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对,对。一旦遇到挫折,一下就不行了。我觉得确实有这方面的因素,心理素质的因素。
顾萌:有一个男士这样说过:为什么出现“耙”耳朵现象,还有阴盛阳衰,不光是由于我们男人,你们说我们男人的心理素质不如女人好,但是你们别忘了,我们男人也是你们女人塑造出来的,因为你们女人太那个,太厉害了。我记得我在报纸上看到有一篇文章名字就叫《女人你不要太那个了》。
众:哈哈哈哈哈哈!(大笑)
……
观众在讨论型谈话节目中希望得到的主要是对问题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讨论型谈话可以就某个问题充分展开讨论,也可以从具体的案例或某种新现象入手,在谈话中逐渐深入故事或现象背后展开讨论。在讨论型谈话节目中,有一类因话题的争论性而带来几种观点的激烈交锋,不同语言的激烈碰撞,而被有的人称为辩论型谈话节目。这种节目的即兴特征最为突出,也最能展现语言的魅力。同时,节目的理性思辨、严密的逻辑、高水平的论争也是这类节目的突出特征。无论是讨论型还是叙事型,基本上都有一个主题,但也有谈话节目是没有主题或多主题的,呈现出意识流式的谈话。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认为,人的意识并非以一段段的形式出现并连接起来的,而是流动的,因此称之为“思想流”或“主观生活之流”。他认为人们除了存在着理性的意识之流外,更重要和主要的是存在着非理性的和无逻辑的意识之流。运用意识流的谈话,就是不设定一个目标或规则,不做结构,也不期待解决什么问题,自由转换,如行云流水。它虽有一个话题的由头,但这个由头不是中心,甚至会在谈话中被淡忘。
《锵锵三人行》是典型的意识流结构。该节目是由凤凰卫视台独家打造的一档谈话节目,无论在内地还是在港澳台地区,该节目都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我们认为,《锵锵三人行》的节目特色是其成功的关键。
首先,嘉宾着装随意。一般认为,人在回到家中时才是最放松的状态,也只有在家中才会随意着装,这种随意性可以减少嘉宾与主持人、评论员、观众的陌生感,使嘉宾找到一种回到家中的随意感,更易讲实话、诉真情,使谈话由访谈真正变为家庭讨论。例如,《锵锵三人行》采访姜文一期,姜身穿裤衩背心,便上台开聊了,这种随意的装束在其他访谈节目中是很少见的。
其次,主持人提问随意,直截了当。国内许多访谈类节目都有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一是向人们传达信息,其二是起到教育人的作用。这两点作用,决定了国内许多访谈类节目必须正襟危坐,采取固定的一问一答模式,节目气氛略显冷淡与紧张。《锵锵三人行》目的就是为了娱乐观众,所以主持人的提问很有随意性,也不像其他节目中的主持人一样向嘉宾含蓄质疑,而是向嘉宾直截了当地问一些尴尬问题,这些问题正是观众所关注的。从这点可以看出,主持人是真正站在了观众角度发问的,体现了其作为主持人的职业原则。例如姜文做节目的这一期中,主持人念出一段网友留言,并直言这是网友在嘲笑姜文。
再次,节目道具的灵活性,这一点可以从三人的杯子类型看出。《锵锵三人行》经常会改变杯子类型,有时甚至会将杯子换成酒杯,以酒代茶,并会有频频碰杯的场面出现,这一点是其他节目所鲜见的。内地访谈类节目要么无杯子设置,要么只是将杯子作为一种摆设,嘉宾只是会象征性饮用,而主持人更是从节目一开始到最后都滴水不沾,给人造成一种拘束感。《锵锵三人行》杯子的变换和道具设置的灵活性彰显了节目整体轻松、不拘谨的风格。
最后,节目的话题无固定性和无结束感。在清淡型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谈话主题并不鲜明,嘉宾可以毫无顾虑地侃侃而谈,主持人也没有必要限制嘉宾的离题,这样就给了嘉宾天马行空的广阔空间,使其思维不受主题的约束和限制,而且在节目结束时,主持人也不会打断嘉宾的谈话,而是继续进行所谈的话题,体现了节目访谈真正变为一种家庭谈话,而不拘泥于固定模式。
三、电视谈话节目的构成要素
电视谈话节目有三大要素:谈话人、谈话话题和谈话方式。谈话人包括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有些对话节目无现场观众)。谈话话题可以是新闻性或非新闻性的,也可以是具体的或抽象的。谈话的方式一般分为群言模式和对话模式。
1.话题
话题即节目选题。对一期节目来说,选一个好的话题就意味着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因此对于我国电视谈话节目而言,为了寻求突破,话题的选择一定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努力改进。
(1)话题必须符合栏目的定位
栏目定位是每个栏目在开播之前都要进行的一项工作,一般包括栏目的基本功能、受众群以及样式的风格等内容。最主要的是在选题上做到三点:第一点,是不是有足够的张力可以做到30分钟;第二点,是不是有关注度,我们的人物要有新闻性;第三点,是不是适合用谈话来展开。
栏目不同决定了要考虑选题的不同,即使面对面访谈形式的栏目,也会因定位的不同而选取不同的话题。
(2)话题必须具有“卖点”
