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国际传播史
19693600000035

第35章 世界主要国家国际传播发展史(15)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军方为瓦解美国军人的斗志,利用广播宣传大打心理战,让一些女播音员用柔和暧昧的嗓音勾起美国军人的乡愁,劝诱他们放弃打败日本帝国的目标。在这些女播音员中,最广为人知的是被那些军人听众称为“东京玫瑰”的。女播音员们使出浑身解数数图勾起美国大兵的乡愁,劝诱他们放弃企图打败日本帝国这种“无望的美梦”。

战争中,争夺舆论主动权是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各大主流媒体采取暴风骤雨式的报道手法,怒斥西方“无意与日本和解”、“恶意中伤包围日本”,导致日本民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和依赖度均呈上升趋势,实现了政府预期渴望出现的民众对政府发动战争的狂热支持、对天皇政府愚昧效忠等目的。

日本十分注重利用旅游业来塑造其国家形象。通过邀请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杂志编辑到日本旅游、雇佣西方写手等手段,影响西方媒体关于日本的报道倾向,为日本歌功颂德,企图让游客和受众相信日本是个热爱和平的伟大国家。美国记者弗里德里克·威廉斯就是在受邀访日后,发表了《中国新闻的背后》,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

三、1945年以来日本的对外传播

1.二战以来日本的对外政策

二战后,日本曾在国际政治中丧失了政治权利,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只是一心一意地发展经济,形成了以“经济立国”为核心的国家战略。这既是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结果,也是日本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利益的自愿选择。但随着经济力量的增强,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的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就显露出了成为世界政治大国的志向。1983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就在政策演讲中宣称:今后日本作为国际国家应同经济力量相称,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这是日本首相首次提出“政治大国的概念”。从此,日本开始有意识地从一个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迈进,并为达此目标做出了一系列的外交调整。

在对外政策上,日本现实主义者一直主张加强日美同盟,认为与美国结盟是确保日本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战略选择。

冷战结束前,作为美国阵营中的一员,当时的日本主要是把积极配合美国遏制苏联作为“增加政治大国分量”的主要内容。而冷战后,世界各国更注重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力量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这对于经济、科技实力雄厚的日本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好机遇。日本在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4万多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自1991年起,日本政府的ODA(对外援助)连年居世界之首,日本常规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和军费总额也已跻身世界强国行列。日本抓住这一时机,把目标扩展到更广泛的国际舞台上,不想再做“经济巨人,政治侏儒”,更加积极地争取与它经济地位相称的国际政治地位;寻求参与主导世界,在世界中享有支配权的地位。为此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实现上述目标。

1956年,日苏签署《日苏联合声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在同年举行的第11届联合国大会上,日本实现了多年的夙愿,走进了联合国的大门,这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二战后日本正式回归国际社会。

冷战结束后,日本积极发展同欧洲的关系,努力争取成为美、欧、日三极中的一极。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日本国内新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日本国内要求修改宪法、发挥大国作用的呼声日益高涨,“做普通国家”成为日本各界所熟知的词语。所谓“普通国家”就是要修改宪法第九条,让日本和世界其他普通国家一样拥有军队及向海外派兵的权利等。“9·11”事件后,日本以配合美国反对恐怖主义为由,不动声色地加快了政治军事大国化:通过了反恐怖三法案,(《反恐怖特别措施法》、《自卫队法修正案》、《海上保安厅法》);2002年4月又出台了酝酿已久的“有事三法案”(《应对武力攻击事态法》、《自卫队法修改案》、《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修改案》)。这一系列法案的出台标志着日本安全战略从“专守防卫”向“攻势防卫”的转变,“9·11”事件成了日本突破法律和政策限制,名正言顺地向外派兵的“天赐良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逐渐提高,亚洲正在以新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其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对日本经济发展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要成为有影响力的政治大国,也必须首先得到亚洲各国的理解和支持。日本认识到无论从地缘政治还是从全球战略考虑,加强与亚洲的合作是自己根本利益之所在,因此不得不考虑从思想上“回归亚洲”,改善同亚洲各国的关系,努力摆脱孤立的境地。2007年9月,福田康夫在执政演说中正式表明:日本是亚洲的一员,应加强与中国、韩国、东盟、俄罗斯的外交关系。

当前执政的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外交理念方面主张“以现实主义为基本理念”来推进日本外交。就新内阁而言,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依然会基于国家利益最大化这一基本逻辑。作为日本外交的两个支柱,日美同盟与亚洲外交仍是新政权外交考量的重中之重,以日美同盟为基轴,同时强化与亚洲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将是日本长期的外交战略选择。

2.二战以来日本对外的主要传播媒体及其发展状况

二战结束后,盟军对日本的新闻业进行了改造。自1945年9月始,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废除对新闻自由的限制。其中包括:《关于言论和新闻自由备忘录》、《关于新闻言论自由追加措施》、《日本报纸准则》、《日本广播准则》、《政府与新闻业分开备忘录》、《关于撤销一切限制报刊、电影、通讯社的法令》、《解除限制政治、公民、宗教自由的备忘录》、《关于撤销非民主主义电影的备忘录》、《关于被禁图书和其他出版物的备忘录》等。1946年10月,日本议会通过新宪法,规定“保障集会、结社、言论、出版及其他一切表达的自由,不得对之进行审查”。

