁都会碰到个人的利益受到他人有意无意的侵害,为了培养和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你要勇于接受忍让和宽容的考验。即使情绪无法控制时,也要紧闭自己的嘴巴,管住自己的大脑,忍一忍,就能抵御急躁和鲁莽,控制冲动的行为。
一场惨烈的战争过后,只剩下了两个人:年轻的指挥官和年老的炊事员。他们在奔逃中相遇,两个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相同的路径——沙漠。追兵止于沙漠的边缘,因为他们不相信有人会从沙漠活着出去。指挥官一路与炊事员相伴,一路上老人都在刁难年轻人。年轻人却都默默地承受下来,因为他知道是他的战略失误而使战士全部牺牲,使这个老人与他一起逃命,所以,无论老人提出多么过分的要求他都会给予满足。
直到有一天,老人奄奄一息了,对他说:“你走吧,别管我了。”老人此刻解下了身上的一个布包,“拿去吧,里面有水,也有吃的,还有指南针,你朝东再走一天,就可以走出沙漠了。难道你真的认为这沙漠漫无边际吗?其实,我只是带你走了一个圆圈而已。我亲眼看着我的两个儿子死在敌人的刀下,这全是因为你。我曾想与你同归于尽,一起耗死在这无边的沙漠里,然而你却用胸怀融化了我内心的仇恨。只有能宽容别人的人才配受到他人的宽容。”老人永久地闭上了眼睛。
指挥官震惊地站立在那儿,仿佛又经历了一场战争,一场人生的战斗。他得到了一位父亲的宽容。此时他才明白武力征服的只是人的躯体,只有靠爱和宽容大度才能赢得人心。
有位先哲曾说:“人如果没有宽容之心,生命就会被无休止的报复和仇恨所支配。”因此,在生活中,你一定要学会宽容,宽容是做人的需要。与人相处就要互相谅解,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有度量,能容人,你就会有许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诸事遂愿;相反,“明察秋毫”,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过分挑剔,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论个是非曲直,容不得人,别人也会躲你远远的,最后你只能关起门来“称孤道寡”,成为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异己之徒。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那就是胸怀豁达而不拘小节。世界上没有陌生人,只有还未认识的朋友
有些人往往害怕见陌生人,例如,在聚会上,他们想不到有什么风趣或是言之有物的话可说,在求职面试中他们拼命想给人好印象……事实上,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遇上陌生的人,心里都会七上八下,不知该怎样打开话匣子。然而,你应该知道,懂得毫无拘束地与人结识,能使我们扩大朋友的圈子,使生活丰富起来。
多年来,美国著名记者阿迪斯以记者身份往返于世界各地,他和陌生人的谈话有许多令他毕生难忘。他说:“这就好像你不停地打开一些礼物盒,事前却完全不知道里面有什么。老实说,陌生人引人入胜之处,就在于我们对他们一无所知。”阿迪斯举例说,新奥尔良的一个修女,看起来温文尔雅,不问世事。但是阿迪斯不久便发现她的工作原来是帮助粗野的年轻释囚重新做人。他还在加拿大一列火车上遇到一位一本正经的老妇,她说她正前往北极圈内的一个村庄,因为她听人说在那里会见到北极熊在街上走!
阿迪斯说:“跟我谈过话的陌生人,几乎每一个都使我获益匪浅。”在公园里遇到的一个园丁告诉阿迪斯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比他从任何地方学到的都多。埃及帝王谷一个计程车司机请阿迪斯到他没铺地板的家里喝茶,让他认识到一种与自己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在挪威奥斯陆,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经参加秘密抵抗组织的战士带阿迪斯到海边一个荒凉高原,他告诉阿迪斯说,就在那个地方,纳粹为了报复抵抗组织的袭击而把人质处决了。
我们过去从来没有见过的人,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因为我们可能对一个陌生人说出我们时常想说但不敢向亲友说的心里话,他们因此便成了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新镜子。如果运气好,和陌生人的偶遇还会发展成为终生不渝的友谊。
阿迪斯说:“世界上没有陌生人,只有还未认识的朋友。”那么,你下次遇到陌生人时,该怎样与之交往呢?这无疑成了一个要面对的问题。
许多人同陌生人说话都会感到拘谨。建议你先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你跟老朋友谈话不会感到困难?很简单,因为你们相当熟悉。相互了解的人在一起,就会感到自然协调。而对陌生人却一无所知,特别是进入了充满陌生人的群体,有些人甚至怀有不自在和恐惧的心理。你要设法把陌生人变成老朋友,首先要在心目中建立一种乐于与人交朋友的愿望,心里有这种要求,才能有所行动。
这里,以到一个陌生人家去拜会为例:如果有条件,首先应当对拜会的客人作些了解,探知对方的一些情况,关于他的职业、兴趣、性格之类。当你走进陌生人的住所时,你可凭借你的观察力,看看墙上挂的是什么。国画、摄影作品、乐器……都可以推断主人的兴趣所在,甚至室内某些物品会牵引出一段故事。如果你把它当做一个线索,不就可以由浅入深地了解主人心灵的某个侧面吗?当你抓到一些线索后,就不难找到开场白。
如果你不是要见一个陌生人,而是参加一个充满陌生人的聚会,观察也是必不可少的。你不妨先坐在一旁,耳听眼看,根据了解的情况,决定你可以接近的对象,一旦选定,不妨走上前去向他作自我介绍,特别对那些同你一样,在聚会中没有熟人的陌生者,你的主动行为是会受到欢迎的。
在你决定和某个陌生人谈话时,不妨先介绍自己,给对方一个接近的线索,你不一定先介绍自己的姓名,因为这样人家可能会感到唐突。不妨先说说自己的工作单位,也可问问对方的工作单位。一般情况,你先说说自己的情况,人家也会相应告诉你他的有关情况。
接着,你可以问一些有关他本人的而又不属于秘密的问题。对方有一定年纪的,你可以向他问子女在哪里读书,也可以问问对方单位一般的业务情况。对方谈了之后,你也应该顺便谈谈自己的相应情况,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
和陌生人谈话,要比对老相识更加留心对方的谈话,因为你对他所知有限,更应当重视已经得到的任何线索。此外,他的声调、眼神和回答问题的方式,都可以揣摩一下,以决定下一步是否能纵深发展。
有人认为见面谈天气是无聊的事。其实,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一个人说:“这几天的雨下得真好,否则田里的稻苗就旱死了。”而另一个则说:“这几天的雨下得真糟,我们的旅行计划全给泡汤了。”你不是也可以从这两句话中分析两人的兴趣、性格吗?退一步说,光是敷衍性的话,在熟人中意义不大,但对与陌生人的交际还是有作用的。
如遇到那种比你更羞怯的人,你更应该跟他先谈些无关紧要的事,让他心情放松,以激起他谈话的兴趣。和陌生人谈话的开场白结束之后,特别要注意话题的选择。那些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要尽量避免,为此当你选择某个话题时,要特别留心对方的眼神和小动作,一发现对方厌倦、冷淡的情绪时,应立即转换话题。
学会记住对方的姓名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交际窍门。这也是可以将陌生人变成朋友的重要步骤。如果你见过别人一次就可以叫出他的姓名,他会觉得自己得到了你的重视,从而乐意与你交往。
说了这么多,如果可以,你不妨现在就出门走走,主动和别人交流,因为也许这些陌生人里就有可以给你带来财运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