话题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栏目的定位外,还要考虑话题是否具备“卖点”。卖点是节目赖以出售的关键,节目好不好卖,有没有观众市场,能否引起广告主和观众的注意,特别是能否让广告主慷慨解囊,就看卖点如何。明星、名人可以成为谈话节目的“卖点”,但对明星和名人的选择要结合节目的定位来进行。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也可以成为谈话节目的“卖点”,时效性与轰动效应是这类选题吸引人关注的重要原因,悬念与新奇感也能成为节目的“卖点”。
时至今日,情感类谈话节目已经数次更新换代。为能吸引眼球、引起话题,不少频道的情感类谈话节目在噱头上不断升级,当事人双方的矛盾交锋,现场能否解决矛盾抑或圆当事人的梦,都成了悬念,就连这种节目特有的调解员,也成了一道风景。原来《真情》栏目中的米娜,以现场调解时犀利的言辞著称,现在又被“真人秀”节目挖走,继续吸引观众的眼球。
《真情》曾是湖南卫视的王牌节目,2008年7月,这档运作了近十年的节目却因种种原因停播。该栏目导演陈晓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台里为了适应娱乐化的整体风格,对节目编排进行了调整,《真情》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停播的。但这个栏目的团队和建制都还在,将来会推出其他节目。情感类节目比较贴近百姓生活,追求生活细节之外还有新闻性,所以这种节目不存在过时的说法。”
像《真情》这样的谈话节目为何停播?我们认为,谈话类节目最难的是搜索具有冲击力的素材,这样造成了话题的短缺以及题材的匮乏,使得某些电视台找群众演员扮演当事人,以“演节目”的方式试图以假乱真,但这往往会很快被识破。之后,广电总局规范了情感类谈话节目,上海文广旗下生活时尚频道的情感类栏目《心灵花园》停播,《相伴到黎明》转型为生活服务类栏目。由于种种原因,浙江卫视的情感类谈话节目《公民行动》转型为《涛出心里话》,改换门面继续“说事儿”,而《涛出心里话》开播以来便引起不少争议。一方面《涛出心里话》因在节目中引入测谎仪而引起话题,并最终弃用测谎仪;另一方面有网友发现,该节目2008年9月24日的故事来自于网上一个虚构的帖子,男女主人公的表现也形同出演短片。
如何让每周播出的节目题材充足,亮点不断呢?江苏卫视《人间》的工作人员说,节目之前也曾一度遭遇选题危机,之后节目组面向全国寻找各种题材,特别是和一些地方报刊签订了“题材协议”,买断了一大批已经在个别地区曝光却值得二次发掘的社会事件。这样的媒体联动和资源整合,使得《人间》逐渐摆脱了选题匮乏的困境。
2.谈话人
如果说谈话话题的选择是解决谈什么问题的话,那么,谈话人的选择则是解决由谁谈的问题。话题确定之后,谈话人就成为电视谈话节目能否成功的决定要素。
(1)主持人
①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作用。有人说,主持人是电视谈话节目的核心,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谈话节目与其他形态的节目不同,即使编导与策划事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考虑到了各方面的因素,现场录制时仍然会产生各种意外。面对现场的这些变数,编导与策划是无能为力的,唯一能解决问题的只有主持人。因此主持人的反应能力就直接影响着节目的质量。谈话节目十分依赖主持人的个性色彩和个人魅力,观众常常因为喜欢某位主持人而成为该节目固定的收视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主持人是节目的“金字招牌”,把主持人培养成为明星或由已成名的明星来担当主持人,便意味着节目可能拥有成千上万的收视者,节目的收视率、影响力也会随之上升。在谈话节目录制现场,主持人呈现的主持状态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主持人与嘉宾和现场观众一样,也是一个参与现场谈话的谈话者,他以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嘉宾,向嘉宾提出问题,共同就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嘉宾的发言进行总结或评点。
第二,主持人还是现场谈话的组织者。主持人通过提问、暗示等技巧调动嘉宾的情绪,控制谈话的走向,调节谈话的节奏,并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诱导嘉宾进行谈话,最终使节目的策划得以实现。
第三,主持人在节目中可使用各种技术手段为谈话服务,活跃现场气氛。在谈话过程中,主持人常常在适当的时机在大屏幕上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影像资料,主持人可以利用这些影像资料来设计悬念,加强观众与嘉宾对话题的了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场内讨论。在节目中还可使用热线电话与网络,把场外观众引入节目,扩大交流范围,使录制现场与场外连接成为一个巨大的“谈话场”。
