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
19686400000069

第69章 计算机网络传播(6)

1986年,荷兰Philips公司和日本Sony公司联合推出了交互式紧凑光盘系统CD-I(Compact Disc Interactive),能够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多媒体信息数字化并存储到光盘片上,同时公布了该系统所采用的CD-ROM光盘的数据格式。这项技术对大容量存储设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并经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认可成为国际标准。大容量光盘的出现为存储和表示声音、文字、图形、音频等高质量的数字化媒体信息提供了有效手段。

1987年,RCA公司推出了交互式数字视频系统DVI(Digital Video Interactive),以计算机为基础,使用标准光盘来存储、检索多媒体数据。DVI与CD-I之间的实质性差别在于,前者的编、解码器是置于微机中,由微机控制完成计算的,这就把彩色电视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在一起;而后者的设计目的,只是用来播放记录在光盘上的按照CD-I压缩编码方式编码的视频信号(类似于后来的VCD播放器)。

1989年IBM公司推出AVC系统(Audio Visual Connection),提供了多媒体编辑功能。

由于多媒体技术是一种综合性技术,它的实用化涉及到计算机、电子、通信、影视等多个行业技术协作,其产品的应用目标,既涉及研究人员也面向普通消费者,涉及各个用户层次,因此标准化问题是多媒体技术实用化的关键。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了抢占多媒体市场,1990年10月,Philips和Microsoft等十多家厂商召开的多媒体开发工作者会议上提出了MPC(多媒体计算机)的市场标准MPC1.0。

1993年由IBM,Intel等数十家软硬件公司组成的“多媒体个人计算机市场协会”(MPMC,The Multimedia PC Marketing Council)发布了多媒体个人机的性能标准MPC2.0。1995年6月,MPMC又宣布了新的多媒体个人机技术规范MPC3.0。

由于多媒体市场潜力巨大,参与竞争的多媒体厂商越来越多并形成了各自的多媒体技术标准。于是有关国际标准化组织也着手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统一的多媒体技术标准,如静止图像压缩编码标准JPEG、运动图像压缩编码标准MPEG、多媒体数字通信H系列标准等等。各种多媒体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多媒体产业的发展。

2.多媒体计算机框架结构

总的说来,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一、二层构成多媒体硬件系统,其余四层是软件系统。

(1)多媒体硬件系统

多媒体硬件系统除了需要较高配置的计算机主机硬件外,通常还需要音频、视频处理设备、光盘驱动器、各种媒体输入/输出设备等外围设备。

主机:多媒体计算机主机可以是大中型机,也可以是工作站,目前最普遍的是多媒体个人计算机,即MPC(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

多媒体接口卡:根据多媒体系统获取、编辑音频或视频的需要插接在计算机上的各种外部设备的控制接口卡,以解决各种媒体数据的输入输出问题。常用的接口卡有网卡、声卡、显卡、视频压缩/解压缩卡、视频捕捉卡、视频编辑卡等。

多媒体外部设备:即输入和输出设备。按其功能可分为四类:

视频、音频输入设备(摄像机、录像机,扫描仪,传真机、数字相机、话筒等)

视频、音频播放设备(电视机、大屏幕投影仪、音响等)

人机交互设备(键盘、鼠标、触摸屏、绘图板、光笔及手写输入设备等)

存储设备(光盘/驱动器等)

(2)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

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主要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其中系统软件是多媒体系统的核心,多媒体各种软件运行于多媒体操作系统平台上。

多媒体系统软件主要指多媒体操作系统,如WindowsXP、Windows2000等,提供对多媒体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控制与管理,实现多媒体环境下多任务调度,保证音频视频同步控制及信息处理的实时性,提供多媒体信息的各种基本操作和管理,具有对设备的相对独立性、可操作性和较强的可扩展性。

多媒体应用软件主要包括多媒体素材制作软件、多媒体创作编辑软件和多媒体应用系统。

多媒体素材制作软件主要用来完成声音的采集与编辑、图像的输入与处理,动画的制作与生成、视频的采集与编辑等。

多媒体创作编辑软件也称为多媒体开发平台,是将多媒体素材制作软件制作的多媒体素材组合、编制,并生成各种多媒体应用软件。根据使用工具的类型可分为三种:①脚本语言及解释系统。这类工具需提供一套脚本描述语言或描述符号,设计者用这些语句或符号像写程序那样组织、控制各种媒体元素的呈现、播放。为了便于创作通常将脚本按页(Page)或卡片(Card)进行组织。常见的软件有Macintosh上的Hyper card(超卡)及Asymetrix公司的Multimedia Tool Book。

②基于图标导向的编辑系统。在这类工具中,多媒体元素的相互作用及数据流程控制都在一个流程图中进行安排,即以流程图为主干构造结构框图或过程。这种工具简化了项目的组织,并使整个设计框架通过流程图一目了然,因此这种编辑方式被称为Visual Authoring(可视化创作)。常见软件有Icon Author、Author ware。

