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1:也是一朵浪花——“广播电视一体化”教学之管见
徐先贵
“一体化”在社会生活中常常被人提及,诸如“工业一体化”、“农业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科研开发一体化”等等。那么,什么是“广播电视一体化”呢?实际上“广播电视一体化”是借用了经济学中的一个术语,如同“蒙太奇”借用了法国建筑的专业术语一样,在影视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为我们所用罢了。
“一体化”是一种理念
理念的形成有一个过程。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经过十二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在校生有一万七千多人,特别是编导与戏文系学子达三千多,每年毕业生就有近千名之众。如此庞大的就业大军,不仅是对市场的冲击,也是对教学质量的检验。在社会和市场的选择中“优胜劣汰”是一条不变的法则,我们应当充分地认识到。在市场的竞争中,要么你胜出,要么被淘汰,这不仅是对学生,也是对学校。当下,全国300多所独立院校,可以说是群雄争霸、逐鹿中原。要在众多的学府中独领风骚,就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若按常规办学、亦步亦趋的话,就可能落伍。积十二年教学之经验,聚相当的物力、财力,闯一条其他院校未曾走过的路,或者说比别人先走一步,“一体化现场制作”应运而生。在这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一条绝对的真理。抢占先机、开拓创新、敢为天下先的理念,成为院系的共识。于是,“一体化”开始“摸着石头过河”了。
“一体化”是一种思维
思维是一种活动,思维方式是逐渐养成的一种习惯。那么,怎样培养我们的学生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呢?这就是一体化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编导与戏文系的同学经过一至两年的基础训练,具备了初步的短片制作能力,要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制作水平,就需要在创作思维上进行拓展和不可缺少的训练。“一体化”思维,换句话说就是立体思维。立体思维是每一个影视编导必须具备的思维习惯。其创作思维过程不同于广播、音乐、小说创作的线性思维,除了注重时间过程外,更注重空间结构,包括灯光、色彩、场面调度、前期策划、现场录制、后期剪辑、后期合成、舞台设计、服装化妆、人物造型等,既把编、导、摄熔为一炉,要把握现场,又要协调各个部门环节,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因此,一体化现场,应该是影视编导基本素质的训练场。可以这样说,具备了一体化思维,才算是一名合格的影视编导人才。
一体化是平台
进入一体化现场,首先调整的是学习状态。在这里,一切都以实战为目的,以实在、实用、实际为出发点。所谓实在,是指一体化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把所学的书本知识综合运用到实实在在的创作过程中;实用就是剔除不切实际的花架子,直接瞄准市场的需求,用人单位的需要,设计和演练都是以实际出发,让同学们真正有一技之长,又一专多能。
自教育改革以来,各类院校如雨后春笋,特别是独立院校,更是让人瞩目。然而,真正要独立,就必须走一条有别于他人的独立之路。众所周知,今天的高等教育已是普及性的大众教育,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区别在于数量,并不是说就降低了质量。质量和数量成正比,在大众教育中同样要培养精英人才,切忌因为是大众教育就排斥精英教育,精英教育就抹去大众教育。关键在于施教者是否具备精英教育的理念、素质和水平。因此,一体化现场应该是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共同平台。
在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两个发现,即学生要发现自己,老师要发现学生,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我们认为,从哲学意义上来讲,教学的过程分为两个层面:“知”与“智”。所谓“知者”,会也,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乃至全面掌握,“知”属于技能、技巧范畴;“智”者,能也,属于创作、创造、发挥、综合运用的艺术范畴,同学们在掌握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之后上升到艺术创作阶段。每个学生综合自己的才能,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适合自己才能或专长的节目创作,在实践中有所体会,在艺术中有所创造。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不仅要培养一大批知者,还要尽可能地培养一批“智者”。一体化现场制作搭建的就是这样一个平台。
