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19694900000024

第24章 对中国报业集团未来发展几个问题的深层思考(5)

(1)大环境越来越有利于报刊业改革

这里指的大环境包括国家改革发展的形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建立和谐社会成为社会共识等。应当承认,相对于国家的改革发展进程,报刊业的改革发展相对滞后,这是因为报刊业有其特殊性,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但是,报刊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长期处于滞后状态,必须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随着中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报刊业的改革应向纵深发展。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报刊业也同样处在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放手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党的十六大报告精辟的论述,折射出思想解放的光芒,也为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将文化体制改革概括为“三个一切”,即“一切妨碍先进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先进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先进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认为:“中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进一步阐明:“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已成为中国整个改革开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特别关键的部分,可以说,文化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结合部与过渡带。

从历史发展来看,文化体制改革,实际上是我们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大的台阶,第一个台阶是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为文化体制改革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观念基础,并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要求,文化体制的改革,也会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并且可以给整个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软环境,提高生产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2)报刊业改革的方针政策逐步完善

近年来,中央连续颁发有关文件,报刊业改革的方针方向已经很明确,政策措施逐步到位,改革思路越来越清晰,为报刊业的改革创造了条件。比如中央把文化事业划分成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部分,实行分类指导,这就打开了文化体制改革中的一个“结”,为经营报刊的事业单位的转制提供了理论、政策依据。

(3)社会和业界对报刊业改革的承受能力增强了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认为报刊是宣传思想文化的阵地,总担心面向市场、转制、融资等项改革会影响舆论导向。也有的人长期“铁饭碗”拿惯了,担心改革会影响既得利益。甚至有的人思想观念上有这样的心理预设:报业集团转为企业后,不利于党对新闻传媒的领导。现在情况不同了,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对业界和社会公众来说,这是对文化产业包括报刊业性质认识的一个巨大飞跃,报刊业主要作为产业来发展,唯有改革才有出路。业界和公众对报刊业的改革有了一种内在动力,有了一种期待,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了,这是推动报刊业改革的极好时机。

(4)经营性文化产业宜全部实行整体转制

这缘于新闻采编资源和经营性资产资源的相互依赖性,实际上采编和经营绑在一起才是一家报业企业不可分割的核心竞争力资源,从报业集团中剥离经营性部分进行资本运作的操作难度非常大,以至于在实施这种剥离改制的报业集团中,除了经营性资产被剥离后,剩下的就只有身份是事业单位编制的报业员工了。并且,这样剥离改制后,往往造成新闻采编和经营部门在相互间的经济核算中发生扯皮现象,影响了部门之间的团结。

(5)经营业绩应保持稳定增长

从中国传媒第一股北青传媒上市仅半年就发生经营业绩大幅度滑坡的教训来看,原因有很多条,但是,北青传媒的剥离资产上市模式,伤及了报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主要原因之一。

(6)应对国际跨国传媒集团的竞争要求

国外发达国家的传媒集团,无一不是公司化运作,各大公司的采编和经营相互之间通过资本纽带关系,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二者通过高度的协同共同打造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辽沈晚报整体转企改制效果好

《辽沈晚报》整体转企改制,是将《辽沈晚报》编辑部、辽沈晚报传媒广告有限公司广告经营资产、红马甲报刊发行物流配送有限公司发行资产、北国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股权及北国网资产从辽报集团剥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股份公司。公司发起人为辽宁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辽报传媒投资公司。由辽宁报业传媒集团绝对控股的辽宁北方报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5月26日正式在辽宁省工商局注册,5月30日,《辽沈晚报》整体转企改制及辽宁北方报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仪式举行。作为非时政类媒体改革试点单位,《辽沈晚报》的整体转制成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这标志着全国首家晚报都市类报纸先行完成了整体转企改制,也标志着辽宁晚报都市类报纸在全国率先迈出了采编、经营整体转企改制方面的实质性步伐。通过体制改革,将使报刊成为具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拥有更好的发展平台。

辽宁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姜凤羽表示,改制后,辽宁报业传媒集团主管主办辽宁北方报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地位不变,仍是改制后《辽沈晚报》的实际控制人,辽沈晚报社具有事业身份的员工,按照人随事业走,自觉、自愿、公开的原则,实施身份转换,报社的事业单位法人身份也按规定注销。

