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19683100000021

第21章 标题与版式(3)

(二)招牌式的版面布局

从版面编排看,《环球时报》头版招牌式的版面布局为:“一横一竖两则标题+一篇长文+一幅图片+一个导读框”。“一横”指的是《环球时报》头版头条的通栏标题,大号字黑体,由它统领的头条新闻多为报纸的独家新闻,也常常是国际上发生的热点事件。头版只有这一篇颇具新闻价值的稿件,篇幅较长,文转其他要闻版。“一竖”是指位于版面右侧的直排标题,彩色底纹反白。头版只有标题,正文在其他版。标题的下方用小号字注明“文见第十六版”或其他版。这则标题内容所揭示的也是一条仅次于头条的重要新闻,具有导读的性质。版面上的“一横一竖”标题呈直角之势,字号有别,颜色不同,基本概括了重大事件的精华。此外,位于通栏标题之下,居中或居左、居右的大幅图片,与头条或右竖题导读的新闻事件相得益彰,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头版新闻在大多数时候,采取文配图的形式。在个别情况下,图片与头版的其他新闻无关,而是另一条较为重要的新闻。这时图片起到导读的作用,而相关的新闻则见其他版。在头版的右下角,是一个一栏宽、空间较小的导读框,“本期导读”引导读者阅读其他版面的新闻。下面以2006年6月12日的《环球时报》头版为例加以说明。

当天报纸头版头条的主题“普京重拳打击腐败”为大号字黑体通栏标题,肩题是“打完寡头又扫贪官市长州长纷纷落马”,文中的四个插题为:从“下网捞”到“用钩钓”;“腐败是一种生活方式”;普京为何下重手;没有人公开反对,但有人心里打鼓。文章下转第十六版,第三个插题统领的部分内容和第四个插题及内容转至第十六版。通栏标题下方居中的是一幅矩形纵向新闻图片,与头条新闻的内容直接相关。照片的主角是俄罗斯总统普京。从照片的构图看,聚焦位于正中位置的普京,对其他人物则进行了虚化处理,从而突出了新闻的关键人物。此外,照片的背景环境、普京严肃的表情、坚定的目光、挥动的手势,无不传达出一种威慑、一种魄力。这种强势直接作用于读者,使人感受到普京反腐败的决心和力度。这里的照片利用视觉形象产生直观效果,具有文字难以替代的作用,而且美化了版面,渲染了气氛。报纸右侧的竖题为“安南羡慕‘世界杯秩序’”,绿色底纹反白。下方注明“文见第十六版”。版面右下角是一个紫色线条的围框,框内左侧紫色底纹反白竖排“本期导读”四个字,旁边自上而下并列四条导读,分别是:俄担心卷入八场战争(7版),地下电台煽动刺杀马英九(10版),真实的郭靖与蒙古大军西征(14版),世界杯专版(12、13版)。此外,版面上还有两个广告图片,分别是报眼的“三金西瓜霜”和版面左下区域的“sina世界杯”。报纸公告性的内容,也通常放在左下区域。

以上就是《环球时报》常态下具有代表性的一期报纸头版的布局结构。整体而言,具有连贯性和稳定性。具体表现为:简洁、生动的大号字标题,时效性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大幅图片,分布着插题的大块文章,清晰的导读,搭配和谐的色彩、合理的区域安排等。这些元素共同作用于版面,形成了《环球时报》具有显著标识的头版。

二、整体风格的统一与多样化形态

从《环球时报》的版面构成看,各版的内容取向不同,其表现形式也丰富多样。作为一家报纸的各个版面,它的版面风格应该在多样中求统一。就《环球时报》而言,这种整体风格的统一与多样化表现形态主要体现在:

(一)办报基调的一致性

“把握导向,力求可读”是《环球时报》一贯奉行的办报原则,也是一种办报的基调,要求报纸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加强可读性。对可读性的追求体现在报纸版面的方方面面。比如,标题要尽量做得简练、具体、生动,让人一看就明白;语言要通俗生动,让文化程度不高的读者也能看懂;介绍新闻的来龙去脉,传播国际知识;版面力求美观大方;狠抓策划,抓住国际新闻热点,抓住读者关心的中国外交、中国安全等问题。作为一家面向市场的报纸,《环球时报》以市场化、平民化的风格贴近读者。无论是承载热点新闻、深度报道的版面,还是以传播知识、介绍经验、开阔视野、文化娱乐为主的版面,都将读者的需求放在首位,采取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处理稿件、安排版面。

(二)版面元素的确定性

版面风格除了相同的基调外,还有一些元素如常用的版型、稿件的外形、标题样式和题文结合方式、图片怎样运用、正文区内如何分栏、字体、字号以及线条、色彩等,形成合力,决定报纸基本韵味和版面整体风格。

《环球时报》是四开小报,纵向式版面,采用横排版式。稿件外型以模块式为主。模块式也叫“板块式”,其特征是每篇稿件的题、文、图相加后,外部轮廓均呈四边形,整个版面由一个个四边形的模块组合而成。它的特点是规整、大方,排版简便,也方便读者阅读。

