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19685900000065

第65章 《人民日报》2009年“两会”报道编辑思想简析

闫永栋

2009年两会已经过去,《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至今令人回味:一幕幕感人的故事让人难以忘怀,一个个重大议题报道因为有了“人”而更生动、更亲切、更具感召力。两会报道“花絮”不再是点缀,图片不再是配角,而成为报道主体,贯穿始终。普通人的故事、言谈、举止走进了重大新闻报道中,通过精心策划和栏目设置,加上图片、文字等多种手段的灵活运用,展现出了一个个全方位、多视角的新闻场景。

一、让“人”从议题中凸现出来

以往,两会报道多围绕重大议题展开,即使有人物,也多是为报道重大议题服务的,如“某某代表或委员说……”。

2009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给人的一个突出感觉是:人从重大议题中凸现出来了,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3月3日至13日,短短11天,《人民日报》两会特刊展示了一批批有血有肉、有责任感、有喜怒哀乐又充满信心的“两会群”,他们传递信心,热议民生,把自信的笑脸和热切的建言留给了读者。如“履职故事”、“直言快语”、“我发言”、“在现场”、“情暖民生”、“两会进行时”、“中国信心”、“会外点题”、“会内会外”、“网友提问”、“网上议国是”、“网友点题”等栏目,都有一个强烈的指向——人。人成为2009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中鲜活生动的主角。

且看下面几个片断:“人”。接受采访时,龙国健用手指蘸上茶水,在桌上写下这个字。“国人在灾难面前显示的民族精神,是赈灾过程中写下的一个个大写的‘人’字。正是这个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越是困难越要凝聚精神力量》2009年3月13日第9版)

“你说这房价到底会不会降下来?”最近一段时间楼市的低迷,让北京市民李丽媛看到希望。如今,她一家五口仍挤在不到40平方米的房里。她说,拥有一套三居室的房子,是她最大的梦想。(《住有所居圆梦有多远》2009年3月13日第7版)

近日,北京的小王犯了牙疼,在社区门诊和附近的三甲医院之间,他最后选了后者。几天下来,补了一颗牙,治了一颗牙,一共花去将近2000元,这么高的医药费,他一开始真没想到。(《看病别再“瞻前顾后”》2009年3月8日第7版)

公司裁员后,陈长玉由广东回到老家山东莒县,家人整天愁眉苦脸。听说可以承包村里的保鲜库,他千方百计筹措了15万元,成为一个蔬菜保鲜库的老板。如今,陈长玉又在北京大兴区学习保鲜技术,不仅找到了新岗位,还招聘了几十名同时返乡的农民。(《让农民工有活干有钱赚》2009年3月9日第7版)

在县城工作的朱虹夫妇因为工作忙,便把孩子的午餐委托给学校附近租房经营的家庭“小餐桌”。她发现“小餐桌”生意红火,却大多没有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万一孩子吃坏了肚子怎么办?”(《监管合力支稳“放心餐桌”》2009年3月6日第7版)

渔民老张等人养的鱼因为水源污染全部死了,损失很大,罪魁祸首是当地一家酒精企业。“他们污水处理设施长期闲置,红棕色和黑色的污水直排到水池附近的农田中。政府来人他们就摆样子,我们有苦说不出!”(《节能减排,吹响全民“冲锋号”》2009年3月12日第7版)上面所列举的这几个片断,分别从抗震救灾、住房、医疗、农民工再就业、食品安全等几个方面反映当前人们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共鸣。那个用手蘸着茶水在桌子上写“人”字的龙国健,以及这一细节所传达出的震撼人心的力量,构成了一个极具冲击力的特写镜头,让人过目难忘。“政府来人他们就摆样子,我们有苦说不出!”面对污染企业,渔民老张这句话直击问题要害,愤懑与无奈表露无遗,读来让人痛心。北京市民李丽媛的“你说这房价到底会不会降下来?”道出了广大读者呼之欲出的共同心声。

读着这些见人见情的文字,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亲切感,百姓苦辣酸甜的生活触手可及。这样的版面语言所表达的编辑思想和价值取向,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等细节来体现民生等重大主题,收到了见微知著的效果。这种“新闻的个人化”使新闻具有了一张有血有肉的人的面孔,是新闻最能抓住和打动读者的地方,是新闻最有力量的地方。这样的文字在2009年《人民日报》两会特刊中还有不少,而且几乎无一例外都得到了特殊“待遇”——或作为提要,或用特殊字号被强化处理,而没有被大段的叙述所淹没。

二、让人说实话、说真话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2009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不仅让一个个普通人成为报道主角,而且敢于让他们说真话、说实话。请看:没就业先失业咋办?没经验就没工作咋办?没资本怎么创业?求职期望怎样才算够低?一个个提问来自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来自近100万往届未就业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怎么办》2009年3月7日第7版)

