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196940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前几天,李金慧突然打电话来,要我为她的博士论文出版作序。我有些纳闷,博士毕业都三年了,怎么才想起来要发表出版呢?直到看完她修改后的论文稿,我的疑惑才得以解开,原来她在原有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又做了不少的修改,加上了一些相关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

我跟李金慧的师生情缘很长久了。早在1994年,她就报考了当时还是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的研究生,成为我的一名学生。在校期间,她努力钻研,广泛阅读,并积极参加了多个新闻单位的实习,掌握了较为扎实的新闻理论和实践知识,得以成功地走上《北京周报》社国际部的新闻岗位。2004年,她又再度报考已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的博士研究生,攻读国际新闻,再次成为我的学生。这次她的目标很明确,从实践走向理论,并用理论检验自己以前的实践,再次全面地提升自己。

在博士论文开题时,李金慧对两个领域感兴趣,一个是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新闻的报道策略,一个是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考虑到她在离开《北京周报》后曾在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简称中国网)工作的经历,我建议她还是定在网络中的国际新闻报道,而全球化的背景其实也可以融入这一选题里。但我依然担心,这个题目太过庞大,要讲清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建议将题目进一步缩小,还研究这个领域,但要选定一个角度。经过进一步的思考,最后她定位在从“人”本身来研究中国网络中的国际新闻报道,这也是与整个时代“以人为本”的理念相一致的。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国际新闻的研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在国际新闻的传播体制方面,出现了全球性与国家性的并存,但国家的主体性作用还在加强。其次,国际新闻的传播内容和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国际新闻开始由“宣传型”向“新闻传播型”发展,新的传播手段使新闻性中的迅即性、直观性、真实性特征得到了凸显。第三,国际新闻传播越来越多地依靠科技,表现出组织、管理和技术性越来越强的特征。该著作定位在中国网络中的国际新闻报道,充分体现了这三个方面的转变:在强调国家的主体性作用时,还强调了个人的主动性;在探讨国际新闻传播的迅即性和真实性时,又指出了新的传播手段所带来的多样性;在依靠网络这个最新科技进行国际新闻传播时,又指出了它所带来的挑战。

网络自1969年建立,并经过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飞速发展,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除前期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外,网络传播相对成本低、时效快、覆盖面广,所以为我国的国际新闻报道提供了新的机遇。由于网络的自由性和开放性,许多新闻事件或新闻内容已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国家,而是自然地进行跨国界的流动,人们在更容易地获取国际新闻的同时,变得更加担心“信息帝国主义”、信息流动不平衡等诸多问题。然而,由于受旧的传播思维和模式的影响,我们还没有很好地发挥这块新的思想舆论和国际舆论斗争阵地的作用。网络中的国际新闻报道并没有如人们期待中的那样多样多元,而是依然受到政治因素、专家权威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相对来说缺乏生活化的气息。另外,中国在国际传播的舞台上并没有获得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地位。这些问题作者都进行了论证。

在研究过程中,作者融合了多种学科的内容和方法,而最宏观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尤其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观点,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始终坚持体现对人的尊重和人的主体性的弘扬。无论是对国际新闻还是网络新闻的研究,目前都尚未形成自己独有的理论,但传播学、新闻学、国际关系学、哲学以及其他一些社会科学都为作者的研究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指导。由于无论何种媒介,在对外传播时,都可能出现新闻被误读的现象,所以作者较多地运用了解释学的概念来分析这种现象,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止新闻被误读的方法。

由于网络传播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传播现象,它是复杂的社会系统运动的一种集中体现,无论是传播者、受众还是传播内容,每一种传播的要素都反映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所以作者运用了综合性的视角来研究网络,如关于网络中国际新闻形态的分析就是一个较新颖的话题。在对国际新闻报道形式进行分析时,作者首先列举了包括消息、通讯、分析和评论等类的国际新闻报道,但并不是老生常谈,而是为了说明网络国际新闻报道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国际新闻报道方式的延续,网络新媒介的诞生并没有否定旧媒介。同时,作者花费较大的篇幅对web2.0时代的国际新闻传播进行了分析,包括博客、播客和维客所传播的国际新闻,这是网络媒介上的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随着2009年以来微博的逐渐流行,作者又及时地增加了微博报道的国际新闻,它具备很多以往形式所不具备的优势,不仅给国际新闻报道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而且为我们迎接公民新闻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该著作还较为突出了国际新闻报道中自由和民主的理念。媒介产生之初主要是为了人们交流和沟通的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它又成为人们自由表达思想的场所。自由应当是媒介的一个重要品性,然而由于传统媒介的易于被操纵的特征,这种自由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但网络赋予了人以充分的自由,而建立在自由基础上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

近些年来,许多新闻学研究者致力于推翻“新闻无学”的提法,并从多种角度对新闻学理论加以梳理、提升,然而必须承认,新闻学仍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它跟实践密切相关。研究中国网络中的国际新闻报道其实是研究了网络时代中国特色的国际新闻报道手法和策略,它将丰富世界进行国际新闻报道的实践,而反过来又可以进一步指导国际新闻报道的实践,这也是为什么这部著作引用了大量案例的原因。

虽然作者选择了从“人”的角度来解析中国网络中的国际新闻报道,但整部著作依然显得过于宏大,因为中国的网络发展日新月异,而且中央级、地方级、个人网站在对待国际新闻的态度上也是截然不同的,要总结出它们共同的规律是非常难的;而若要从细节的角度来阐释这一问题,则又显得力度不够。这也正是这篇论文的问题所在。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军事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在网络将整个世界变成“地球村”时,国际新闻传播面临更大的挑战,竞争也更加激烈。一个良好的国际新闻报道新秩序必然是不同声音的交汇,而随着网络媒介的崛起,中国在国际新闻的报道中必将更加客观全面地表达自己的声音,这种声音将成为反对国际新闻报道中霸权现象的一支主要力量,使得国际社会更加和谐,也更有利于谋求一个合理公正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同时,文中的一些观点、看法也尚需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但作者的探索勇气和批评精神仍值得称赞。我希望她能够继续在网络国际新闻报道领域里有新的发现和新的突破,为我国的国际新闻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蔡帼芬

2011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