一体化是桥梁
一体化是一座走向社会、走向市场的桥梁。每年学校都要输送一批批学生走向社会,补充到就业大军中。然而,当你睁眼看市场的时候,常常让人困惑,浏览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招聘广告,不论姓“公”,还是姓“私”的招聘单位,大部分都有这么一条——“有工作经验者优先”。试问莘莘学子在校苦读三、四年足不出户,工作经验从何而来?于是,许多学生学业尚未修完就匆匆离校找一个单位去实习。“实习”,顾名思义,就是到一个实践的工作岗位上去见习。其实,愿望与实际往往有很大一段距离。据了解,真正到第一线实际操作的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实而不习。在实习单位,许多实习生不是“看客”就是“过客”,真正获得工作经验的有多少,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了。为了帮助同学们迈过这道坎,解开“工作经验”之死结,一体化现场搭建了让同学们在校就获得相应实践工作经验的平台,使同学们在校期间就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走向社会就能得心应手。“一体化现场”与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零距离接近。
一体化是一种创新
一体化现场制作是在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严酷的市场竞争的情况下“逼”出来的,逼得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编导与戏文系从教者另辟蹊径,走一条新路。这条路既然迈出了第一步就应当义无反顾。实践证明,我们这条路走对了,开课以来,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在一体化的训练中同学们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提高了才干。纵观全国众多影视院校,像一体化现场制作这样的教学模式,我校是第一个吃螃蟹者。在课程的设计中,既培养了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自摄、自己后期合成的“五自”能力,又培养了同学们齐心协力、共同创作的团队精神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如果把学校比喻成工厂的话,那么,“一体化现场制作”就是组装车间,在这实践的现场,既要出作品又要出人才。
一体化现场制作是一门全新的实验课程,从理论到实际都尚有许多研究和完善的地方,需进一步的探索。当然,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我相信,在这基础之上,在全院系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体化的路将会愈走愈宽广,希望走在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
2008年12月3日于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附录2:成都军区、四川省暨成都市庆祝建军八十周年晚会《巴欢歌颂军旗》创意文案
一、主题
成都军区、四川省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
二、结构
晚会以胡锦涛总书记指示: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划分篇章,突破编年史式的单线结构。晚会分为:序《士兵的节日》、《红星向党》、《赤子情怀》、《所向披靡》、《鱼水欢歌》和尾声《神圣使命》六部分。每个篇章既有历史的纵深,也有现实的贴近,灵活转换时空,避免顾此失彼、挂一漏万。
三、风格
既有庆典的喜庆热烈也有情感的深沉动人;
既有气势的磅礴恢宏也有细节的真实生动;
既有军队的铿锵阳刚也有民族的多彩柔美;
既有政治的鲜明主题也有艺术的创新精致;
既有我军的光荣历史也有战区的地域特色。
四、晚会标题
《绿色边关战旗红》、《万里边关战士情》、《万里边关铸军魂》、《万里边关战旗红》、《高原放歌军旗颂》、《高原飞歌边关情》、《高原边关战旗红》、《巴山蜀水军旅情》、《巴山蜀水战旗红》、《战旗飘扬颂边关》、《战旗飘飘边关情》、《边关战旗红》、《边关军旗颂》。
五、节目构成
歌舞、杂技、小品、曲艺等。
创作排练新节目,加工修改老节目。
主题意境、复合型演出。
六、晚会时间长度
100分钟左右。
七、演出时间
2007年7月27日。
八、演出地点
锦城艺术宫。
九、晚会具体构想
序《士兵的节日》
大幕拉开,背景是野战村,漫山遍野的迷彩帐篷和绿色伪装网下的大炮、坦克、飞机等,有种大战一触即发的气氛……
嘹亮的军号划破开场前的寂静。
激昂的鼓点声起,一个战士舞动双槌奋力敲击一面巨型大鼓的身影在夕阳中显得分外英武矫健。
小军鼓声加入,随着越来越激烈的鼓声,众多战士突然破鼓而出,和满台满山的手执火把的群众鼓队汇合,沸腾的舞台!
