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的成功获取者与穷困一生者之间,往往就差那么一点点——前者把新奇的念头紧紧抓住,而后者却把它轻易地放过去。好的创意不仅能创造财富,更是财富的化身。创造的激情与落实创意的激情缺一不可。好奇心的魔力
培育创造力的第一步是培养好奇心。
一位名人这样说过:“好奇心是让人类保持进步的源泉。”倘若没有好奇心,人类也许还处于工业革命之前的农业社会里。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都具有少见的好奇心,而居里夫人的女儿则把好奇称为“学者的第一美德”。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因为无数次好奇,无数次因好奇而探索,并在探索中发现奥秘,从而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如果瓦特不对水烧开以后会从水壶里溢出来感到好奇,就不会有蒸汽机的发明;如果牛顿不对掉在头上的苹果感到好奇,就不会有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如果爱迪生不对孵小鸡感到好奇,他一生就不会有多项发明问世。如果没有好奇心,人们也不会追问太阳究竟是绕着地球转还是地球绕着太阳转,甚至我们今天所能吃到的食物品种都仅仅局限于大米、小麦、玉米等。发明和发现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神奇,只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持之以恒地钻研下去,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有创造发明的机会。
可以说好奇心在推动人类向文明进化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而同时,一颗旺盛的好奇心也可以带来强大的创造力,创造出文明的同时也可以创造出财富。
SOHO中国首席执行官张欣仿佛是个矛盾的综合体。在她的身上,总是能同时找到许多原本矛盾的东西:完全的传统与完全的现代;绝对的理智与绝对的激情;渴望倾心交流,同时又自信得令人无言以对。
张欣是个好奇心极强的人,凡事一旦痴迷,不弄清楚誓不罢休。好奇心让她对事物总是抱有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令她对未知的东西充满向往和追求,“人一旦迷上某个东西,就会痴狂,就会激情澎湃,充满挑战性,自然就会神清气爽,看上去要比同龄人年轻……”
张欣不是工程师、建筑师,但她对一件事情的好奇到了这样的地步:如果一间房子里面老是热,她就要搞清楚到底哪热,怎么热的。是天棚上面,那肯定上面有什么东西在控制。SOHO现代城的员工已经习惯她的这种较真的工作作风。在他们看来,这是张欣认真工作的态度使然。其实这是表象,后面还是她的好奇心在驱使。
做了几年建筑后,无论工程,还是一些很枯燥的东西,张欣都非常感兴趣。艺术就更不用说了,她一好奇,就先看看这个东西是怎么回事。看一大堆书,好奇心要是被调动起来的话,就再也压抑不下去了。比如对某个人感兴趣,张欣就会找到一大堆关于这个人的书,然后就会对他有所了解,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她也形成了自己的观念和想法。
一位学者指出:“人们只有在好奇心的引导下,才会去探索被表象所遮盖的事物的本来面貌。”好奇是铸就成功和杰出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只有好奇心才能产生兴趣,只有感兴趣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动力。很多成功者的秘诀在于永远保持好奇心。
好奇引发关注,关注产生兴趣。心理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对某些事物产生好奇,他就会充满兴趣地去研究。他就会变得愉快,精神放松,使大脑高度兴奋,他的创造性就会得到高度发挥。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在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里,要取得优异的成绩是很难的,是否具有激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参与未来社会竞争的成败。
35岁的诗人,4.26亿美元的身价,追求纯美爱情的单身CEO,当这些所有可能引发尖叫的因素,聚集在一个叫江南春的男人身上,他的故事在坊间被极度渲染,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这个无聊都能变现金的年月里,在这个注意力被称之为经济的时代里,一夜暴富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暴富之后,如何持续增值。
声称喜欢被关注的江南春,似乎有足够的理由让人们持续地关注他。当他一夜之间成为2.7亿美元的富豪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率领着分众不断制造有轰动效应的财富新闻,从1亿美元并购框架媒介,到3.25亿美元鲸吞聚众传媒,并最终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户外电视广告网络运营商。这个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公司领导者颇为崇尚的生意经是:“做有创意的生意。”
正如许多媒体介绍的,江南春是诗人,江南春的事业缘于他诗人般浪漫的创意,极富戏剧性。而江南春自己也曾经表示:“在创意面前生意是不平等的,有创意的生意和没创意的生意,最后投资回报率差得非常远。而且我后来越来越发现,好奇心创造你的利润率。”
