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19683100000038

第38章 结语

本书收尾之时,得知这样一则消息:《纽约时报》印刷版停刊进入倒计时。

“我们最终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停止《纽约时报》的印刷,日期待定。”

《纽约时报》主席和发行人苏兹伯格在伦敦的这番表述,对于许多美国人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每天早晨在上班前,从地铁站花2美元买一份《纽约时报》已经成为许多美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美国知名科技博客网站Business Isider的创始人亨利·布洛吉特撰文分析认为,如果《纽约时报》停止印刷,网络新闻业务的经济模式将无法支持其传统媒体的基础构架。“除非《纽约时报》公司可以想出一个神奇的新的数字化利润来源,否则它最终将不得不进行重组和精简,或出售给一个资金雄厚的买家,让他们出于对《纽约时报》的爱而宁愿亏损经营。”《中国民航报》,2010年10月8日,第1版。

有着150多年历史的《纽约时报》,目前发行量居全美国第三。这份具有世界影响的美国权威主流大报,其经营状况面临的严峻形势,代表了国外报业发展的困境。

在世界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中国报业的路怎么走?不同于国外报业完全以市场为主导的发展走向,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特殊的报刊生态,决定了中国的报业要探索自己的独特发展之路。中国多家报业集团正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实践不同的发展模式。

笔者研究《环球时报》,试图寻找一家或几家国外报纸与之对比,以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但是除了某些局部的经验和技术上可以学习之外,很难找到一家国外媒体与《环球时报》作较为全面的比较,主要问题是缺乏可比性。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中国社会环境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环球时报》,其前行的脚步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节奏,满足了中国民众的需求。因此,它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谋求更大更好的发展。

《环球时报》自1993年创刊以来,从最初的《环球文萃》到今天的《环球时报》,从每周一期到2006年改为日报,从每期8版扩展到24版,从黑白报纸到彩色印刷,发行量由原来的几万份增加到200多万份,广告刊登额由几十万元到现在的2.7亿元,品牌价值达到41.32亿元……。17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份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报,饱经历练却矢志不渝,成长为具有国内外广泛影响力的国际新闻主流报纸。

《环球时报》为什么会成功?笔者归纳原因如下:

——人民日报社历届编委会给了环球时报宽松的环境。1994年环球时报注册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在经营管理等方面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获得了自我发展的空间。

——《环球时报》抓住了每一个国内外重大新闻热点。比如戴安娜之死、科索沃战争、中国使馆被炸、台海危机、美国“9.11”事件、伊拉克战争、朝核问题、伦敦地铁连环爆炸、日本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际金融风暴等等,《环球时报》对这些热点问题的及时报道和深入分析,吸引了不少读者,也提升了报纸的发行量。

——《环球时报》的报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气派。追求文章内容准确、独家、权威;立场坚定、观点鲜明;文风清新、文体灵活;标题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版面美观大方、眉清目秀等等,这些体现中国高品质媒体的特色和气派,得到了国内外读者的认同和好评。

——环球时报组建了一个遍及全国强大的发行网络。无论是周报还是改成日报以后的发行模式,都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通过自己的发行站,把全国不断扩大的分印点,发报商与邮局紧紧联系在一起,保证了《环球时报》的印刷质量和投递速度,使全国的读者都能在出报日的早晨同步看到最新出版的《环球时报》。

——拥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前任人民日报社长王晨在“环球时报现象”研讨会上说:“环球时报的领导班子是一个干事业、谋发展,有使命感、责任感、成就感的集体,环球时报的队伍是有理想、有朝气、有创造力和战斗力的队伍。”这样的领导层和员工队伍是环球时报发展的关键。

——企业文化体现了报纸的核心价值观和“环球人精神”。企业文化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环球时报》的成功让人们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大报办的子报应如何办好?党报办的子报应如何办好?如何提高对外宣传报道的水平?《环球时报》带给中国报业许多有益的启示:

——坚持党性原则,促进导向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在中国办报纸,要想办下去、办得好,必须把握导向。党报、大报如此,子报也不例外。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广告作品等,都要维护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以国际新闻报道为主的媒体,对复杂的国际局势要有清醒的认识,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发出自己的声音,避免成为西方媒体的“传声筒”。导向性并不意味着高高在上,严肃呆板,而是要增强读者意识,满足读者需求,将丰富的内容和读者可以接受的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报纸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报纸的导向作用,也才能使市场化的报纸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办好子报子刊,进一步增强党报、大报的渗透力。子报是党报、大报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市场,有自己的读者群。读者和外界常常把子报和其所属的主报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子报也成为主报的补充和延伸。因此,党报、大报可以借助子报的影响,增强在读者中和社会上的渗透力。国外媒体在提到《环球时报》时,往往会加上一个定语“中国人民日报社出版的”或“有官方背景的”。读者在指出报纸上的某个错别字时,也会说人民日报社办的报纸当然不应该出错了。这说明,很多读者是把《环球时报》当作党报看的,子报的声音就是党报的声音,对党报的要求同样也是对子报的要求。在外国人看来,似乎更有一层深意,就是环球时报是市场运作的媒体,代表着中国老百姓的声音,同时还是有官方背景的报纸。

这种特殊的身份,使《环球时报》成为民间舆论对国际问题发表意见的一个平台,也是对中国官方在有关国际问题上态度与立场的配合与补充。一些政府部门通过《环球时报》发布过独家信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一些重大、敏感问题的报道上,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提高国际舆论引导能力,子报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对外宣传和新闻报道的水平。国际新闻报道涉及中国外交、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等众多领域,与国家利益紧密相联。因此,宣传党和国家的外交政策,宣传中国的发展变化,让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国,是国际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内容。《环球时报》创新报道手法,改变传统的《人民日报》体、新华体,用夹叙夹议的手法讲故事,事例鲜活、观点鲜明,平民视角、摆脱说教,便于国内外读者理解和接受,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社会效益第一,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良性循环。环球时报全面探索市场规律,闯出了一条独特的经营之路,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中国的报业市场上,环球时报的发展堪称一个奇迹。众所周知,几乎所有市场化报纸都是靠广告收入来实现经济效益的。《环球时报》与众不同,走出了一条发行和广告都赚钱的双赢之路。从根本上说,首先还是要先办好报纸,报纸办好了才会有发行,有读者,有广告。应当看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没有经济效益,报纸就会成为无米之炊,社会效益难以为继;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或不顾社会效益,就不会被社会接受和认可,报纸最终也不可能获得经济效益。《环球时报》创刊之初就是靠社会效益赢得市场,赢得发行,进而取得了经济效益;有了经济支撑,又促进了报纸的更快发展,从而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报业改革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日报现有20多家社属报刊,总体发展水平不均衡。环球时报建立市场机制,在人民日报给出的这片天地中,闯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子。用人机制灵活,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营造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环境;实现制度化管理,坚持靠制度管人,让制度发挥效应。这些经验值得推广,对于报社加强科学决策、深化体制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家和社会的变革与媒体的变革紧密相连,正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大环境推动下,《环球时报》试探着一路走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开拓出自己的天地。在这个过程中,环球人积极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变革互动、与民众心声呼应,努力使《环球时报》在维护国家利益、反映民间舆论方面发挥出独特作用。

这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中国在变化,世界在变化,媒体在变化。中国的变化是世界最大的变量,也理应期待,中国媒体的变化会演奏出壮丽迷人的交响乐。

应对挑战求生存,抓住机遇谋发展,中国报业的路还很长,环球时报的路还很长……

任重道远,前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