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体育新闻学
19690300000053

第53章 世界著名赛事报道模式及其特点(2)

2.大众传媒对奥运传播的需求

奥运会能够成为相对集中的全球注意力资源,有着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从主观因素上分析,让世界各国了解和支持奥运会,并通过举办奥运会达到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目的,国际奥委会自身有着强烈的传播愿望。其二,从客观因素上分析,奥运会在申办、筹备、举办的三个不同阶段,新闻媒介都会获得更多的受众。如此鲜明的“焦点效应”,促使大众传媒不失时机地对奥运会进行全面的报道,以达到吸引受众,进一步扩大知名度的目的。有了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奥运传播就成为大众传媒不可缺少的环节。电视传媒对奥运传播有着强烈的需求,通过报道奥运会,各国的电视媒体或多或少地提高了自身的影响力。

另外,奥运会与新闻媒介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还有经济因素在起作用。新闻媒介需要奥运会,除了奥运会是新闻媒介的重要传播内容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奥运会已经逐渐成为媒介重要的收入来源。媒体主要通过三个渠道从奥运会获利,第一是通过报道奥运会提高电视台、电台的收视、收听率,印刷媒体的发行量以及新兴媒体网络的点击率。第二是在奥运会举办期间出售广告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奥运会是个十分理想的广告载体,奥运会的比赛方式也为广告时段提供了方便,在比赛间歇播放大量广告不容易引起观众的排斥,比赛内容的多样性也为不同内容的广告提供了空间。第三是从事奥运传播可以树立新闻媒介良好的社会形象,奥运会已经成为当代体育精神的象征,成为真善美的化身。通过报道奥运会,受众自然而然地将媒体与这一美好印象相连,媒体从而获得受众的信任与认同,这么好的宣传自身的机会媒体当然不肯放过。

三、大众传媒对奥运会的传播

随着奥运会参赛国不断增加,奥林匹克思想日渐深入人心,奥运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奥运会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不可或缺的报道内容。

1.国外大众传媒的奥运传播

自20世纪以来,传统媒体报纸对体育的报道与日俱增。进入90年代后,美国许多报纸的体育版甚至超过了政治版、社会新闻版和经济版,尤其是在奥运会举办期间,报纸的体育版都要占到1/3。

在电视方面,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开始尝试对比赛进行电视转播。当时,投入的摄影机不过三部,收视半径只有区区15千米,观众仅15万人。但到了1964年,当在东京举行的第十八届奥运会首次通过卫星进行实况转播之后,电视的作用已经变得不可替代。

1988年汉城奥运会,有来自世界各国的117家电视台对比赛进行了现场直播或转播。四年后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在13082名采访记者中,电视工作者为7951人,参与转播的国家上升到193个。其中获得电视转播权的美国广播公司就出动了17辆电视转播车、93台电影摄像机和158台录像机。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媒体动用的摄影、摄像机共203台,电视转播覆盖214个国家和地区,累积观众达到196亿人次。2000年悉尼奥运会,仅澳大利亚广播机构就出动了3500名工作人员。

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记者采访奥运会是无偿的,但电视台想要获得奥运会转播权,却必须付出高额的代价。1936年柏林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标价仅为3000美元。以后逐届大幅度升高,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飙升到了2.87亿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则更创天价,为13.2亿美元。出售电视转播权,已经成为国际奥委会一大经济来源。

能够在奥运会比赛现场亲身感受奥运会比赛,对于许多人来说已经不再是奢望,每届奥运会的现场观众中不仅有数量众多的本国观众,还有数量可观的外国观众。2000年悉尼奥运会发售的门票为960万张,其中在国内发售的门票超过500万张,其余的门票则售给了外国观众。2004年雅典奥运会组委会预计发售门票500万张,由于受“9·11”恐怖袭击的影响,国外观众数量有所下降,但门票发售仍达到300万张左右。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共发售门票700万张,其中国内销售部分约占75%,海外销售部分约占25%。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全球共有电视观众39亿人,其中有37亿人观看了奥运会。亚洲的电视观众数量最多,为21.8亿人,其次是欧洲,为6.5亿人,其余各大洲的电视观众数量也非常巨大。2004年雅典奥运会,全世界有39亿人在电视中不同程度地观看和经历了奥运会盛大的场景。2008年北京奥运会,观看开幕式的各国观众达到40亿人。

