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国际传播受众研究
19693700000051

第51章 国际受众的信息反馈管理(3)

(二)按语言和国度分

国际受众分布在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语言。国际传媒并不完全根据国家而主要是根据语言的不同来进行传播。有些语言只在某一个国家或地区使用,比如日语;有些语言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原因,适用范围比较广泛,比如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

国际受众反馈信息的收集工作,按照受众所使用的语言和所居住的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比如,按受众使用语言的不同,可以分为英语受众反馈收集和日语受众反馈收集;按所在国家不同,也可以分为越南受众反馈收集和克罗地亚受众反馈收集,等等。以下我们将从受众所用语言和所在国家这两个维度,将国际传媒机构的受众反馈信息收集工作分为三类:

1.同一语言、同一国度的调查收集

同一语言、同一国度内的受众调查和反馈信息收集,主要用于通行单一语言的国家或地区。世界上有不少语言只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内部通用,比如,捷克语主要在捷克国内使用,罗马尼亚语主要在罗马尼亚使用,这些国家基本上属于单一民族国家。也就是说,当国际传媒对使用捷克语、罗马尼亚语、匈牙利语、保加利亚语等不同语言的受众分别进行调查时,受众主要生活在同一国境内,大部分属于同一民族。这一类收集工作往往只需要考虑某一语种的特殊性即可,较少考虑同一语言受众之间在民族习俗和文化上的差异。

2.同一语言、不同国度的调查收集

有一些语言的使用范围超出了国界,遍及世界更广泛的地区。比如,英语几乎世界通行,法语在北美和非洲等地大有市场,西班牙语则在拉美许多国家普及。国际传媒的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传播,已经不限于英国、法国和西班牙境内,受众可能分布在世界各地,分属于不同国家和民族。因此,要对这些语言传播所面对的受众进行调查,收集他们的反馈信息,除了要考虑各语言的特殊性外,还要考虑受众在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和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3.多语种和多国度的调查收集

随着国际传播领域的竞争不断加剧,一些大型传媒活动往往针对多个语种、多个国家同时进行。因此,对使用各种语言、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受众进行反馈信息的调查收集工作日渐增多。这一类收集工作不仅需要考虑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还要考虑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文化和习俗上的差异。

英国广播公司(BBC)就经常开展这一类受众反馈调查收集工作。在题为“你能听到我吗?”的广播调查中,BBC曾经在不同时段用各种语言向全球听众发布通告,邀请听众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诸如你的姓名和地址,你在何处收听节目,听的是什么节目,收听日期和时间,收听哪个频率或电台,等等。这项调查共收到了10万张明信片和来信,借助于这些听众反馈,BBC对其广播发射机在全球的运转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曾经开展过类似的调查工作。2007年,国际台对其海外听众俱乐部进行了一次调查。在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国际台所有语言部向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听众俱乐部,共发放了近5000份问卷。通过这次调查,国际台对其海外听众俱乐部的分布情况,听众俱乐部的数量、人数、活动情况以及在受众中的影响等,都有了比较全面清楚的把握。

(三)按地点分

国际传媒机构自主进行或委托其他机构开展的受众调研工作,有时要亲临对象国家和地区,有时则是通过邮寄问卷、电子邮件或网络问卷等方式,在传媒机构所在地收集受众反馈信息。根据收集地点的不同,可以将国际受众的反馈信息收集工作分为以下两种:

1.在对象国(地区)调查收集

国际传媒机构的调研人员亲临对象国(地区),或者委托当地的调查机构对国际受众面对面地收集信息。这种方式由于亲临对象国(地区)现场,相对来说,所获得的信息更加鲜活和可靠一些。不过,这种方式成本较高,周期较长,尤其是在发生战争和冲突时或者政治敏感时期,往往难以进行。

西方一些国际传播媒体如BBC,经常会在对象国(地区)自主进行或委托他人开展受众反馈的调查收集工作。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时常深入对象国(地区)当地收集受众反馈信息。比如,国际台斯瓦希里语部为了了解内罗毕调频广播的收听效果,曾经通过该台驻肯尼亚记者站的工作人员对当地听众进行调查;2007~2008年,国际台俄东中心所属捷克语部、塞尔维亚语部、罗马尼亚语部、阿尔巴尼亚语部、保加利亚语部、匈牙利语部、波兰语部、克罗地亚语部开展的受众调查,也都是派调研人员到对象国(地区)进行的。