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江南春会强调好奇心的重要性。对于人们来说,好奇心甚至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好奇心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好奇是知识发展的动力。
然而也有人说“好奇害死猫”,好奇心过重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其实好奇心要用在正确的地方会是一把上好的利剑,否则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如果对他人的隐私过于好奇,就会让舆论媒体不断忙于揭露明星的绯闻,丧失正确的导向性,而民众也会越来越热衷于传播八卦新闻及小道消息,浪费许多时间。但是若把好奇心放在研究学问上,钻研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那是值得鼓励和赞赏的。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一直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积极主动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再加上父母、学校教育体系以及社会对我们的好奇心的管制和干预,使得我们很多人都技能单一,反应迟钝,遇到了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就手足无措。
所以,我们千万要永葆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才能不断去寻找想知道的答案,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能够不断进步。
那么如何让自己拥有一颗良好的好奇心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要养成多提问题的好习惯。好奇心是每个人都有的,好奇心是推动我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在驱动力。所以当不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你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寻找答案。
2.丰富头脑中表象的储存。表象是外界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留下的影像,是具体、形象的。因为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材料,所以头脑中的表象积累得多,就有进行想象的丰富资源。经常去博物馆参观,到郊区游览,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或走亲访友等,都可以让自己记住许许多多的表象。为了记得多、记得准、记得牢,可以通过写日记,把头脑中的表象再现出来。
3.扩大语言文字的积累。想象以形象为主,但离不开语言材料,特别是需要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将想象的内容表述出来时,语言材料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扩大语言文字的积累。比如,备一个摘抄本,把阅读中遇到的名句、名段摘抄下来,平时可拿来翻阅。
4.多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开阔眼界和心胸,在玩耍中增长见识。再者,学一门乐器或学习绘画,这些都是培养创造力的好办法。时时当领头羊才可能有创新
没有差异化就没有竞争力,而从众心理会导致我们丧失差异化优势。
羊群(集体)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只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他更好的青草地。如果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羊群效应表现了人类共有的一种从众心理,而从众心理是创新的大敌。
很多年轻人,总容易受到其他人或者环境的影响,看见同学买股票,赚了大笔钱,也不管自己是否了解股票,也跟着往里面砸钱。看见社会上流行蝴蝶结装饰,自己买衣服就特别中意带蝴蝶结的。看见别人总是去KTV唱歌,自己也不管五音是否齐全,也叫着朋友常去唱歌。有时候未必是攀比,只是觉得大家都是这样,自己不顺从就有些异类了。
他们还笑言这就是:随大溜,不挨揍。然而走上社会,如果我们总是随着大溜走,那自己就会变成毫无特色的一只小羊,不会出众也不会有成功和财富。
要想真正适应时代的变化,做到以变应变,就不能因循守旧,随波逐流,要做环境的主人。要想做到不随波逐流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大部分的人宁愿顺应环境,躲在人群当中接受保护,对领导毫不怀疑或从不反对——不敢做与众不同的事。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安全其实是虚伪的。大众心理其实最脆弱,最容易被牵着鼻子走。
为了追求所谓的安全感,他们顺应环境,随波逐流,往往最后变成了环境的奴隶。人的真正自由,是要接受生活的各种挑战,是要不断奋斗,并经历各种争议。著名的战地特派员爱特加·莫勒曾说过:“一般男女并不因追求消极性的德行——如顺应环境、安全或一般所谓的幸福——而达到人格的完整性,而是凭借承受重担以达到卓越的境地(这也是最大的幸福)。健康的人从不逃避困难,我们的祖先一直就了解这一点。”
坚持一项并不获人支持的原则,或不随便迁就一项普遍为人支持的原则,这些都是不因循守旧的表现。当一个人不随波逐流,并愿意在受攻击的时候对自己的信念坚持到底,的确需要极大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