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19695300000035

第35章 未尽思考(1)

我认为中国电视台的产业化之路之所以走的这么艰难,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主管者还没有想好如何让电视台在利润和服从这两者之间行走。

对于我来讲,自2010年广州亚运会结束之后,我已经完成了我对中国体育电视的所有承诺,今后的事情该是享受快乐了。但是大概是惯性使然,两个事情经常出现在我的思绪里面:体育电视机制的改革和中国体育的未来发展。所以我把过去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思索放在最后的这一章里,作为一个没有结论的结尾。

没有成功的改革

从1999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就一直在谈论“改革”。依我看来,只有第一次,即1999年时本来是可能成功的。当时中央电视台提出来的“制播分离”其实是对于现行政策的一个“修正与妥协”,而那个时候,全台上下都有改革的欲望和动力,而且基本上可以做到零成本改革,即不损害任何既得利益,即使它是不合理的,但由于那部分很小,所以可以忽略不计。

由于权力的干预,中央电视台的改革胎死腹中。几年之后,当广电总局变成“广电集团”的时候,虽然又开始提出几乎相同的改革方案,但是情况已经变化。首先是人员增加了几倍,没有办法做到既合理,又让所有人满意了;其次是节目预算扩大了几倍,形成了“地盘”,已经无法只以节目为衡量标准。

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央电视台又提出改革。但是这已经仅限于岗位的设置和分配方式了,叫它权利再分配可能更加贴切。经过这些“改革”,中央电视台变得更加像国家机关,而逐渐失去了新闻单位那种创造氛围。当然,这只是我这个在电视台干了近三十年现在局外人的一家之言。

在离开之后,听到中央电视台改革的消息,我找出了1999年时体育中心的改革方案:

体育频道产业化运作的建议

台分党组关于改变现行体制,深化改革的短、中、长期规划是在开创中央电视台的未来,这一改变对于体育节目是绝对必要的,而且越早越好。因此提出我们的一点思考和建议,供领导决策时参考。

建议之核心

从体育中心的实际情况看,产业化改革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制作人员,要保住现有的优秀人才,要吸引外界的精英加盟,做到精英人员办精英频道。二是扩大节目资源,目前有线台体育频道之所以与我台有一定的竞争,关键在于他们是美国ESPN体育电视网的转播台。我台如果可以用公司的形式与ESPN进行类似现在有线台已经正在做着的合作,各个有线台就会与我台签订转播合同,就等于我们很快地建成了一个体育电视网。

取消现有的体育中心机构,将体育频道改成一个拥有独立法人地位,集节目制作、广告销售、入户推广、组织竞赛、经营球队为一体的,以媒介优势为依托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进程的,可以做到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以面对国际国内日益激烈的竞争而立于不败之地。

建议之原因

一、国际体育赛事组织机构已经变成了经营性的法人单位,同时中国体育正在进行的改革目的就是将过去由国家包下来的运动队和体育比赛推向市场,几乎每一个赛事都是一种市场行为,都有经济上的联系。电视台要付出巨额经费来购买报道权和制作节目,但是同时体育比赛的组织者也要依靠电视台的转播来满足赞助商的要求。在这种市场情况下中央电视台本是可以赚钱的,因为有的赛事需要花大钱购买,有的可以用广告时间来交换,也有的可以让比赛组织者花钱买时段。可以说比赛的报道已经不仅仅再是宣传,而成为了一种经营。但是依照中央电视台目前的体制,体育中心是不能经营的,因此应该从单一的报道单位转向经营性的媒体。

二、精品栏目的关键是人才,但是现在的体制无法保证精英人才安心留在中央电视台。以体育频道收视率最高的栏目《足球之夜》为例,全组27个工作人员,每周4个小时的首播节目,只有制片人张斌是中央电视台正式职工,另一位主持人刘建宏和其他人员由于没有名额则连招聘的机会都没有,不少人已经干了三年。在《中国体育》《体育大世界》《五环夜话》和《世界体育报道》等栏目中都存在着类似情况。由于我台的实际困难,在目前体制下此种情况无法改变。一旦这些人因为看不到机会而心灰意冷,一旦中国电视界出现强烈的竞争,我们将无法保证这些已经被我们培养出来的骨干不流入竞争对手那里,而体制的改变则可以将这些精英用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