《环球时报》标题的字体、字号及样式,根据版面的不同、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版面及内容严肃庄重,标题多采用正方形、长方形的黑体及宋体,以显示雄浑有力或平和大方的特点。版面及内容轻松活泼,标题则形式多样,富于变化。无论何种性质的标题,视觉上都十分醒目,引题、主题和副题之间,会通过字体、字号或色彩的变化来突出重点。

《环球时报》正文区的栏以四栏为主,少数情况下有所变化。线条的运用方面,头版线条较少,比较单一。除头版外,其他版的版面四周都用细线围住,是封闭式版面。稿件也以各种线条围框。

(三)表现形态的多样性

《环球时报》版面整体风格美观大方、简洁明快、清新雅致。而各版之间也呈多样化的表现形态:头版、新闻背景、深度报道·记者调查、国际论坛等版面庄重大气,异国风情、环球扫描、娱乐与体育等版面轻松活泼。有的版面形式单一,有的则变化多端;有的只采用黑白色来增加严肃性和厚重感,而有的则以丰富的色彩来美化版面。可以说,《环球时报》将权威性、生动性和趣味性都集中在了版面上。而这些看似矛盾跳跃的版面元素正是《环球时报》的特色所在,体现了报纸的定位和宗旨。

三、对版面语言的灵活运用

“版面语言是版面表意、传情、叙事的符号。版面风格必须借助版面语言才能具体体现。版面语言的语言形式包括编排手段、版面空间和布局结构几方面。”《环球时报》通过对版面语言的灵活运用,较好地体现了报纸的版面风格。关于布局结构,前文已着重对头版进行了阐述。下面主要对《环球时报》的编排手段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恰当运用字体字号

字体和字号都有示意的功能,字号可以显示稿件的分量,字体可以表明稿件的特性。因此,一个版面上各篇稿件所选用的字体、字号,都与稿件的内容息息相关,从而将编辑对稿件的评价清晰地传递给读者。

如前所述,《环球时报》头版头条的主标题采用的是大号字的黑体,粗犷雄浑,很有气势,也突出了头条新闻的重要性和显著程度。而正文通常采用宋体。宋体的特征是轻巧纤细,阅读起来很舒适。文中的插题则采用黑体,以取得增加厚重、醒目的效果。

在头版以外其他版面上,字体字号变化的余地更大,主要体现在标题方面。

正文也有所变化,如“国际论坛”版的正文全文采用楷体,这也是报纸言论类体裁常用的字体。

(二)充分发挥图像功能

图像的具体形式有照片、绘画、图表、刊头等。在版面上的实际功用是传递信息,吸引读者,增强版面强势,美化、活泼版面等。《环球时报》除了头版采用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新闻照片外,在其他版面上,对图片的设计和运用也颇具匠心。如“人物春秋·史海回眸”版,其中的“人物春秋”主要聚焦世界风云人物,讲述他们的传奇经历。在同一个版面上往往报道某一类型的多个人物,展示人物群像。版面对这些人物图形的编排别具一格。

请看2006年的三期版面:

4月25日版的“人物”是美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五位总统发言人,包括现任总统布什的首任新闻发言人。文章的主标题是:白宫“第一嘴”的苦辣生活。文中记述了五位发言人的工作经历,刻画了其不同的性格特征。配有五个人物头像。图片整体形似一个大蘑菇。由一个有着厚实底座的麦克风作支撑,从麦克风上端呈蘑菇状向下排列的是——同等大小的圆形中五位神态各异的白宫“第一嘴”。一个麦克风将人物和他们的职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5月4日版的“人物”是韩国现代集团郑氏家族的五位成员。文章的主标题“现代家族的恩怨情仇”,揭示了充满矛盾的家族状况。这是一个拥有韩国最大企业集团的辉煌家族,在韩国近现代经济发展史上,现代集团创造了太多的第一。其创始人郑周永白手起家,打造出“富可敌国”的家族企业。然而,他的后代及家族其他成员却“同根相煎”、“争斗未止”。文章配发的图片是郑周永和他的三个儿子、一个儿媳,共五个人的组图。版面将五个人分成三组,以三角形状把三组人的照片编排在一起,三角之间用粗短线条连接。三角的顶角是集团的创始人郑周永,左下角是背对着身体的两个兄弟,其面部表情各怀心事,右下角是一对踌躇满志的夫妇。“三角”在视觉上给人以纠结复杂关系的强烈暗示。

5月12日版的“人物”是美国的五位中情局长。主标题是“中情局长命运各不相同”。图片编排是这样的:通过中央情报局的一枚大徽章,把五任中情局局长同等景别的照片以带状串联,呈一定弧度从左至右斜穿于版面。类似电影胶片中的人物,让人联想到曲折离奇的特工故事。

