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19694000000035

第35章 参考文献(1)

中文著作:

蔡帼芬主编:《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蔡帼芬、徐琴媛、刘笑盈主编:《全球化视野中的国际传播》,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年版。

陈卫星主编:《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董天策主编:《网络新闻传播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杜骏飞:《网络传播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杜骏飞:《网络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蒋晓丽主编:《网络新闻编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金梦玉主编:《网络新闻实务》,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瞻:《国际传播》,台湾三民书局1984年版。

雷跃捷、辛欣主编:《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林永年:《新闻报道形式大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马胜荣、薛群:《描述世界:国际新闻采访与写作》,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莫伟民:《主体的命运》,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欧力同:《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彭兰:《网络新闻编辑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秦州主编:《网络新闻编辑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单波、石义彬主编:《跨文化传播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屠忠俊主编:《网络传播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屠忠俊、吴廷俊:《网络新闻传播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万俊人:《伦理学新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

王振业、李舒:《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薛中军:《中美新闻传媒比较:生态·产业·实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殷俊等编著:《媒介新闻评论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海鹰、滕谦:《网络传播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张咏华:《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赵汀阳主编:《论证2》,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仲志远:《网络新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美]罗杰·菲德勒著,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美]约翰·帕夫利克著,张军芳译:《新闻业和新媒介》,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美]约翰·帕夫利克著,周勇等译:《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罗兰·德·沃克尔著,彭兰等译:《网络新闻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威廉·哈森著,张苏、苏丹译:《世界新闻多棱镜——变化中的国际传媒》,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编,杨击译:《大众媒介与社会》,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加]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帝国与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彼得斯著,何道宽译:《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英]丹尼斯·麦奎尔著,崔保国、李琨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荷]迪克著,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英]基恩著,卻继红、刘士军译:《媒体与民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美]休·休伊特著,杨竹山、潘浩译:《博客——信息革命最前沿的定位》,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版。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付德根译:《后形而上学思想》,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德]哈贝马斯著,洪佩郁、蔺青译:《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德]哈贝马斯著,洪佩郁、蔺青译:《交往行动理论》第2卷,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

[德]哈贝马斯著,郭官义等译:《认识与兴趣》,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德]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第1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美]杰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法]让-马克·夸克著,佟心平、王远飞译:《合法性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美]约翰·杜威等著,杨玉成、崔人元编译:《实用主义》,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

[美]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德]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英]罗素著,李国山译:《自由之路》,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

[英]约翰·密尔著,程崇华译:《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英]约翰·弥尔顿著,吴之椿译:《论出版自由》,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英]安东尼·德·雅赛著,陈茅等译:《重申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中文文章:

卜卫:《互联网络对大众传播的影响》,载《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3期、第4期。

蔡雯:《媒介融合发展与新闻资源开发》,载《今传媒》2006第11期。

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载《国际新闻界》2006第5期。

蔡雯:《传统报纸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载《中国记者》2007年第11期。

陈飞:《网络新闻评论与构建公共话语空间的多视角分析》,载《青年记者》2007第3期。

陈力丹:《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载《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5、6期合刊。

陈力丹:《论网络传播的自由与控制》,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3期。

陈力丹:《境内外传媒的市场态势及应对策略》,载《当代传播》2003年第4期。

陈新夏:《以人为本的人学意蕴》,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陈燕:《新闻博客对传统媒体的正向作用》,载《当代传播》2006第4期。

段文灵:《马克思“实践人学”思维方式的生成及其当代意义》,载《哲学研究》2008年第1期。

邓崴:《构建和谐世界视角下的国际新闻》,载《新闻实践》2007年第6期。

窦锦平:《论原创新闻》,载《青年记者》2002年第11期。

范士明:《美国新闻媒体的国际报道及其舆论影响》,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年第4期。

付龙:《从机械复制到数字复制》,载《现代传播》2010年第4期。

高钢、陈绚:《关于媒体融合的几点思索》,载《国际新闻界》2006第9期。

韩庆祥:《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强人学研究》,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胡春晖、贾甲:《美国新闻博客的主要特征》,载《今传媒》2005年第6期。

胡春阳:《欧美博客研究评述》,载《现代传播》2006第3期。

黄玉顺:《实践主义:马克思哲学观》,载《学术界》2000年第4期。

姜鹏:《全球化时代中国对外传播之策略思考》,载《新闻知识》2006年第1期。

李道胜:《博客时代的国际报道》,载《新闻记者》2006年第9期。

李连峻:《国际新闻报道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载《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李凌凌:《网民心理与相应的传播策略》,载《当代传播》2004年第1期。

刘琳、廖勇勇:《走向共和的维客——维客传播主体特征初探》,载《声屏世界》2006第4期。

刘微:《变化中的新闻内涵——美国主要媒体20年来新闻报道的变化》,载《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5期。

刘笑盈:《国际新闻史的历史分期和研究课题刍议》,载《现代传播》200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