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为什么我们努力奋斗却远离成功
1968700000018

第18章 还有一种说法叫“轴” (2)

可以说,职场计划没有变化快,计划之外的事情会时不时地突发。这就需要你在平日的工作中,总结出可能会发生的突发事件,然后找出解决和应对的方法。这样,就不至于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自己措手不及,惹得关联人员不高兴,尤其是惹得领导不高兴。总结出可能会发生的突发事件,而后预防,的确是最好的解药。

小范毕业于上海某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后到一家国营大型企业担任技术员一职,试用期半年。在业务方面,小范完成得十分出色,业务谈判连老总都对他刮目相看。但令人意外的是,6个月试用期结束时,公司人事部却委婉地告诉他:“‘五一’长假结束后,你不用来公司报到了。”

为何?原来,小范自从下车间开始,就对单位的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顺。未到三个月,他就给总经理写了洋洋万言的意见书,上至单位领导的工作作风与方法,下至单位职工的福利,他都一一综列了现存的问题与弊端,并提出了周详的改进意见。他被单位的某些掌握实权的领导视为狂妄、骄傲乃至神经病。当然,他的建议也没有被采纳。因为人家觉得这个年轻人太自以为是,“轴”得厉害。

过于希望崭露头角,不注意处理人际关系,对于前辈同事也不够尊重,这些都是范某的致命伤。更让领导和同事难以接受的是,对于他们的一些错误,以及单位某些制度上的不健全,小范都会毫不保留地提出,丝毫不注意当时的实际情况和背景因素。

一个人即使是天才,如若丝毫不懂收敛,也是很难立足的,而且会导致别人的嫉妒和不满。提出建议是正常的,而且是爱岗敬业的表现。但如果像小范那样没有认清形势,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不懂得自我保护,往往会使自己陷于不利之地。

因此,我们在为人处世的时候,不管自己怎样优秀,能力比其他人怎么突出,我们也不要因此而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骄傲自大,而是应当以一种谦虚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获得长远的进步和发展。

当然,原则和规定还是一定要的,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嘛,只不过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一定要学会灵活运用,不能一味一根筋地“轴”。身在职场,只有善于精灵变通,使自己在应对问题和人际交往之中做到游刃有余,才可能更好地去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甚至指挥下属。

还有,别太拿自己当回事。年轻人往往锋芒毕露,太急于显露自己的才能和实力,盼望尽快得到他人的认可以及刮目相看,往往表现得急于求成,这些都是很不可取的。这样做不仅会给人自高自大的印象,更主要的是会使你过早地成为人们的竞争对手。

倘若你没有厚积薄发的底牌,一旦成为强弩之末,那只有被人嗤之以鼻,逐出场外。而真正聪明的人知道,其实在工作的过程中,多表达对别人的敬意并时常恰当地使用礼貌用语,或者热心跑腿,合理的情况下多帮助别人完成分外的工作,都不是吃亏,更不是委屈了自己。相反,这是一个职业人成熟和历练的表现。也只有这样,你才能为你的将来累积更多的人脉和工作经验,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啊。

争来的功劳无意义

有的人做了点成绩,就恨不得打着锣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如果恰巧这次领导开会表扬了别人没表扬他,他一定会慎重地提醒并和同事们再三地强调:其实我才是功臣。

这样的人往往还有个习惯,那就是做事情如果有成绩就都是他的,但如果有漏洞和差错,就全是别人的。

他们中有的不踏踏实实工作,表现欲望却相当强烈,摆不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总想突出个人;有的想问题、办事情先掂量掂量对自己是否有利,有利就干,无利就推,遇见得罪人的事就退;有的把工作岗位作为捞取个人名声的资本,见荣誉就争,见表扬就上,为达到个人目的贬低同事,抬高自己,自以为聪明,实际害了自己,害了别人,也害了企业。

在工作中这类人总是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争功诿过,效率低下,不敢为工作承担责任。而企业的成败,强调的是团队的力量。完成一项重要工作或任务时,聪明的领导不会委托争功揽利的人去做,而会委托给那些愿意将功劳与荣耀与团队分享,并且又愿意承担责任的人去完成。

所以在企业中,如果你表现得处处争功诿过,你的上司一定不敢信任你,不敢把重大任务委托给你,而同事们也会因此排挤你。在工作中得不到上司的信任和同事的支持,必将一事无成。争功诿过原本的目的是获得功劳和晋升,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结果却是连表现的机会都会丧失。同时,这样的人也有可能害了整个企业。

