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国际传播受众研究
19693700000041

第41章 互联网受众调研(5)

首先,互联网提供了在众多公共网络中寻找资料的便利,通过搜索和超链接,可以更快地收集到更大范围、更多来源、更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其次,计算机输入资料,解决了手写字难以辨认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与直接与人交谈和实地查找资料相比,网络文献资料收集更省力省时,许多网络用户也更愿意与电脑屏幕交流。

一些个人网络博客可以生成有关个人主观自我的丰富资料,这是一种自我接近的、联系个人自我意识的、几乎完全透明的过程。这些资料也是文献资料研究的重要来源。当然,网络文献资料的著作权保护、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问题,都是十分棘手而又亟待解决的难题。

目前,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受众调查的研究日渐增多,有些同时使用多种调查方法进行研究。比如,有研究曾经对城市“蚁族”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者便采用了包括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讨论和定量问卷调查在内的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其研究过程如下:首先,研究者对天涯、水木等网络社区进行观察,从中挑选出20位目标受众,通过QQ即时通讯工具进行深度访谈。其次,研究者选择了3个QQ群进行焦点小组讨论,了解这些目标受访者使用互联网的情况,以及他们对相关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再次,研究者将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此设计问卷,并将网页问卷的地址链接到各个论坛里发放。最后,研究者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总结提炼,再进行焦点小组讨论,并最终得出研究结论。

第四节 网络民族志

网络民族志与传统的民族志方法在原理上相通,属于定性(质化)研究方法的一种,它可以说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民族志研究方法本身演化的共同作用下催生出来的。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不同虚拟交互模式的出现对民族志研究提出了新挑战,开拓了新领域。

一、民族志及其应用

(一)何谓民族志方法

“民族志”(Ethnography)是人类学和民族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源于文化人类学对异民族文化的考察,尤其是马林诺夫斯基创造的“参与观察法”。这种方法要求研究者亲身深入某一社群中,进行“田野工作”,周密地观察、记录和参与“他文化”的日常生活,是一种“进入—出来”的参与和观察过程。它不仅要求研究者与考察对象打成一片,融入“他文化”中,获得与考察对象相一致的认识、行为方式,还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以随时跳出,以旁观者、研究者的视角来描述和说明所观察到的现象,并从中抽象出能够解释这些现象的原因,从而回应之前所作出的相应假设。

不同于字面上的意思,民族志研究并不是为某个民族写志,它的研究对象通常也不是某一个体,而是一个种族或一个群体。民族志研究是建立在“地域性”概念——“田野”之上的。所谓“田野”,是一个有确定的地域边界、有独特文化特征的地区、民族或群体。不过“田野”本身并不是研究对象,而是一种研究发生的场所。

与“进入—出来”过程相对应,民族志方法包括田野考察(以参与观察为代表)和民族志的撰写(以深描“thick deion”为代表)两大部分。这两部分之间没有明确的阶段界限,需要研究者随时调整角色,以便进入或跳出“他文化”。

(二)民族志方法的特点

作为一种定性(质化)研究,民族志研究具有区别于定量研究的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所收集的资料以非数据资料为主,详细地记述人、地、物或谈话的内容,并不以统计程序来处理;研究主体不是操作变量、验证假设、回答问题,而是探讨问题在特定环境或语境中的复杂性;从研究对象本身出发来了解行为,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弹性。

第二,民族志方法考察的是事物的动态过程以及整体的结构。民族志研究者需要长期深入对象的环境,进行反复的观察和访谈以获得足够的资料。也因此,有学者认为民族志研究不仅是一项产品,也是一个过程。

第三,民族志方法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性。研究者在参与田野调查时,自身也是研究对象的一部分,需要与其他成员进行频繁的互动,融入所考察的环境中,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研究对象的心理、行为和文化。

(三)民族志方法在受众研究中的应用

在传播学研究中,使用民族志研究方法的源头难以确定,人们一般认为英国学者理查德·霍加特于1958年出版的《文化的用途》一书是“开创了英国文化研究中颇有特色的民族志传统”的范例。20世纪80年代前后,以戴维·莫利(David Morley)和夏洛特·布伦斯登(Charlotte Brunsdon)完成的对英国电视新闻杂志节目《举国上下》(Nationwide)的研究为代表,民族志方法在西方大众传媒研究尤其是受众研究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中国的传播研究尤其是媒介受众研究开始尝试民族志方法,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

民族志方法在传播学尤其是受众研究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确定研究主题及研究对象。例如,在莫利等人对《举国上下》节目进行的民族志研究中,考察的对象是家庭观众,考察的主题是受众在接收电视信息时进行解码或诠释的过程,以及受众自身社会阶层的不同对其解码信息、产生意义的影响作用。

第二,收集资料和素材。常用的方法有参与观察、深度访谈、文献分析等。其中,文献又包括各种文字、影像或实物资料。研究者在进入所要考察的社群和环境之后,需要系统地观察和记录所看到的和听到的各种事物,还需要收集其他各种资料(如照片、日记等)进行补充。民族志研究在资料收集上并无严格的标准,一般都有比较大的弹性。