三、利用现有的媒介优势举办体育比赛和收购有前景的运动队,最大限度地保证节目源,提高中央电视台的声誉,增加我台收入。体育中心利用体育推广公司已经在“中国乒乓球擂台赛”“中国羽毛球天王赛”等赛事上进行了一些比较成功的尝试,但是由于体育中心和推广公司都不是可以签约的独立法人单位,做几件事情可以,而在目前中国体育市场化进程提供的巨大机会面前则常常显得迟钝。

四、加大体育频道的覆盖面积,提高节目的使用率。由于现在卫星传播中心与节目部门的完全分离,既没有经营部门的成本核算概念,也没有节目部门对于落地的迫切要求。以上海地区为例,因为二次加密的限制,体育频道的节目至今只有不到10万用户,已经影响到了广告收入,而像这样的地区如果用公司形式合资或合作,则可以使双方获益。另外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势必有一些实力较差的台需要更多的常规性节目,中央电视台完全可以制作一些专供地方台的节目,取代目前在中国已经相当有市场的外国节目制作公司,既可以赢利又可以锻炼自己的人员。

五、便于参与国际上的制作竞争,进一步提高中央电视台的声望。中国体育越来越强大,中央电视台的制作能力也越来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如果体制改变的话,体育中心可以用灵活的方式和相对低廉的价格参与国外赛事信号制作的竞争,既可以逐步提高我台人员的素质,又可以增加外汇收入或者是减少外汇支出。

六、便于和国际上的跨国电视网合作。目前中国的有线电视台体育频道所以可以生存,关键在于他们和跨国电视网的合作。利用国外的优势来发展自己也是我台应该走的路,而且跨国公司是非常愿意与我们合作的,只是由于我台的体制所限,无法形成“强强联手”的格局。而体育频道的产业化经营,则可以从利益上找到一个共同点。

七、尽早上市融资,以利更大的发展。从目前情况看,体育比赛的电视报道权的价格愈来愈贵,例如奥运会中国大陆的报道权费我台至少要交250万美元,而世界杯足球赛则更高,版权公司已经提出“中央电视台在1000万美元以下就不要谈了”。作为体育频道,生存的根本是赛事直播,如果可以从市场上筹集到足够资金,将世界上所有的重要赛事全部垄断,从长远上看一定是可以赢利的。

建议之可行性

一、收入:从1999年的情况看,体育频道的总收入估算为1.8亿元,其中广告收入1亿元,收看费8千万元。2000年由于有奥运会和欧洲足球锦标赛等重要赛事,广告收入估计会达到1.3亿元,但是到了2001年由于变成体育淡季,广告收入会回落一些,2002年则又会因为世界杯足球的存在而上升。因此广告收入可以按照四年一个周期来预测,从2000到2004年,平均每年1.3亿元。收视费按照每年递增10%来计算,每年平均9100万元。这样从2000年到2004年体育频道的总收入为每年2.2亿元。

二、支出:同样以1999年为基础,体育频道的支出有以下几个大项:

节目制作费:3000万元;这个预算其实是不够的,目前体育频道每年的首播节目量是3744小时,2000年时的每分钟节目平均制作费用应该提高到200元,总的制作费为4500万元,以后每年递增20%。

报道权购买费:3000万元;由于我台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电视台之间的竞争,这笔费用在2000年后会增加很多,估计要达到每年6000万元。

卫星及微波传送费:5000万元;

另外在自负盈亏后还要加上几项支出:

人员工资:以200人为限,每人平均年薪5万元,全年支出1千万元;