奥运会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不仅能够让来自不同国家的数百万人在奥运会比赛的现场亲身经历奥运会的盛大场面,同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实时的报道,通过电视、因特网和其他传媒,使世界各地的观众及时得到所有的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使人对奥运会产生了近距离的感觉,进一步扩大了人们对奥运信息的兴趣。

在各国电视台的报道中,体育逐渐成为主角,而奥运会更是体育报道中的重点。对美国三大电视网的一项统计就很说明问题。在200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和美国广播公司(ABC)各自的年度体育节目已经超过了2000小时,其中NBC对雅典奥运会的转播总时长为1210小时,是悉尼奥运会的三倍,是亚特兰大奥运会的七倍。NBC曾表示,“如果没有了体育节目,电视台的节目将会减少1/3”。

国际奥委会的统计表明,在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期间,全世界有一半人在收看奥运会电视节目,有更多的人收听广播或阅读报刊的报道,奥运会的全球电视转播时间也在不断攀升。奥运会在大众传媒传播内容中所占的比例逐渐扩大,分量也日趋加重,这不仅反映出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同时也表明受众对奥运会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2.国内大众传媒的奥运传播

中国对奥运会的传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平面到立体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让中国媒体积累了奥运会的报道经验,更重要的是理解并传播了奥林匹克价值和精神,动员更多的民众对体育运动感兴趣。

中国记者第一次采访奥运会,要追溯到1932年的第十届奥运会。那时,国民党的官方通讯社中央社派遣南昌分社主任冯有真单枪匹马奔赴洛杉矶。可悲的是,当时中国体育水平极其落后,国际地位低下。冯有真无奈,留着一小撮胡须,佯装外国记者,连其身份也不敢暴露。

同是在洛杉矶,52年之后,以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为首,新中国的15家新闻媒体的60多名记者采访了第23届奥运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派出大型代表团全面参加奥运会。中国选手一举获得15枚金牌,列奖牌榜第四位,震惊了世界。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前往采访的记者达到112人;四年后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增至176人;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数空前地达到28枚,列奖牌榜第三位,前往采访的记者也上升至近200人。作为2008年奥运会东道主,国内媒体参与采访的机会和条件大大改善,参与采访的记者总人数达到5869人,其中注册记者4479人,非注册记者中,内地记者708人,港澳台地区的记者682人。中新社北京2008年7月29日电。

从新中国体育全面进军奥运会的那天起,中央电视台就加入到与各国电视同行竞争的行列。央视的奥运会报道历程,反映了中国媒体奥运对传播的重视与不断完善。

在报道规模上,中央电视台在不断突破。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央电视台派出12人的工作组,其中五人前往洛杉矶,七人到香港协同作战。受条件限制,当时中央电视台只能与新西兰、中国香港及东南亚国家一些电视台合租一条卫星线路。奥运会电视节目必须“接力”般先从洛杉矶传到香港,再自香港用微波送到广东,然后由那里的邮电部门传送到北京。除了专题节目,最受欢迎的实况转播全部只有不到20场,约每天一场,还是由播音员在香港边收看电视图像边解说,同时传回国内的。而到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央视派往比赛第一线的人员就有59人。他们在奥运会国际广播中心建立了自己的独立报道中心,包括演播室、播送中心和办公区,占地300平方米,并租用了两条国际通讯卫星线路,进行越洋双向直播。其中体育频道奥运会期间实现了24小时昼夜连续报道。