第三,分析资料并得出结论。在既得的资料基础上,对所研究的具体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不能仅停留在单纯的描述和探讨层面,而是应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和科学价值的结论。

需要注意的是,传播学中民族志方法的应用,虽然能够弥补传统定量研究的一些缺失,尤其是深描,它所闪现出的理性火花是很多严格的定量研究所难以表达的。但是,这种研究方法仍然带有一般定性研究的弱点,比如,强调研究者的个人体验和研究能力,即使在同样的研究过程中,不同研究者的体验和成果也不尽相同,因此对结果的检验比较困难,这也是民族志方法为人所诟病的缺点之一。

二、网络民族志概说

互联网的诞生,不仅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媒体融合和平台共享,让“地球村”的村民们能够彼此声息相通,而且催生出一些具有网络个性的虚拟社区和独特的网络文化,以及基于这些社区和文化的亚文化群体。对这一类群体的考察,为网络民族志方法的发展和应用创造了契机。

(一)概念界定

网络民族志(Inter Ethnography)又称为赛博民族志(Cyber Ethnography)或虚拟民族志(Virtual Ethnography),一般是指将传统的文化人类学领域的民族志方法移植到互联网上,研究与网络活动相关的用户行为和网络现象。

关于网络民族志的定义,林林种种,数量繁多。有研究者认为,网络民族志是“利用互联网来收集资料,与调查对象建立密切关系,参与到网络所构建的虚拟社区中去”。网络民族志“是对在线交互(Online Interaction)的研究,它甚至允许研究进行中,被研究对象做出敌对的回应,这种回应也是赛博人类学过程中的一部分”。还有研究者认为,网络民族志是“在特定时间内,通过持续的网上参与式观察(观察并参与网络社区的讨论),描述虚拟社区(如论坛、网络圈子、博客、QQ群、SNS社交网等)中的族群及其文化现象的过程”。这些定义主要强调了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的互动、虚拟社区等概念。

互联网的高速扩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时空观,人们对原有时空概念的理解日益深化和拓展。尤其是即时通讯的发展以及面对面亲身交流的减少,一方面可以理解成网络虚拟领域对现实空间的侵吞和蚕食,另一方面也从客观上揭示了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一现实。虚拟和现实的融合创造了一个既非全然虚拟又非全为现实的混合空间——虚拟社区,以及跨越虚拟与现实生活着的社区居民。这个基于共同的兴趣及需要在网络空间建立起来的社会集合体,它与传统社区有何区别、如何产生、如何运作、人们的行为方式如何、对社会的影响如何,等等,这些问题都引起了传播学者的关注和思考。

因此确切地说,网络民族志方法是指将传统的民族志方法搬移到互联网上,主要对虚拟社区或社群(如论坛、网络圈子、博客、QQ群、SNS社交网等)的活动、行为和网络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二)网络民族志的特点

网络民族志具有一些新特点和新内涵,并非纯粹传统民族志的网络版。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民族志的出现延伸了民族志的内涵,民族志不再局限于一种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更拓展上升为一种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取向。

以下我们以传统民族志为参照,从研究者、研究对象、研究地点、研究时长、收集资料方法等几个方面对网络民族志的特点进行简要探讨。

1.研究者

传统的民族志研究者,以马林诺夫斯基式的田野工作者为代表,孤独的白人男性田野工作者与土著村民生活一年乃至一年以上,这已经成为标准的民族志研究者原型(Archetype)。

网络民族志研究者是通过互联网与网络社区或社群进行密切接触的新型田野工作者。他们精通的不是民族语言,而是网络语言和符号。在他们身上,既没有居高临下的文化霸权主义的烙印,也没有种族和民族的特征,有的只是对特定网络社群和文化的关注的视角。

与传统的民族志研究者相似,网络田野工作者既要“深入”,又要“跳出”;既要站在网络特定群体的角度,用他们自身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网络文化,又要站在局外人的立场,用研究者所持的观点去解释所看到的文化现象。

2.研究对象

传统民族志主要是对“他文化”的考察和记录。“他文化”首先意味着它是一个有凝聚力的实体;其次,它是独特的,区别于其他文化,并且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而可能逐渐难以维系。

而网络民族志,虽然目前看来仍然是一种对“他文化”的研究,但不同的是,这里的“他文化”是网络文化。媒介强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决定了任何研究者都无法摆脱、绝缘于这个媒体社会和网络文化。网络民族志面临着浸淫其中的研究者如何区分边界,如何将熟悉的媒体“陌生化”从而进入研究对象的媒体习惯或者行为范式中去,如何把握身份的种种转变等问题。

3.研究地点

传统民族志研究是对地理空间偏向下不同族群的文化研究。它所定义的“田野”常常是一个远离都市的偏远之地,或许是个被耕耘过的地方(文化地点),但一般不会远离自然。研究者面对的是一个个现实的物质意义的社区,可以与受访者面对面交流,社区之间的地理界线比较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