黄某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公司职员,他很早就参加了工作,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是个人才。因此,他常常恃才自傲,动辄与人发生纠纷,而且极爱炫耀自己。同事们对他极为反感,认为他自以为是,过于固执。

有一次,他奉调前往某科,一到那里就与办公室主任吵了起来,责怪人家派给他的工作太少,认为像自己这样才华横溢的人,得不到重用真是冤枉,言语咄咄逼人。结果可想而知,这个科长向上级告了他一状,说他恃才傲物,不服管制。不久,他就被单位解雇了。

所谓自命不凡、目中无人的性格,就是凡事以自己为中心,总认为自己是本群体之中最杰出的人物,瞧不起“我”之外的任何人。他们往往固执地坚信自己的经验和意见,而且往往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人头上,以自己的态度作为别人态度的“向导”,认为别人都应该和他有一致的看法或意见,稍有违背,则认为自己正确而别人错误。他们不愿改变自己的态度,即使明知自己错了也是如此。他们自尊心极其强烈,在别人看来是件很小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却是极碍面子、对自尊心伤害极重的事情。他们不愿伤自尊心,于是便不择手段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哪怕对自己并无实在好处。

目中无人的人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很自负。高兴时海阔天空,不高兴时则不分场合乱发脾气,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另外,与别人初识时往往过于亲密,讲一些不该讲的话。这样一来,别人反而会出于心理防卫而与之疏远。

格林童话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国王,膝下有一个女儿,美丽非凡,但却傲慢无礼,目中无人,求婚的人里没有谁中她的意。她不但一个接一个地拒绝求婚者的美意,而且还对人家冷嘲热讽。

有一次,国王举行盛大宴会,邀请了各地所有希望求婚的男子。先入席的是几个国王,接着入席的是王子、公爵、伯爵和男爵,最后入席的是其余所有应邀而来的男子。公主走过这个行列,对每一位都是横挑鼻子竖挑眼。这位太胖啦,她就用轻蔑的口气说道:“好一个啤酒桶。”那个呢,又高又瘦,她就评头论足地说道:“活像一只大蚊子。”下一个呢,太矮啦,她又说道:“五大三粗,笨手笨脚。”第四个呢,脸色太苍白啦:“简直一具死尸。”第五个,脸太红润:“一只公火鸡。”第六个呢,身板不够直:“像一块放在炉子后面烤干的弯木头。”就这样,她看谁都不顺眼。

有一位国王,下巴长得有点翘,更是免不了遭到她的大肆嘲笑挖苦。“我的天哪!”她一边放声大笑一边高声地说,“瞧这家伙的下巴呀,长得跟画眉嘴一模一样啊!”打那以后,这位国王就落了个诨名——画眉嘴。老国王发现女儿只是在嘲弄人家,对每个前来求婚的人都嗤之以鼻,便大动肝火,发誓要把她嫁给第一个上门来讨饭的叫花子。

之后,她就跟着那位叫花子一起生活,做家务、编筐、纺线、卖陶器,但是她都不会做。后来,好不容易找了一个帮厨女佣的工作,勉强可以糊口。再看到皇宫中举行的盛大舞会,她才不无哀伤地想起自己悲惨的命运,站在那里几乎泣不成声。反省到正是因为自己一向傲慢无礼,目中无人,才落到今天这般贫穷凄惨的境地,她感到痛悔不已。

当然,这只是一个童话而已。那个叫花子就是那个画眉嘴国王,他这样做全是为了帮助她克服她的傲慢无礼,惩罚她对别人的嘲弄。最后她还是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从这个童话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只要傲慢无礼,目中无人,别人都将会无法忍受。这样的人只会离一切好运越来越远,最终会为自己的行为受到相应的惩罚。

为什么有的人会自以为是,目空一切,不肯接受忠告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缺乏坦荡的心胸,所以很容易眼界变窄,强词夺理,让人生厌。

有句老话:“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也就是“啥时候都不可把话说死”之意。这是做人的一个重要品质。富兰克林也说过:“如果你辩论、争强,你或许会获得胜利,但这种胜利是得不偿失的,因为你永远无法得到对方的好感。”所以,我们为人处世话茬儿不要太硬,更不可把话说绝、说死。

所以,那些越是在工作中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聪明的人越要注意,我们谁都讨厌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他们的高调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别人的尊严与面子,同时也显示了他自身的狂妄与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