《辽沈晚报》整体转制改革,成立现代报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这对于科学把握晚报、都市报发展规律和趋势,化解报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升晚报都市报的综合竞争力,应对由于科技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新媒体的冲击,推动区域报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经验已经证明,开展文化体制改革,早改早受益,大改大变化,实质上改比形式上改好,真改真见效。通过体制改革,将使报刊成为具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拥有更好的发展平台。

辽宁北方报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确立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地位。上市不仅可以解决公司的资金来源问题,还能通过上市完成企业治理结构的改革,同时达到对核心干部股权激励的效果。

3.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全面推开

2011年7月20日,全国出版局长座谈会在重庆召开。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柳斌杰在座谈会上说,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总的时限要求是,在2012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转企改制任务。具体实施上,中央和地方同步推进,分批次进行。

会议要求,首批转制的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要在2011年8月底前报送改革方案,年底前完成转企改制任务。各地改革整体方案也按这一时限要求抓紧办理。2011年年底,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将组织对首批转制单位改革情况进行督查,随时掌握改革动态,确保改革目标实现。柳斌杰指出,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今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核心工作。非时政类报刊是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这方面的改革政治性、政策性很强,一定要按中央要求,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五、我国文化产业体制改革正方兴未艾

1.5000多家非时政类报刊

2011年内全面转企文化产业是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而逐渐兴起的新兴产业。发端于2003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为文化产业发展扫清了认识障碍和体制障碍;2009年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0年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文化产业发展确立了目标。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自发到自觉、从局部到全局,在世界各国产业发展史上都属罕见。

目前,全国共有报刊11833种,涉及出版单位4591家,有一小部分是肩负党和国家重要宣传使命的时政报刊,除此之外的绝大多数是非时政类报刊。目前,全国有非时政类报刊6000多家,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党报党刊所办的都市报、晚报;所有企业法人办的报刊,例如出版集团办报、报业集团办报等;还有诸如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公司所办的行业报刊。今年首先要对这三类报刊进行转制,目前已经改制了1300多单位,其余还涉及5000多单位。非时政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是继全国经营性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之后,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2011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非时政类报刊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比如省级、副省级和省会城市党委机关报刊所属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等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行业性报刊出版单位,隶属于企业法人的报刊出版单位,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所属的都市类和财经类报刊、省级和副省级及省会城市党报党刊所属的晚报、都市类和财经类报刊等出版单位。

以往,报刊行业抱着传统的事业身份,市场竞争观念淡薄,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缺乏活力和创新意识。尽管有些报刊实行了“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管理模式,但因为事企不分,造成了许多新问题。法人治理结构的缺失,使得诸多矛盾难以解决。报业集团的主导产业是报业,同时也产生了更为强大的无形资产、品牌效应,对这种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是报业集团求新突破的增长点。而转企改制则是打破“铁饭碗”,实现从“事业”到“企业”,从“干好干坏一个样”到“以经营业绩说话”的转变。这些改革,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新闻出版事业和产业实现大的发展,以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进而培养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出版传媒集团,使中华文化真正能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这是巩固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需要,也是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需要。

伴随着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紧锣密鼓地进行,新闻出版改革成为文化体制改革最大的亮点,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是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时政类报刊单位的现行体制制约了报刊出版业发展,存在数量过多、资源分散、规模过小、市场竞争力弱、结构不合理、法人治理结构缺位等突出问题,甚至部分单位长期靠行政摊派、买卖报号刊号维持生存,有的成为部门和单位的“小金库”,助长了不正之风。这些现象的存在,决定了改革是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其战略部署和政治意义备受关注。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进入市场,市场主体的数量激增,文化产业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文化产业能不能成为支柱性产业,对我们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进程至关重要。提高文化产品的原始创新能力。我国制造业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时候,一开始是从加工贸易开始,实际上就是从复制开始,从低端开始,文化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没有创新能力是不可能的。当前,各地文化越搞越热,规模越来越大,各种文化产业园区、动漫产业园区相继诞生,但在发展中不能简单照搬制造业的办法去推进它的发展。

就文化产业的生产构成来说,加快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文化产业投入的是智力资源,产出的是知识产权,不需要更多厂房和土地就能够创造很多的就业机会。而且文化产业的行业和门类众多,产业链条长,进入门槛低,就业容量大。并且就业形式灵活多样,不仅适合个体、自由职业者和掌握传统技艺者等各类不同群体就业,同时作为知识经济和服务行业,特别适合大学生、研究生等知识阶层的就业和创业,这也能缓解这些高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