重庆市巫溪县委书记郑向东代表说:“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没有就业的经济增长。”(《保增长优先保就业》2009年3月12日 第6版)

河海大学副校长严以新代表说:“全国农业灌溉如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们至少还能节约一条黄河!”(《“至少还能节约一条黄河”》2009年3月8日第5版)

农民领到社会保障金后说:“这比养一个儿子好多了。”(《农村社保“比养儿防老好”》2009年3月7日第5版)

“我希望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农民工融入城市公共服务需周到》2009年3月13日第7版)

在沿海大城市打工的茅小齐最近很烦,因为膝关节不适换了3家不同等级的公立医院,光检查化验就花掉了他辛苦打工一个月的工资。“同样的检查做了3回,总感觉大夫一边看病一边盯着我的钱”。(《新医改,阳光普照你我》2009年3月8日第7版)

“我们学校前些年盖了一栋三层的新校舍,可容纳200多名学生,但这几年村里孩子越来越少,在校生现在只有50多名,最小一个班只有5人。看着空荡荡的教室,作为校长,着急啊!”(《不能光上学更要上好学》2009年3月11日第7版)

山西某大学60多名学生在一银行试用,只有3人签订了就业协议。用人单位说:“这些大学生一讲理论滔滔不绝,一动手就露馅儿了。”(《就业难大学生怎么办》2009年3月7日第7版)

……这些真实、鲜活的人物言语,使两会报道有了温度、力度和深度。报道反映民意的力度加大了,与读者心灵的沟通加深了。百姓走进报道,报道走进百姓,报道与人物互动,不是高高在上地俯视,而是“一叶一枝总关情”。记者在采写稿件,编辑在安排版面、选择图片以及形成整体报道的编辑思想时,将这种百姓情怀一以贯之,最终把一桌又一桌丰美的“民生大餐”呈现给了读者。

成为两会报道主角的,不只是5 000多名代表委员,还有因金融危机丢了工作的农民工,有为就业焦灼的大学生,有为给儿子买房结婚发愁的市民,有看病花了很多冤枉钱的打工仔……大到经济形势小到日常生活,《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真实地记述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惑,给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说他们最想说的话,问他们最关注的问题,直面问题又充满信心,尖锐激昂又不失和谐。记者朴实平易的叙述、亲切自然的文风、图文并举的版面风格,让读者参与其中,感同身受。

两会报道也是民生报道。正如《人民日报》记者薛原所说:“百姓的感受简简单单,却是民心所在、民心所向,其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两会与民众之间,值得用心去衡量距离,体验温度。”这或许是做好两会报道、评价两会报道最基本的立场。两会与百姓越贴近,说明我们的报道越到位;反之,两会报道如果远离百姓,那一定是不成功的。百姓是天,民生为本。两会报道是一扇民意的窗口,我们的报道只有敢说实话、敢说真话,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民意才会畅通。

三、用图片展现人的精神风貌

2009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现场感增强了。现场感是通过语言、画面等手段把读者带到事发现场,以达到使其身临其境的效果。现场感是文字新闻最传神之处,是平面媒体与电视、网络竞争的有效手段之一。读者如果能产生较多的现场感,就会获得较多的阅读快感。

当人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时,真实地再现人物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就会给人以现场感;描摹得越逼真、传神,现场感就越强。2009年《人民日报》两会特刊重点推出了“在现场”栏目,明确表明前方记者和整个编辑部的“不缺席”立场和“不妥协”态度。“我”见证现场、感知现场、参与现场、表达现场,“我”就是现场的一部分。从而上演了一幕幕生动鲜活的人物场景,也赋予了新闻以鲜活的生命力。一篇篇“记者感言”则把读者带进会议现场,带进记者的感受中,与代表委员面对面,去感受那些感动心灵的瞬间。

图片是报纸体现现场感最有效的手段。2009年两会报道“两大一短”视觉元素的运用,展示了《人民日报》崭新的风采。“两大”即“大标题、大照片”,“一短”即“短文章”。图片一反往日配角的地位,成为主角。一幅幅表情真切自然的彩色大照片构成了一个个视觉中心,集中展现着代表委员们生动、自信的精神风貌。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全国人大会议发言人李肇星那幅传神之照可谓典范,那酣畅淋漓的开心之笑流露出一个大国的自信和豪放,给人以信心和力量,也彰显着党中央机关报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大幅精彩图片加上极具冲击力的大标题,起到了提振民众信心的作用,再与细致的民生关怀相呼应,整个报道显得张弛有度、层次丰满而富有活力。2009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成就了一场全民参与的信心接力,两会的阳光进而灿烂到全民心中。

〔闫永栋: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工作人员、2008级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