在此基础上,战后日本对新闻业进行了重建。

1945年11月1日,14家主要报纸和广播协会、报联社体制的社团法人联合成立了“共同通讯社”,同日成立的还有以提供经济新闻为主的株式会社“时事通讯社”。1947年10月,日本确立广播公营和民营并行的体制:确立广播公正、自由、服务公众和遵守技术标准等原则;确立NHK真正公营的性质,脱离政府、政党而作为独立机构运作;明确允许民营广播业;建立一个民间性质的电波委员会管理频道。

1952年5月,美军结束了对日本的占领与统治,日本新闻界开始进入独立自主的发展时期。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传播技术的迅速传入以及日本对外交往的扩大,日本的对外传播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日本对外传播最重要的机构——日本广播协会(NHK),是战时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宣传工具,战后盟军对其进行了改组。1946年,原宣传法西斯主义的委员会成员全部被撤换,代之由盟总(即驻日盟军总司令部)推荐的17人组成新的NHK广播委员会。

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海外播出开始进入广播和电视共存的新时代。1994年,为了强化对外传播,促进国际交流,新修改的日本《广播法》规定:海外播出的节目编排,要有助于增进国际友好,有助于发展与国外的经济交流,并能给予海外日侨一定的慰藉。根据这一规定,NHK将海外播出的目标定位于“正确对外传达日本的现状和重要政策,加深国外对日本的了解,促进国际交流”。此外,NHK还积极介绍亚洲其他国家的情况。

1995年,NHK开始了面向北美、欧洲的电视海外播出,每天大约7小时。国际广播每天累计播送65小时,用22种语言向全世界播送,除了介绍日本和世界的最新动向以及海外安全信息之外,还充实了旨在增进国际信任的节目内容。1998年4月,NHK又进一步面向亚洲太平洋地区以数字方式播出NHK World TV(NHK海外频道)。之后,NHK World TV的播出时间和范围逐步扩大,1999年10月开始24小时播出,主要介绍亚洲最新消息,还增加了英语节目的播出;2001年8月又扩展到非洲南部地区,从而基本实现了全球覆盖。目前,该机构的电视覆盖率,可以保证居住国外的日本人100%看到NHK的节目。

日本的外宣类报纸主要以英语为主,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

The Japan Times,1897年创刊,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英文报纸。主要面向在日本工作和居住的外国人,内容是介绍世界形势和发生的重大事件,也有不少日本人将其作为学习英语的辅导教材。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The Asahi Shimbun其前身是AsahiEvening News(《朝日晚报》),现在由朝日新闻社和法国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合办,是日本唯一全国发行的英文晚报。

The Nikkei Weekly由1963年创刊的Japan Economic Journal发展而来,是日本经济新闻社发行的英文周报。其内容主要从《日本经济新闻》及日经集团的相关媒体上选取本周重要的经济新闻进行专题评述。

《读卖新闻》不仅是日本国内,而且也是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其驻外机构1987年为27处,1993年增加为36处。其主要目标是东欧、中东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由读卖新闻社于1955年创刊发行的英文报纸The Daily Yomiuri,也有较大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特别是有影响的大国和地区都在强化自己的对外传播工作,力争使自己的声音在国际传播舞台上更加响亮,以扩大本国或本地区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本在关于如何进一步推进本国对外传播的策略、取得预期传播效果、提升国家形象等方面加大了研究力度和政策指导,媒体也不断加强外宣攻势,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日本的《放送法》规定,国营媒体根据政府命令制作播放有关节目时,其费用必由政府承担。2006年3月22日,日本外相的咨询机构“海外交流审议会”建议日本应加强政府投入或者允许NHK以广告筹措资金,以全英文的形式改造日本的外宣媒体。当时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非常重视,多次直接下达指示说,“要增加英语等语言的国际电视广播”,并立即要求外务省研究该建议。7月7日,在日本经济运营的基本方针中,确定日本的国际频道成为NHK的子公司。该频道可以吸收民间的资金,国家财政也将加大投入。日本的全英文国际媒体计划至此终于启动。

近年来,日本传媒的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有很大进展。但在国际报道领域,日本与美联社、合众社、路透社、法新社世界四大通讯社相比,差距是十分明显的。为此,有人称日本是“经济大国,信息小国”。

2008年2月14日,日本外务省海外交流审议会向外务大臣高村正彦提交了《关于提高日本对外传播力度的措施与体制》的咨询报告,其主要内容为:强化电视对外播放;扩大日本语教育;有效开展包括时尚文化在内的日本现代文化的传播,加强对文化交流有功人士的表彰;强化针对有识之士的传播力度;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国别或地域对策等具体建议与措施。其中特别强调指出要着重加强日本与中国、韩国青少年之间的交流。此建议报告还提出了具体的落实措施,即争取从本年度开始将NHK的国际对外广播扩充为英国BBC的规模;增加日本语教育基地;在对外交往中积极有效推广漫画、动漫等现代日本文化;支持智囊机构、大学的日本研究等等。总而言之,目前日本国内要求改善日本的国际传播之呼声日益高涨,并且已经在政策研究、国家立法、对应措施等各方面得到了反映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