这三期版面都把图片和稿件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图片的意图耐人寻味。图片的造型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像这样经过精心制作形成的版面图片效果,在“娱乐与体育”、“文化”、“世界杯专刊”等版面上也多有体现。此外,镶嵌在《环球时报》版面上的各种小巧精致、富有含意的刊头,如“独家报道”、“详细报道”、“热点追踪”、“军情展望”等,也是版面上的一个个亮点。它们和各种图片一起,表情达意、装扮版面,造就了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版面风格,让人感觉“看上去很美”。

(三)合理使用多种线条

线条是版面上常用的编排手段之一。《环球时报》的头版线条较少,头版的线条主要起到区分与结合的作用,而其他版则较多地使用了线条。通常情况下,头条新闻配有大幅图片,有时图片与右侧竖标题相配。当图片与右竖标题为同一内容时,编辑用粗线将图和标题围在一起,题、图、线的颜色统一,凸显题与图的紧密关系,同时与头条稿件更清楚地区分开来,形成另一个视觉中心。

有时,图片是独立的,与头版的其他稿件没有关系,编辑则用相近颜色的粗线将图片围边,以示区分。版面右下角的“本期导读”用线围框,起到了强调作用,使面积较小、相对独立的这一区域得以突出。

在其他版面上,线条的使用变化多样。如,大块文章之间常以文武线区分;短篇稿件相互多用细线分界;图片四周采用相近颜色勾线;生动活泼的花线、优美流畅的弧线也常出现在特定的版面上。

此外,打破传统报纸的禁忌,有意将版面用粗线纵向分割、横向贯通等。线条的运用使版面增加变化,更加生动。

(四)精心选用各种色彩

色彩可以表达特定的含意,表现强势,活跃和美化版面。《环球时报》对色彩的使用灵活多变,不仅重视色彩的和谐有序,也通过对色彩的选择和使用,反映出稿件内容及版面的性质。

以头版为例,《环球时报》头版的颜色永远是鲜艳而雅致的,既不是浓墨重彩,也非素面朝天。总体来说,它是明快的、鲜亮的,又是含蓄的、和谐的。一张大幅彩色照片的基调,往往决定了版面上其他颜色如何与之协调,特别是与照片相邻或距离较近的那则竖标题的底纹,其色彩有时与照片同色系搭配,有时又与照片色彩形成对比。无论做何种选择,都兼顾了底纹颜色与竖题所揭示内容的感情色彩相匹配。

版面上其他几处用到彩色的地方是:大号字通栏标题上方的引题,右下角“本期导读”的底纹,以及位于报眼的广告等。从版面整体看,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其色彩面积有大有小,色彩浓度有深有浅,各种色彩彼此呼应,相互协调,共同服务于表现内容、美化版面的需要,形成了醒目明快的版面格调。

如2006年6月7日头版,主要反映国际、国内的军事问题,主色调冷峻、清朗、深沉,其格调和新闻主体相一致,烘托了严肃内敛的气氛。头条的主题“美投百亿扩建关岛基地”依然是大号字黑体通栏标题,引题“从弹药库成为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最主要的战力投射中心”采用紫色。为头条配发的照片是:美军停在关岛的一架隐形轰炸机前,一名身着绿色迷彩服、手持冲锋枪的军人严阵以待。背景是空旷、高远的淡蓝色天空。紧挨着照片右侧的竖标题“台军从金门调兵防‘斩首’”为深蓝色底纹反白字,其颜色与照片色彩属于同色系,且形成了层次感,十分和谐。而版面右下角的导读框以橙色为主要基调,比较醒目。左下角的一个关于世界杯专题报道的公告则以红色为背景,不但出于醒目考虑,而且也显示出体育盛事的喜庆和积极向上。公告的旁边是一个红色和黄色搭配的刊头广告。这样,在版面下方小面积的区域,形成了暖色系的搭配。是对冷色系为主的版面色彩的调剂,产生了既鲜艳、明快,又和谐、丰富的效果。由此可见,编辑在色彩的运用上是相当用心的。

《环球时报》虽然不是全部都用彩版,但只要是有颜色的地方,编辑在其色彩配合上的确都下了不少工夫,并非让诸多色彩充斥版面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而是协调有序的,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领略一种和谐的美感。

总而言之,《环球时报》从自身的定位出发,依托报道对象、读者群体和一支高水平的采编队伍,建构报纸的版面风格,经过多年的探索,基本形成了稳定鲜明的版面整体风格。具有显著标识的头版,成为版面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固定的版面布局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更多读者的认同,读者习惯于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固定布局的《环球时报》头版上,去追寻千变万化的那一篇头条新闻、那一张新闻图片、那一则竖题导读。

而内容各有分工,形式不拘一格的其他版面,作为《环球时报》版面整体的构成部分,也以各自的版面特色共同成就了报纸整体风格的统一与多样化形态。灵活运用字符、图像、线条、色彩等版面语言形式,将多种手法融为一体,则使《环球时报》独特的版面风格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