出国转播费用:按照平均每年出国50次,每次花费1万美元计算,共200万美元。在亚运会和奥运会年增加200万美元。

年总支出约为2亿元。

三、盈利:从目前的收支情况看,体育频道去掉支出后账面上的盈余是2000万元。但是现在的收入只来自于广告和收视费两个方面,而体育节目的其他功能由于体制所限并没有利用。改成体育频道独立经营之后,第一年上缴5000万元利润,以后每年递增20%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四、影响:从我台总体收入来看,体育频道的赢利在短期内是微不足道的,它的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中央电视台产业化的实验,而媒体作为一种产业利用自己的优势介入到其他领域,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了通行的运作模式,但是在我国还刚刚开始,如果体育频道的试验成功,可以为我台更大规模的改革,甚至给整个中国媒体行业一个借鉴。

操作程序

一、将体育频道注册为中央电视台全资拥有的公司,公司名称可以就叫做“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台领导担任董事会成员,任免频道总监和决定大政方针。类似的公司已经在山东电视台成立。

二、所有人员都实行聘任制。为了充分发现和使用人才,取消体育频道所有人员的行政职务,量才录用。频道总监由董事会聘任,总监以下人员由频道总监聘任。所有机构的设置完全为了运营,简洁实用,减少不必要的层面,形成一个高效现代的工作环境。

三、将现有的临时人员严格筛选,出色者签订用工合同。并从社会上招聘一批专职和兼职人员,使体育频道拥有中国最好的电视体育节目制作人员。

四、将目前所有体育节目的广告、卫星传播中心收入的三分之一划归体育频道,由体育频道自主经营,由台计财处或是社会上的会计公司负责收支管理。和台内外所有部门的合作均以合同方式约定,保证各部门的利益。

五、节目的编排,审看继续延用现在的方式,重大的选题和计划要报总编室和董事会批准,日常节目则按照现行的手续办理。

六、从2000年起改变节目构成。大大压缩现有栏目,加大赛事直播的比例,栏目也以新闻性直播为主,教学类服务性节目主要采取包出去的制作方法。

七、重新开始和国外跨国体育电视网的谈判,争取用与其合作的方式将地方有线电视台的体育频道变成我们的转播台。在2001年底之前开设另外的1—2个体育频道。

八、争取在2002年世界杯赛之后可以变成上市公司,以筹集资金供后面的更大动作进行准备。

九、在2005年之前,通过合资、收购、兼并、联合等手段,形成一个完全由中央电视台控制的,可以覆盖两亿户以上的中国体育电视网。

体育中心马国力

1999年8月4日

这是我1999年根据当时领导的要求做的一份改革计划,遗憾的是到了2010年,以上的想法还是没有能够实现。

我是一个喜欢思索的人,当体育频道的发展进入正常轨道之后,我更加希望下班后在办公室静那么一个小时,想想事情。由于中央电视台制播分离的挫折,反而成了那两年里面是我发表在专业杂志和内部刊物上文章最多的时期,可谓不吐不快,而且我也希望用这种更大范围的传播来造势、来抗争。我把2002年写的文章的要点摘录在下面:

中国体育电视的“高速公路”

——中国体育电视发展前景之我见

中国的电视事业是中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初看起来这句话不通,既然是“事业”,就不应该提“产业”,但这正是中国电视的现状。到现在为止,绝大多数的中国电视台是基本等同于国家机关的“事业”单位,同时它又是一个利润极大的产业,像中央电视台这样一年60多亿收入的“单位”在中国的大型企业里也并不多。它享受着国家事业单位特有的优待,例如低税收等,同时它也受着国家机关所特有的限制,例如大锅饭等。中国电视特别是体育电视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如何发展,与之特有的这种事业产业性质有直接关系。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发展看,如果从一开始就实行企业体制,创业资金由体育部自己筹集,就很难在前几年里用不计成本的方式迅速形成中国体育电视中的最强者。

量变到一定的程度就要产生质变。事业单位的体制在体育频道从出生到长大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得开拓者减少了开创的风险。但世上的一切都存在有一种内在的自然和谐,风险减少,收益也就会打折扣。在开创期保证了发展的事业单位体制,在体育频道发展到一定时候就变成了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