各民族的鼓手们表演着自己的绝技,满台火把组合成巨大的——“八一”、“五星”字样。
各少数民族的鼓手们从高空到地面用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花式击鼓,向战士们表达着他们的祝福,进行着军民技艺擂台的联欢互动。
炊事班的年轻战士们也不甘示弱,他们的锅碗瓢勺从天而降,一曲军营轻松风格的士兵节奏渐渐变成《我是一个兵》的主旋律……
随着《我是一个兵》的音乐越来越强,漫山遍野的飞机、大炮、坦克、炮弹等都发出声响,排山倒海,呼啸而来,席卷全场……
音乐由单调的鼓点打击变化成雄浑的交响乐,全场同奏: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红星向党》
1.音舞诗画《梦回草地》
选取我军历史上(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或解放战争时期)战士对党无限忠诚的动人故事创作朗诵诗,演员充满激情的朗诵与动人心弦的音乐以及舞蹈演员的群舞和造型融为一体,形成强烈的视听冲击和情感冲击。
2.电影歌曲联唱《永远跟党走》
选取战士熟悉喜爱的电影插曲,以历史情景再现。
(1)红军时期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舞台呈现以空中与地面各一个竹排顺江而下的表现形式,空中竹排用两个杂技演员扮演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与其母亲,地面竹排由声乐演员在上演唱歌曲。
(2)抗日战争时期歌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和《地道战》主题曲,演唱过程中用杂技台圈的形式表现抗日战争时期纵横交错、灵活机动的地道战场景。
(3)解放战争时期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电影《红日》插曲),在歌曲演唱过程中,采用领唱和伴唱相结合的方式,辅以纺车、纳鞋底等情景表演和道具,反映人民群众支前参战的场景。
(4)当代歌曲《英雄赞歌》(电影《英雄儿女》插曲),在演唱过程中,天幕上冉冉升起一颗红五星,歌唱演员从红五星底部拉出一面火红的战旗铺满整个舞台,象征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了军旗,以新颖的编排再现历史画面,突出本篇章主题。
3.舞蹈《飞夺泸定桥》
20世纪50年代战旗歌舞团创作的经典作品,曾被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采用。舞蹈表现了红军长征在四川境内最壮烈神奇的战斗,歌颂了永垂史册的红军精神。舞蹈将在充分保留历史原貌的基础上加工提高。
《赤子情怀》
1.经典歌曲组合
把反映我区部队服务人民的光荣历史用歌曲《歌唱二郎山》、《毛主席派人来》、《洗衣歌》、《阿佤人民唱新歌》等经典作品重新编排,载歌载舞,重温难忘的历史。
2.歌舞《苦聪花·幸福花》
以我区部队帮助云南苦聪人走上幸福路为素材而创作的“双拥”题材之作。以歌舞形式抒军民鱼水之情,颂扬党的精神。以苦聪人原生态喊歌、唱歌和跳歌的演唱形式抒发情感,以跳新寨为背景进行叙事。舞台艺术表现形式用原生态唱法、三弦舞蹈、一首主题歌,表现今天苦聪人民美好幸福的新生活。力争打造成继《阿佤人民唱新歌》之后的又一传世之作。
3.歌舞杂技《不朽的雕像》
通过绸吊、造型、舞蹈和主题歌等综合形式,以西藏边防詹娘舍哨所真实事件为素材,用写意的手法反映我区战士的崇高奉献精神。
《所向披靡》
1.音乐快板《蓝色贝雷帽》
通过军区参加维和部队的真人真事,反映新时期军队为维护世界和平,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的英雄气概。
用大屏幕影像资料展示我区官兵在维和行动中的英姿风貌。
2.小品《特殊节日》
“八一节”在风雪高原执行排线任务,年轻的小战士心有不满,他给同行的老班长设置了重重障碍,但都被经验丰富的老班长一一化解,在完成工作的同时,新时尚行为和老传统思想发生碰撞,产生喜剧的火花,小战士的思想问题被老班长巧妙地解决了,他们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雪山上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特殊节日。
3.灯上芭蕾《雪山情怀》
用灯上芭蕾高难技巧寓意我区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和崇高情怀。以雪山写意的意境,表现西藏高原和平与和谐的景象。
4.舞蹈《雷霆风暴》
以男子集体舞的形式,表现我区部队在有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时期,坚持“一切为打赢”,在全军率先实践“战建训一起联动、军兵种一起互动”的“一体化”训练理念。积极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区部队所肩负的新使命,表现了成都战区官兵一往无前、打赢未来高科技战争的英勇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