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19695200000030

第30章 后记

这本书与一个学科在中国的成长有着貌似松散、其实密切的关联。

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创生于美国,从1936年爱荷华大学成立的第一个作家工作室(Iowa Writers’ Workshop)发展至今,全美目前有822个创意写作班,153个授予艺术硕士学位(Master of Fine Arts)的创意写作项目,其中37个颁授博士学位。随着这个学科的普遍开设,美国诞生了大批有着科班背景的当代作家,绝大多数知名作家也都在大学任教创意写作,这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作传统和驻校作家制。

中国内地对于创意写作的关注与发声,最早来自于沪上高校。上海大学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成立于2009年4月,是中国首家致力于创意写作理论研究并将之与创意写作教学、创意产业实践结合的科研单位。中心以创建中国化现代创意写作学科为目标,致力于欧美现代创意写作学科的整体引进和中国传统写作学的现代化改造,改革中国高校中文教育教学培养机制,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专业创作人才以及具有原创写作能力的创意产业核心从业人才。也是在这一年,经教育部首批试点,复旦大学中文系开始正式招收创意写作(文学写作)方向的艺术专业硕士(MFA),尝试文学写作的硕士学位教育。

与创意写作学科在中国的发端同步,理论的准备和教材的储备也同时开始,2011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由本校外国语学院和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刁克利先生翻译的《成为作家》、《开始写吧》等四本教科书,这也是中国内地出版的首套创意写作丛书。一年之后,上海大学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主任葛红兵教授又翻译出版了《创意写作的兴起——战后美国文学的“系统时代”》,这是一部美国“创意写作”的学科发展史,深度呈现了美国高校创意写作,令美国高校系统性地参与了美国战后的复兴,并在冷战中不仅仅为科技创造性,而且还为美国文化“创造力”提升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不同于一般大学课程由教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思维方法,创意写作的教学接近于集体工作室的运作方式,学生与老师组成一个团队,通过人文理论的学习和经典著作的选读,针对具体的写作项目,经受一轮轮头脑风暴式的创意洗礼,使得每个参与者成为一个有创意的个体,并通过策划与写作系统实现提升自我的人文学养。创意写作系列成果的推出以及创新的授课学习方式,正在对中国文学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发挥着日益强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也许是中文和新闻的双重教育背景使然,加之创意产业的兴隆,笔者对于创意与写作的关注由来已久。2004年,笔者以传媒发展研究院为平台参与创立了“传媒前沿图书工作室”,带领研究生进行实践,与作家出版社和中信出版社等中国一流出版机构合作推出了多部纪实文学作品;2008年之后,又依托传媒大学电视台成立了“创意与写作”工作室,以实际训练课的方式继续探索,只不过将授课重点放在了电视文体写作上;2011年又通过参与戏剧与影视艺术学院MFA的教学,将创意与写作较为系统地进行了推介,学生们的反馈很好,我的收获也很大。

进入2012年,与母校中国传媒大学77级电视摄影班合作出品的《胶片的美好时代》以及与台湾铭传大学合作、正在编撰中的《永远的校长——包德明》等图书作品,无疑又是笔者以创意思维统合写作,将创意与写作付诸实践的又一成果。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和文字爱好者,我甚感欣慰。

本书同样以写作工作坊的方式推进和完成,有两名研究生和一名本科生参与了进来:“序言”“骄子前传”“定福庄的早春”“穷人美”“胶片的美好时代”“我为什么要赞美你”部分由朱冰撰写;“接勿爱情”“班球”“大师潇洒”“从物质到精神”“班徽只做31个”部分由余点撰写;“一线,一线”“第一个!第一个!”“出镜,出镜”“一等奖!一等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部分由朱冰、李蕊撰写;“体育大片”“电视有学”“翻滚吧,50后”“77摄影·复杂未遂”“班徽永存——从信物到精神”部分由焦阳撰写;余点和焦阳还参与了“一线,一线”“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部分的修正。朱冰负责全书的策划、修改和校正。

感谢77摄影班的诸位校友,其中部分文字来自于他们的原创,是他们和我们一起完成了这段书写;感谢77级摄影班班长,电视与新闻学院任金州书记的关怀,感谢传媒大学电视台乔保平台长的厚爱,感谢导师钟大年教授的关照,感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蔡翔社长、闵惠泉总编以及总编助理欣雯女士的提携,没有他们,就没有这本书的诞生。

正如77摄影班校友于书中所言,时光恰似胶片,用时方觉其短。幸运的是,冬去春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时代已然到来。

朱冰

2012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