2.在对象国(地区)以外调查收集

由于时间、经费、人力及其他条件的限制,时下不少国际传媒机构或者其委托的调查机构并不亲临对象国(地区),而是在传媒机构所在地收集国际受众的反馈信息。之前,国际传媒主要采用邮寄问卷的方式,对对象国(地区)的受众进行“隔空”调查;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邮寄问卷很大程度上被网络问卷所取代。尽管邮寄问卷和免邮资信封以及购买小礼物等也花费不菲,但是比起工作人员专程奔赴对象国(地区)开展受众反馈信息收集工作,仍然要节省很多,网络调查则成本更加低廉。不过,这种“隔空”调查收集信息的缺点也显而易见,一是无法实地接触国际受众,缺乏亲身感受,有些信息很难准确把握,有时还会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矛盾,造成调查结果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

比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豪萨语广播的主要受众是尼日利亚、尼日尔、喀麦隆、加纳等西非国家的研众,豪萨语调频广播覆盖了尼日尔首都尼亚美以及马拉迪、津德尔、阿加德斯等大城市,但是由于尼日尔不是万国邮联(UPU)的成员国,导致豪萨语部邮寄过去的免邮资信封无法使用,而尼日尔作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生活水平十分低下,听众来信很少,这与当地的实际收听情况并不相符。

二、收集内容与收集手段

(一)收集内容

国际传媒对受众反馈信息的收集工作,与国内传媒收集受众反馈的工作相比,在内容上有不少相似之处。

首先,一般都要收集受众人口统计特征方面的信息,比如,受众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民族、职业、收入、所处环境等情况。只不过国际传媒对国际受众进行调查时,要结合对象国(地区)的实际情况,注意当地的一些风俗和禁忌。

其次,要收集受众的媒体接触行为和接触习惯等方面的信息。受众使用何种媒,接触行为和接触习惯如何,包括收视(听)率,这些对于国际传媒的内容生产和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国际受众的媒体接触行为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了解国际受众的新媒体接触行为和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受众使用新媒体的情况已经超出了想象。2009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媒体峰会上,BBC全球新闻总裁山姆·布鲁克曾经指出:2008~2009年间,BBC新媒体平台上的受众增加了29%;在非洲,广播收听模式也在迅速发生变化,虽然那里仍然以调频广播为主,但是人们听的不一定是收音机,有13%的尼日利亚人通过手机收听调频广播;在该国最大城市拉各斯,通过手机收听调频广播的听众更达到23%;而且在非洲,手机短信已经成为人们与BBC沟通的主要方式。

再次,收集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意见和看法等方面的信息,这些属于受众态度和心理层面的反馈信息。之前提到的许多大规模的国际受众问卷调查,其主要部分都是在调查收集国际受众对于传播内容的态度、意见和看法等方面的信息。

最后,通过受众调查,收集有关传媒竞争对手的竞争态势的信息。国际传播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受众可选择的国际信息源非常丰富。在世界许多地区,人们都能够接触到BBC、“美国之音”、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德国之声”、日本NHK等主要国际传媒的无线信号或网络信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在世界大部分地区也有覆盖。国际传媒可以通过调查受众的传媒选择和内容接触行为与心理,了解和比较竞争对手的情况,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调整和改进传播。

当然,收集国际受众的反馈信息也有一些独特性。比如,国际传播与国际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际传媒的受众反馈信息收集常常与政治议题有关,这点与一般受众调研更多服务于商业利益不同。再如,国际传媒面对的是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受众,传播机构与国际受众可能远隔千山万水,尤其是无线广播传播,其信号强弱、频率情况等都是国际传媒关心的问题,而一般国内受众调研可能不会在意这些问题。

(二)收集手段

一般来说,国际传媒采用的受众调查方法分为定量和定性两种。定量方法包括视听率测量、网络测量、随机或非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等,其中调查方式可以分为面访、邮寄问卷、电话访问等;定性方法则包括小组讨论、深度访谈、参与观察、个案分析和民族志等(详见本书第四至六章)。本章主要从实际工作的角度,聚焦收集受众反馈信息的方式,即采用什么方式接触受众并收集反馈。以下主要从操作手段这一维度出发对收集工作进行划分:

1.人员面访收集

人员面访收集是指国际传媒或者其委托的调查公司从业人员直接对受访者进行面对面的调查,通常采用问卷调查、小组讨论和深度访谈等形式。由于调查人员与受众直接接触,因此,除了问卷、访谈、座谈提纲中的既定内容,调查人员还可以通过观察,发现受众其他方面的信息,近距离地了解受众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调查人员可以了解到受众语言和非语言的全方位信息。

问卷调查既可以通过入户面访,也可以采用街头拦访的形式。由于真正意义上的随机抽样调查在国际受众调查领域较难实施,而且,进入受访者家庭访问难度较大,因此,国际受众调查大多采用非随机抽样调查方式,街头拦访较为普遍。比如,2007年6月至12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波兰语部在华沙闹市街头进行拦访,发放200份调查问卷,收集波兰受众对国际台无线广播和在线广播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