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之所以随波逐流,因循守旧,是因为他们没有想到自己其实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专家。在他们自己本身、家庭或事业的世界里,他们做某些事,只不过是因为某些“专家”这么说,或因为那是一种流行,跟着做也可以凑个热闹。
要维护自己的独立性,可以说是人类具有的神圣需求,是不愿当别人橡皮图章的尊严表现。随波逐流虽可一时得到某种情绪上的满足,却也时时会干扰你心灵的平静。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达斯曾有一个很深刻的结论。他指出:“人们只有在找到自我的时候,才会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到这个世界上来,要做些什么事,以后又要到什么地方去等这类问题。”
我们的时代一切都在突飞猛进,任何人都在追求更新的东西、更完美的东西。无论是一份报纸还是一本书,人们都爱买那些不断进步的、与众不同的。而一份很大众、很平凡的报纸是无法吸引别人的目光,也不会获得利润的。
在这个剧变的社会,环境在不断地变化着,我们必须改变,才会有出路。但是我们不能成为环境的奴隶,不能随波逐流。我们必须保持自己的个性,不盲从,就算在羊群中,也要当领头的那一只。刮起头脑风暴,激起创新火花
21世纪是创新制胜的世纪,创新的热情是最宝贵的热情。
“创新”听上去似乎是一个很普通但又很玄妙的词语,创新是全社会甚至是全球所提倡、支持和鼓励的,人们对这个词耳熟能详,几乎妇孺皆知。每个人也都希望自己具备这种创新的精神。但是真正实行起来的时候,人们又会觉得创新这种事情看不到,摸不清,许多人对于自己的创新力持怀疑的态度,总觉得创新是一个神秘而艰巨的过程,是某些年轻的高资历的专业人才的专利。因而,在遇到一些事情时,他们不愿意开动脑筋,还要找各种理由为自己的懒惰辩护,“我缺乏太多可以帮助创新的知识了”、“创新似乎是那些科学家的事”、“我的工作没有什么可创新的地方”……当然他们懒惰的原因还有一条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怎样做才算是创新,如何才能具备创新的精神。
实际上创新未必有多玄妙,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所小学里,当孩子们开始迎接新学年的时候,有一批科学研究人员来到了这所学校,他们对学校里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商测试和“自由发挥”的绘画测试。随后,研究人员给出了一个50人的名单,告诉教师和学生说,这50名学生智商和想象力都很高,有很优秀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才能在本学年内,就会得到充分的展示。一年后,研究人员又对这些学生进行同样的测试,结果发现,这50名学生在创新方面果然比其他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校长觉得这种测验结果真的很有效,打算推广到其他年级。而研究人员却告诉校长:“第一次测验所给出的名单并非来自测验的结果,实际上是随机选出来的。”
这个结果虽然让人惊讶,却说明了一个道理:创新能力是可以培养出来的。那50名学生果真拥有异于常人的创新才能吗?当然不是,他们只不过是被随机挑选的普通学生,但是一种强烈的他人期许和自我期望却激励了他们创新才能的发挥。他们以为自己比别人更优秀,更有创新的头脑,于是平时思考问题时也非常努力,绞尽脑汁想各种各样的不同解决方法,而这种锻炼潜移默化地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拓宽了他们的思路,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事实上,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蕴涵着无穷无尽的创新潜能,以及我们实现创新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供应品”,它们埋藏在我们的头脑中,只需要我们动动脑筋思考,刮起“头脑的风暴”就可以达到创新的效果。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它是由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头脑的风暴”是奥斯本在《应用想象力》这本书中首先提到的一个词,他在这本书里写道:“那是在1938年,我在公司内第一次尝试了有组织的思考活动。那时我领导着‘一个广告代理公司’。早期的参加者为我们的努力起绰号为‘头脑风暴会议’,很合适,因为‘头脑风暴’意味着用大脑去猛攻一个问题,而实际情况正是如此。”
作为一种创新方法,头脑风暴法在韦氏国际大词典中被定义为:一组人员通过开会方式对某一特定问题出谋划策,群策群力,解决问题。头脑风暴法的核心是召开头脑风暴会议,奥斯本为头脑风暴会议制定了8条原则。