②高素质的主持人是电视谈话节目的灵魂所在。当前,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日益受到重视,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种类繁多的电视谈话节目,但质量普遍不高,克隆、跟风现象严重。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缺乏高素质的、适应电视谈话节目需要的主持人,主持人的素质跟不上电视改革的要求。提高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素质迫在眉睫。
③主持人自身素质的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电视事业过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生了变化,电视也正逐步地被推向市场。主持人面临着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挑战和商业化的冲击。保持清醒的社会责任意识,有道德感,拥有健康的人格,是主持人尤其是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电视事业发展迅速,主持人队伍日益扩大,人员素质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注重对主持人队伍进行政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在此情况下,电视谈话节目的主持人应对自己的角色有充分的认识,不能过分地追求平民化风格、明星效应,应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和媒介观。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传媒事业带来巨大发展,当今世界开始进入一个以数字技术为标志的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传统媒体之间,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既有合作又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呈现在受众面前的是这种竞争带来的媒介选择的多样化,而主持人也必须面对激烈竞争带来的挑战。电视市场的竞争要求主持人增强创新和个性意识。在这媒体林立、电视节目日益丰富的时代,没有独特的市场定位,没有特定的收视群,没有鲜明个性的电视节目必定是没有生命力的。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个性特色就是节目的特色,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21世纪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进步都将比以往任何时候快得多。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在竞争态势下,在技术升级周期越来越短的情况下,主持人应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应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这种形势。
④主持人培养机制的完善。培养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重要的一环是机制问题,应努力探索有利于主持人作用发挥的新机制,使得优秀的主持人能脱颖而出。
首先,电视台要出台一系列扶持优秀人才、吸引人才的政策,并发挥政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为优秀的主持人成长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其次,电视台应该有培养主持人的系统规划,为主持人的再深造、再学习提供机会。
在节目运作上,第一,要选择一个与节目形象相符合的主持人。一个主持人应对自己所主持的节目领域所涉及的知识有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并有个人的独到认识和见解。那种让一个主持人在同一时期,跨部门主持几个不同类型的节目的做法,会让节目形象和主持人形象同时被削弱。应该让公众形象、栏目形象、主持人形象三位一体。第二,为主持人进行形象设计。形象设计师为主持人设计整体形象,包括发型、服装、化装等,为主持人塑造一个既符合节目内容的要求又凸显个人风格气质的形象。第三,为主持人做个人形象推广。现在的电视节目已被推向市场,节目主持人无形中也将在市场中接受考验,所以就一定要考虑对他们的宣传推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