2000年悉尼奥运会,央视报道力度更大。他们陆续派往悉尼的人员达到108人,除租用两颗卫星、在国际广播中心设主演播室外,还在悉尼港建立了实景演播室、在比赛现场设立了单边注入点,实现了CCTV-1、CCTV-2、CCTV-5三套节目全天播出或并机播出。悉尼奥运会前后20多天,央视共播出奥运会节目580多小时,其中直播比赛达160场,录播30场,播出新闻800多条。

雅典奥运会上,央视派出了160人的庞大采访队伍,体育频道全天播出奥运节目,加上综合频道和经济频道的奥运节目,17天内总播出时长1400小时,大大超过了悉尼奥运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买断奥运转播权的NBC用七个频道转播了1500小时。同时,央视还推出奥运两套数字付费频道,全天24小时播出,每天直播16至20场比赛,开辟了新的播出方式。此外,央视新闻频道、西部频道以及CCTV-4、CCTV-9节目也每日滚动播出奥运新闻。

为了搞好在本国举行的2008年奥运会的转播,中央台早早就公布了奥运报道方案,在奥运会期间投入了七个频道报道北京奥运会,播出时间达到3800小时以上,比上届雅典奥运会的转播时间多出一倍。央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将三个报道中心连成一体,前方指挥部是“IBC”奥运会国际广播电视中心,播出总部在位于军事博物馆的旧台址,总指挥部则位于朝阳CBD的中央电视台的新址电视文化中心。参与北京奥运会转播的七大频道既有分工又有合作,CCTV-1反映北京奥运会全貌,在赛事选择上是关注度最高的比赛,如游泳和跳水等。CCTV-2以转播中国观众关注的国际赛事为主,以足球、篮球、马术、帆船为主项,辅之以柔道等。CCTV-5从2008年1月1日被定名为奥运频道,对中国观众普遍关注的优势项目,如有可能产生中国金牌的项目,都被分列在这个平台上,它分别直播了51枚奥运金牌的诞生。CCTV-7以奥运经典赛事的重播为主,包括少量直播赛事,以满足错过直播的观众收看比赛。CCTV-高清频道2008年5月1日正式开播,此频道选择了那些具备高清画面特点的赛事进行转播,例如游泳、跳水、体操和田径等。风云足球和高网频道则以直播足球和网球为主。

四、奥运会报道特点

1.报纸媒体的奥运会报道特点

报纸作为传统的媒体,具有新兴媒体不能替代的优势。因其携带方便,阅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保存相关内容,而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保留着一席之地。与电视媒介和网络媒介相比,报纸的现场感和观赏性处于绝对劣势,只有依靠突出纸质媒介的特色,才能把电视机前的受众转化为报纸的读者。

(1)编排形式丰富多样

报纸要想抓住受众的眼球,首先要在版面上下工夫,使读者一看到它就能产生浓厚的兴趣。虽然报纸的发行时间比电视转播晚很多,但是人们想要看到更深入的东西,或者需要思考和收藏,报纸是适宜的媒介。而一份报纸能否引起读者兴趣的因素包括标题制作、图片运用、报道形式、报道内容四个方面。

①标题制作

标题是发挥报纸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运用多种形式和多种修辞手法充分发挥了电视所不具有的优势。在北京奥运报道中,许多报纸都运用巨幅对联式双行标题的形式。比如,《中国体育报》8月21日一版的《零的突破女帆剑挑金牌改写历史女曲搏进决赛》,8月23日一版的《续写单打传奇女乒包揽金银铜牌奥运征程无憾女曲一步一个脚印》,同日6版的《三面红旗同时为女乒升起三代人承载昨天今天明天》,这样的标题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带给读者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有一股强烈的气势。

有些标题虽然不是双行大标题,但也体现出特有的气势。比如,《中国青年报》2008年8月18日标题《托梅斯库匹马领先三大高手望尘莫及》,《北京晚报》8月13日的《24载历练一朝剑出鞘——仲满亮剑》,《北京晚报》8月17日的《9天8金7破世界纪录“菲”鱼铸就百年传奇》,《京华时报》8月11日的《八年收失地君临天下时》等标题,运用文字的特有魅力和各种修辞手法,既给读者一股气势,又有一种韵味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