1)参加会议的人员控制在10人左右,开会时间以半小时为宜。
2)每次讨论的问题不宜太小、太狭窄或带有限制性,但讨论时必须针对问题的方向,集中注意力。
3)主持人至少需提前10天通知会议主题,发言时不可照本宣科,会上不允许个别交谈,以免干扰别人的思维活动。
4)在会上不允许批评别人提出的设想,禁止作出评论性的判断。
5)不允许用集体提出的意见来阻碍个人的创新思维。
6)鼓励自由想象,提倡任意思考,哪怕是幼稚荒唐、不可能付诸实施、无任何价值的设想,都欢迎提出来。
7)要求每个人尽量改进别人的设想,或提出更新奇的想法。
8)与会者人人平等,没有权威,没有上、下级。
头脑风暴会议上的上述规定,具有很大“改革”成分,破除了一般会议中那种加在人们头脑中的无形的枷锁,消除了模板化的会议流程,激活了参与者的热情和想象力,大大拓宽了与会者的思路,使每位会议参加者的独到见解和创新设想不断迸发出来。这种思考方法适合于解决那些比较简单、严格确定的问题,比如研究产品名称、广告口号、销售方法、产品的多样化研究等,以及需要大量的构思、创意的行业,如广告业。
关于头脑风暴会议法,有这样一个小案例:
在经济大萧条时期,日本的许多中小型企业纷纷破产,大多数企业只好关门大吉。其中一家水果店也受到很大冲击,老板惨淡经营,举步维艰。
然而老板很有经济头脑,他不甘心就此失败。于是招来三五好友和手下的员工一起商议:用什么方法应对这种经济危机。员工们纷纷献计献策,有人说转行做其他行业,有人说拓宽货源,除了卖水果,最好也卖饮料、零食等,还有人提议要卖不一样的苹果,与众不同了自然会有人青睐。相对于转行或者扩大货源,改善水果本身是成本最低的改革,于是老板采用了这种建议,并进而考虑如何可以让普通的水果变成有意义的水果。
这些员工里有人恰好懂一些水果种植的知识,他提议:阳光会对苹果的果皮颜色有影响作用。照到阳光的部分会比照不到阳光的部分颜色差很多,不如利用阳光照射原理改变苹果外表,从而达到想要的效果。老板一听,觉得这种办法简单易行,又没有特别的成本,于是通过了这项提议。
于是,老板派人去苹果产地预先订购一些苹果,在成熟以前用一些剪过的剪纸贴在苹果上,当苹果完全变红之后,揭下剪纸,苹果上就留下了相应的空白。
而这些相应的空白有的是祝福的话语,有的是可爱的图案,有的是喜庆的字,每个苹果都与其他人家卖的不一样。可是也就因为增添了这样一种效果,使得简单的苹果也成了有灵性的水果,顾客们都记住了这家水果店,并且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很快,这家水果店的水果销售量大增,顾客盈门,而且还扩大了门面。
一个苹果竟能救活一个店,简直不可思议,但这样的事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苹果本来是一种普通的水果,但聪明的老板却抓住了苹果的细节,在苹果上印上其他标记,改变了苹果蕴涵的意义。这细节上一个小小的改变却是水果店命运的一大转折。
也许有的人会说,如果我们找不到人来开会,那这种头脑风暴会议不就泡汤了吗?实际上锻炼大脑的思考能力也不一定非要通过开会,如果勤于锻炼思维,人们也可以达到不需要多人会议,自己一个人就可达到天马行空地想象和创新的境界。最简单有效的做法就是准备一张纸和笔,把想到的事情都写到纸上,然后看这些事情之间可以有怎样的关联,是否可以组合起来等,也就是模拟多人会议的形式进行思考。
比如我们可以写出两个事物,然后加以组合。运用这种方式进行创新,可以有多种思路:物品的颜色材料、物品的体积功能、物品的优点等。不同的组合思路,可以组合出截然不同的新物品。例如,以物品的功能为线索,从增加功能的角度考虑,可以生出许多组合创新的思路。饼干和钙片两种食物可以组合在一起成为补钙食品;剪刀和开瓶装置组合在一起可以成为多用剪刀;背心和裙子组合在一起可以成为背心式的连衣裙;帽子和衣服组合在一起可以成为连帽衫。由此可见,通过不同事物之间的组合关联,我们可以得到一件功能比前两件功能更强大的新物品。这正应了戈登·德莱顿的一句话:一个想法是旧成分的新组合,没有新的成分,只有新的组合。
现在你还觉得创新有那么遥不可及吗?其实创新只是我们对大脑的一种利用,就如同计算加减乘除一样的活动大脑的方式。我们需要思考,需要活动大脑,因为有思考才有进步,不会思考的人根本不会进步,更别说创新;人是靠思考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曾经说过:“人不过是一株芦苇,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可是,人是会思考的。要想压倒人,世界万物并不需要武装起来,一缕气,一滴水,都能置人于死地。但是,即便世界万物将人压倒了,人还是比世界万物要高出一筹,因为人知道自己会死,也知道世界万物在哪些方面胜过了自己,而世界万物则一无所知。”
是的,世界万物一无所知,可是人却凭借自己的大脑不断创新,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着自己的生活水平和认识能力。不思考,无创新,不创新,无发展。从现在起,让我们做一株会思考的芦苇,虽然脆弱却仍可以安然立足于社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