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
19695400000012

第12章 与时俱进办出大报风格 开拓创新做强党报发行(2)

2.坚持宣传、经营两分开,牢牢掌控文化产品销售主渠道,不断扩大党报市场覆盖率和影响力

2003年,按照中央的方针政策和李长春同志、刘云山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在经营宽度上下功夫,积极探索资本化运作,挖掘和主业相关并能在产业链下游拓展发展空间的优势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尝试将纯经营业务逐步与宣传剥离。

成立每日新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实行新闻出版与发行经营两分开后,集团将发行的经营业务从新闻宣传中剥离出去,使党报发行开始进入市场化。股份制公司成立后,突破了党报发行原有的体制和机制,由公司自主承担集团的报刊发行业务,困扰党报多年的宣传、经营分不开的难题得到真正解决。集团没有了过大的发行负担,也可以把更多的自有资金集中用于发展主报和创办新的报纸上,多品牌发展战略的资金制约也迎刃而解,集团的整体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集团控股的每日新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党报自身的资源优势,把政治资源与市场资源完好对接,形成真正属于党报集团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创新发行模式,开拓发行领域,充分利用掌控的终端优势,极大地扩大了党报在市场的影响力。经过近五年的发展,确保了党报集团对天津市报刊发行市场的绝对占有率。目前,《天津日报》每日新传媒公司经营的500多种报刊均为统一配送,此举不但增加了党报发行效益,而且从渠道上防止不良读物进入文化市场。同时,我们积极开发和拓宽其他发行渠道,尤其加大党报集团对终端的掌控能力。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的《天津日报》、《每日新报》、《城市快报》、《假日100天》以及代理发行的《人民日报》等报刊走进了400多家超市、便利店,200多个零售加盟店和部分社区,并在全国首次运用条形码手段使报纸进入商业零售系统。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信息特点明显的发行配送网络,实现了增量靠市场的目的,增强了党报对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3.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市场化、公司化运作优势,保存量,打增量,全力以赴做好《人民日报》在津发行试点工作

2004年,中宣部指定天津市为《人民日报》2005年发行试点城市,《人民日报》在天津的发行工作全权交由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旗下每日新传媒公司代理。按照李长春同志“存量靠动员,增量靠市场”的重要指示,在市委宣传部的指挥下,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充分利用中宣部和市委对党报发行强有力的支持,发挥集团自身的整体优势,积极在集团各报刊发消息、评论、形象广告、大型户外广告,在市场上强势宣传《人民日报》,使党报征订在天津市掀起了一股热潮,为完成《人民日报》征订工作起到了极好的宣传、推广作用。

每日新传媒公司把《人民日报》的发行工作当作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专门成立了《人民日报》发行突击队。经过数千名员工的奋力拼搏,通过较为充分的市场化和公司化运作,在真正的市场增量上下功夫,做文章。当年天津地区《人民日报》发行量比上年增加21%,增幅居全国首位。目前,全市550多个“《天津日报》新报亭”,17所大专院校的“《天津日报》新报亭”,106个超市、便利店销售《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在津发行时间提早五个多小时,市内六区党政机关平均每天早八点前就能看到当天的《人民日报》。同时,也及时将发行收入回报人民日报社,比以前邮发提早收回报款七个多月。

4.党报报亭进校园,既让先进文化占领高校阵地,又使贫困学生实现无风险助学

2004年11月,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与天津市教委联合启动了“党报报亭进高校助学行动”。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承担了报亭的全部制作费用,还无偿向高校报亭提供400多种报刊。目前,天津的17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党报报亭。

“党报报亭进高校助学行动”不仅让以党报党刊为代表的先进文化占领了高校阵地,提高了党报阅读率,扩大了党报的发行量,增强了党报的影响力,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实践机会,使贫困学生真正实现了无风险助学。经过近两年的经营统计,各高校报亭经营情况良好,平均月销售额均在2000~2500元左右,最高可达4000元。每个报刊亭可以为3~5名贫困生提供助学岗位。

5.建立以读者为中心,以数字网络为平台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收到显著成效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拥有100多万长期稳定的读者和4000多人的发行投递队伍,这是其他企业很难具备的重要优势资源。几年来,我们坚持“以读者为中心,以网络为平台,以市场为目标”的思路,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深刻理解客户,深度服务客户,围绕客户展开各种业务,全方位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以客户为中心,利用现金流、稳定资产的优势和集团近年来快速发展形成的实力,打造一个很好用也很实用的发行平台。我们强调目标读者、精确发行的理念,致力于向读者和用户提供多方位的配套服务、深度服务、点对点、个性化的家庭式服务。

现在每日新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已通过遍布全市的发行网络为广大市民提供书刊、音像制品、每日新系列牛奶、系列水、粮食、蔬菜、鲜花等多种生活必需品的配送及咨询配套服务,深受市民欢迎。为广大客户提供图书、音像产品及其他生活用品服务到家的文化驿站,网上书城、网上超市经营项目也已全面展开。

同时,我们还从资本运营的角度着眼,以大物流为发展框架,构建了一批新的公司,如传媒网络公司、书报刊销售有限公司、俱乐部有限公司、广告公司、物流公司、零售公司、发行公司、调研公司、运输公司等,争取业务覆盖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6.跳出低水平竞争和陈旧的发行模式,瞄准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全力推进发行数字化建设

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信息技术化,加上数字的速度、资本的力量、市场的作用,这些都是党报发展面临的大背景和新变化,也是党报必须正视和深刻认识的生存环境。只有高度重视技术和数字化建设,党报集团才能始终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始终保持先进性。由此,我们也开始对整体发行从理念到运作进行数字化改造,同时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全力推进发行管理数字化建设。我们首先围绕建立和完善客户服务中心,实现发行管理系统的数字化,而后推进集团的整体数字化建设,最终实现对市场的完全掌控和报业管理的现代化。目前,每日新传媒公司已与国内外大型专业化公司瑞典卡诺尔计算机公司、世界著名的国际数据集团IDG欧洲公司等合作成立了每日新传媒网络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2003年7月21日,每日新96260客户服务中心成立并投入运营。2004年,我们对客户服务中心进行了改造,升级后的客服中心投入使用后,大大加快了中心业务处理的速度,实现客户资源的不断升级。

2006年9月7日,《天津日报》成功上星,成为我国第一家进入卫星销售系统的中文报纸,标志着在世界39个国家和地区都能买到当天的《天津日报》。这是平面媒体与高科技的结合,是发行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也是扩大党报影响、创新对外宣传的有益尝试。

(张建星: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总编辑)