③基于时间导向的编辑系统。以时间序列为基础的创作工具是最常见的多媒体编辑软件,这类创作工具适用于从头到尾顺序播放的影视应用系统创作。组织的图形帖按预定的速度播放,其他媒体元素(如音频、动画等)在时间序列中按给定的时间和位置被激活。这类工具的典型代表是Macromedia公司的Action、Director以及Microsoft的PowerPoint。

以上三类创作工具在设计前必须先使用多媒体素材制作软件制作各种多媒体元素的数据文件,在创作平台上仅集成、调试和生成应用系统。有编程经验的设计者,往往对多媒体创作工具的限制和依赖工具箱建立媒体对象的方式不易接受,而更习惯使用近年来在编程语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视化编程环境,如Visual Basic和Visual C++。

除编辑功能外,多媒体创作编辑软件通常还具有控制外部设备播放多媒体的功能。设计者可以利用这些开发工具和编辑系统来创作各种教育、娱乐、商业等应用的多媒体节目。

多媒体应用软件是指在多媒体开发平台上设计的面向应用领域的软件系统。多媒体应用系统放到存储介质中,如光盘,就成为多媒体产品,可作为商品销售。广义上说,多媒体播放系统也属于多媒体应用软件的一种。

二、集线器Hub

集线器(Hub)是对网络进行集中管理的最小单元。Hub是“中心”的意思,集线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整形放大,以延伸网络的传输距离,同时把所有节点集中在以它为中心的节点上。集线器工作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一层,即“物理层”。

集线器的工作原理是:每一个计算机通过双绞线连接到集线器的一个端口,集线器收到各计算机发送的信号后,先整形、放大,然后采用广播方式把数据发送出去:不是直接把数据发送到目的节点,而是把数据包发送到与集线器相连的所有节点。

因此基于集线器的网络仍然是一个共享介质的局域网,“共享”的是集线器内部的总线。这种发送数据方式有三方面不足:(1)用户数据包向所有节点发送,很可能带来数据通信的不安全因素,很容易被非法截获;(2)所有数据包都要向所有节点同时发送,很可能造成网络塞车现象,降低了网络执行效率;(3)网络通信效率低。一个时刻只能有一台计算机发送信号,如果多台计算机同时发送信号,就会在线路中发生信号碰撞。当集线器从其内部端口检测到碰撞时,产生碰撞强化信号,并向集线器所连接的目标端口进行传送。这时所有数据都将不能发送成功。

所以集线器不能单独应用于较大网络中(通常是与交换机等设备一起,分担小部分的网络通信负荷),以免加大网络碰撞的机会。如果网络中要选用集线器作为单一的集线设备,则网络规模最好在10台计算机以内,而且集线器带宽应在10/100 Mbps以上。

三、交换机(Switch)

1.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是集线器的升级产品,在外观上与集线器没有很大区别,都是带多个端口的长方形盒状体。但二者在工作原理上有根本区别:集线器采用“广播”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而交换机采用“交换”方式进行数据传输。集线器构建的共享式网络,每个端口共享总线,在一时刻只能有两个端口(接收数据的端口和发送数据的端口)进行通信,否则就会发生冲突,因此所有的端口分享固有的带宽。而由交换机构建的交换式网络,所有端口都能同时进行通信,每个端口独享带宽,并且能够在全双工模式下提供双倍的传输速率。

之所以具备这些优势,是因为交换机有一条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交换机的所有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总线上,同时交换机能够借助每块网卡的MAC地址“认识”连接到自己的每台电脑,它还具有MAC地址学习功能,形成一个“端口-MAC地址表”。

交换机的工作过程是:从一个端口发过来的数据帧中有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当交换机收到一个数据帧后,立即在端口-MAC地址表中进行查找,以确认目的MAC的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找到以后,通过内部交换矩阵在这两个节点间建立一条临时专用数据传输通道,直接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节点,而不是所有节点。这种方式只是对目的地址发送数据,效率高,不易产生网络堵塞;而且数据传输安全,其他节点很难侦听到所发送的信息。同时,交换机可以同时在多对节点之间建立临时专用通道,形成立体交叉的数据传输通道结构。

如果在地址表中没有找到该MAC地址,交换机就将数据包广播到所有节点。然后检查该帧中的源MAC地址是否已在地址表中,如果没有,则将该MAC地址与其端口号添加到地址表中。

除了能够连接同类型的网络,交换机也可以互连不同类型的网络(如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如今,许多交换机都提供支持快速以太网或FDDI等的高速连接端口,用于连接网络中的其他交换机或者为带宽占用量大的关键服务器提供附加带宽。一般来说,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用来连接一个独立的网段,但是有时为了提供更快的接入速度,可以把一些重要的计算机直接连接到交换机的端口上。这样,网络的关键服务器和重要用户就拥有更快的接入速度,支持更大的信息流量。

总之,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目前一些高档交换机还具备一些新的功能,如对VLAN(虚拟局域网)的支持、对链路汇聚的支持,甚至有的还具有路由和防火墙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